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粮食局:
根据省、市关于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统一部署,我区不断加大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落实力度。按照《关于认真开展2017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济粮发[2017]73号)文件要求,及时组织发改、农业、粮食等部门积极做好考核自评工作,现将我区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7年度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区围绕“保供应、稳粮价”,切实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具体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地方粮食储备工作。区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听取了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把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保障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毫不动摇;区政府分管领导对粮食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区政府将粮食安全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工作部署和财力分配上予以重点保障。
二是按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落实农业、粮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确保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市级储备粮轮换7987吨,最低收购价粮食托市收购8448.846吨。
三是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充实成品粮储备。大安库区成品粮油仓库建设,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使用,当年产生经济效益的目标。扎实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项目建设,对新驿库区、大安库区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建立健全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协调、保障机制,年内先后开展了储备粮库存检查和粮食安全“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保障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四是严格落实国家收购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粮食收购和质价政策,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合理规划收购网点,收储网点企业为农民售粮提供便民服务,对违反质价政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等扰乱收购秩序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我区夏粮收购期间没有出现农民“卖粮难”。
五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布局,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了粮食应急预案,加快推进储备粮供应、应急储备、放心粮油配送“三位一体”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城区等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
六是健全了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调查统计体系,落实了粮食经营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加强了粮食市场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全年共发布信息89条。
七是通过与市场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了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了“转圈粮”、“以陈顶新”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了“打白条”、压级压价等坑农害农行为,我区全年没有出现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计量作弊等扰乱市场行为。
八是推进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和粮食流通节粮减损,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
二、2017年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自评情况
我区把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粮食安全各项工作,全区粮食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我区粮食安全责任制自查自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方面:2017年末耕地面积初步汇总数据为46.9588万亩,大于上级下达的45.2799万亩耕地保有量任务;发布了2017年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通知文件,粮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平均达到90%以上,高于上级要求的85%;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2017年度兖州区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99%、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52%,达到当年省里下达济宁发展指标;市级认定兖州区2017年深松作业面积4万亩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出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关金融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等政策,保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稳定增加,2017年度农田水利项目县项目总投资3021.7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000万元,省级资金800万元,市级资金45万元,地方配套150万元,投劳折资26.75万元。项目涉及颜店镇的14个行政村,共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共铺设PVC输水管道203.64km,安装玻璃钢给水栓5036套;小型水源工程新打机井373眼,配套潜水电泵、安装射频控制器、安装水源井管护器695套,铺设地埋电缆149.57km,建设农田信息监测网点2处;小型排涝工程开挖疏通田间排水沟43km,建设涵管桥422座;全面完成年度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目标,;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0.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加4.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04万亩,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
(二)保护种粮积极性方面: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我区根据国家和省市实施的粮食补贴政策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粮食补贴发放等相关制度办法,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粮食补贴政策,确保各项粮食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没有出现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等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专项审计、绩效评价等方面没有发现违规违纪问题,2017年度我区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248.89万元,涉及农户60601户,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2017年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名,培育任务、培育对象满意度超过95%,超过85%的发展指标;通过今日兖州、兖州区政府网、东方圣城网等媒体渠道,结合明白纸、公告栏(牌)等多种方式宣传国家粮食收购和质价政策,让农民卖“明白粮”;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并督促粮食收储企业严格执行政策,本年度我区未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坚决执行“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一手粮、一手钱”,未出现“打白条”、 “转圈粮”、“人情粮”等扰乱收购秩序的违规行为。收购过程中,收储网点企业为农民售粮提供了各类消暑药品及政策讲解等便民服务。
(三)落实地方粮食储备方面:一是按照兖州区粮食应急体系仓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大安库区成品粮油仓库建设,粮食应急体系仓库建设项目于2017年1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6月20日正式竣工验收。建设完成后,通过了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多家部门联合竣工验收,并将新仓投入到2017年托市粮收购中,基本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入使用,当年产生经济效益的目标,入仓托市粮5189吨,年产生效益62万余元。二是扎实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项目建设,本项目计划投资159.2万元,分别对新驿库区、大安库区开展收纳库系统及储备库系统升级改造。三是地方储备粮油规模落实到位。结合兖州实际,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监管,严格落实储备粮动用和轮换制度,现存地方储备粮21000吨、食用油470吨,完成了市政府核定我区地方储备粮油规模。四是始终保持储备粮油储存安全和质量完好。指导承储企业健全完善储备粮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把握轮换时间和机遇,最大限度地减少轮换成本和费用,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常储常新和质量安全。5月初提前完成了我区7987吨的储备粮轮换计划的拍卖销售,为轮换和托市收购做好了充分准备。五是积极落实地方储备粮,各项储备费用,2017年度区财政局共拨付储备费用411.01万元,利息补贴187.09万元,轮换费用64.2万元。
(四)完善粮食调控和监管体系方面: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原因引起区内粮食市场的异常波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确保全区口粮供应和市内粮食安全,及时修订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准备充分,落实到位,应急加工企业和供应网点布局合理,责任明确,应急保障和应急协调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共设立了粮油价格监测点和20个农户粮情固定调查点,建成20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2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同时按照相关要求,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了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制度体系;根据按照国家、省、济宁市关于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7年5月15日成立了区粮食库存检查小组对辖区内所有纳入检查范围粮食承储企业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开展粮油库存安全检查;按照省、市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的工作要求,对全区直属国有粮食企业及益海嘉里、华龙面粉等民营粮食企业收集数据、整理资料,完成全区粮食应急体系信息上报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组织积极区发改、公安、交通等部门,认真开展粮食收购市场监督检查, 2017年联合执法专项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30多车次,监督检查执法人员110余人次。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统计队伍稳定,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统计职能得到落实,入统对象均建立了统计台账,并进行网络直报按要求设立了城乡居民固定调查户,并建立了台账和按时收集调查信息。
(五)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方面:健全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严格实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区环保局制定《兖州区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排查、督促确定了3家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的化工、焦化企业,并向社会公布。分别与山东天成万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凯米拉化学品(兖州)有限公司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六)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建立了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机制,明确了相关职责分工。农业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责明确,行政经费纳入了财政核算。落实了农业、粮食监督检查执法职责。落实了专项资金、配备了执法装备,并建立健全了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管理监督:一是根据《兖州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设“兖州区财政局粮食补贴专户”、粮食风险基金,对粮食风险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二是粮食风险基金一律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设立专账进行核算。三是出台《兖州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单位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项目申报,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完整、合规,不得以虚报、冒领、伪造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积极参与项目验收,把管理和监督贯穿于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的全过程,确保专款专用。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自查,我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我区粮食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投入相比产粮大县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受资金限制等因素影响,成品粮油应急储备落实进度较为迟缓,粮食供需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粮食稳定工作有待进一步协调,例如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体系(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需要加强。三是农民外出务工较多,缺乏年轻劳动力,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考核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有利于各地粮食工作有效开展,有效维护粮食安全。但是,考核评分项中粮食局比重过大,有关考核项目划分过于细致,甚至存在重叠歧义。建议加大财政、国土、水利、发改等职能部门考核比重,更加合理的划分考核项目。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
201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