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党章这个总源头出发,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199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条例》,共178条,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经过2015年和2018年两次修订,《条例》确立的纪律处分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之网越织越密,可谓“纪网恢恢,疏而不漏”,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确立了重要的行为准则,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纪律制度保
障。
2023年新修订的《条例》共3编、11章、158条,新增了16条,修改了76条,实现了对象的全覆盖、责任的全链
条、管理的全周期。《条例》规定的106种违纪行为或情形
中,与我们社科院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
集中在政治领域、廉洁领域以及生活领域等方面。
在政治领域,我们一些同志对“三项共识”认识不足,“党员身份是第一身份”的自觉性不强。在日常管所治所过程中,我们强调必须把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尤其提醒新入所的年轻研究人员,一定要清晰自身的政治定位,以“三项共识”锤炼政治品格,自觉抵制各种不正确的学术观
点和错误思潮的干扰与影响,筑牢思想堤坝。
在组织领域,科研人员平常可自由从事调研、参加实践活动和进行科研创作,在很多日常工作中有较强的独立性,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识,对单位部署的工作和任务重视不足,呈现出“散”的状态。研究所党委和领导班子要树立权威,全面从严治所,尤其要重点治“散”。要以学
习《条例》为契机,认真整顿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组织纪律性。
在生活领域,研究所要抓好横向课题管理、财务制度实施管理等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关怀干部职工,关注解决干
部职工个人行为不检点、不自律等方面的问题。
所领导要带头学习《条例》,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帮助广大干部职工清晰认识到“纪律严于法律”,端正态度,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修养、文明的、遵纪守法的学
者和专家。
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根据支部工作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纪不仅是对党员行为的约束,更是一种对党员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巩
固了党员意识,加强了党性修养,增强了纪律观念。
一、勤于学,在“学”中筑牢忠诚之魂
党纪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指出,《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规。制定该条例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认真学习《条例》、严格遵守《条例》是我们每位党员的重要政治责任,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只有把《条例》学习好、贯彻好、遵守好,才能凝聚起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不竭的力量,才能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党才能有更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将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使学习《条例》的过程成为校正思想和行动,增强纪律意识,提
高党性修养的过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自己的理想信仰。
二、省于思,在“知”中严守政治底线
党纪不仅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更是我们党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是规范所有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本次的修订,突出党纪特色,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持问题导向,与2018年《条例》相比,新增16条,修改76条,为全体党员划出的不可触碰的“红线”和“底线”更加明确。只有严格遵守党纪,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作风,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牢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不断校正成长路径,始终做到做正事、走正道,才能确保自己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一名党员,我将
文章代写 代写文章:13258028938(同微信) 文章代写:13258028938(同微信)
代写文章 代写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