党中央决定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个关键时期,只有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才能深入推进改革发展。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一、“纪”、“律”的涵义
“纪”从系己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言,“丝别也”,本义是指丝缕的头绪。回到历史中去看纪字的本义,我们会更容易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发现了丝织物的残片。古人在煮茧缫丝时,通常是将几个茧的丝头(绪)并在一起,这样就能在卷绕的过程中合成一根丝线。无论是茧抽出的丝,还是合成的丝线,都有其首,这个首就是纪。有了纪,才能合成一根丝线、合成一把丝束,才能有条有理,多而不乱。
社会有“纪”则有序,无“纪”则散乱。古代文献《礼记·礼器》篇提到“纪散而众乱。”《诗经·云汉》也说“散无友(有)纪。”这些典籍都旨在强调如果没有纪律约束,国家与社会就会像一盘散沙,像一团乱丝,失去战斗力,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比缫丝要复杂得多,如果不能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就会乱成一团,必须有纪律、守纪律,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由乱而治”——这就是“纪”的引申义。
在我国古代,有十二音律,从低到高依次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因为音律有高低的规定,可以作为调音或者定音的标准(用来校正乐音的工具就是律管),所以就具有了规范、标准之类的意思。《说文解字》言“律,均布也”,可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突出“律”的整齐划一,用以约束全社会的行为。因此,社会事务的很多方面就与律挂上了钩,也就引申出法律、规律、历律、军队纪律等等意思来。《周易·师》有这样的话:“师出以律”。师,是军队的意思,“师出以律”是说军队出发打仗要遵守军法,有组织,守纪律。
“纪”、“律”二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连用,用以指国家的纪纲、法度。《左传·桓公二年》:“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当中的“纪律”二字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已经非常贴近。《现代汉语词典》中“纪律”的释义为: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二、党的纪律由来已久
中国共产党从来是一个有伟大理想和严明纪律的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的纪律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的纪律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可靠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
对于我们的党而言,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伴随党的建设全过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的科学论断。这次全会还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正是因为有铁的纪律,我们党才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赢得执政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实践证明,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199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首次制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条例分十三章,172条。内容包括条例的指导思想、任务和实施范围,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违犯纪律和纪律处分的种类,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对违法犯罪党员的党纪处分等,同时对各类违纪错误的定性处理作了具体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三次修订《条例》,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断完善纪律规矩,释放了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共3编、158条,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党章这个总源头出发,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三、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到“知行合一”
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学深悟透做实,将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铁的纪律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的坚实保障。
一是要“学深”,做到“知其然”。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理论学习不仅能丰富拓展知识结构,更是启迪思想、提升认识的必要手段。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章的丰富内涵,对党的纪律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从而奠定学习之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搞清楚党的六大纪律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做到理论文本与现实案例深度结合、互相对照,推动党的纪律规定入脑入心。
二是要“悟透”,做到“知其所以然”。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要抓手,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明底线、知红线、守边界,全面准确理解其丰富内涵,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在“悟透”的基础上,才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做到心中有纪律、行动有规矩。
三是要“做实”,做到“知行合一”。如何检验学习的效果?关键在于回答好“如何做”这个重要问题。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做到心中有戒惧、行动有规矩,要知晓“红线”,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党纪学习教育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们要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思案促学,深入准确掌握条例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白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切实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