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法院在市委的正确的领导下,在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省法院“1281”工作思路和市中院七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新提升。今年共受理案件6336件,结案5248件,结收比0.85。
一、工作情况:一是加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12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切实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努力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组织党员干警赴法震学校纪念馆、魏野畴事迹展览室开展“守初心 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二是优化审判质效、捍卫公平正义。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制度、平台、机制三维联动,贯彻流程节点提醒、跟踪、管理,全力打通审判管理中的堵点难点,打造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审判管理新格局。发挥案件“把脉会诊”作用,召开案件质效分析会、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庭审观摩点评34次,及时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狠抓流程节点管控,及时向审判团队发出督办函13份,实现审判质效稳步攀升,审判运行态势稳中向好,服判息诉率达98.40%,发改案件同比降低0.17%。三是打造过硬队伍、厚植发展根基。全力推进实战大练兵活动,组织35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赴北京、浙江等地“充电蓄能”,充分发挥法答网、人民法院大讲堂、庭审观摩点评、专家指导作用,扎实开展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科技法庭应用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干警审理疑难案件、重大案件调解、复杂执行案件处理等能力。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引导干警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习惯在“聚光灯”“放大镜”下工作生活。四是创新诉源治理、满足多元需求。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市综治中心为依托,诉讼服务中心为指导,成立13个法律服务工作站、5个法官工作室、2个行业调解组织为一体的诉源治理网络。邀请矛盾调解中心入驻法院,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实现诉讼与非诉讼解纷有机衔接。健全与工会、交警大队、妇联联动作用,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已司法确认116件,案涉金额170余万元,诉前调解1581件,出具调解书案件167份。五是扩大普法宣传、助力平安创建。组织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6.26”国际禁毒日、生态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余次。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送法进校园4次,向1500余名师生送去法治大餐。深入开展“护航青春 政法同行”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净化包抓学校周边环境。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深入村镇社区,解答群众法律疑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开展夜间治安巡逻,提高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
二、工作不足:一是普法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我院的法治教育培训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法治思维创新力不足,“以案释法”普法机制有待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组织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院法治建设工作组织保障、机构健全,但由于审判业务繁重,依法治市建设工作由政治部兼职,没有专人负责。三是诉源治理需要进一步推进。诉前端“防”的作用还需深挖,判后释疑解惑、判后调解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法官参与村社盾化解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四是媒体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运用新形式、新技术、新媒介推进普法工作的能力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阵地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和融合升级。
三、工作打算: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组织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二是抓实审判管理、提升案件质效。大力发挥案件质效分析会、专业法官会议、庭审观摩点评等作用,努力提升案件质效。从细节上规范审判管理,科学合理评价庭室工作业绩,引导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充分发挥长期未结案督导函作用,督促制定破解方案,全力缩短办案周期,努力提升群众满意率。三是深化诉源治理、提升解纷合力。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打造主次分明、分工有序、优质高效的解纷新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增量。推进“法官进网格”,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解纷资源,主动对接物业、金融等矛盾纠纷易发行业,搭建村镇协同、部门联动、全域覆盖的多元解纷网络,引导群众和解、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四是拓宽公开渠道、提升司法公信。严格选任条件、选任程序,稳步推进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让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各界群众进入人民陪审员队伍,切实发挥好“审判员”“监督员”“调解员”“宣传员”作用。完善庭审直播、巡回开庭考核机制,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树公信,实现“审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目标。五是创新培训举措、提升实战能力。结合实战大练兵活动部署,举办庭审观摩点评、法警应急处置演练等活动,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审判执行工作需要。完善教育培训学时制度、教育培训考试制度、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扎实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提升干警矛盾化解、突发事件处置等综合能力。六是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法意识。用好用活“以案释法”制度,强化新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运用,凝聚各方力量,合力创新普法形式,实现从“灌输式”普法到“互动式”普法、从“线下”普法到“线上”普法。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丰富“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形式及内涵,保障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构建平安校园。
? ? 兴平市人民法院
2023年12月21日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