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来自深圳、成都、贵州的专家和优秀的老师们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的“双新实践”语文课堂,让参会教师看到了新课标在课堂中的实践路径和策略,起到了较好地示范作用。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优秀教师汤志气和龙潭一小2.4班为大家带来一节精彩的课例——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本课以智力为核心,兼备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汤老师在课堂上牢牢抓住一个“趣”字。整堂课体现了“趣味引入,诗意盎然;角色体验,语言实践;想象创编,活化思维。”
课堂中,汤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世界之初,祖先们用自己的劳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课堂中引导学生体验“摘野果、掏鹊蛋”的活动创设,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到了祖先生活的快乐。写字“三个一”的强调关注了学生的健康书写。
纯粹的美育,能陶养人们的感情。课堂中,汤老师还结合诗歌简洁精炼的语言,寥寥几笔呈现出原始森林一望无边的特点,再通过粉笔和板贴的形式,绘出一个植物和动物美好共存的生态世界,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之初的美好。通过回顾诗歌原来的结尾,让孩子们想象森林的美好,引导孩子们明白诗人的意图——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绿,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德育目标。
深圳立言研究院的蒋俊彦老师和龙潭一小2.2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课精彩的课例《狐假虎威》。课堂上,蒋老师打破传统课堂,以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这个故事,同时以《狐假虎威》的古今对照,用“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角色,吸引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关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实验小学胡兰老师、坡贡镇中心学校席培萍老师分别带来课例精彩的课例《母鸡》《自相矛盾》。
深圳立言教育研究院专家王卫华对胡兰和席培萍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对课程目标的精准解读,能结合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王老师也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指导等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