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文|郭丽娟
作者简介:郭丽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获得研究。
【摘要】一级小标题对意见公文的谋篇布局和阅读理解有着重要作用。运用质性分析法,从语言的角度对112 篇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意见公文中的一级小标题大多采用动宾结构,其中的动语多为使动词,同时常使用模糊语言来拓展语义空间。此外,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在内部排列以及前后层次标题的语义联系上也表现出与意见公文特质有关的特点。
【关键词】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语言表达;语义逻辑;质性分许
一、前言
意见、决定、指示性通知等公文内容丰富、 体量较大,因此其正文部分往往要分几个层次来写,每个层次列出小标题用以概括主要内容。小标题的作用正是为了体现公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以便受文主体快速准确地把握公文主旨。
公文的体量不同,小标题的层次数量和级别 也不同。不同层次的小标题与公文的总标题(也称为大标题)一起,构成了公文的标题体系。本文重点研究意见公文标题体系中的一级小标题(即意见公文正文第一层次的标题),研究过程中将主要涉及意见公文的总标题、一级小标题和二级小标题(即意见公文正文第二层次的标题)。
意见是党政机关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 理办法的一种公文,可以上行、平行、下行,但最为常见的还是下行意见。本文所说的意见公文限定为下行意见公文,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部署工作,就开展工作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出指导意见。
在意见公文的标题体系中,一级小标题一 般高度概括指导思想、要求和措施,理清意见公文的层次逻辑,简洁有效地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精神和行动方案,便于下级机关快速全面地把握要领。因此,对于意见公文尤其是体量较大的意见公文来说,精心设计一组科学严谨的一级小标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于公文小标题的研究,相关文献非常少,与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相关的文献则更少。王仕英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围绕工作报告中层次标题(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公文正文不同层次的小标题,下同)的拟写和展开做了相关论述,并指出,拟写层次标题要把握标题的层次性、单一性、准确性、简明性等特点,要注意选取合适的展开角度,掌握统一的展开标准。张文翔运用逻辑划分规则来解决机关材料撰写中层次标题混乱的问题,并指出,要运用互不相容规则、母子包含规则和同一标准规则来分列层次标题。魏旭对行政公文的总体结构范式和结构连贯性进行研究时发现,内容较复杂、事项较多的行政公文,一般是将中心内容分成若干问题或若干事项加以叙述,问题或事项之间是平等、互不制约的关系,在逻辑语义上是平行、对等的关系;这些问题或事项主要通过序码和小标题完成衔接并体现出平行并列关系,在结构上显得直观醒目。梅柳和熊丽萍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意见公文主体部分的布局特点:句子之间的衔接特征是段首句与其后的句群之间形成概述与详述的关系;段落之间的衔接特征是用“序码+标题”的方式分条列项地进行安排。这种谋篇布局的方式使意见公文达到了语言上清晰明确、结构上严谨合理、布局上条分缕析的效果。
上述研究只涉及公文小标题的格式规范、形式种类、作用效果、篇章衔接等,很少涉及小标题的语言表达,而且大多数研究只是采用常见的举例分析法,缺乏定量统计分析,在严谨性上存在不足。孙希琪在相关研究中对随机抽样的319种期刊的层次标题序号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其所采用的质性分析法对本文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自建语料库,运用语料统计法和质性分析法对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语言表达特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希望对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从选词、句式到篇章逻辑等方面的特点有所把握,进而对意见公文的撰写和阅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的语料来自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至2019年间发布的112篇意见公文。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了确保语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确保所选语料都是下行意见,不会产生因行文方向不同而造成数据偏差、结论失误等问题,以保证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
二、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语言表达特点
在意见公文的标题体系中,同一层次的小 标题以标题组的形式出现,一般是一组省略主语的短句,短句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表现出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特点。在句式结构上,小标题一般可分为单纯型小标题和复合型小标题两种,单纯型小标题是指小标题由一个单独的句子构成,表达一层意思;复合型小标题是指小标题由两个分句组合而成,表达两层意思。在表现形式上,小标题位于段首,大多独立成行,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的要求,一级小标题的主体内容前一般标注结构层次序数“一、”“二、”“三、”等,二级小标题的主体内容前一般标注结构层次序数“(一)”“(二)”“(三)”等。
语言表达与写作语境密切相关。语境是进 行言语活动的依据,语词的选择、表达方式的确定等无不受制于语境。小标题被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意见公文一般通过一级小标题来安排篇章结构,对意见正文内容进行高度凝练和分类概括,意见文本的一些属性必然会对一级小标题的语词选择和安排产生影响,因此意见公文的一级小标题会凸显出其特有的语境特点。本节主要从词汇选用、语法结构偏好的角度来考察意见公文的一级小标题。
(一)
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以动宾结构为主,动语主要采用使动词
对自建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统计后发现,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语法结构以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为主,并且动宾结构占绝大多数。当意见公文的一级小标题用于概括原则性、方向性、全局性内容时,通常采用偏正结构,比如“总体要求”“工作目标”“行动背景”“主要任务”等。当意见公文的一级小标题用于概括具体措施、执行办法等内容时,则通常采用动宾结构。比如,单纯型一级小标题“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是由动词“完善”和名词性宾语“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构成的动宾结构。又比如,复合型一级小标题“努力破解融资难题,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第一个分句是由中心动词“破解”和名词性宾语“融资难题”构成的动宾结构,“努力”是修饰动词“破解”的状语;第二个分句是由中心动词“提供”和名词性宾语“多样化融资服务”构成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前的“为民间资本”是介宾短语作状语,表明中心动词“提供”的对象。
对自建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统计结果显示:112篇意见公文共包含661条一级小标题,其中采用动宾结构进行表述的有483条,占总量的73%;采用偏正结构进行表述的有155条,占总量的23%;采用联合结构进行表述的有22条,占总量的3%;采用其他结构进行表述的仅有1条。(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表述方式上,动宾结构具有绝对优势。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需要从宏观上提出见解和意见,并要求受文单位结合具体情况参照办理。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属于下行意见,为了敦促受文主体参照办理,达到发文目的,必然要使用具有指示性、指导性甚至规范约束性的话语,动宾结构刚好满足了意见公文的话语表达需求。动宾结构由动语和宾语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之间具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下行意见更多的是凸显指导性和参考性,其强制性虽不及命令,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其一级小标题还是需要表明发文机关要求受文机关“做什么”。
【例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3 号)的一级小标题组:
一、深化对外开放
二、加大投资促进力度
三、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
四、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例1这份意见公文是国务院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的,要求各受文机关结合实际做好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这四方面的工作,从而达到进一步利用好外资的目的。以第一条小标题为例,动宾结构“深化对外开放”如果改用偏正结构“对外开放的深化”,表达的语义是相同的,但是前者的动作性和命令性更强。显然,相较于其他表述方式,动宾结构更能凸显下行意见对下级机关的指导性。
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更多地采用动宾结构来表达,符合语用学上的要求。英国哲学家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叙事行为、施事行为和成事行为。施事行为的功能是以言行事,表达这类行为的话语都具有一定的语力,比如“命令”“警告”“通知”等。意见公文通过为受文机关提供建议和指导,促使受文机关做出符合意见精神的行为。动宾结构所包含的行为意义有效地执行了意见公文在话语表达上的“指导”和“命令”语力,更能体现意见公文以言行事的话语功能。
在动宾结构中,动词往往影响着整个结构的意义。在对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结构类型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73%采用动宾结构进行表述的一级小标题虽然在具体语义上有所差别,但在动语的选择使用上重复率较高,一些动词在动宾结构中高频出现。本文就动宾结构中用作动语的动词数量及其出现频次对自建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统计,共得到88个动词,出现的总频次为609次。这88个动词的出现频次有高有低,高者出现了66次,低者仅出现了1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在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动宾结构中,用作动语的动词主要呈现两大特点。
1.高频动词大多是“加强”“完善”“强化”等使动词,构成“使动词+宾语”的动宾结构,表达使动意义
使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带上宾语后能使宾语呈现出使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在使用使动词的情况下,一级小标题中的动宾结构实际上就是以“使动词+宾语”为基本格式的使动式,其语义也从表达普通的“(S)+V+O”语 义转变为表达“(S)+使+O+V”语义,比如:
【例2】壮大市场主体→(各地区、各部门)使市场主体壮大
【例3】改善产业结构,丰富产品供给→(各地区、各部门)使产业结构改善,使产品供给丰富
【例4】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各地区、各部门)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
使动词和使动式与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的契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使动式的经济性能够满足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对语言简洁性的追求。王力先生在其著作《古代汉语》中提到,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同样的语义内容,用使动式表达,在形式上必然比用兼语式表达显得更为简洁。用更少的语言形式表达更为丰富的语义,这就是语言的经济性。试比较“统一布局规划”和“使布局规划统一”,前者在音节上显然更加简省。撰写小标题要求简洁概括,选用使动式是不二选择。
第二,使动式具有突出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作用。比如,“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突出了加强师资力量和条件保障的过程。意见公文主要用于指导下级机关开展工作,提出建议,一级小标题采用使动式,使要求下级机关采取的行动得以提前表述,从而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起到强调作用,突出了工作的重点。
第三,使动词的使令性更能体现意见公文的指导性(指令性)。由于使动词包含使令义,用在意见公文的一级小标题中,能够表达出“发文机关让受文机关做某事”的语义,并在接着小标题展开的内容中进行详细叙述。使动式在满足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对语言简洁性追求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显示出意见的指导性(指令性)。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动词在特殊语境下也可能具有使动性,表达使动意义,但是这种使动性是临时的,而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中出现的高频使动词,其使动意义已固化。以表1中出现的频次高于20次(含20次)的9个使动词为例,它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分别如下:①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②完善:使完善。③强化:加强;使坚强巩固。④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⑤推进:推动工作,使前进。⑥优化:加以改变或选择使优良。⑦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⑧健全:使完备。⑨深化:使向更深的阶段发展。这也充分说明,意见公文在词汇使用方面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2.动词多为中补型结构,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或者常在动词前添加状语用以修饰行为动作
中补型结构的动词表达双层含义:动作及动作结果。这种表达效果可以使小标题的语义更加丰富。这类动词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比如“促进”“推进”“提高”“加大”“降低”等。
对动作进行修饰的另一种情况是在动词前添加状语,状语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介宾短语,表达不同的语义。(见表2)
介宾短语做状语的情况并不多,仅出现了表2中列举的3例,占多数的是副词做状语的情况。通过表2可以发现,这些副词无论是表示程度、范围还是其他,其语义都是正向的,比如:
深入【+程度】充分【+程度】高度【+程度】
全面【+范围】广泛【+范围】
加快【+速度】持续【+时间】及时【+频率】
扎实【+积极态度】有序【+积极方式】
从这些具有正向语义的副词可以看出,意见公文所给出的建议都是以现有的政策方向为基础,将之前的工作进一步深入、扩展,或开启之前未曾开展的工作。
(二)
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常使用模糊语言,留出调整空间
模糊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其显著特点是在反映客观事物或人时,思维边界和意域并不确定,内涵并不明确。意见公文一级小标题经常使用一些模糊语言,这主要是由意见公文的特点决定的。第一,意见公文中的下行意见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工作指导,内容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某些薄弱环节。上级机关通过意见公文阐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提出工作思路、解决措施及办法,下级机关则依据上级机关的指导意见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所以,下行意见在内容上须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规定性与变通性的结合,为下级办文留出更多的空间。第二,意见公文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在内容上注重宏观性与整体性,因此对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工作只是提出大体的构想,比如工作的要点、原则和努力方向,一般不涉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模糊语言恰好为满足意见公文的这两个特点提供了合适的语言基础。比如:
【例5】《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 号)的一级小标题组:
一、总体要求
二、着力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
三、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
四、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
五、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
六、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
七、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八、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
九、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在例5这份意见公文里,一级小标题中的“持续推进”“深入推动”“进一步”“切实”等模糊语言在政策的落实上给各地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进一步”究竟是怎样一种程度,对此意见公文并没有作出精准说明,但也正是因为其具有模糊性,才便于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另外,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公文大多面向各地、各部门,由于受文主体的实际情况复杂多样,受文机关不能刻板地照搬意见的要求,而是要因地制宜,一些意见公文在结尾部分也会对此进行说明。比如:
【例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 号)的结尾部分: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监管的指导,强化督促检查。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本意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细化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不一,因此客观上对于意见公文所提出的工作要求在执行程度上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平,所以例6这份意见公文在结尾部分特意指出,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自职责进一步细化贯彻落实意见。
(未完待续。本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注:本文来源为《秘书》杂志及微信号“mishuzazhi”,任何媒介转载均须注明来源。在公众号页面回复关键词“最新热文”,即可查阅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