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地方金融是一个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支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金融的学习、了解、掌握、协商,更好的参政议政,区政协中共组对永州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永州农村商业银行是市、区两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整合永州潇湘农村商业银行、零陵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冷水滩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三家地方金融法人机构资源,于2016年9月26日挂牌开业的金融法人机构。自成立以来,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截至2018年6月30日,该行资产总额171.03亿元;各项存款155.44亿元,各项贷款109.61亿元,缴纳各项税收0.84亿元。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实施专项信贷计划。制订信贷投放计划,主动营销,上门服务,做到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信贷营销行动。2018年上半年,该行新增授信37.42亿元,贷款净增9.0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2.48亿元。二是实施针对性利率政策。建立“贷款优先”和“利率优惠”机制,实现贷款相关服务“零收费”,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三是改进支持方式。精心组织客户见面会,邀请知名企业代表和小微企业主共商合作发展计划。四是着力小微企业服务。成立“小微金融中心”,一方面,降低准入条件,减少办理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的“阳光信贷”;另一方面,量身定做,设计信贷产品。提高小微企业主“福民卡”的授信额至500万元,重点加大授信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完成小微企业贷款授信3.78亿元,新增小微企业9户。
(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大力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电子商务、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等产业项目建设。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不断优化贷款流程。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73.1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6.7%。二是加强扶贫攻坚的金融服务。加大对“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作为全区发放小额扶贫贷款的唯一主体,该行建档授信贫困户21493户,发放贷款8726户,金额4.08亿元。
(三)推进普惠金融深入
一是打造服务体系。构建起“专业服务队伍、专门信贷计划、专用管理台账、专项贷款通道”的“四专”服务体系,提升普惠金融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效果。二是推介特色产品。重点推进福祥便民卡、福民卡、IC卡、健康卡等特色卡业务的开展,推广“天天掌柜”业务,新增便民卡手机银行自助放款功能等,丰富移动支付产品。三是实施“阳光信贷”。晒出扶贫贷款条件、操作流程、审批程序、审批时间,给予适当利率优惠。四是进村入组覆盖。以“两扫五进”为载体,主动上门“访客户、问需求、送服务”,在辖区49个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站。五是支持创新创业。重点加大妇女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创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创业等信贷支持力度。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16笔、4130万元。
(四)助推重点企业壮大
对接市、区“产业项目建设年”“银企洽谈会”等经济活动,该行发挥地方性银行决策“短、平、快”的优势,为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实行一户一策。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和企业,主动上门服务,提供量体裁衣的金融产品。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降低信贷门槛,对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实行信贷资金优先、贷款利率优惠,解决了产业项目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三是建立“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快速审批、快速授信和快速放款。四是加强银企合作。及时对有贷款需求的企业进行评级授信。今年以来,该行与26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金额达21亿元。
二、困难问题
(一)各项存款金额下滑
2018年,该行各项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截止6月末,各项存款较年初下降了4.14亿元。一方面,对公存款下滑明显。对公存款(含财政性存款)余额44.45亿元,比年初下降7.56亿元。其中,由于政策原因以及行业竞争,财政性资金等对公存款急速下降近19亿元,财政性存款份额逐渐萎缩,与存贷比和税收贡献率不相匹配。另一方面,储蓄存款增速减缓。储蓄存款余额113.6亿元,比年初增加6.58亿元,同比少增1.48亿元。
(二)信贷投放增长乏力
一是当前金融环境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中型银行重返县域,互联网金融向县域和农村延伸渗透,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拼抢有限的优质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二是有效的信贷刚需不足,优质信贷客户相对减少。三是系统的产品数量不多、创新能力不足等种种短板现实存在。基于此,今年上半年,该行各项贷款较年初仅净增了9.09亿元。
(三)“压不良控风险”压力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而防控信贷风险则为重中之重。当前,该行的实际情况:一是不良贷款持续“双升”。截至2018年6月,表内不良贷款余额不降反升,不良贷款占比超过控制警戒线。二是清收处置困难重重。经济下行压力大,整体诚信环境不佳,恶意拖欠行为未能得到依法有效打击等,导致清收压降效果不理想。三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省联社要求该行9月底将不良贷款压降15%,压力巨大。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做大业务规模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该行的贷款全部投放在永州本地,同时,有市、区政府背景的公司持有该行股份共计达到25%,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是该行最大的股东,该行以打造“永州人民自己的银行”为己任,是推动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分子。因此,市、区政府及各部门有必要对该行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更好的实现政府、银行、企业、股东、市民的多赢局面。一是进一步将市、区两级财政性存款账户归集到该行开户,以壮大资金实力,增加信贷投放的可用资金,更好的服务在永州发展的企业。二是对市、区重点优质建设项目和优质客户优先向该行推荐,帮助该行不断拓宽信贷市场,做大做强信贷规模。三是在开办医保、社保及惠民补贴等业务中,市、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
(二)加大工作力度,给予工作帮助
在“压不良控风险”工作中,工作进展不快、效果不佳,需要市、区政府给予支持帮助。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涉及非法集资而被立案企业的债权、债务清理,加快处置进度,对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的银行债权优先清偿和保护。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非法阻碍法院抵贷资产处置行为,支持该行依法从快处置金水湾、香河汽贸、万喜登、中政建材等企业贷款抵押物,优先偿还该行贷款;多余资金可用于化解民间借贷纠纷,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切实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对通过不当或非法手段阻碍该行正当维权的行为坚决给予制止或打击。三是充分调动政府资源,从严从重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大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四是协调法院、税务、产权等部门,给予银行抵贷资产在变现环节税费的优惠,减轻“压不良控风险”的成本。
(三)加快服务提质,优化发展环境
在政企对接、抵押登记、税收征缴、减少检查等等方面给予支持,让该行在更为宽松的经济金融环境中加速发展。
(四)加强政企合作,推进重点工作
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该行的业务指导,对该行的工作方向、目标要明确要求,促使地方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资金组织力度。主动作为,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加大营销力度,壮大信贷资金实力。二是进一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贷款调查、审批、发放等环节,简化贷款手续,建立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尽量缩短业务程序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进一步固化“清收风暴”方式和成果,坚持开展清收攻坚常态化,不断加大自身清收力度。四是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不断加大资金组织力度,积极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等信贷扶持模式贫困户脱贫。突出对特色种养业企业的帮扶力度,不断提升困难企业和农户的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