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2021辞旧岁,喜迎2022换新篇。
回望2021,全体交院人以赤诚之心、昂扬之姿、奋进之志领航前行,学院发展更添风采。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特此总结回顾交通学院2021年工作亮点,感谢各位老师、同学以及校友一年的支持与关怀。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01
学科建设
学科影响力持续攀升
? 入选双一流学科二期建设和培优计划推荐。
?2021年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列 世界第一。
? 交通运输部批复了由我院牵头申报的 《交通强国建设东南大学试点实施方案》,同意东南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长效服役技术研发、快速道路管控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公交系统协同管控与智能服务技术研发、综合交通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智能网联技术研发、现代交通运输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 成立 东南大学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中心,推进交通运输部交通新型智库建设活动,主办 “首届交通强国智库高原论坛暨高原交通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提交各类建言15篇,其中网约车行业推行驾驶员劳动合同用工方式的挑战与对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下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研究、郑州地铁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等三篇建言入选“智库之声”。
? 承办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基金委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青年基金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余卓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青科委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吴超仲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司长张锐等做主旨报告。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
? 牵头编写交通强国建设推荐教材“综合交通运输导论”;继续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
持续加强高层次师资引育
2021年, 新增国家级人才8人,全年从法国国立路桥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引进青年教师8人,本年度引进的青年教师中海外博士学位比例37.5%,海外博士后经历比例达87.5%。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本年度多名教师获得荣誉
荣誉名称 |
获奖人 |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
陈峻 教授 |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
王炜 教授 黄晓明 教授 |
王秉纲青年学者奖 |
马涛 教授 |
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
刘攀 教授 马涛 教授 徐铖铖 教授 李志斌 教授 |
2020年度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 |
董侨 教授 徐铖铖 教授 |
2020年度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 |
蔡国军 教授 |
东南大学首届“杰出教学奖”——教学卓越奖 |
陈峻 教授 |
东南大学首届“杰出教学奖”——教学新秀奖 |
于斌 教授 |
东南大学第十一届“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十佳导师 |
马涛 教授 |
东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
马涛 教授 |
西藏大学援藏干部优秀个人 |
张健 副教授 |
02
本科生培养
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
? 交通运输、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4个,实现 交通运输类专业全覆盖。
? 杨敏教授牵头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 本年度新增《交通规划》等11门省级一流课程,并获推荐申报国家一流课程。
? “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引领。学院6门课程获第三批“课程思政”校级优秀示范课荣誉称号,另有12门课程通过验收。
高质量取得标志性教学资源成果
? 陈峻教授牵头的土木交通大类新生研讨课《土木交通导论》入选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校3门),陈峻、黄晓明、杨敏、邓永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名师和团队;交通工程专业入选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全校3个)。
? 王炜教授获全国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奖,黄晓明教授主编的《路基路面工程(第6版)》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入选数量全校第一。
? 牵头 教学成果获省级特等奖。刘攀教授牵头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全校3项)。该成果持续响应交通强国重大需求,依托交通运输工程A+一流学科和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地下空间工程4个国家一流专业协同建设,创建了“行业驱动、学科推动、专业联动”的交通运输类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模式和新路径。
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陈峻教授牵头申报的“智能网联交通复合交叉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2021年交通运输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科竞赛再创佳绩,优秀学生学位论文持续涌现
? 学生学科竞赛再创佳绩。本科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中共获 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另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二等奖1项。
? 曲栩副教授指导学生李哲贤的学士学位论文《高速公路智能网联车辆引导的主线控制方法及策略研究》获 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
03
研究生培养
创新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机制
? 制定院-系-团队三级研究生优质生源质量提升计划,改革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学术道德融合考察的推免研究生选拔机制,启动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设工作,改革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成果多元化考核标准,打通了本硕博贯通的课程共享体系与培养机制。
? 首次承办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20所国内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的68名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报告,线上参会学生超500人;成功举办了 优秀本科生暑期夏令营和研究生暑期学校,吸引了全国20多所知名高校的400多名本科生以及500多名研究生参加;开设了研究生招生在线直播宣传与解读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万人次
? 本年度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 100%为“双一流”高校生源,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双一流”高校生源总比例平均90%;3名推免生首次入选至善博士计划,东南大学-莫纳什大学双学位项目首次招生2名推免生。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
? 获得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全校2门,全省3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试点立项项目优秀示范课程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试点立项项目通过验收课程10门。
? 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1家,树立表率( 全省3家、全校唯一,省教育厅实地调研考察),新获批研究生实践基地28个,累计达到81个。新获批江苏省研究生企业工作站1个,累计达到31个。
? 获得各级别优秀学位论文18篇、各级竞赛奖60余人次、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40项,较上一年增加67%,位居全校第一;获东南大学优博论文基金15项,较上一年度数量提高一倍,位居全校第一。
国际化建设不断突破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联合研究生项目录取76名学生,新增硕博留学生15名(博士12名),授予留学生硕博学位22人(硕士学位20人),均创历史新高;43人入选CSC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全校名列前茅。
04
科学研究工作
科研项目与经费结构不断优化
? 年度新牵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合项目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重点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业前瞻)1项。
? 2021年学院科研总到款约1.64亿元,连续13年科研经费超亿元,其中纵向经费到款7711万元,经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科研成果“质、量”并重
? 学院2021年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约500篇(较去年增加27%),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94项,授权发明专利251项(较去年增加49%),全年学院成果转化(许可+转让)合同金额约950.55万元(超去年250万元)。
? 年度参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牵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牵头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发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其它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近10项。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 研发和完成了交通事故风险辨识技术,智能交通可变限速与匝道协同控制技术,并在雄安新区荣乌高速得到成功应用。
? 研发和完成了主要客流走廊公交运行瓶颈的诊断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多方式联程智慧出行服务关键技术与系统平台。
? 研发和完成了综合交通系统物理网络构建技术,编制交运之星-TranStar(综合交通版)V2.0虚拟仿真软件。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加速建设
? 实验室选址于原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总占地面积约115亩,建筑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实验室一期六栋楼宇工程建设已完工。
? 建立新材料、工程建设、基础设施管养、交通装备共4个科研团队,开展9项课题研发工作;采购设备共107项,费用合计约2500万元。
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
学院与苏交科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东大-苏交科交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行业难点进行联合攻关,持续贡献解决方案。另外,与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交通集团杭州南管理中心、江苏南大苏富特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近10家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05
实验室工作
进一步优化完善实验室空间环境建设
完成试验中心A区部分楼宇门禁系统建设;完成试验中心A区实验室出新工程;完善试验中心C区大厅道路实验材料分类与和垃圾堆放设施。
组织编写与出版系列试验教学指导书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和《测量实习指导书》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绿色低碳岩土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
为践行“交通强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试验中心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岩土实验室”建设,主要开展碳化固化模型试验、碳化轻质泡沫土试验等平台建设,有力支撑了多项科研成果奖励,成效显著。
接待上级领导、同行和校友等现场参观实验室工作,提升了学院展示度与行业影响力
甘肃省教育厅调研组参观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阎立同志参观
南京市科技局领导参观
科技部合作司领导一行参观
教育部直属机关“中青班”调研
安徽建筑大学校领导一行
大力推进东南大学道路交通工程科普基地建设
? 制定了科普基地工作机构与制作保障。
? 成功举办2020级本科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 迎接省科协科普部领导一行调研指导科普工作并汇报东南大学道路交通工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成果,严道明部长对交通学院前期所做的科普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大力支持我院申报省级科普基地。
06
国际合作
牵头成功创办英文国际学术期刊
成功创办了英文学术期刊《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中文名:综合交通;英文名缩写:MULTRA),是目前 全球范围内第一本聚焦于综合交通与多模式交通协同发展的英文学术期刊。
主办第四届多模式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
成功主办了 第四届多模式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ISMT),引领多模式交通运输系统研究的前沿科学与技术,为广大学者搭建交流与讨论平台,同时在线的参会人数最高达5000余人。
持续举办“阡陌交通、中西交融”交通工程大师论坛系列学术活动
在新冠疫情影响的困难时期,推出交通工程大师论坛“阡陌交通、中西交融”系列学术活动,为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驱动,2021年举办系列论坛10期。论坛已经持续建设2年,成功举办了30余期,累计在线参与人数已达数万人,有效促进了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合作交流,受到了业内同行的一致赞誉和好评,被作为 2021年江苏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发展展示月的典型案例,在江苏教育发布微信推送宣传。
07
学生工作
抗“疫”领先锋,责任勇担当
2021年7月南京突发疫情,我院共有165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积极投身抗疫志愿者队伍,其中 10名同学获评东南大学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我院4名“征途计划”的学生党员以高度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为扬州抗疫贡献力量。9月,我院4位学生党员抗疫志愿者在校团委组织的“战‘疫’·实践·学习·成长”主题云分享活动中,开展《交汇初心,通力战疫》主题云分享。
构建学生综合发展平台
? 建设 “先行党建工作站”,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道铁硕士生笃行党支部入选第二批 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校唯一);创新党支部建设,率先在校内依托学生社区成立交通学院 本科生以升社区党支部,成立东南大学第一个建立在学生社团上的功能型党支部——交通学院 交荟艺术团党支部。
? 深入推进“师生融合”、“本研融合”育人体系改革。常态化每周举办JOIN师生汇,加强学院与学生间交流联系,加强同学与老师、学生与学院的交流与融合,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学院管理中来, 截止目前共举办35期。定期举办“大类导师交流日”活动,为老师、研究生、本科生提供交流平台;举办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精品学生活动。
? 交通运输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茅以升班团建设,不断探索完善具有专业特色文化的“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 东南大学茅以升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全校唯一),2018级茅以升团支部荣获 “东南大学国旗团支部”称号。2018级茅以升班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
? 体育赛事继续领跑。2021年交通学院获东南大学第六十三届田径运动会暨第二十五届教职工运动会 师生总成绩位列全校第一,获评 “东南大学2019-2020年度群众体育先进院系”荣誉称号。 拓展成立JOIN体育社,继续丰富JOIN育人平台,依托JOIN体育社开展“阳光体育”健康教育计划,取得“阳光伙伴”第一、大力杯十三届总分第一、万人长跑九连冠、自行车赛八连冠、新生杯棒垒球项目设立三年三连冠等 28项冠军。
? 以艺术团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021年5月,阔别四年的“激情四射”大型露天舞会迎来第十一届,跃动青春,激情四射,永怀初心,乘风远航,为全校师生留下了美好的夜晚。11月,JOIN艺术团面向全校师生连续三天献上原创舞台剧《港珠澳大桥》,该剧 代表东南大学首次获中国科协学风建设项目资助,成功入选 《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全校唯一),同时目前已 被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申报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作品。
打造优质学工队伍及培养基地
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为抓手,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2021年,辅导员罗磊荣获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张航荣获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会2021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周文娜荣获 东南大学2021年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此外,学工团队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篇。
引导提升就业质量
? 激励学生“小我”融入“大我”,扎根基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在东南大学第一届至善奋斗奖评选中,我院共有10位同学获一等奖(全校共38位),7位同学获二等奖, 获评人数全校第一。
? 基层选调生就业总人数居全校第一,举办"青春远航 时代担当"2021年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出征仪式,被荔枝网、荔枝新闻、江苏广电融媒体等校外媒体报道。
创新创业实践实现新突破
? 努力推进学生“双创”工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效益,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再次取得新突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实现“零突破”, 《道乾工程——乡村道路重塑者》和《污泥及固废处理处置方向》两个团队分别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全国银奖。
? 勇担青年责任,彰显青年力量。学院鼓励学生骨干入主流、上大舞台,张家钰同学获评 “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宋恒宇同学担任 江苏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成绩颇丰
序号 |
姓名/集体/团队名称 |
所获荣誉 |
集体荣誉 |
||
1 |
东南大学 茅以升团支部 |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
2 |
道铁硕士生笃行党支部 |
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
3 |
2018级茅以升班 |
江苏省先进班集体 |
4 |
2019级硕士4班 |
|
5 |
“助人·筑梦·铸魂——‘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 |
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
6 |
《领路人》 |
教育部关工委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微视频奖 |
7 |
18级茅以升团支部 |
东南大学国旗团支部 |
8 |
岩土桥梁硕士生明德党支部 |
东南大学十佳研究生党支部 |
9 |
交通学院研究生会 |
东南大学优秀院系研究生会 |
8 |
交通学院学生会 |
东南大学优秀学生会 |
7 |
交通学院20级硕士生第一、二、三、四团支部 |
东南大学先进团支部 |
8 |
东南大学特级团支部 |
个人荣誉 |
||
1 |
董润 |
中国交通优秀学子 |
2 |
朱宇 |
|
3 |
李菲菲 |
中国交通院校优秀学生励志奖 |
4 |
刘川渟 |
宝钢优秀学生奖 |
5 |
蒋永茂 |
江苏省优秀毕业生 |
6 |
徐刚 |
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
7 |
刘川渟 |
|
8 |
周华伦 |
|
9 |
黄斯琦 |
江苏省三好学生 |
10 |
韩庚樾 |
|
11 |
张家钰 |
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 |
12 |
吴曾晗 |
东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
13 |
潘杰 |
东大好青年 |
14 |
潘杰 |
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本科生 |
15 |
张赛煜 |
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本科生提名奖 |
16 |
姜贺 |
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本科生入围奖 |
08
交通规划设计院团队
? 2021年5月,东南大学交通设计团队与河北交通设计院设计团队联合设计的荣乌高速公路白沟河特大桥建成通车,为助力雄安交通建设贡献了东南大学智慧,央视新闻报道了工程的概况。
? 2021年6月,东南大学交通设计团队参与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改造工程,获得国际桥梁大会“铁路桥梁”奖。
? 2021年7月,交通设计团队获得教育部优秀设计奖3项,其中深圳前海7号桥获一等奖。
? 2021年8月,东南大学交通设计团队与法国马克大师团队联合设计的深圳前海3号桥建成通车,为助力大湾区建设贡献了东南大学智慧,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报道。
? 2021年11月,交通设计团队获得2021年第八届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奖4项,其中西宁滨河路设计获得一等奖。
? 2021年12月,由丁建明教授编著的《跨越的风景——景观桥梁“四维”创新理念与实践》一书出版发行。
? 2021年12月,交通规划设计院团队参与桥塔方案创作的主跨2300米、排名世界第一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初步设计获批。
09
党委工作
全面推进“双融合型”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创建样板,塑优立标促支部建设示范引领
? 守正创新,打造特色党支部。2021年东南大学被列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第二批试点高校,学院率先在校内依托“学生社区”成立了交通学院本科生以升社区党支部,及东南大学第一个建立在学生社团上的功能型党支部——交通学院交荟艺术团党支部。
? 2021年道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陈先华)工作室入选 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全校首个),支部书记陈先华教授荣获 “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全校唯一,全省高校共3位)。
? 道铁硕士生笃行党支部入选 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获《中国研究生》、《教育部学位中心》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 茅以升团支部再次荣获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 交通学院党委、交通工程系党支部、交通基建硕士生第一党支部被江苏省教育工委推荐参加 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及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的申报,入选 东南大学院系部处党建精品项目4项。
? 获评“东南大学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 东南大学研究生“十佳”党支部。
加强党建工作阵地建设
打造 交通学院“先行”党建工作站、 “JOIN党员之家”、“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风采展橱窗”等工作基地,构建富有影响力的党建育人载体。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 “新时代青年说·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荣获 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百讲党课,献礼建党百年——交通学院“新时代青年说”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文章在 学习强国“强国号”上发布。
? 岩土桥梁硕士生博学党支部、岩土桥梁硕士生明德党支部、道铁硕士生笃行党支部等联合主办的《“助人·筑梦·铸魂”——“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荣获 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 《忆先辈 访基层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与讲述第一个百年历史》、《路——献礼建党百年》荣获2020-2021学年 东南大学研究生党支部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
? “小豚大爱”生态环保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荣获 东南大学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
? 学院关工委推送的作品《领路人》荣获 教育部关工委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微视频奖,获评东南大学关工委先进集体。
? 《“交通强国 科普助力”——浅谈“幽灵塞车”》和《百座路桥庆华诞》两项作品分别获得中国公路学会2021年 全国公路优秀科普作品微视频类二等奖及图文类三等奖。
助力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 我院张健老师作为第21批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 挂职西藏大学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 我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曲栩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挂职南华县副县长。
开展以“忆百年学党史,守初心传薪火”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开展以“学党史·讲党史”为中心的“新时代青年说-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路-献礼建党百年、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不忘来时路,启航新征程”交通学院党史国情知识竞赛等主题党日活动60余场,接受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 “七一”前后,学院党委及各支部开展了系列活动庆祝建党百年: 第十一届“激情四射”大型露天舞会-庆祝建党百年专场成功举办,班子成员和学科负责人同唱《少年》,交院师生用青春激扬的活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先锋作用与引领辐射效应,为建党百年献礼。
? 举办 “初心不变·信仰始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座谈会。
? 由中共东南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交通学院党委承办,交通基建硕士生第二党支部、交规硕士生第二党支部、交通综合硕士生第二党支部、道铁硕士生第二党支部等四个支部和纪委办巡视办党支部协办的 “百年峥嵘路 世纪清风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主题展览在行政楼隆重展出,回顾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成效,重温了东南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传承与创新学院文化
? 推动院史文化编撰传续工程。开展方左英、徐吉谦等学科奠基人教育思想纪念文集编撰工作,出版 《大河东流—方左英教授生平及纪念文集》《进无止境—李方教授回忆录》,推动学科文化与精神传续。
? 建立院史馆、读书沙龙、多功能排练厅、官微官网、抖音、JOIN艺术团、JOIN素养论坛、《交响阅》、话剧《红日初升》《港珠澳大桥》刊物等一批学院文化设施、宣传文化阵地;学院官网官微年均发布推文近720篇,年均总阅读量69.2万人次,讲好交院故事,传承交院文化。
岁序更替,日月辉映
锐意进取,逐梦前行
2021,诚守初心,朝夕恪勤勇添风采
2022,踵事增华,筑业育人再绘新篇
祝愿交通学院昂首阔步,再创佳绩!
图文 |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编辑 | 李莹
责任编辑:
代写文章:1325802893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