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3年,昭平县档案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档案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围绕县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及目标,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继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切实做好馆务建设、基础业务、档案开发利用等工作,总体管理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2023年主要档案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一)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7月6日,县档案局、档案馆联合发文至全县12个乡镇及65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文件要求相关全宗单位分4个批次将符合移交年限的未移交档案整理归档,完善全宗材料,连同等量质量合格的数字化扫描成果一并移交进县档案馆。截至2023年11月21日,昭平县档案馆接收2个批次共6个单位文书档案14806件。该项工作进度偏慢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单位未移交档案存量较大,档案管理人员人手不足,部分单位虽按时到馆办理档案移交,但数字化扫描成果不符国家标准被退回整改。县档案局、馆已在10月8日联合发文强调该项工作重要性,要求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安排好人力,最迟在12月1日(第4批次移交时间)前,保质保量完成档案移交入馆工作。
(二)档案编研利用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由县档案馆馆长担任执行副主编,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由县委办牵头,联合县直相关单位编纂《昭平县茶叶志》,全书32万字,在组织评审后,年内进入印刷出版程序;编研内部资料《昭平县档案馆档案利用实例》0.55万字,在年内完成印制出版。
(三)抓好档案利用服务。县档案馆档案利用制度、查档手续流程在显著位置有公示,印制有一次性告知单、档案资料阅览须知、档案查阅、咨询流程,并提供电话等预约查档服务,提供饮水、存包、老人服务等便民措施。签署有馆际合作协议并开展馆际(跨馆)查阅服务。利用馆藏档案开展了档案资料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编制了档案利用效果汇编,为更好地向社会各界提供档案资料查阅利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截至10月底,我馆已接待档案查阅人数154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349卷/件,为群众解决工龄、福利、保险、退休、纠纷等问题提供原始依据。
(四)抓好馆藏档案安全工作。按照自治区档案局关于档案安全相关文件精神,我馆于4月初开展档案安全自查工作,自查情况为:县新综合档案馆楼体及库房严格按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设计方案已经过自治区档案局审批,档案库房安全管理符合“三铁十防”要求,恒温恒湿消毒杀虫及消防设备齐全。县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明确由副馆长黎大浪分管档案安全工作,刘绿叶为馆藏档案收集保管安全责任人。县档案馆建立完善有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库房安全管理、档案鉴定销毁、保密、档案查借阅、统计等制度,各项安全制度并严格落实。县档案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档案管理相关条例履行档案利用查阅手续,登记核查来访档案利用查阅人员信息;涉密档案利用须经过相关部门领导审批后,进行登记才可以查阅利用。根据《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档案馆应急管理规范》《档案灾害防治工作指南》等要求,县档案馆研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各项措施,密切关注灾害预报,定期组织全馆干部开展安全演练,提升档案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做到积极预防、及时处置,保障馆藏档案安全。
(五)抓好年度档案统计工作。做好全县一级单位档案统计年报汇总上报工作。全县74个一级单位年度档案年报汇总上报市、自治区档案局。该项工作于2023年6月完成县级数据统计汇总报送。
(六)抓好档案宣传工作。为庆祝第十六个“6·9”国际档案日,昭平县档案局、档案馆精心制作活动方案,多形式开展2023年“6·9”国际档案日宣传系列活动,在全县掀起档案事业发展成果宣传热潮。一是在“6.9”国际档案日宣传期间,全县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通过LED显示牌、横幅、宣传栏等方式向社会宣传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主题的“国际档案日”宣传图文内容200余条次,生动展示我县各行业档案事业发展成果,增添宣传活动氛围,引导社会公众关注档案、走近档案,增强公众的开放、保护、利用档案意识,全县档案法宣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积极组织联系县中小学师生和县直单位干部到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参观学习两次,参观人数200余人次。参观师生通过讲解员对我县历史照片、实物档案及我县革命烈士、民主人士先进事迹的生动讲解,对我县红色革命故事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应有作用。三是在6月9日当天上午,县档案局、档案馆联合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乡村振兴局、昭平镇人民政府在县城核心地段开展“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国际档案日宣传展,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唐正军到现场指导工作。本次宣传展参观群众500余人次,共发放各类宣传单、档案文化宣传品1000余份,向社会公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查阅、借阅资料规定及流程》《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吸引了广大群众驻足观看。
(七)抓好县级综合档案馆档案业务建设评价整改工作。
县档案馆按照市档案局反馈的县级综合档案馆档案业务建设评价整改清单认真落实开展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成立县档案馆档案业务建设评价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整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截至2023年10月,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如下:一是在6月经书面向县政府汇报工作后,与县人社局协调,落实2名门卫值守人员,馆安全保卫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馆内功能室进行合理重新布局,“花小钱办大事”,强化各功能室软硬件设施,提升档案服务质量;三是在7月向县人民政府书面申请17.5万元用于完成市级下达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指标,截至11月21日统计数据,共完成档案数字化33915件339000画幅,截至目前馆藏档案数量为48901卷,应数字化档案数量为44911卷,已完成数字化档案数量为29446卷2698359画幅,数字化率达65.56%,该项工作已完成。
(八)协助县档案局做好档案安全执法检查工作。2023年4月26日至4月28日,县档案馆配合县档案局集中开展档案安全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全县各乡镇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档案安全自查,并抽查包括县档案馆在内的4个乡镇、9个县直单位。在本次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县大部分单位都能按照档案安全制度要求开展档案安全日常检查巡查工作,档案存放场所个别单位因办公条件制约,年内开展单位内档案安全检查巡查次数较少,检查巡查流于形式,个别单位部分未整理档案未收入铁皮档案柜,档案室内存在存放无关杂物情况,存在消防、霉变虫害风险,县档案专项行动检查组已对相关单位做出限期整改要求。
(九)协助县档案局做好全县档案“三合一”制度业务培训工作。2023年6月2日,为稳步推行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确保我县在6月底前圆满完成试点工作,昭平县档案局组织全县10个试点单位召开机关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试点工作培训会,重点对机关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进行再培训再指导。我县档案“三合一”制度试点工作已于6月底全面完成。
二、工作亮点
(一)今年档案事业统计工作首次采用全程网络填报,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员在统计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无法解决,由于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县档案馆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统筹人力,通过现场指导、电话指导、业务交流群在线指导等多形式耐心指导,协调解决问题,最终我县档案事业统计工作保质保量如期顺利完成。
(二)今年到期档案移交入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全国、自治区、市、县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各单位档案必须连同档案数字化扫描成果一并移交,考虑到我县大部分单位没有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经验,经与县档案局沟通,根据我县各单位未移交档案情况,制定详细档案移交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数字化指导及验收。今年移交工作共分4批次分批开展档案移交工作,使得该项工作张弛有度,没有出现扎堆移交情况,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馆结合档案业务建设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以下7项工作:
(一)继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走深走实,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干部人才队伍。
(二)继续组织做好机构改革撤并单位和到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完成自治区、市档案馆下达馆藏档案年度接收工作任务。
(三)利用馆藏档案开展档案编研工作,计划编研1-2种档案材料。
(四)配合县档案局开展档案业务培训。计划举办县直、乡镇档案业务培训班1次。
(五)按照《昭平县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贺州市对各县区档案数字化扫描考核要求,完成2024年度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任务。
(六)配合县档案局开展档案执法检查至少一次。
(七)按时完成市档案局馆、县委县政府交办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