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3年,青秀山风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按照“完善青秀山,启动五象岭,激活园博园,提升邕江沿岸公园”思路,开拓视野,锐意创新,全面抓好青秀山、园博园、五象岭森林公园、邕江沿岸公园(青秀山段)“两山两园”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新发展理念,守护好八桂大地的山水之美
1.结合主题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
一是通过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始终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生态文明工作全过程,形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始终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引领建设山清水秀自然生态,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以清风正气护航青秀山风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2.构建发展新格局,联合创建南宁国家植物园
2023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战略布局,青秀山风景区参与联合创建南宁国家植物园工作,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聚焦国家植物园核心功能,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实施路径,利用区域优势类群打造特色植物专类园,展现广西多民族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创建南宁国家植物园的工作有效提升广西首府南宁的国际影响力,全力推动构建广西生态文明新发展格局。
3.坚持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
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推动“两山两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着重强化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展示“两山两园”成绩和新亮点,讲好青秀山故事。今年以来,青秀山风景区相关新闻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次,新华每日电讯1次,在央媒、自治区媒体等各级电视台、纸媒播发新闻报道200余条。落实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完成风景区例行新闻发布活动3次。协助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做好各类取景拍摄工作,如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中国万里行——乡村振兴短视频短片展暨南宁市“庆丰收促和美”庆祝丰收节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广西“新丝路”跨国跨年电商文化节暨广西广播电视台跨年晚会等大型媒体活动,青秀山风景区的全国美誉度品牌度知名度与日俱升。
4.全面扎实做好选人用人、统战、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景区氛围。
(二)坚持“生态优先”,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典范
1.提升生态多样性,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做好珍稀濒危植物德保苏铁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苏铁植物迁地保育与扩繁技术国内一流,累计保存种植和繁育各种苏铁2.7万多株,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正式启动德保苏铁回归种植的工作,为种质资源开发应用及其他苏铁物种的迁地保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特色植物引种工作,植物引种保育数量居全国前列,植物分类群达8700种(含园艺栽培品种),动物物种多样性逐年提升,形成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和谐共存的美好环境;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致力于生态修复及园林景观打造,拥有迁地保护和园林造景良好结合的千年苏铁园、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兰花园以及雨林大观、樱花园、风铃谷等15个知名植物专类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植物园风景线。
2.厚植生态优势,谱写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新篇章 ?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要义、实践要求,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布局多种示范建设项目,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各地的生动实践,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青秀山风景区以“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展示馆”全方位展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用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园、廉洁文化主题园(竹园)等红色资源,增加红色拓展活动项目,2023年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共计422场,参与人数1.5万人;以90岁的睡莲科学家黄国振作为故事主人公组织拍摄《勇攀高峰———“中国睡莲之父”的科学人生》黄国振访谈党课,在构筑生态党建新高地上展示更强担当;以创建南宁国家植物园为抓手,承办国家级会议,扩大景区生态影响力和参与度,2023年,承办了第五届全国睡莲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睡莲之父黄国振学术思想讨论会、第七届全国苏铁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苏铁保护大会等相关活动,为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工作建言献策。
(三)构筑景城人融合,挖掘高品位生态文化新内涵
青秀山风景区因地制宜、挖掘潜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挥旅游龙头作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丰富全域旅游业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1.丰富全域旅游业态,加快生态文旅融合步伐。
加强优质生态文旅产品供给,不断丰富花卉品种的种植及观花类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持续打造“季季花节·月月赏花”品牌,做大做强赏花经济,先后推出青秀山水生花卉观赏季、丰收节、“粉黛季 遇见你”——南宁园博园第二届粉黛花海生活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景区赏花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实现入园游客量和旅游经营收入双增长;将文体旅与优美生态环境结合,大力发展文体旅会事活动新业态,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闭幕式、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青秀山赛段)在青秀山风景区举行,将好山好水好人文和优质生态文明在国际国内的平台上展现;强化生态要素保障,拓宽票务营销渠道,提高游客安全感满意度,积极营造“党旗领航·放心消费”“景区内外一样价”的消费环境,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以周到的服务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2.优化生态文旅资源,聚力促消费,高质量“产品”供给丰富文旅新体验。
“花心思”做强“花经济”,丰富“赏花经济”文旅业态。以提升旅游市场品质为重点,以植物专类园建设为抓手,持续擦亮“季季花节 月月赏花”生态旅游金字招牌,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延伸“赏花经济”产业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举办了“春日赏花季”“水生花卉观赏季”“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绝美天象·超级月亮活动、丰收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南宁植物园、园博园举办了第二届“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活动、“忽闻春欲去”——南宁园博园首届文化文创联合巡展、“独乐乐不如粽乐乐”端午节活动等多彩的节庆活动,彰显独特的民族人文气息。
3.普及生态美学思想,提升人民生态文化素养
多渠道开展生态科普活动,让人与城和谐相处、和合共生,全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融的生态文明示范景区,把秀美生态转化为青秀山的发展优势和鲜明底色。2023年,开展形式多样、趣味科普拓展研学活动334场,参与人数约6.3万人;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科普科研教育成果突出,荣获“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已经成为广西地区重要的自然教育基地,引导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社会风尚,为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
(四)精雕细琢,精心谋划、推进项目建设
2023年,完成南宁市城建计划项目:东南亚美食街区项目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工程、室外消防电气工程、室外消防控制室、发电机房等建设;完成青秀山污水系统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环评、水保、地灾、压矿等前期审批工作,已完成施工图审查工作和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已完成项目部的搭建,已对4处污水设施及管道路径进行了测量放线工作。完成风景区本级财政预算项目:邕江沿岸公园(青秀山段)配套管理用房、西门停车场完善工程、东盟园改造提升工程、苏铁科研基地建设工程、桃花岛休息亭廊及服务设施完善工程、景区变压器增容工程、桂花园荷花池栈道工程、东区夜游景观灯组安装工程、水生花园、叶子花园南坡景观提升工程、黄花风铃谷北面段干道工程、微型消防站建设工程(微型消防站)、珍贵树种展示园科普展示廊改造工程、北门花卉超市建设工程(北门花卉超市建设工作)、樱花园山体灯光亮化工程、竹廉文化展示馆完善工程、梅园高压线迁改工程、学术报告楼装修工程、金杉湖及其周边景观提升改造工作、东区民工房改造工程、景区停靠站提升工程等22项建设工作。
五象岭森林公园完成第一象岭西侧滑坡治理项目施工、五象岭围墙工程(建设路段)竣工验收工作、五象岭办公区入口标识立柱改造提升、第一象岭便民设施二期项目施工、完成第四象岭电力设施项目竣工验收、完成林火视频预警系统及安防监控系统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积极协调,加快推进第一象岭630kVA高压设施项目建设。
(五)认真落实保护条例,加强青秀山、五象岭的保护、管理
青秀山以全面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青秀山保护条例》为抓手,严格执法,特别做好青秀山红线范围内的保护管理工作。五象岭森林公园认真落实《南宁市五象岭森林公园保护条例》,全面做好森林火灾、盗伐林木等保护工作,确保管辖区域安全有秩。
(六)平稳有序开展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新农村以及工会、共青团等各项工作,“两山两园”各方面健康发展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青秀山风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打造以青秀山作为龙头的旅游目的地,按照“启动青秀山南区,策划五象岭项目包装,激活园博园旅游经营,提升邕江沿岸公园”思路,认真谋划,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面抓好青秀山、园博园、五象岭森林公园、邕江沿岸公园(青秀山段)“两山两园”各项工作。
(一)围绕市委主要领导关于“打造以青秀山为龙头的百里秀美邕江”“加快青秀山的南区建设”“以创建国家植物园建设为抓手,开展青秀山规划修编”“加快植物专类园建设,利用3-4年时间创建国家植物园”等指示精神,推动青秀山绿色转型发展,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快青秀山的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青秀山总规修编工作及南片区的建设。
一是构想、规划、打造免费开放共享的青秀山植物乐园区。利用青环路便利的交通条件,调整规划,在保持生态底色不变下,加强生态环境与文旅体商的融合,将青秀山的发展,成为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二是保持青秀山植物造园的发展定力,高标准高品质一年建设一到两个植物专类园,横向对比要达到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造园水平,计划2024年推进青秀花园的建设。三是深入开展植物引种、栽培、驯化工作。围绕“既是植物展示园,也是植物的基因库”目标,全力推进引种工作,使景区植物种类达到9000种以上,成为华南地区植物基因库。抓好珍、奇、特植物的引种驯化,将青秀山打造成荟萃珍、奇、特植物大宝库。
(二)继续探索适合“两山两园”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继续夯实党的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两山两园”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按照“小管委+大平台”的管理模式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三)推进园博园“后园博”时代发展谋划。
加强旅游大项目的引进、策划,打造紫花风铃、美丽异木棉赏花热点,吸引客流,完善研学、住宿功能,打造园博园休闲旅游度假品牌。
(四)继续推进五象岭森林公园插花地、私葬坟墓征收、迁移工作。
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五象岭总规、详规编制;以片区开发等模式策划五象岭的项目建设,推动五象岭的发展。
(五)千方百计拓宽青秀山项目建设资金渠道,保障项目落地,实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青秀山发展不减速。
青秀山目前仍有大量已征用地没有开展建设,如根据规划完成建设仍需大量建设资金。要主动与税务部门加强对辖区的企业服务,培植税源增长点,挖掘税收增长潜力。同时,考虑推动项目建设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需求转变,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投融资渠道,从财政输血向实现自我造血转变。进一步开源节流,深入挖掘景区经营收入的潜力,整合收入资金,建设融资平台。加快项目策划整合,向上争取生态建设资金补助等模式,将生态环境治理由公益性项目转变为具有开发价值的经营性项目,实现推动一批生态环境类项目建设。
(六)贯彻落实国家对南宁要作为沟通东盟各国的平台战略部署,深化青秀山与东盟各国的旅游文化交流。
青秀山将引入更多东盟元素,让东盟游客到青秀山有宾至如归之感。通过打好植物保育牌,搭建南宁与东南亚各国的植物保护与交流的平台。积极探索与文旅部门、外事部门及共青团、驻邕高校等部门的联合共建,促进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与越南的旅游、经贸与文化交流。抓住互联网“流量密码”,不断丰富景区游览体验项目,加强自媒体宣传,开启与东盟各国双向奔“复”,随时准备接待大量越南及东南亚游客,带动广西出入境旅游市场复苏,为推动南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秀山力量,同时使青秀山在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中能成为一颗绿色明珠,为国家东盟战略做出贡献。
(七)做好新春活动筹备及明年花展亮点谋划工作。
一是举办主题为“壮美广西、灯耀邕城”新春灯会。在东区的叶子花园、樱花园、水生花园、豆梨园、丛林乐园等900亩区域举办新春灯会,为南宁市提供夜游好去处。二是谋划好明年青秀山各季度花节花展活动,争取办出亮点。三是全面做好岁末年初风景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