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劳动模范匠心故事事迹材料1000字以上
劳动模范匠心故事事迹材料1000字以上(篇1) 致敬劳模工匠|杨小虎:坚守工匠精神 “焊”亮职业人生 “优秀的焊工会把每一条焊缝都变成艺术品,焊缝要粗细均匀,细密美观。”用心焊接,是杨小虎的独门绝活。在他看来,要干好焊接这门手艺,不但要用眼用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焊接的表面就是焊工的脸面,每条焊缝都会永久地留在产品上面,容不得丝毫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在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台焊接完美的设备零件前,杨小虎讲起了自己扎根金属焊接领域10余年,从一名学徒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技工的匠心故事。 2011年2月,24岁的杨小虎进入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现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焊工学徒。彼时的他对焊工这个工种可谓是一问三不知,但看着师傅在四溅的火花中,如同裁缝一般将钢管裂缝“缝合”起来,他却突然对这份“钢铁裁缝”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杨小虎开始跟着师傅认真学习这门手艺。最开始,他边学边模仿,觉得当焊工不是难事。真正上手后,看着自己焊接的钢板表面粗糙、焊缝不齐,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为尽快填补缺少的理论知识,他购买了专业书籍认真学习;为了提升动手能力,他利用午休时间练习焊接技术;下班后,他依旧蹲在车间研究焊接工艺……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眼睛被弧光刺伤、皮肤被烤得掉皮,衣服被烧成“乞丐服”、鞋子被烫成“洞洞鞋”,杨小虎从未退缩,一招一式地学、一项一项地练。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钻研,他逐步掌握了多种金属的焊接技术,产品焊接探伤合格率高,那个刚进厂时的青涩小伙成了车间里的技术尖兵。 一次,公司接到一个重要的攻关项目。这个项目难点在于筒体直径较大、板厚,装配难度大,各种焊接位置难以操作,加之管路众多,装配焊接都非常困难。杨小虎主动请缨挑起大梁,带领全班人员仔细研究图纸,做好筹划。白班、夜班连轴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赢得客户好评。 这次经历让杨小虎备受鼓舞,(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焊接 “难题终结者”。第六届青年职工技能大赛焊工二等奖、2021年劳动竞赛焊工项目三等奖、2022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术大赛焊工组二等奖……一项项荣誉记录着杨小虎的一次次进步。 如今,杨小虎已经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成为公司模范带头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焊接业务骨干,也为行业内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我将继续__、凝练匠心,传授好焊接技能,带动更多年轻工人成长成才。”杨小虎表示。 劳动模范匠心故事事迹材料1000字以上(篇2) 致敬劳模工匠|“钳工巧匠”丁跃兵:一锉就是25年 在成都新航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楼车间钳工组忙碌的生产现场,丁跃兵给人的第一印象:瘦瘦的个子着蓝色工服显得十分精神,一双大大的眼睛专注着他手上的产品,似乎在与产品交流什么。 丁跃兵从重庆嘉陵技校毕业一晃就是25年,他也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技能大师。回首从前,他说自己从小爱钻研;展望以后,他说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钳工就是以锉、钻、铰、配等手工工具为主,进行机器装备和零部件修整的工作。学习钳工专业的丁跃兵,在学习期间就表现得非常优秀。“其他同学要一个星期做出来的,我只要2至3天”。丁跃兵说,并不是自己比同学聪明,而是自己愿意去钻研,因此,丁跃兵也打下了“干钳工就是要锉一辈子”的念头。 参加工作以来,丁跃兵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升自身各项技能水平,为公司在生产某零件及部件过程中多次解决疑难问题,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他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和质量先进个人,并在工作中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及采纳。 在生产某35炮瞄具时,陀螺仪中最关键的部件——平衡支架,公司钳加工一直合格率在40%以下,但当时订单要求各项精度均保证在0.01mm以内,并且从年产15具一下(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上升到110具。任务重、严要求,面对摆在面前的困难,丁跃兵没有低头认输,而是硬着头皮上,他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短短一个月内把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法总结出来,实现合格率95%,为当年完成该项任务贡献重要的力量和智慧。 干得好还要干得巧。在生产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这是丁跃兵成为技能大师的关键。在航空产品的钳加工过程中,有一个试制产品,需要清除两油路孔夹角交汇处的毛刺(孔径为4mm),普通刀具及工具无法施展,班组同事开始采取针筒挤压研磨剂方式,很难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这样既没有效率也保证不了质量。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