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党委办公室2020年工作计划]2020年道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基础设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20年道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基础设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况

2020年度道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基础设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实施基本情况

上级下达我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3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36万元(其中:县发改局用于基础设施30万元)合计上级资金1609万元。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瞄准贫困对象,选择好项目建设。 按照省、市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县在选立项目时先深入到各个重点村调查摸底,把贫困户、贫困人口底子盘清,摸清贫困原因,因地制宜,择优选项,科学规划。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按照村“两委”班子提议,经群众代表讨论通过,乡(镇)把关,县汇总审核,上级审批的程序确定扶贫项目,确保了扶贫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工作。为使项目的实施公开透明,价格合理,在县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县监察局、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集中研究项目建设事项。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度,将上级批复的项目资金计划文件转发各项目乡镇,同时在政府网站公示公告,各项目乡镇按照下达的项目资金计划,通过户外公示栏、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将项目规模、扶持标准、质量要求等进行了公示,实行“阳光操作”。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发挥使用效益。为管好用活扶贫资金,杜绝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力度,县财政局设立扶贫资金专户,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规范化。由乡镇(街道)、村制定出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工程施工垫付,工程结束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报账。县扶贫办和财政局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各个项目村,对各村扶贫项目进展、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工作进行督办、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四)制定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县扶贫办出台了《道县扶贫办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道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及《道县扶贫办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项目库,确保扶贫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合理使用、安全使用。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为保证扶贫项目顺利建设,我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道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和《道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资金项目管理台账,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开资金分配结果和使用情况,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高质高效运行。一是及时下达项目计划;二是与项目实施单位签定责任书;三是对项目进行三级(县、乡、村项目实施地点)公示、公告,提高项目透明度;四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扶贫办、财政局及各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五是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六是县财政局设立扶贫资金专户,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确保扶贫项目资金拨付规范化;七是项目验收由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组织相关单位综合检查、验收,并接受纪检、审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八是督促落实项目实施单位与受益单位进行产权移交,制定公共设施项目后续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发挥长期效益。

四、项目实施效益

针对基础设施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六到农家”,切实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后,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督促检查到位,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有序地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针对基础设施项目有以下表现

1、产出目标方面我县新增贫困村硬化路里程22.5公里、贫困村公路危桥处置数量9座、贫困村新建改建公路里程1.7公里、农田机耕道6公里、新修山塘面积41亩、山塘硬化1座、清淤工程量8000立方米、新增人居环境整治2处、贫困村简易桥梁数量3座、新建道路护坡长度1050米、水渠、水沟维修面积12.7公里;所有项目按照计划实施,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达到98%以上,有关清淤工作时限控制在3月以内;严格把控项目成本,道路补助标准40万元/公里、道路硬化补助标准35万元/公里、清淤工程补助标准100元/立方米、机耕道建设补助标准3万元/公里、道路护坡新建成本200元/米、简易桥硬化成本标准6万元/个、山塘维修补贴标准5万元/个、水沟、水渠维修成本5万元/个、山塘新建成本标准5万元/亩、人居环境整治成本105万元、危桥处置成本标准28万元;严格把控质量,精准核算成本,达到了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桥梁新建、维修建设验收合格率100%、水渠、水沟新建、硬化及维修项目验收合格率100%、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达标率100%、道路建设、道路护坡项目验收合格率100%,总投入1609万元。

2、效益目标方面通过2020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达到经济效益中的生产条件改善带动农业亩均产量增加160斤以上;通过道路建设,实现贫困地区建制村通客车率90%以上、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通硬化路率95%以上、贫困地区居民出行平均缩短时间1小时以上、通过新建和修缮水渠、水沟等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37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数500人。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做法和后续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超前谋划,做实规划。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贫困户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的确定实施项目。

3、整合资源,合理攻坚。注重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作用,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加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4、强化管理,确保质量。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公告制度,选派组织协调能力、责任心强的干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定期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检查、指导。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资金使用情况和建设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

2020年扶贫项目实施期间,我办认真执行中央、省和市、县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及监管,没有擅自改变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没有违反规定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没有违反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和扶贫项目立项、审批的程序;没有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整合扶贫资金难度大,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持续发展缺乏后劲,项目效益难以充分发挥。项目村普遍存在集体经济薄弱,积累少,由于群众收入低,有限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只能发展规模小的民生项目,筹措和整合扶贫资金难度大。

                                      道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0年12月15日


基础设施项目(1609)

附件表2----基础设施绩效监控(项目专项)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