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0-02
1 引言
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是指在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对已知的事实和经验所提出的一种一般原则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原则。它既是心理健康服务经验的总结,也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依据[1]。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根据来源可分为3类:国外理论、本土化理论和本土理论。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在国内的应用存在着适应性等问题,加之目前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中的优秀成果,又要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构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体系是快捷、经济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的研究,阐释该领域目前研究发展概况,同时揭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措施。
2 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
2.2文献取样本文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南大学节点(http://www1cnki1net/index1htm)作为数据源。选择“关键词”选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进行逻辑“或”的组配;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理论”进行逻辑“并且”的组配。检索中时间跨度为1978~2008年,按时间排序,在“精确”匹配方式下检索,取得全部统计数据。共获得相关文献1333篇。经过筛选,剔除部分不属于学术论文范畴的期刊年度目录、征文启事、年检报告、招生材料、人物介绍、会议报道、短篇新闻等。剔除之后尚余文献1197篇,对其进行文献发表时间分布统计。对1197篇文献逐篇阅读,删去介绍国外情况的文章、只叙述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等一些泛泛而谈却没有提及理论的文章,剩余556篇文章,对剩余的556篇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所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指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来自国外,以此为基础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如认识领悟疗法、意象对话等心理疗法。
江光荣[2]指出,研究国人的心理问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即以当代中国国情为背景,研究特定时期国人的心理问题。我们在研究、分析和解释国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表现及途径等方面,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我们研究方式可以多样化,即可继承古代的优秀思想,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方法,还可从观察开始。
钟友彬等[3-6],将引进的精神分析法进行了本土化,创立了认识领悟疗法。朱建军[6]结合国外的心理动力学思想和东方文化,创立了“意象对话技术”。郑日昌[7]把古代阴阳辩证思想和认知疗法结合,创立了“辩证认知辅导理论”。
3.2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本土化的措施。第一,挖掘和传承:我国古代、近现代都有许多优秀的心理学思想,但被人知晓的并不多,应加强对其研究,挖掘精髓并世代传承。
我国国民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被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基于心理咨询遇到的问题,景怀斌[8]探讨了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的9个方面贡献:人生意义、应对、生死教育、哀伤辅导、心理调节、人际认知、社会生活技能、人格发展、心理咨询技术等。但我们从中也看到,对儒家思想的应用,特别是在心理咨询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发掘。另外,我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研究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后,创立了许多特色鲜明的理论。如在《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书中就对家族子弟提出了教导,其实质就是行为取向的人格培养模式[9]。
第二,鉴与创新:西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史已有一百多年。1976年,美国学者Parolff确定了130多种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到2005年其总数则已超过400种。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多数缺乏有力支持和有效性证实,但它们却展示了心理治疗师们的创造性劳动。国内学者也应该学习西方学者们的创造性精神,立足于我国实际,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本土化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第三,拓展与吸收:中国历来多教崇拜,影响较大的有儒、道、佛等。儒家讲求积极进取,而道家力主清静无为。道家与儒家理想的人格一阴一阳,构成了数千年来中国文人人格内在的矛盾统一。而儒家、道家所倡导的思想中不乏有与心理咨询相一致的观点。所以对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本土化过程,必须得在拓展我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入外来的心理健康服务精髓。
4 讨论
当前,在我国心理咨询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充分的基础理论支持,而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多集中于实体的理论层面,而对元理论、哲学和宏观层次的研究匮乏。
国内最为著名的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这种方法创立之初报道的文章较多,而如今也很少看到相关的实践报道。本土化的方法为什么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了呢?这与我们越来越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好像是背道而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原因。
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大多以思辩、探讨性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在强调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也许在不带预定套路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询操纵过程,切实提炼和概括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或许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4]。
总之,国内学者看到了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的现状和不足,同时学者们反思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低的原因为:在心理健康课主要使用讲授法、单纯地使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化、专业人员擅长的方法有限、自编心理测量工具水平低、重复工作多等[10]。故我们得在今后的工作及治学中借鉴美国的“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和英国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模式,在吸收融合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普及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知识。将心理健康服务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并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普及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培养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心理疾病易患病人群的追踪研究,并且在推广常用量表及经典量表的同时也积极编制符合国情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量表。相信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投入逐渐增加,我们可以想象经过理论探讨和服务理论吸收消化阶段后,实践研究将会越来越多,经过理论—实践—理论阶段后,我们将会真正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服务营销与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并非是互相独立,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两者的联系也突显起来。
(一)网络环境下服务营销构成医学信息服务管理理论的基石
医学网络信息服务已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服务和管理理念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引进服务营销的理念和经营管理之道,同其他信息服务实体竞相争艳。
营销者将产品(服务)按照从核心到的顺序,依次是: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包括增加的服务和利益;潜在产品。医学网络信息服务产品也可以参照此方法来划分,由此可以看出医学网络信息服务除了提供基本的核心产品和实物产品外,还要提供给用户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它们共同构成医学网络信息用户的价值层次,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层次的个性化需求。为了维持和发展用户,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另外,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医学网络信息服务也要借助服务营销理论进行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的运营和管理。
服务营销的根本理念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这正符合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的客观需要,即忠诚地服务用户。医学信息服务的知识化要求高素质的人员创造高质量的服务,为此,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更关注对人(包括内部员工和用户)的管理,即人本管理。服务营销就是强调对人的管理,认为人是产品(服务)的一部分。[1]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的动态性要求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特别注重创新和服务质量的管理,而服务质量是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的重点。
(二)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对服务营销理论的逆向促进
服务营销与医学信息服务管理的关系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及其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服务营销在医学网络信息服务专门领域的发展,会促进服务营销理论的成熟;通过专门领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进而以新的视角审视服务营销,促进服务营销的完善和进一步的发展。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理论的发展可以拓宽服务营销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发展和促进的,这使医学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和管理理论与实践蒸蒸日上;同时,服务营销在专门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得服务营销理论的研究有了新视角,体现服务营销理论的价值。
二、网络环境下服务营销对医学信息服务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一)服务营销强调顾客导向的理念对医学数字信息服务管理具有指导和影响作用
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标,要从顾客角度,用顾客的观点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2]顾客的满意是企业未来利润的最好指标。因此,服务营销的核心是用户满意和忠诚,并通过信息服务组织战略概念的制定以及内、外部各个服务环节体现信息用户导向理念,体现每一个工作或管理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服务提供者,同时又是上一环节的服务接受者。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应从中得到启示,努力研究用户需求,用户心理,以及用户信息需求行为,学会与用户交流和沟通等,以实际的数据分析用户市场,指导医学信息服务管理,通过高质量的内部管理促进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用户的巩固和发展,切实推动医学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公益性)和经济效益。
(二)服务营销管理更注重“人”这个因素的作用
在服务营销管理理论中,人是产品的一部分,既包括用户也包括服务组织内部员工。服务营销使得用户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并且对服务质量做出最终评判,因此,管理好信息用户成为服务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服务绩效的好坏还取决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这是构成服务质量的内容“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积极营造内、外部营销和互动营销的环境与氛围,创造性地激励员工和用户的潜能,这在服务营销管理理念中至关重要,以此体现人文关怀,培养服务精神,培育组织文化。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对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应努力吸收服务营销管理中先进的理念和观点,为我所用,在医学信息服务组织服务文化战略的驱动下,通过对医学信息服务员工的合理激励,适时培训,适度授权,充分关怀和满足其需求的一系列人性化管理,以及对用户合理与互动的管理与满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真正体现人本原理,创建医学网络信息服务品牌效应,满足医学网络信息用户精品化和个性化需求。超级秘书网
(三)服务营销以服务质量为关键环节和要素,对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的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在服务营销理论中,不仅强调产品质量同时强调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同信息用户的感受关系重大,它不仅取决于预期质量与体验质量之比,也决定于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水平。功能质量则指用户同服务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服务人员的行为、态度、穿着等方面对用户感知的影响状况。因此,产品也反映了产品的服务和利益。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也要特别强调信息服务产品的质量问题,医学信息服务用户对信息服务产品评价同样是通过信息用户的感知获得的。用户除了对产品核心价值、基础价值的评判外,还包括对附加价值、潜在价值的判断。因此,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是全局性、系统性管理,任一个服务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服务的失败。对于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应吸收借鉴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控制的先进理论,从用户的角度设计与制定质量管理、控制模型和方法。保证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组织从整体服务系统到每一个员工再到用户实际的感知服务整个服务过程环环管理环环相扣以及持续控制和改进医学信息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摘要:文章在介绍和分析英美两国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的公共图书馆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016-03
1新公共服务理论
珍妮特?V?登哈特和罗伯特?B?登哈特夫妇在反思、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它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的中心,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是服务而非掌舵导航[1]。新公共服务理论最重要的理念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公共图书馆通过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为一定地域内的用户服务,公共图书馆对于广大用户开展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作为重要的第三空间,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力图把以人为本的治理过程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价值目标相统一,它所展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不仅适用于政府公共部门,也适用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图书馆事业,有助于推动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2]。因此,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相契合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2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2.1政府规划与重视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十年之后,英国公共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平均1.2万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是世界上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份额最多的国家。如今公共图书馆系统已成为英国主要的国家资源,被58%的人口利用,而社区图书馆正是与广大公民距离最近的一个部分。英国的社区图书馆密布全国,首都伦敦有32个行政区域,每个区都有十几个社区图书馆。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郡,除了大学本身的众多图书馆外,还有40个社区图书馆和5个汽车图书馆。格拉斯哥市仅50万人口,就有32个社区图书馆和3个汽车图书馆[3]。此外,政府还特别重视公共图书馆网络建设。如:在政府支持下,北爱尔兰的公共图书馆耗资30万英镑给124个公共图书馆安装了特殊的计算机设备,供残疾人上网[4]。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公共图书馆发展十分迅猛。公共图书馆是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服务效率高。美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一般是州政府,在州内按照法律规定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总馆,总馆下设若干分馆。每个州的公共图书馆都有本州的法律作保障,有纳税人的税收来支持建设,并广泛接受其他社会捐助。另外,美国公共图书馆是靠纳税人的税收来建立并维持运行的,公民作为纳税人,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己权利的享受,因而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非常关注。
2.2服务理念重塑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英国公共图书馆一直坚持免费、公平、均等、普遍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尊重每个用户的公民权,会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配备不同的馆藏资源。图书馆鼓励每位用户根据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爱好特长、现实需要等享受不同的图书馆服务。从藏书内容来看,公共图书馆很注重藏书特色,如:唐人街的公共图书馆30%的图书是中文图书;爱丁堡中心图书馆有苏格兰民族文献阅览室、爱丁堡地方文献阅览室。除了藏书,公共图书馆还拥有海量的数字资源,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5]。此外,在每个公共图书馆都有为儿童服务的专门阅览室或专门座位,还有特别为残疾人服务的图书、电子读物和设施。
受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影响,美国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视对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的塑造,致力于打造让用户满意的图书馆,处处体现便民利民的服务思想。不同的公共图书馆会根据当地读者群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职能,开展藏书建设,并实施各种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如:纽约皇后区图书馆法拉盛分馆是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由于该馆位于全美华裔人口集中之地,所以十分重视对华人读者的服务,不仅收藏了十多万册华文图书及影像资料,还经常和当地机构合作,举办华文的文学讲座、读书沙龙、历史研讨会,以及艺术展览、音乐表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特别是华人居民的文化生活[6]。
2.3管理模式创新
英国实行中心馆制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书刊采购和编目工作主要由中心馆统一进行,采购和编目完毕后由中心馆使用流动书车将这些图书配送至其他公共图书馆,其他公共图书馆只负责图书流通,这样就省去了各公共图书馆分头采购和编目的麻烦,也避免了资源重复和浪费。社区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间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借通还和馆际互借,节省了用户的宝贵时间。除了实体书刊,广大用户还可以通过访问中心图书馆主页,进入其他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页,浏览和查阅其馆藏书目和数字化资源。
美国公共图书馆采用“中心馆―分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在州公共图书馆体系中汇集了众多公共图书馆,但是与我国图书馆总分馆制不同的是,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中心馆和分馆地位相同,不存在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它们均受州图书馆委员会的领导,各馆之间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中心馆和分馆只有图书馆规模大小的区别,在工资待遇、资源分配等方面没有任何区别。
2.4图书馆员责任建设
在英国,无论是公共图书馆的正式职员还是临时职工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公共图书馆的用户很多,工作人员每天接待人数超过1,000人,业务量非常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公共图书馆员们始终以热情和善、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用户,甚至对于那些由于身体原因需要卧床在家的人,图书馆还会派出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运用汽车图书馆开展上门服务[7]。
美国公共图书馆也有很多创新之处。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由图书馆员和小时工、志愿者等组成。美国公共图书馆馆员均为经过专业馆员资格认定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他们主要负责书刊采购、参考咨询、读者活动等公共图书馆核心事务。良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是这些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而图书借还、上架、打扫卫生等图书馆事务性工作则主要由图书馆招募的小时工和志愿者负责。这些小时工或者志愿者虽然薪酬很低甚至是零薪酬,但是一样有很强的责任感,时刻把读者需求与为读者服务放在首要位置。
3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3.1大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政府“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它强调政府在进行决策之前要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民主性的调查,在战略决策中维护公民权利。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来说,政府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之中,公共图书馆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地为公民服务。
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来说,政府支持是实现公共图书馆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用战略眼光看问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积极制定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基本配套实施建设中来。不仅在政策上支持公共图书馆建设,还要在物质上扶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确保每位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机会,确保公民终身学习的权利。
3.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必须关注公民的需要和利益,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效率。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就是保障公民的公民权,满足公民的需要和利益。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在进行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牢固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保障公民权。充分认识自身的定位和作用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公共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要时刻把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图书馆服务建设的首位,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用户文化程度、阅读偏好、作息时间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供给用户充足的文献资料、较为舒适的阅读体验、弹性的开放时间、电子化的借阅方式,为满足不同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努力。只有真正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坚持免费、公平、均等、普遍的服务理念,才能真正切实保障用户权利。
3.3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实现政策目标不能只靠单一的公共部门科层机制,而应建立公共部门、私人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盟关系,把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整合到实现目标的计划和行动当中,发挥集体的合力,以便更好地回应公民的公共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创新管理模式,将一个地区内的所有公共图书馆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办馆规模、馆藏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因素,选出一个中心馆或者总馆,由中心馆或者总馆统一管理其余
各馆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其他各馆在中心馆或者总馆的统一管理下,统一资源配置,统采统编,通借通还,全部资源由社会共享。这种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会节约大量文献购置经费,提高文献利用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4增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核心理念之一是“责任不是单一的”,认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除关注工作所要求的准则、宪法和法令外,还需关注社会价值、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倡导敢于担当的自觉的责任观、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公共图书馆,就是要求公共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员必须认识到为用户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是公共图书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员面对各种复杂的责任和困难时,要敢于负起责任来。公共图书馆要为本馆馆员提供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以适应用户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
4结语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具体到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文化知识服务。与英美两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还处于比较粗放随意的状态,缺乏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系统理论的支持。深入了解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寻找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契合点,对于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学习英美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先进经验,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彭未名,王乐夫.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7(3):42-44.
[3]黄建梅.论以服务价值为导向的图书馆管理与发展模式:探讨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视角[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4):10-13.
[4]黄颖.从“统治”到“治理”:管理图书馆范式的演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7-10.
[5]陈力.公共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5-12.
[6]许建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图书馆发展路向:兼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图书馆事业改革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44-48.
[关键词]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社会工作实务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众多认知理论和行为矫正技术组成的理论系统。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为出发点,来改善服务对象的不良认知和异常行为,可以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单独使用或联合运用。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利用认知行为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结合的工作方法去服务于心理健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调整,认知行为理论能够在人们寻求美好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认知行为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重要性
服务于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全世界不少于两百种,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在服务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可操作性,并且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不过几种。而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针对病态心理的干预和积极心理的发展中经常会运用到的和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但是,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在我国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基本上没怎么被运用,比如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相关论文的搜索,只能找到几篇论文,在其他网站也很难搜索到相关的内容。可见,在我国对于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来讲,还可以算是一个未开垦的地方。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助人过程中,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侧重于改变服务对象的认知方式来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者的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同时也重视对不合理的行为的改变。通过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治疗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社会工作实务助人活动中的运用相比较,认知行为理论在注重对服务对象现实存在的不合理认知的改变的同时,也兼顾不合理情绪和行为的矫正,并以问题作为服务的介入点。
现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服务对象会更加倾向于疗程相对较短、实践性强的治疗方式。所以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在人们这方面的需求上比较适宜。同时,由于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这样就可以将其推广到社会的各个系统上,比如家庭、社区、学校等。
二、认知行为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强调通过说理、追问和争议,来修正服务对象不合理的认知,进而矫正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为了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适应新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服务对象做到认知自我并控制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另一方面也要协助服务对象寻找外部环境资源的支持,让外部资源系统能有效的与服务对象相结合,促进和巩固服务对象积极的改变。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专业关系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心理、信任为核心的情感表达。目的是为了服务使对象促成改变,并在改变后让服务对象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除了以上所说的促进和巩固关系的态度和言语外,社会工作者同时要关注服务对象需要的改变和存在的问题。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助人过程中首要关注的主题是服务对象的认知方式。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在建立专业关系和巩固专业关系的过程中就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的言语表达和行为来初步了解服务对象需要的改变和针对此改变存在不合理认知方式。最后,在专业关系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分清两者之间关系,避免移情和反移情的现象发生。
(二)预估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预估的重点应放在服务对象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社会工作者需要将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对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分析。因为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只有结合服务对象生活的环境空间才能清晰地看到其的成长空间,并通过此空间来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怎么样产生的,服务对象对自己行为、家庭成员、同辈群体、生活的社区等人的看法以及这些人是如何看待服务对象和所表现的行为。
(三)制定计划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一个主题是将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归因于认知,同时情绪和行为也影响着认知。所以,在制定服务计划时首要目标应该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减轻不合理的负性情绪和不合理的行为上,这往往也是服务对象的困扰所在。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和服务对象一起商量,并协助服务对象有针对性的在计划中需要对哪些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困扰进行改变以及这些问题的改变所需要运用到的相关治疗技术和方法。在商定好治疗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之后就要制定服务计划和签署相关治疗契约,制定服务计划签署治疗契约的过程中需要写出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认定需要改变的问题、治疗的周期、需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运用到的各种行动和方法,同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便在介入阶段能够更好的去督促服务对象为了去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努力。
(四)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
1.帮助服务对象找出不合理的认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对自己、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所呈现出的错误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找出造成服务对象产生障碍的不合理认知。此外,让服务对象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叙述,或是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重塑当时的情景,去解释在当时情景下,服务对象为何采取那样的行动。
2.改变服务对象的不合理认知。
认知行为理论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归因于认知方式的不合理,并将认知的改变用于情绪和行为的修正上。所以,在社会工作实务进行介入过程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合理认知进行改变主要是进行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论,常用的方法有语义技术②或者是针对服务对象不合理认知进行直接的质疑式提问。
在社会工作者不断重复与服务对象那些不合理的认知进行分析和辩论的过程中,使服务对象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那些不合理的认知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并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让合理的认知方式去取代那些不合理的认知,进而改变服务对象的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
3.巩固服务对象对新建立的对自我、未来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这是服务于巩固和扩大治疗成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工作者除了要进一步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原有的不合理的认知外,还需要让服务对象在治疗中所学习到的合理思维方式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进一步巩固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所学到的与不合理的认知进行辩论的方法和各种监控、应对技术。让服务对象所有学到的这些都将会在结束治疗后仍发挥作用,并能运用于面对现实生活的世界。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优化服务对象的外部环境系统,这也是在对新建立起来的合理认知方式的强化和巩固。所以,巩固和强化服务对象的改变,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建立起能够提供长期的、支持性的外部资源环境关系,让服务对象的内部资源系统与外部资源系统有效的、积极的连接起来,促进服务对象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实务中的优势与不足
认知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但它并非是一种完美的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时既要考虑到它的存在优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它的不足之处。
(一)主要优势
认知行为理论由多种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整合而成,以认知治疗为主,同时也兼顾行为的矫正,属于一种具有一定程度整合的心理治疗理论。在治疗中,着眼于服务对象现实存在的问题,不会去纠结于服务对象的童年往事和潜意识,而是以服务对象的问题为介入中心,去改变服务对象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来修正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所以,认知行为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中具有实践性强、灵活性高、治疗和质询用时较短的特点,适用于学校的心理辅导、监狱的犯罪人员的矫正和危机咨询等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
(二)主要局限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偏向于注重对服务对象认知的干预,在问题归因方面太过绝对化的把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都认为是直接由认知方式的不合理引起的,而在治疗中也不会去考虑服务对象的过往经历和潜意识。所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容易对某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归因偏向不恰当,治疗表面化,同时由于该理论在治疗中偏重于服务对象的认知,所以对于智力水平相对低的人群则可能会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注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该理论需要选好服务的对象。另外,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过程中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社会工作者本身也有关。因为,社会工作者也会存在不合理的认知,而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在介入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影响到服务对象,进而就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在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有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童敏.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011.8重印).
[3]余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2012.8重印).
[4]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5]刘慧.认知行为治疗之简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6]李平.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及其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1期.
[7]汪新建.从外控到内控――论认知行为疗法的形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
[8]邹艳荣.论认知疗法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1期第28卷.
作者简介
张晶(1990-),女,汉,贵州,在读硕士,贵州大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方向。
注释
省社机关服务中心党总支设有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名。近年来,他们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认真坚持学习制度,强化政治理论武装,着力建设学习型党员队伍,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加快省社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发展,出色完成服务省社机关业务工作、服务机关干部生活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思想政治保证作用。
一、健全制度,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规范性
他们在培养党员干部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同时,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建设工作,完善、健全了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每年都根据省社党组的要求和机关党委的安排,结合服务中心党员思想的实际和业务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提出学习任务、确定学习内容、明确方法步骤和学习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脚踏实地抓好学习制度、学习计划的落实。一是成立了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切实加强了对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领导。中心组成员不但自己认真学习、带头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还模范地履行了指导、辅导普通党员学习的职责。二是开好研究政治理论学习的工作例会。他们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与行政业务工作一并部署、一并落实,坚持定期召开例会,研究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三是落实好学习责任。指派专人负责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进行管理,从考勤、请假、笔记、考核等几个方面,落实责任,提出要求。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各项学习制度的落实,增强了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规范性。
二、拓展内容,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
他们着眼于党员的思想实际,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实践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还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省社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把后勤管理知识以及业务技能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三、固定时间,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经常性
一是在保证党员参加人数、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较好地坚持了一周一次的集中学习会制度,集中学习会遇有紧急工作任务时,也要另外安排时间组织召开。二是实行了学习预告制,每次集中学习先由办公室提前通知到人,预先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便于大家尽早安排好工作,准时出席学习。三是按照学习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习。今年以来,组织完成了《文选》、“科学发展观”、“农村合作经济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五个专题的政治理论学习任务,组织开展了省九次党代会、“6.25”讲话精神的学习活动。由于学习活动做到了经常性,形成了领导带头学,党员自觉学,周三集中学,其他时间分散学、个人自学的良好学习良好氛围。。
四、注重方法,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为了避免政治理论学习中泛泛而谈式的说教现象和“一人读、大家听”的学习方式,他们针对党员干部和职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工作岗位分散的特点,采取总支成员率先学、学习日集中学、工余时间自己学和组织座谈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安排学习活动。整个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做到了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集中讨论有记录、学习情况有通报、经验体会有交流。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的同时,他们注意把政治理论学习重点放在学习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放在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上,努力使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为完成后勤服务工作服务。党总支侯铁成书记和办公室吴红岩两位同志用学习的成果去指导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做好后勤工作,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对于加强和改进省社后勤服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省社机关及直属单位调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论文。
扎实而富有成效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推动了省社服务中心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也为各项服务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党员和职工群众牢固树立“为领导服务,为机关工作服务,为机关干部服务”的思想,克服困难,积极为领导、机关、机关干部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为推进和谐省社机关建设做出了贡献。
以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23家企业集团和与其配对的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和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表现出更低成本投入和更高的核心业务利润比重;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中心建立之后的成本投入低于建立前,核心业务利润的比重高于建立之前。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集团;成本投入;核心业务竞争力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把一个企业集团内部共用的财务职能集中起来,向各个业务单元及部门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服务。理论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业务流程,聚焦核心业务,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事实上,由美国福特公司第一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加入这一行列,根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调查,迄今为止已有超过80%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安永华明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中,五年前建立的占调查企业的22%,而近五年内成立的服务中心则高达调查企业数量的78%。有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现状分析或运营模式的探索性的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或规范研究方法,而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收集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目录,并选取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配对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成本、核心业务发展的角度验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对企业集团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显著地降低企业集团的成本,促进核心业务的(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大部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处于日常重复性业务的整合集中为主的基本模式阶段,有必要继续探索或发展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此来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
共享服务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强生公司、数字设备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大型企业提出,在这种新型管理理念下,公司将原本分散于企业里重复的、日常的活动进行重新整合或者合并,最终取得竞争优势,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财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IT共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整体创造更高的价值。Robertetal.(1993)、Moller(1997)、Schulmanetal(.1999)的研究曾定义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IFFS)也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作出权威性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流程化来处理财务业务,其目的是优化组织内部结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规范财务业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并从市场的内部和外部等不同角度给客户提供专业的生产服务的管理模式。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主要演变出四种模式: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以及独立经营模式(图1)。最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只是进行基本财务事务的处理,慢慢发展成一个运作与控制分离的职能部门,最后发展为独立经营模式,一个独立的盈利组织。从只为内部客户服务,到同时向外部客户出售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从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到为企业创造利润,随着共享服务组织不断发展进步,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以便内外部客户选择。
此后,Den-burgh(2000)、Bryan(2002)、Cedricetal.(2003)、Fahy(1999)等研究指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提升企业价值。Lusk(1999)、Derven(2011)等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因素,战略规划、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等(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李辉(2008)、周春梅(2012)、张娜(2012)分别以山东网通、云南盐化、中国电信为例,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意义、方案。吴其霆(2009)主要分析了中国移动公司的省级财务管理模式,明确了财务部门面临转型的需要,中国移动通过一体化管理,依托网络服务平台,应对战略转型,详述了其从财务集中管理向财务共享转变的过程。段培阳(2009)总结归纳了成功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力求为我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寻找最佳的方案。李耀峰(2012)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土化,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总结在本土化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选择。陈虎和李颖(2011)在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关键因素包括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等。赵晓玲和丘云琳(2014)以中兴通讯为例,研究并得出财务共享中心给企业集团带来效益的结论。综上,国内外学者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特点、关键要素、设计思路、运营模式、优劣势分析等角度进行较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但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果的研究较少,有必要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理论并推动理论的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为了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效果,首先收集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目录。本文通过向企业发送邮件和电话咨询,搜索公司主页、网络等途径,收集2005年至2012年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能够获取相关具体数据的上市企业共28家,由于金融企业的财务指标明显区别于非金融机构,剔除5家金融企业,最终选取23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根据这23家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按照同行业同规模的标准选取23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配对样本。本文的总样本为46家企业,368个企业年(FirmYear)。另外,本研究所需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的CSMAR数据库,由于本文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集团的影响,因此所需的财务数据均采集合并报表数据。利用以上回归模型,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1)通过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即整体样本,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否对企业集团成本的投入和核心业务利润的影响;(2)针对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分析财务共享服务建立前后对于企业集团成本的投入和核心业务利润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结果
表1列示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和未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按1:1比例提取,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在建立前期取值0,FSSC的中位数为0,平均值为0.500。样本公司的营运成本(COST1)和主营业务成本(COST2)平均值为0.336和0.725。核心业务比重(MOP)的平均值为6.684,大于其中位数1.613,分布正倾斜,反映部分企业核心业务比重大,推高整体平均值。表2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于企业集团成本投入的影响。其中,PenalA是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否为标准,解释变量FSSC取值1和0,进行横向分析,检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是否低于未建立的企业集团。统计分析结果表示,当营运成本投入(COST1)为因变量时FSSC的回归系数为-0.037,在5%的水平上显著;当主营业务成本投入(COST2)为因变量时FSSC的回归系数反映为-1.233,在1%水平上显著,反映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显著低于未建立的企业集团。PenalB是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样本,纵向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后的成本投入的变化,因此,解释变量FSSC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取值1,建立前取值0。统计分析结果反映,不管是以COST1为因变量还是以COST2为因变量,FSSC的回归系数均为显著的负数,反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带来企业集团成本投入的减少。表3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影响的检验结果,其中,第一列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与未建立企业的横向分析结果,第二列为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样本,纵向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企业核心业务利润比重的变化。根据统计结果,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时,FSSC为回归系数分别为3.553和3.136,并且1%水平上显著,反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显著提高核心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节省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提高核心业务利润比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目的和理念相一致,给企业集团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多数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于费用管理、应收应付款流程整合阶段或仅充当成本中心角色,属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模式。为了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率,为企业集团发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与企业管理诸多领域相融合,构建更科学更适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GUNNRW,etal.SharedServices:MajorCompaniesAreReengineeringTheirAccountingFunctions[J].ManagementAccounting,1993,75(2):22-28.
[2]MOLLERP.ImplementingsharedservicesinEurope[J].TreasuryManagementInternational,1997,6(7):121-123.
[3]SCHULMANDS,etal.SharedServices—AddingValuetotheBusinessUnits[M].NewYork:Wiley,1999.[4]ELIZABETHVD,DENISC.DoingMorewithLess[J].ElectricPerspectives,2000,25(1):44-50.
[5]布赖恩•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MARTINJF,MARKD.SharedServiceCenterstheIrishExperience[J].AccountancyIreland,1999,31(4):7-9.
[7]BRYANB.Harmer.EssentialsofSharedServices[M].NewYork:Wiley,1999:61-76.
[8]DERVEN.AdvancingtheSharedServicesJourneyThroughTraining[J].StrategicFinance,2011,4(9):58-64.
[9]李辉.山东网通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周春梅.云南盐化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张娜.浅淡中国电信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践[J].运营与应用,2012(6):30-32.
[12]吴其霆.中国移动省级财务集团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段培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J].金融会计,2009(9):21-26.
[14]李耀峰.财务共享服务本土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陈虎,李颖.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26-35.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服务;理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87-02
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承担者,其教学工作态度对思政课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树立服务的理念。在笔者看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否真正树立为学生、为教学、为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思政课重要意义的充分发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始终是教育人、培养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大学的使命》一书中说:“事实证明,根本不是学生或其他任何人,而是时代本身和当前全世界的教育现状正在再次迫使大学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为学生服务。”[1]早在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里就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工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将培养人才作为自己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学生服务,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与心理交流等不同途径来为学生服务。
首先是课堂教学。相比大学的其他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它的独特之处,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引导。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和言论甚嚣尘上,甚至以伪装的面目拉拢人心、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在这样一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青年人也开始摇摆不定。我们的大学生热爱祖国,但社会的复杂多变,使他们产生了失望情绪;我们的大学生渴望真理,但现实里的不平等,使他们心生疑虑;我们的大学生也有着满腔热情,但网络中的流言蜚语,却让他们望而却步。面对大学生在思想上的疑惑和矛盾,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就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是实践指导。《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校外社会实践过程当中,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更加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思政课教师要首先为学生解决好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等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中期也要时时跟踪服务,为学生解决实践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真正通过此次实践学有所获。
最后是心理疏导,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0后的大学生,热情、开放、独立,但在学习、情感、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诸多无形压力之下,也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有些学生压力过大甚至会出现退学、自杀等严重后果。虽然当前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但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学工作和培养学生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则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苦下功夫。然而,当前高校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职称考核、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原因,很多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的精力真正放在教学上。一位教师曾告诉笔者说:“教书教得再好,你自己也得不到什么,还不如多写写文章,这才真正是你自己的东西。”甚至有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例如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教学效果差等。笔者是一名有着中学政治教师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颇有感触。在中学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反观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却较为单一,教师也并未真正重视。
当代大学生还是渴望生动丰富的思政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其关键就是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首先要真正重视教学,把教学工作当成首要任务。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教学始终都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摆在其他各项任务的前面,通过教学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大学教学效果没有硬性的标准,对很多老师来说就是良心活。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教学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的天职,认识到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寄予的厚望,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最后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科研服务的理念
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如我之类的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惑和不如意的地方。教书育人虽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但科研也是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工作。从全国高校的普遍形势来看,高度重视科研是大势所趋,思政课教师也没有例外。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2]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在完成好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树立为科研服务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增强自信心。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开展科学研究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改变过去重教学、轻科研的观念,自觉主动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确实是一个苦闷艰难的探索过程,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而言,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理论功底欠缺,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对科研抱有惧怕、畏难的心理。万事开头难,在科研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科研自信心。
其次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度挖掘。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研究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必定是广而不精、多而不专。做科研、写文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事情,在最后的关键阶段就需要我们把全部力量聚焦于一点、全力出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1条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教师是大学的核心部分,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与一般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实用性强的工科专业相比,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别。作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成为宣讲家,通过下基层、进工厂、进社区等活动,一方面可以进行定点定向宣传,对错误思想和观点开展针锋相对的批驳,针对目标群体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及时进行理论动态解读,让更多百姓了解党的政策,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政课教师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服务责任,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成为先进文化以及马克思理论的积极宣讲者、传播人。
参考文献:
[1]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
[2]钱伟长.大W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
[3]沈云慈.教学服务型大学的“道”与“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4(3).
[4]徐岚,卢乃桂.研究型大学教师服务责任观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关键词:图书馆;期刊;阅览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217-02
一、概述
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是在学生课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及时的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作为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工作人员,在做好阅览工作的同时,必须要细心的了解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保证图书馆期刊阅览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且不损伤期刊阅览室的资源。本文就笔者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以心理学为基础,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活动
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一切为了读者”。这就是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活动,影响读者阅读心理的因素以及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以解决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提高图书馆期刊开架阅览的服务艺术和服务质量,使工作更加深入和主动。
阅览室应把为读者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阅览室工作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读者”。它开展的所有工作,如订购报刊、改善环境、增加设备、改变服务手段等都是为了方便读者利用,阅览室为读者服务就必须熟悉服务对象,要通过多和读者谈心、多进行读者调查、成立读者协会、和读者交朋友等方式,了解掌握读者阅览需要和对服务工作的评价及要求,了解读者利用阅览室的习惯和特点,根据读者的希望和要求提供各类资料,提供各类服务内容,使内部设置和布局更利于读者需要。研究读者心理有助于馆员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读者进行学习和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要运用心理学为图书馆期刊开架阅览实践服务,解决好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尽量为读者提供各种方便,以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使读者与馆员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关心从而推动期刊开架阅览的科学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加强思想教育,维护阅览室期刊资源
(一)提高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图书馆要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本领,以适应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对读者进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加强对新生入馆前的培训,指导他们熟悉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熟悉馆藏,帮助他们了解图书分类,检索的基本知识,适当地安排学生到图书馆参加义务劳动,使他们对图书馆的工作有进一步地了解,增强保护图书的光荣感与责任心。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虚心听取读者对阅览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改进,共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
四、了解不同阅读层次的阅览规律,做好图书馆期刊阅览工作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普遍有一种陌生和好奇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更不清楚查阅文献的意义和作用。这时,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引导和宣传图书馆的作用,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第二课堂。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学习时间较短,知识面窄,对专业也不甚了解,处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他们一般不选择专业期刊。这时我们应向他们推荐,逐步向专业过渡,起到图书馆内在功能的作用。对于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是知识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更高层次,他们对期刊阅读是有目的、有内容的。这时应开展“对口服务”“跟踪服务”,提供复印和适量借阅手续,尽可能为科研和撰写论文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对于教师:他们是高校的主体力量,他们担负着学校的全部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满足教师的借阅需求,宣传借阅制度,通过馆际互借,网上资源共享等服务方式,实现他们的要求。
期刊阅览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使读者在图书馆这蕴藏着丰富知识的书山学海中,得到更多知识,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读者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各年级学生和各类教师的不同阅读层次,掌握其规律是作好读者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期刊阅览工作
(一)树立现代期刊服务意见
期刊文献只有被利用时才体现出信息的价值。因此,期刊管理工作者应强化期刊情报意识,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是传统的期刊工作和网络化期刊服务工作共存互补的混合体,在某些领域电子文献已逐步取代印刷文献,电子文献与传统的印刷文献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不占空间、传递方便、易于保存、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规模的文献检索和文献提取时间也不断缩减,不受时间地点约束的远距离图书馆信息传递已经实现,但是并不是取消或抛弃图书馆传统的服务,而是通过对传统服务的优选,发展现代化期刊服务方式。传统的方式有许多优点,仍需要继承,而对于它的许多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方面,则需要加以改进,使它符合新时代的需求并适应读者服务工作。
(二)期刊阅览服务内容与方法的改变
印刷型期刊历来是向读者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新世纪图书馆期刊工作将从传统服务方式向信息服务方式加速转化,使期刊服务内容变得更加全面,并达到广、快、精、准,服务效果更为显著,既避免出现过去期刊信息资源浪费的问题,又能改变传统的期刊文献服务方式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需求的落后状况,变文献服务为信息服务是现代期刊工作发展的方向。要从文献服务转向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和光盘的检索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三)加强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期刊发展速度快、数据多,只靠一个图书馆是不可能收集所有文献。我校很多师生从费用方面考虑,不愿意利用电子文献,而更喜欢利用印刷文献,所以我们订刊时必须经过反复筛选,重点订购利用率高的刊物,停订无人问津的期刊,兼于两者之间的期刊,各邻近图书馆要协调订购,建立期刊文献资源共享的协作网,开展馆际交流,联合编目,使馆与馆之间的期刊文献互通有无。
结束语: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期刊服务阅览工作的宗旨。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读者服务,只有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全身心地投入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才会自觉地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期刊阅览室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做好期刊文献的阅览服务工作。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
作者简介:王保军(1970.04― ),男,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参考文献:
[1]刘迅,王德安,李保忠等.图书馆管理工作指南.第1版[M].沈阳:东北工业学院出版社,1993.
[2]闻锦.图书馆工作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山东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 | >>山东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山东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 儒家文化: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服务;文化实体
分类号 R395
1 前言
文化(culture)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曾文星,2002a,p.2)。文化的中心意思是表征不同历史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工具、符号、习俗和信仰等。Singer(1988,p.5)指出,一种文化是由习俗、传统、理想与价值观念组成的相关网络。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学的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故一般说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冯大彪,孟繁义,庞毅,等,1998,p.2)。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必然性,本文尝试从文化(文中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角度,探讨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作用和影响。
广义心理健康服务(mental health services)指利用一定的原则、手段和方法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罗鸣春,苏丹,孟景,2009)。狭义的心理健康服务指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导来维护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的活动。心理健康服务与个人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必然联系,文化既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变量也是背景变量,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正如Cross(2003)所言:“文化是理解人类行为、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积极情感、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的源泉”。可见,文化是构成心理健康(文中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机因素。
2 儒家文化的功能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
Kleinman等认为心理病感(mental illness)是患者感到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经历症状、痛苦、求助、治疗的部分效果,社会污名,致病原因的解释,诊断预后以及在职业和家庭生活中的个体地位。心理疾病(mental disease)是治疗者对患者问题的界定和诊断,他们根据自己在接受专业训练时所掌握的疾病模式将患者的问题诊断为某种具体的疾病(Kleinman,Eisenberg,&Good,1978)。也就是说,心理问题患者以某种方式构建、表征他们的心理不适的经验和体验;心理健康服务者则根据自己的一套文化机制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构建。这种区别的产生源于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所掌握的不同文化。由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是在特定的中国文化情境中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互动过程,作为中国社会主流的儒家文化体系,它所具有的文化表征、构建、指导和情绪唤起功能,必然会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
2.1儒家文化的表征功能
文化的表征功能(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指文化使文化群体像社会组织那样运作,使身处其中的个体能够认识和表征外部世界并与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人们使用具体的文化符号来进行互动,只有先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文化,才能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心理问题的意义。儒家文化强调天、地、人、己(甚至包括鬼神、魂魄等)四纬同构,即“天人合一,在心身关系上体现为“身心一体”或“形神合一:而且心身问题只是这四纬同构的宇宙整体中的一部分。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人表征心理问题产生了很大影响。浸濡在儒家文化里的中国人自然而然地用儒家文化符号来表征其心理过程,所以中国人的心身是一个无法截然分离的统一体。也因为如此,中国人常把心理问题诉诸于生理问题,把神经官能症表征为神经衰弱,把心理困扰描述为心慌、心悸或偏头痛等生理反应。
2.2儒家文化的构建功能
人们利用文化的符号系统将世界描述给自己和他人以及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所以构建了文化实体(culture entities)。一个文化实体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一致性(social agreement)构建出来的事物;由此可以说是文化意义体系即文化实体构建了个体意识中的事物,否则这一事物就不会在个体的观念层次上存在,这就是文化的构建功能(constructive function)。如美国DSM-IV中的心理障碍分类标准和体系就是专家集体一致同意的结果:即若干专家小组互相交流,然后集体决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特定障碍的出现(spitzer,1991)。可见DSM-IV具有构建规则的功能,它构建出一套文化意义体系作为个体构建和表征心理问题的依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最庞大的文化实体,它提供的立身处世的理论和规范同样为中国人的心理构建提供材料和依据。儒家文化虽然没有构建出具体的心理问题分类体系,却建构了以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构建了“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准则;构建了“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也建构了“小人”人格。
2.3儒家文化的指导功能
不同的群体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实体,这些文化实体又成为文化意义体系的一部分,对浸濡其中的人们产生影响并且指导着他们的行为,这就是文化的指导功能(directive function)。举例来说,如果某个人被诊断为HIV携带者,则特定的社会文化体制不仅要求医生要确定一个针对HIV携带者的恰当的治疗方案,而且还指导着社会情境之中的其他人对患者应该采取的态度:帮助他,理解他,蔑视他,厌恶他还是逃避他?人们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反过来又影响患者的就医态度和行为。可见文化指导着社会情境中心理健康服务者、被服务者和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儒家文化意义体系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的文化实体,它影响并指导着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及周围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不可能脱离其自身的文化过程和背景,
只有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文化情境才能够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制定出对症方案,实施有效干预。
2.4儒家文化的唤起功能
唤起功能(evocative function)指文化实体不仅指导着个体的行为,并且会唤起个体的某种情绪。在中国社会中,“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被认为是人生的三大乐事,它反映了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中对功名、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唤起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渴望美好家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情感。儒家文化意义体系规定着中国人应该怎样去感觉、怎样来表达,因为它限定了中国社会定情境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提供了中国人生活中最具有情感意义的时刻,并唤起人们的某种情绪。
3 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的影响
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提供了中国社会各阶层长期尊为“正统”的文化意义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是内发生长的,绵延几千年,从未间断。时间上涵盖了中国人人格心理特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空间上与中国人的传统和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罗鸣春,苏丹,孟景,2009)。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儒家文化形塑着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2002,p.8)。由于人格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产物,文化的作用尤其重要(王登峰,佐斌,2008,p.216)。文化影响人格,反过来,文化又受到人格制约,文化塑造了行为和人格,而植根于个体人格之上的行为又导致文化变迁―从小到大,从细微的渐进到显著的突变。并非每个人影响文化变迁的力量都一样,但每个人确实都参与了这个过程(Marsella,Tharp,&Ciborowski,1979)。儒家文化传统形塑着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特征。
Bond(2008)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发现在《大学》中,有三种态度与心理健康有关:谦恭、妒忌、反常。在《中庸》中,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包括:“慎独”、“致中和”、“素位而行”、“存忠恕”、“行三达德――智、仁、勇”。心理健康的标准可归结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中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特点进行研究,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深深地烙上了儒家文化的印迹。正如黄希庭(2004)所言:“中国人的人格动力是把个人的发展与群体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王登峰和崔红(2007;2008a;2008b)认为东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根源在于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一差异的深层原因之一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儒家文化主流是“人性本善”,如果中国人在言行中表露出“恶”的一面,由于人性本善,他们必须说明自己的这个“恶”并非本意,这样才能维持自尊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因此对行为的防御会更强烈。“性善论”导致了防御压力,并因此造成了中国人难以客观接受自己的一切言行的倾向。而西方文化主流是“人性本恶”,如果西方人在言行中表露出“恶”的一面,由于人性本恶,他们的防御也会比较少;“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体的防御压力,并因此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客观现象本身以及在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之间更大的一致性。Peng和NisbeR等则通过一系列研究揭示了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Choi&Nisbett,2000;Nisbett&Peng,2001;Peng&Nisbett,1999;Peng,Ames,&Knowles,2001)。
虽然儒家文化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独特性(emic,);实际上,东西方人格结构也有许多共同性(etic)。这提示我们在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时,那些基于人格共同性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应该是东西方通用的,可以合理移植;而基于人格差异性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实施程序则需要考虑文化差异。
3.2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的健康应对方式
景怀斌(2006)认为儒家式应对思想集中体现在《孟子》的一段论述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轲,2007,p.287《孟子?告子下》)。他把儒家应对思想总结为:挫折等困苦(通称压力)是存在的。它们是由个体不能左右的随机原因造成的,个人不应为困苦的结果负责。困苦可以磨练人,能经受住困苦磨练的人才能成就事业。因此,面对困苦,接受它,但不要自我放弃,要借机培养自己的品性,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机会做准备。他认为儒家式应对把挫折等压力事件作为成就自己理想人格的方式或途径,具有信念性、整体性、亲挫折性、发展性、认知转化性。困苦能够成就人,这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具体的应对技能。在儒家文化意义体系中,困苦起着锻炼意志、促进成长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观念,有人甚至会主动寻找困苦来磨练和提高自己。儒家式应对目的不是直接消除压力源,也不是消除心理上的压力感,而强调通过该应对方式,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培养意志,提升认识、能力、境界,为将来取得更大成就做准备,故具有发展性。逆境阻碍人的意图,不利于个人实现目标,本身是负面的;而儒家把挫折等逆境性压力事件作为成长的机会,是对逆境本身的含义进行了心理意义上的转换,即对挫折进行再评价或再定义(景怀斌,2006)。
应对具有文化属性。从应对方式看,Lazarus(1993)认为,西方文化价值中更认同、尊崇问题为中心的应对而不是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儒家式应对注重“合理”,也兼顾“合情”;是问题中心和情绪中心的辩证统一。从应对的结果看,西方心理学认为压力导致人的痛苦感或紧张感,通过应对可以消除这种异己的、消极的力量(Lazflrlls,1993);虽然西方心理学文献中也认同从逆境中发现意义(findmg benefits in adversity)的价值,但它主要是作为具体情境性的应对技术,对挫折并不持欣赏态度。儒家式应对,亲挫折是主流,是基本的原则或信仰:它强调个人从内心顺应、接受困苦、安贫乐道。儒家运用困苦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性,提高人的能力,以及困苦也蕴涵着发展的新机会等观点,从积极角度重新解释了
个体遇到的困苦境遇,消除了困苦原本的消极意义;使个体在心理上接受,而不是排斥困苦事件;从而化解了个体因挫折等困苦事件产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感,也减轻了沮丧、压抑等身心反应。同时,儒家式应对一方面认为挫折是暂时的,另一方面对将来持乐观的态度,这也起到了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景怀斌,2006)。从认知评价方式看,西方从挫折中发现意义是为了消除由挫折等消极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痛苦感:而儒家式应对非但不将其视为引发痛苦的消极刺激,反而将其视为促进个人成长的动力和机遇,这使个体既维护了心理健康,又促进了自身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潘伟刚,黄希庭,鲁小周,2010)。
3.3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保健制度是由文化决定的(曾文星,1997)。特定文化影响其社会成员的性格形成、心理机制、精神病理、特有心理问题、临床表现、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求助行为与心理治疗方式。有研究者(冉茂盛,向孟泽,侯再君,唐牟尼,毛文君,李洁,1999)调查了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摩梭人对喇嘛治病与求医行为的认识。发现摩梭人的与其特殊的身心保健方式有密切的关联。
中国人对心理健康服务所持的态度以及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美国人有明显的区别,这可以作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心理健康服务的佐证。美国人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一般会寻求专家和服务机构的帮助,“看心理医生”对于他们而言习以为常;而大多数华裔却不习惯。从报道的数据来看,华裔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利用率一直很低,而且这一事实的存在由来已久(梁茂春,2005)。1993~1994年洛杉矶的调查则发现,华人在面对精神健康问题时,更多地求助于其他对象,如有20.4%的人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8.0%的人采取其他应对方式,如求助于中医和牧师等(Knng,2003)。而几乎在同一时期ECA(the eoidemiological catchments area study)对约2万个样本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欧洲裔白人向亲戚朋友求助的比例为16.1%,向宗教人士(包括牧师、教士等)求助的则有6.2%(snowden,1998)。可见,相对于正式的求助渠道(主要是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专家求助),华人更偏爱非正式的求助渠道(主要是中医和牧师、算命先生等)和向自己的亲戚朋友诉说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尽管如此,与白人相比,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美国人在遭遇精神健康问题困扰时更倾向于保持沉默(zhang&Snowden,1998)。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1986年对全美所有心理健康组织和医院的精神健康服务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美亚裔人口使用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占其总人口的0.41%,仅为欧洲裔白人相应比例(1.24%)的三分之一(Matsuoka,1997)。20世纪80年代洛杉矶地区的抽样调查表明,25.66%的美国白人因为心理健康问题求助于精神健康专家或医生,而亚裔美国人的这一比例仅3.76%(zhang,1998)。美国华人接受心理健康机构服务和治疗的比例远远低于欧洲裔白人的比例。仅为欧洲裔白人相应比例的1/3左右。那些已经患有明显精神失调症状的美国华人曾经接受精神健康专家或机构服务的比例也比较低,如1993~1094年洛杉矶的调查发现这一比例仅占15%;比患有明显精神失调症状的美国人的相应比例(25%)低10个百分点。这些差距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ung,2003)。总之,华人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较少采用美国主流文化群体惯用的方式,即接受心理健康机构或专家的服务(sue&Mckinney,1980有研究者指出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和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社会关系取向、文化适应可以作为华裔寻求专业心理服务的预测因子(Tata & Leong,1994)。
余德慧(2008,p.892~893)研究发现,一般社会的普通民众并不接受机构化、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即使是现代的台湾社会,对由西方传入的心理治疗也缺乏兴趣。原因在于:(1)西方的心理治疗并不能赋予大多数中国人能够接受并理解的文化表征系统,所以心无感应;(2)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相脱离;(3)不能有效解决中国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急迫的现实问题。
随着中国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逐年增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也有了较大变化。Chen和Mak(2008)对欧裔、亚裔美国大学生和香港、大陆大学生4个群体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内地大学生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有所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效果初步显现。
4 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影响
西方心理健康服务受实证主义影响,追求客观性和标准化,试图在一般性的、抽象的、普遍的心理规律基础上建立起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这对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的科学化和操作的规范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由于它忽略了文化因素与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面临多元文化情境中的心理障碍时就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Gergen,2001)。中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模式多数是西方移植过来的,较少考虑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体系的拟合性。这导致中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出现断裂。对我国2000年以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现状研究得到的45类方法中,绝大多数是国外的方法,本土化及本土方法极少(尹可丽,黄希庭,付艳芬,2009)。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如何处理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此处参照“文化与心理治疗”的观点(曾文星,2002b;付翠,汪新建,2006;李炳全,2007;2008),从观念、理论、实践三个层面讨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影响。
4.1观念层次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止在实践性的服务技巧和理论层面,更在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观念及原则上。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健康观,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的心身受自然宇宙运动的基本原则支配。“阴阳协调”的平衡观强调各种因素和元气要相互配合与平衡,失配或失衡则会引起身心病变。“身心合一的整体健康观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共变关系,这与当前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西方对心身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心身一体”到“心身二元”,然后“心身交互”,再到现在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心理健康研究范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到心身医学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生态学模
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合、地合、人合、己合”的和谐健康观不谋而合(罗鸣春,苏丹,孟景,2009)。健康观的发展要求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以预防为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环境的健康促进模式。这既是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东西方心理健康思想发展与融合的结果(罗鸣春,苏丹,2008)。
4.2理论和方法层次
当代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体系产生碰撞及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本土化必然经历的过程。如何处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本土化与西方化问题?杨国枢(1997)认为这是一个从“外源性本土化”或“进口式本土化”到“内源性本土化”或“原生性本土化”的过程。钱铭怡和杨寅(2008,p.328~329)认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东方思想观点结合应用于心理服务体系的框架之中;第二个层次是将西方成功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型之中;第三个层次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思想提出并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型和理论。这一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外引进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造,在实践中必然会创生出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大众的做法,这是对国外方法、技术的一种本土化。没有对这些低层“本土化”方法的反思、总结和提升,以及对影响当前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深层社会文化的研究,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实效性的本土方法是不可能出现的(尹可丽,黄希庭,付艳芬,2009)。当代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传入中国不过几十年,服务对象也限于大中城市少部分人群。大多数中国人是怎样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中国人真的没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世俗理论吗?如果有,这些世俗理论的内容、特征是什么?发挥着什么作用?我国心理学家需要研究和思考这些根本问题,才有可能以此为根基创生出中国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模式(尹可丽,秦曼,黄希庭,2009)。
4.3实践操作层次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心理健康服务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在实践层面通常会遇到下列情形:其一,有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普遍性,为东西方文化所共有;有些异常具有文化特殊性,为某一文化所特有。某些心理和行为在东西文化中都被视为异常,对它们的界定不因文化不同而差异:也有一些心理和行为在某一文化中被视为异常,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却被视为正常,它们因界定的文化不同而异。这表明心理和行为正常与否具有文化双重属性,使得心理健康服务也具有了文化的双重属性。因此,处理那些具有普遍性心理异常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性:而处理那些带有文化特殊性心理异常的理论和方法则不具普适性。
其二,有些心理和行为异常在本质上具有普遍性,而在其内容或表现形式上具有文化特殊性。一些心理健康模式是诸多文化中都存在的,但它们的发生率与治疗的效果则具有文化差异性。比如在有些文化中它们发病率高,难以治愈;在有些文化中则发病率低,较容易治疗。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等对心理和行为治疗模式产生影响。
其三,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基础或基本假设都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理论与方法在其根源上有文化差异,但在其具体运用上则具有普适性。一些理论和方法程序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效解决不同文化中的心理问题。
>>河南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 | >>河南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河南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山西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 | >>山西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山西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