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法院办公室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左权县人民政府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为目标,以加强市政环卫、园林管养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健全推进机制、狠抓任务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园林绿化添彩增色等主要工作任务。

一、紧扣目标任务,对标对表,高质高效推动任务落实

2021年,县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下达市政园林绿化任务11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

(一)县长办公室会议议定事项

——督促市政局对全县高速口、大型广场等重点领域进行环境整治,住建局对县城开展春节节日氛围营造工作。

完成情况:2021年,我中心重点实施了四大高速口、城乡接合部、宏远广场、市政广场、将军广场及6个游园、8个公园等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共动用挖机150余小时、人工800余人次、清运垃圾54车160余方。

(二)县政府工作报告及县经济工作会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改造滨河公园、实施万寿街等十条街道植绿补绿工程,县城区绿地面积增加15万平方米。

完成情况:

1、实施滨河公园改造工程:工程于5月份开工建设,7月份竣工,对外开放。工程安装河道栏杆2000余米,清水平台安装防腐栏杆300余米,铺设彩色沥青步道2000余米,广场硬化铺装3万平方米,重新改造喷泉2个、塑胶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

2、实施10条街道补植补种工程:2021年,我中心抢抓补植补种时机,完成了拥军路、辽山路、将军路、北大街等城市10条主街道行道树以及绿化带补植补种工作,截止7月底,补植补种工程全部完成,共计补植补种行道树130余株、绿化带900㎡。

3、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2021年,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依托,积极推进县城园林绿化工程和景观节点打造,先后实施了石佛寺森林公园工程项目、滨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碧桂园、吉阳芙蓉、芸山府邸一期工程、文苑˙城市花园一期4个居住区绿化项目及思源学校、人民法院、检察院3个单位庭院绿化项目,共完成绿化面积15万㎡,完成投资2331.5万元。

(三)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稳定运行乡镇垃圾中转站,实现清漳河沿线村及千人以上村全覆盖。

完成情况:2019年我县成功创建了省级农村垃圾治理试点县,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在10个乡镇全部建成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均在每个乡镇的核心地带,辐射周边每个村,同时配备了15个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体和5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已满足各乡镇村庄垃圾收集、清运需求,并全部覆盖沿线村及千人以上村建设垃圾中转站。

——城市环卫等新增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

完成情况:2021年,我中心未采购环卫作业车辆,不存在新增车辆是否采用新能源车事项。

(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精准对接国家资金投向,在农村生活垃圾等基础设施方面争取支持。

完成情况:2020年以来,按照省住建厅乡村环境治理总体要求和晋中市城乡市容市貌和环境管理考评工作任务,我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全市排名名列前茅,2021年省住建厅奖励资金100万元。

——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80%。

完成情况:目前,我县农村垃圾统一由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垃圾中转站集中清运至五里堠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到100%。

(五)县政府主要领导议定事项

——拐儿镇要在全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县市政局予以指导,5月30日完成整治工作。

完成情况:遵照上级要求,我中心积极组织清洁办和考评办深入拐儿镇督促指导拐儿镇认真开展高速口及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拐儿镇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麻田镇要围绕“环境出彩”的工作目标,按照景区化管理要求,高标准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探索市场化运行、常态化管护模式,特别是对上口等重点村加大整治。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予以支持和指导,于7月15日前要有实质性改变。

完成情况:2021年,我中心组织清洁办和考评办对麻田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督促麻田镇按时按质完成环境治理工作任务,切实达到了环境出彩工作目标。

(六)县经济工作会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推开垃圾分类,按照“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定时定点收集转运、末端智能化分拣”原则,配套垃圾分类收集车、收集桶,实现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完成情况:2021年,在40个村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在寒王乡、桐峪镇等7个乡镇12个村庄合理设置分类收集亭27个,配发收集亭用分类桶135个,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发放宣传品2000余个,张贴倡议书、宣传版面1500块,出动流动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二、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圆满完成2021年中心工作

(一)管清并举,城乡面貌更加靓丽。为提升城乡环境新档次,加快秀丽乡村建设步伐,按照城乡环境治理标准要求,细化管理制度,提高作业标准,加大整治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全力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

1、城市环境品质大幅提升。按照精细化管理、网格化作业、全方位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六不六净”清扫保洁标准和16小时长效保洁机制,并实行“环卫站长包街、管理人员包片、环卫工人包段”责任制,全面做好县城区域内日常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一是突出垃圾整治,重点整治三星制衣厂后、派出所护坡、太子莲池与207连接线、突堤至工业园区河槽段、石匣外滩树林、井沟垃圾中转站树林,水磨湾、河南村旧路两侧及河槽、319外环8.4公里等19处,共动用挖机310小时、人工900余人次、清运垃圾355车3000余方。二是突出立面清理,清理主要街道两侧、广场游园等人员密集地墙体立面小广告15000余条,更换维修G207旧电厂至刘家窑村段抑尘网片12块,喷涂沿路挡墙2000余平方米。

2、乡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按照建设“精品线、品牌乡、特色村”总体思路,以百里画廊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两带一线”为重点,以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为抓手,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提档升级活动,乡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一是开展农村“四堆”专项治理。组织精干力量对农村煤堆、柴堆、料堆、粪堆,进行集中清理,共计出动机具120余台,清理农村四堆600余处、垃圾死角100余处;二是开展垃圾乱点专项治理。对45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分类治理,有效提升了环境质量。今年,我们接受了市级第三方2次考评,考评成绩名列前茅;县级考评与市级考评同步进行,采取日常考评和专项考评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县8个乡镇、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160个行政村环境卫生管理和农村垃圾治理进行了考评,共发现各类问题860条,整改完成824条,整改率95.8%。

(二)攻坚短板,市政设施日趋完善。按照“灯明、路平、排水顺畅”总体要求,今年,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加大了对县城主街道、巷道、地下管网、路灯设施等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民生活质量逐步提升。一是注重基础修缮。2021年,共更换井蓖井盖79套,清挖雨水井篦1289个;疏通下水管8处,疏通污水管道2.5km,更换污水管道63m;改造宏远幼儿园南侧、辽山路西侧、怡园东门、红军南路等道路人行道4174.17㎡,改造财苑巷、小南街等街巷1645.91㎡,改建祝融公园后院路85.56㎡,修补县城沥青路面1229.44㎡,修补公园、广场园路60㎡;安装新护网339.5米,维修护网3000余米,维修健身器材8组,维修敬老椅22套;二是注重品质提升。按照文明县城复审要求,我中心对照测评体系标准,在公园、广场、游园等场所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60余个,更换核心版面48块,安装景观小品20余处、凉亭4处,配置更新分类果皮箱120余个、垃圾桶300余个,更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版面4处48块,同时,我们对县城所有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安装无障碍设施设备60余套。三是注重功能发挥,加强对县城区3100余盏路灯、景观灯排查治理,全年共更换维修景观灯、路灯600余盏。四是注重灾后重建。10.5灾后,我中心积极对县城市政设施进行排查整治,共修复损坏人行道路1077㎡,重砌石堰、护坡1770m3,重新铺设污水管道120m,铺设塌陷路面118㎡,重砌边墙16米,滨河河槽32000m3淤泥即将清理。

(三)精细管养,县城绿化效果稳步提升。

1、园林绿化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城市绿量持续增长。2021年,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依托,积极推进县城园林绿化工程和景观节点打造,先后实施了园林绿化建设项目9项,共完成绿化面积15万㎡,完成投资2331.5万元。其中公共绿地建设项目2项,即石佛寺森林公园工程项目,完成绿地建设5.17万㎡、滨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完成绿化建设5.59万㎡。社会投资附属绿地建设项目7项,包括碧桂园、吉阳芙蓉、芸山府邸一期工程、文苑、城市花园一期4个居住区绿化项目,共完成绿化面积2.28万㎡;思源学校、人民法院、检察院3个单位庭院绿化项目,完成绿化面积1.96万㎡。

2、抓好街道补植补种,实现县城绿化提质增效。2021年,我中心先后开展了道路绿化提档升级工作。完成了拥军路、辽山路、将军路、北大街等城市主街道行道树以及绿化带补植补种和树木刷白工作,共计补植补种绿化带1000余平方米、行道树130余株。同时,我中心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定期对各公园、广场、游园及街道绿篱和乔灌木定期进行整形修剪、树木刷白等管养工作,逐步建立起持续、稳定、完善、高效的城市绿化管理运行体系。

3、实施花卉增色。为喜迎建党100周年,2021年,我中心着力在丰富城市色彩上下功夫,先后培育出矮牵牛、孔雀草、万寿菊、美人蕉等各类时令花卉共16种30万株。同时,我中心坚持深入实地勘察环境,合理设计摆放图案,精心组织工人栽植,通过花箱、花柱、灯柱以及图案摆放等形式,提升花卉种植效果。截至目前,共种植摆放花卉60万余株,播撒种植花卉3000余㎡,设置大型花卉景观5处,设立立体花柱、花箱160余个。

(四)重拳出击,供热供气工作逐步规范。

2021年,县城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万㎡,受益用户1000余户,集中供热总面积达348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总用户达28000余户,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8.8%。

1、新建供热站及配套管网铺设。新建中央公园换热站,供热能力为16万m2,配套管网敷设约0.37千米;新建阳光尚品换热站,供热能力为10万m2,配套管网敷设约0.6千米;新建芸山府邸换热站,供热能力为18万m2,配套管网敷设约0.04千米;新建吉阳芙蓉换热站,供热能力为4万m2,配套管网敷设1.2千米,实现新建小区集中供热。

2、换热站及管网改造。碧桂园小区由滨河4号站带高区、滨河3号站带低区,两个换热站共同承担该小区供热;文星华府换热站由滨河1号站和文星华府站共同承担供热。首站过河DN600一次管网改造0.3千米,民圣巷二次管网改造0.2千米,康宁东巷及花园巷二次管网改造0.22千米。

(五)倾力服务,县城供水全面推进

1、积极推进县城集中供水扩建项目。2021年,完成了马厩水厂滤池更换,全部采用生物陶粒滤料填充;完成县城东河路、滨河北路、七里店、鱼跃口等地管网改造6100余米,完成了七里店往西和崇圣夜市路管网延长线2400米,新建阀门井及消防井室76个,更换安装水表3800余块。

2、加大供水管网维修维护力度。完成辽山南路、河南村口管网改造358米,建井室5座;集中管网巡查109次,夜查22次,处理堵损主管网47处;维修破损管网51次,新建阀门井1座,更换阀门13套,更换井盖7个,压力监测设备安装3套;完成蛤蟆滩新村190户水表出户改造;安装新建小区远传表3045户,立户1655户,更换远传水表1319块;更换射频表4000块、智能表1828块;安装小区监测表4处71块,改造更换贸易结算水表23块。

(六)存在问题

2021年,我们在工作推进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先进和市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左权县生活垃圾处理场一期库容已趋于饱和状态,二期扩容建设迫在眉睫;二是推进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进程缓慢。通过“政府买服务,市场来运作”的运营方式,彻底打破了环卫工作“政府全包、管干一家”的作业体制,将保洁作业推向市场,提高清扫保洁质量,促进城乡环境卫生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环卫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人工保洁费用高且危险系数大。原有环卫机械设备不能满足需求,维护和更新设备的投入大,财政负担重;四是园林绿化监察不到位。由于我中心没有执法权和行政处罚权,对一些违反规定的破坏园林绿地和设施损坏行为制止和处罚不到位,在与综合执法局的协调上也还没有形成制度机制,执法监察方面难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制度建设和联合机制建立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五是养护管理技术培训不足。每年开展的一线工人集中培训,由于时间短,内容简单,导致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些职工对植物分类和生长习性、病虫害防治的掌握不够不精,对园林机械的使用操作不熟练;六是市民文明意识还有待提升,前倾后倒现象时有发生,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三、紧扣本职工作,科学谋划,超前布局2022年工作任务

2022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县委工作会等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日常管理精细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绿化管养科学化”等工作目标,精准施策、高位推动,全力打造美丽太行宜居城。

(一)工作目标

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运营模式,全面推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巩固百里画廊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和高速公路沿线“两带一线”整治成果,坚持以环境整治促成效,以机制创新求突破;全面开展县城绿化提质增效,不断改善城市绿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加强供水管理,减少水损,保证水质的同时提升效益;加强集中供热供气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供热供气普及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工作重点

1、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逐步推进市场化运行体制。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安排,我中心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在阳泉、昔阳、寿阳调研城乡环卫市场化运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研究考虑我县在环卫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管理、垃圾清运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的可行性,积极探索我县市场化运行新模式,并积极对有意向企业进行考察,尽早启动实施环卫一体化项目,让市场化运作成果早日惠及辽州百姓。

2、加大垃圾分类推行力度,逐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按照“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工作思路,优化垃圾分类方法,拓展垃圾分类区域,县城区重点打造两个分类试点小区和两个公共场所,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乡村严格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运营模式,大力推开垃圾分类工作,在40个试点村基础上再宣传、再发动、再推进,引导市民自觉支持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置难题,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运作。

3、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扎实巩固环境整治成果。以207国道百里画廊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两带一线”为重点,以打造文明有序、整洁美丽、富有特色的城乡风貌为目标,结合爱国卫生季活动,聚焦城乡管理提质、农村“四乱”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等重点难点,提升站位、强化举措,合力攻坚四项行动(城乡接合部整治行动、农村“四堆”整治行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行动、积存垃圾整治行动),全域整治打造,实现环境治理全覆盖。同时,巩固完善整治成果,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适合县域发展的长效保洁机制,全力营造干净整洁靓丽城乡环境。

4、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力度,全力提升城市综合品质。结合百里画廊建设、左权民歌汇举办和城市发展需要,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尽快改造一批,推动纳入明年改造计划的道路改造;督促自修一批,与执法部门配合督促临街企事业单位自修门前破损道路,与主干道无缝衔接;集中更换一批,对破损严重的主要街道垃圾桶、果皮箱进行更新更换;重点修补一批,按照城乡环境卫生提档升级攻坚行动要求,对县城内道路、人行步道、市政广场、将军广场等破损路面进行维修;完善配套一批,完善配套两个试点小区和两个广场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确保县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完好率达100%。

5、加大园林绿化精细化管养力度,不断提高县城园林绿化质量。坚持以“行道树无死株,绿化带无断垄”为标准,及时对县城管辖区域内的绿地进行补植补种和绿植更换;在总结2021年花卉种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性选择、优化性配置,科学铺排育苗时间、配置花卉品种,进一步有提高花卉种植效果,2022年计划培育种植花卉30万盆,确保城市美化再升级。同时,在园林精细化管理上寻求创新突破,实行科学养护,适时开展园林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技能水平,推动园林精细化管护再上新台阶。

6、加大供暖供气节能保质力度,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根据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县城发展需求,规划在西部新城建设200万㎡供热首站一座,铺设129大道供热管网;根据供暖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热利用率不高,不热户等问题,查漏补缺,总结经验,针对性地进行管网和设备改造,不断提高供热质量。

7、加大安全供水管理力度,确保城市供水健康运行。一是狠抓分区计量管理,全力控制漏失水量。将管网布局改造为高、中、低区三大板块,并以片区为基础逐步安装监测表,查漏堵损的重点放在低区,力争全年节省水量达到30万方左右;二是狠抓水费征收力度,突破1000万元大关。加大居民用水稽查管理,将水表普查和重点稽查列入常态化管理,坚决查处“一户多管”,偷水盗水行为,收缴故障水表透支水费。继续加强基建水费、特殊行业用水管理和征收。

(三)推进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效,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组织推动,各股室、各下属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2.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公众知晓率。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左权发布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市政园林工作宣传,促使市政园林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3.强化督查问效,确保任务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开展督促指导,同时抽调专人成立督查工作小组,及时通报工作进度,跟踪督办任务,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树立了以结果论业绩的鲜明导向,促进了各项任务高效精准落实。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