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经验交流材料开头]宣传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一、区委全体(扩大)会议、区委书记会、区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等重要会议由区委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会务工作由秘书科承办,相关工作由其他科(室)协办。会议研究讨论的除人事任免以外的有关事项,都要迅速形成会议纪要。

二、以区委或区委办公室名义召开全区性某一方面的工作会议、现场会的会务工作由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负责承办,联系该项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三、区委办公室承办的会务工作和接待上级领导视察,由主任、分管主任统筹安排。具体工作由有关科(室)分别承担。其中:会议通知、文件、报告、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以综合科承担为主;信息、新闻报道、会后督查由信息督查科负责;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指南等文件材料印制、分发由秘书科统一扎口落实;会场布置由秘书科牵头会同机关事务处承担。安全保卫工作由秘书科与事务处联系安排。

四、不是区委办公室承办的会议,若有区委书记或副书记参加,会前跟班主任及秘书科必须检查会务工作(包括主席台席位排列),保证会议效果。

五、区委办公室大、小会议室根据区委领导活动安排情况统筹使用,必须始终保持整洁有序,会后及时清理打扫,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外借须经办公室主任或分管主任同意后由秘书科扎口安排。

全区重要会议各环节流程图

.党代会流程:拟定会议筹备方案——会议预备通知——会议筹备(分工作组、党代表组等)——会议正式通知——召开预备会——会议材料准备(日程安排、会议议程、座次图、文件、讲话稿、决议等)——文件材料印刷——会议材料装袋分发——会场布置(会标、宣传标牌等制作、主席台座位、台下座位安排、灯光、音响、席卡摆放、发言席设置、票箱准备等)——讨论室安排(讨论室门上贴讨论组名单、落实各讨论室服务和记录人员、茶水供应)——正式会前检查会场安排——会务(签到、会议材料分发、领导进场乐、开幕式和闭幕式音乐、主席台倒水、台下茶水供应等)——后勤服务安排(车辆、就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务总结、后续工作(会议决议、向市委报告等)——会后督查

.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流程:拟定会议筹备方案——会议预备通知——会议正式通知——会议材料准备(日程安排、会议议程、座次表、文件、讲话稿、决议等)——表态发言材料的把关——文件材料印刷——会议材料装袋——会场布置(会标制作、主席台座位、台下座位安排、灯光、音响、席卡摆放、发言席设置等)——参观点安排(提前踩点、落实车辆、通知相应参观点、准备扩音器、落实讲解员等)——正式会前检查会场安排——会务(签到、会议材料分发、领导进场乐、开幕式和闭幕式音乐、主席台倒水、台下茶水供应等)——后勤服务安排(车辆、就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务总结、后续工作(会议决议等)——会后督查

.区委书记会流程: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

——会议记录——会议纪要(除研究人事任免以外的事项)——重点工作督办

.区委常委会议流程: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会务——会议记录——会议纪要(除研究人事任免以外的事项)——重点工作督办

.党政联席会流程: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会议议程安排——材料准备——会务(每隔—分钟由专人负责倒水、通知发言人员)——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信息——重点工作督办版权所有

.现场会流程:拟定活动方案——会议通知——现场会场地布置——落实车辆、踩点——会务——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后督办

.接待上级领导流程:拟定接待方案——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多媒体幻灯片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水果、烟、纸巾等)——环境布置(鲜花、制作欢迎牌等)、电梯准备——与上级机关衔接,提前通知领导迎候——会务(每隔—分钟由专人负责倒水、由专人操作多媒体幻灯片)——会议记录——后勤服务安排(落实参观点、就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结束前电梯准备

.承办全区性大会流程:会议准备方案(确定会议规格、落实到会领导、确定参会人员等)——会议通知——召开预备会——会场布置(会标制作、主席台座位、台下座位安排、灯光、音响、席卡摆放、发言席设置、人员就座示意图制作等)——表态发言材料的把关——文件材料印刷——领奖、签定责任状等会前彩排、走台——会务(签到、会议材料分发、主席台倒水、视到会情况由专人负责安排与会人员尽量靠前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后督办

日常会议各环节流程图

.分管书记召集的会议:跟班副主任交办(填写电话通知单、确定会议地点、明确会务要求)——电话通知——会议室准备(秘书科供应茶水、冬夏季开空调)——会务

.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预备会: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交办(填写会议通知单、确定会议地点、明确会务要求)——电话通知——会议室准备(秘书科供应茶水、冬夏季开空调)——会务

《会议纪要》分送范围

书记会议纪要分送:区四套班子领导,区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相关单位;存档。

同志们:

倍受世人瞩目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于10月14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我们召开全市企业民主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

市委常委、李福全副市长

国家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姜金方副司长

省依法治省办公室任国平秘书长

市建委傅阳副主任

市总工会朱兆全副主席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王淑琴副局长

参加今天会议的人员有:全市各大中型企业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县依法治理办公室和全市工会系统有关负责同志,共180余人。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是进行大会交流发言,二是请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姜司长讲话,最后请市委常委、李福全市长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大会交流。

首先发言的单位是南京供电公司,发言的题目是:《完善机制建设,深化民主管理,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权益和主人翁地位》,大家欢迎。

下面请市公交总公司领导发言,题目是:《开展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大家欢迎。

下面请秦淮区企业法制建设协会秘书长左涤湘同志发言,题目是:《以协会为载体,拓展依法治企工作新途径》,大家欢迎。

下面请外商投资公司工会联合会发言,题目是:《突出重点,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外资企业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大家欢迎。

下面请扬子石化领导发言,题目是:《深化依法治企,为公司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大家欢迎。

由于时间关系,大会发言就到这里。这次企业民主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预备通知下发后,许多单位都进行了认真准备,共提交了经验材料近30份,许多材料的做法和经验都很好,我们准备会后将这些材料进行汇编,发到各单位,供各单位在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对外宣传材料翻译 翻译适应选择论 《今日中国》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好的外宣材料翻译有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对外形象,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外宣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兼顾汉英两种语言的言内以及言外差异,即做到“内外有别”,是外宣翻译能否达到宣传效果的关键。这给该领域翻译工作加大难度的同时,也使其更加具备探讨价值。近年来,有关外宣材料的研究屡见不鲜,如:段连成(1990:2)发表的《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一文提出了外宣翻译的“四种症状”。然而,这类研究大多缺乏理论指导,对于外宣材料的英译过程和影响其英译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依旧缺乏力度。

胡庚申教授巧妙地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运用于翻译研究中,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研究外宣材料汉英翻译,不仅拓宽了传统外宣材料翻译的研究领域,同时还将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参考。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翻译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只是两种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研究重点一般都集中于对翻译的性质、标准和技巧方面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得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使译者地位得到提升。然而,系统地阐明译者是怎样具体地主导翻译活动的研究依旧为数不多。直到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对于译者主导翻译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对译者主导行为特征和制约机制的专题研究才得以出现。

胡庚申教授在2004年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基本原理为指导,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8:13)。“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的适应选择”,是该理论指导下翻译过程中的两方面内容。胡庚申(2004:288)在其《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译者的适应选择’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学会‘适应’还需要作出‘选择’。”其中,“适应”、“选择”和“译者”是《翻译选择适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全书绕之而展开(李亚舒,黄忠廉,2005:95)。“适应”和“选择”这两大翻译步骤都是以“译者”为中心而完成的。翻译适应论的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一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8:2)。

根据上述有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解释,笔者发现翻译适应选择论就是以译者为中心,根据“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各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最终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刘艳芳,2009:16),因此,外宣材料汉英翻译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作出各种适应和选择,以达到交际和宣传的目的。在该理论指导下,笔者将影响译者翻译外宣材料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因素纳入由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等不同维度构成的连贯而统一的框架内,试图揭示译者的翻译取决于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以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三、《今日中国》英译个案研究

《今日中国》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多语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于1952年由宋庆龄创办,是国外经济、文化、社会各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变化的重要窗口。作者挑选《今日中国》杂志从2013年第1期到第3期共5篇汉语文章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英文译文作为研究素材,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进行定性分析,总结译者在翻译这些对外宣传的文章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下笔者主要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展开分析,探究翻译过程的实质。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2)。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在语言习惯上有着非常显著地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做出各种适应和选择,以达到外宣材料的宣传目的。

汉英两种语言一个主要的差别是:汉语讲求意合,而英语是形和的语言。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含义表达”(连淑能,1993:48);而形合是指“句中的词语的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同上)。在英语中,大量的从属关系是由连词标注的,比如:because, if, when, in order to, so and so that (Nida, 1982:16)。例如:

(1) 在这过去的10年内,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从2002年的5亿元,达到2010年35.17亿元的历史顶峰,在2011年开始下滑。(《今日中国》2013年第2期)

In past 10 years, the overseas markets box office revenues for homegrown movies grew from RMB 0.5 billion in 2002 to 35.17billion in 2010. But international box office receipts fell in 2011. ——China Today 2013(2)

(2)(龙江省)副省长孙尧致辞,哈尔滨市长宋希斌宣布哈尔滨冰雪节开幕。 (《今日中国》2013年第2期)

Sun Yao, deputy governor of the province, delivered a keynote speech, after which Harbin mayor Song Xibin declared the annual festival open. ——China Today 2013(2)

例(1)是关于过去10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的走势。不难发现,到2010年为止,票房一直在增加,但是2011年开始下滑,这里显然有个转折关系。于是,译者做出了适应性选择,加了个连词“but”,使前后句逻辑更加清晰。在例(2)中,原文将两个短句合并在了一起,成为一句话,但是英语里一个句子中不能同时出现两个主语。因此,译者理清两件事的先后时间顺序,添加了“after”将后半句变成了一个从句,使句子更加连贯,也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看到,译文中都应用了增译法,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然而,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不仅仅表现在语言维上,还包括非语言维。因此,笔者将在下一部分讨论译者在文化维是如何做出选择性适应的。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是跨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汇和习语意义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不认真考虑文化背景,任何文本都无法充分加以理解。”(奈达,1993)因此,文化维的适应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两种文化之间内涵的传递与融合。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胡庚申,2008:2)。对外宣传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其翻译也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克服由于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作出适应性选择,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3) 她(宋庆龄)同外国友人交谈或写信时,总是那么亲切感人,从来没有“八股”。(《今日中国》2013年第1期)

Soong was always kind and amicable in her communications with foreign friends and never put on airs of officialdom or doctrinarism. ——China Today 2013(1)

“八股”指“八股文”,它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八股文可用于形容专讲形式、没有内容的文字,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在译文中,译者没有直接把“八股”翻译成“eight-part essay”,而是对原文进行适应性选择,用释义法,舍弃“八股”的具体形象,直接解释出其意思,避免译文啰嗦冗长,但又不损害对原文信息的传达。

(4) 乡镇党委书记阳光上升通道、大学生村官创业以及“三大区域党建工程”等先后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今日中国》2013第2期)

The measures, such as ensuring transparency in the appointment and promotion of town and township officials, and placing up-and–coming college graduates in official village posts, also won accolades from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aders. ——China Today 2013(2)

“三大区域党建工程”具体指: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实施和谐惠民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属于一类极具有中国特色的短语,“每种语言文字在其背后都代表一个特殊的文化史背景。……如果勉强直译出来,也难引起读者的共鸣”(杜建慧等,1998:235-236)。因而在译文中,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译者并没有将“三大区域党建工程”这个短语译出来,而是及时作出适应性选择,使用删减法将其省去不译。

总而言之,在文化维上进行适应选择性转换时,译者应该认识到原语与译语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可采用释义法、删减法等一些翻译方法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顺利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达。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8:3)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在译文中体现其交际意图。在外宣材料的翻译中,如果传递的信息没有起到交际作用,那么原文的意思也将无法译文中体现。

(5)可是,为了实现她的理想,她不惜牺牲一切,毅然地和劳苦大众站在一起,过着清苦的生活。她不顾威逼利诱,冒着种种风险,坚定不移地和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义无返顾地把自身投入革命的熔炉。 (《今日中国》2013年第1期)

Instead, she chose to stand with the common man. She fought against reactionary elements within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and devoted herself to the revolution.

——China Today 2013(1)

该句形象地说明了宋庆龄主席当时的生活,以及她与作斗争的艰难困苦。然而在翻译时,这些词藻似乎又过于华丽。如果直译,目地语的读者仍然不知道宋庆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情,且对不了解宋庆龄的英语读者来说实际上意义不大,甚至会造成夸张和累赘之感。在翻译中,译者去掉了这冗余的修饰,采用重写法,通过简短的两句话概述了宋庆龄所做的事情。这种适应性的译文选择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又达到了对外宣传材料交际的效果。

(6)2013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复杂局面。1月15日,世界银行公布了《2013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今日中国》2013年第3期)

The World Bank predicted in its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GEP) report of January 5, 2013 that 2013 would see little change in world GDP growth. ——China Today 2013 (3)

近年来,金融危机使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而其他一些国家如中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则不是那么严重。这个例子的第一句话交代了2013年全球的经济走势。而原文中“几家欢乐几家愁”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写的《竹枝歌》。这句诗的意思是既有欢乐,也有愁,情况各有不同。但是由于英汉两国人的认知差异,这里显然难以直译。与其对应的英文采用了删减法,简洁明了,既转达了外宣文章的交际意图,又较好地实现了交际功能。

四、结语

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及其本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翻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研究发现:外宣材料汉英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和意义的简单转换,而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各个层面上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并最终获得“适应选择整合度”最高的译文的一个过程。此外,在翻译外宣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增译法、释义法、删减法、重写法等一系列翻译方法,以获得最佳译文。

(本文系宁波大学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共建中心预研究项目“宁波商务英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SKYY2009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Nida,Eugene A.Translating Meaning[M].California: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3]杜建慧.翻译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4]段连成.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5).

[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 ,(2).

[7]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 ,(4).

[8]李亚舒,黄忠廉. 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读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J].外语教学,2005,(6).

[9]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流动商贩;医疗保险;宣传;可持续

我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化的加快,使得一部分劳动力由于自身能力、条件有限等因素,只能从事小规模、小成本和低技能的城市流动贩卖,由此便涌现出大量的城市流动商贩。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4年10月底,流动商贩的人口数量已达到了3700万人,而这数量却还在不断增多。城市流动商贩属于灵活就业人员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以自雇性的城市流动贩卖为主要谋生手段,具有空间上的流动性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加之其工作的高强度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比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更容易遭受健康方面的风险。因此,他们对于医疗保险的需要也更为迫切。据笔者在长春市的调查显示,近八成流动商贩已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且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以下简称“新农合”)。然而当问及流动商贩们是否了解医保政策时,对政策了解或是大概了解的被调查者仅占总体的52.9%,——这与较高的参保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反应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当下的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在流动商贩这一群体中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建立起可持续的医疗保险制度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的针对性,并实现宣传的可持续,是十分必要的。宣传的可持续强调“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是有效且影响深远的,即通过制度的宣传能够使流动商贩们充分了解医保政策,感知到制度中利益的存在;另一方面,它还要让流动商贩们主动接受宣传,主动获取宣传信息,不再将宣传当作无关之事,并在宣传的过程中让大众认识“社会保障”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宣传的可持续,不仅能够保证将来宣传工作的高质量,使其持续且顺利地开展;还能够增强民众对于制度乃至政府的信任,从而有利于医疗保险政策的可持续推进。

一、医疗保险制度宣传存在的现有问题

目前,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主要由政府负责,以基层社区为单位开展活动进行宣传。而现有的宣传方式向流动商贩这一群体宣传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在宣传的主体和客体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宣传主体的宣传内容缺乏可感知性和针对性

宣传内容的可感知性是指,流动商贩们能够从多种渠道轻易获取宣传信息,并能够轻易读懂宣传的政策,了解到真实全面的政策信息,并从宣传内容中感知到医保政策对于自己的利益。而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则是强调在实际的宣传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宣传策略,来选择适合该群体的宣传手段,从而提高宣传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医疗保险制度宣传过程中,宣传的“可感知性”和“针对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宣传内容缺乏可感知性

虽然多数流动商贩表示自己曾经收到过村委会或居委会分发的社保宣传册,也阅读过相关的宣传展板和画报。但这些宣传材料的内容多以文字为主,用词也较为专业。流动商贩们的文化程度本就不高,阅读大段的文字内容较为吃力,加之材料中常出现一些专有名词,这就使得他们难以从宣传材料中读懂政策内容,更别说挖掘和感知政策所带来的利益了。此外,虽然在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站等医疗卫生机构有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但它们的宣传内容多集中在报销额度、报销流程、可报销病种等方面,很少涉及对于制度本身的基本介绍,倘若流动商贩对于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基础的了解,也难以从这些宣传内容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2.宣传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不管是针对农民的“新农合”,还是针对城镇居民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宣传的方式都大同小异——仅仅将“全体居民”这一大范围的群体作为宣传对象,都并未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进行宣传。而同属“居民”的流动商贩、农民工、个体工商户这些群体之间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普适性的宣传内容无法很好地发挥宣传作用。

(二)宣传客体缺乏保障意识和主动性

本文中的医疗保险制度宣传客体是指流动商贩群体,据笔者调查显示,流动商贩们的保障意识较为缺乏,对医疗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同时,很少有流动商贩主动接受政策宣传,他们收集相关政策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商贩缺乏保障意识

虽然流动商贩们的参保率较高,但他们却普遍缺乏保障意识,参保也具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多数人只是“随大流”参保、“家长包办式”参保、社区强制参保等。而对于参保的动机,政策的具体内容,他们并没有太清晰的认识。举例而言,多数的流动商贩对于“新农合”、“医保”、“社会保障制度”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十分模糊,即使是一些已经参加医疗保险多年的流动商贩,也仍然不知道“新农合”属于“医保”中的一种,他们认为“医保”是“城里人”才能有的,自己是农民只能参加“新农合”。而他们对于“社会保障”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养老保险的层面,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社保”是何物。由此可见,流动商贩们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错误认知将不利于制度本身发展,更不利于提高他们对于制度的信任。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流动商贩们因为不了解医保的具体政策,或是医保报销的具体流程,没能完全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有的流动商贩虽然参保多年,但因为不懂政策而被迫放弃了享受医保待遇的机会。在这个层面上,信息的不对称限制了人们感知制度背后所含的利益,同时也弱化了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

2.流动商贩接受宣传较为被动

多数的流动商贩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去索取医保政策的宣传材料,也很少主动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等,他们在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中常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位置,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过,一旦他们自己或是家人发生重大疾病时,他们就会想起医疗保险,从而“主动”四处找人打听,以获取医保政策的相关信息。即便如此,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交际圈子等因素的限制,流动商贩们获取医保信息的能力较弱——他们往往会通过他人口耳相传的途径来了解医保信息,或是向村委会、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咨询。可是,依靠他人的口耳相传往往容易歪曲事实,获取到错误且碎片化的信息;而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程度不高,也会让流动商贩们难以获取到全面且真实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更使得流动商贩们在医保宣传的过程中陷入被动。

二、建立针对流动商贩的宣传模式

综上可知,当下的医疗保险宣传方式在宣传主体和客体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这不仅容易造成流动商贩们对于宣传的抵触,降低宣传效果,还会阻碍未来宣传工作的进行。因此,急需改进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模式,在现有基础之上完善建立起针对流动商贩的医疗保险宣传模式,从而保障宣传的可持续。而建立起针对流动商贩的医疗保险宣传模式,仍然需要从宣传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入手,其具体建议如下:

(一)宣传主体优化方面

从宣传主体角度来看,需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宣传内容的可感知性,变宣传工作为主动服务的过程。宣传的可持续着重强调,宣传所用的手段和方法应得到流动商贩们的认可,并能够持续使用下去而不会造成流动商贩们的抵触。它的重点在于要将宣传工作看作是主动为流动商贩们这一群体服务的过程。因此,宣传服务必须要有主动性,可专门针对流动商贩开展一些宣传活动——考虑到流动商贩们早出晚归,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可选择在流动商贩们常聚集的农贸市场、公园、高校等场所发放材料进行宣传;同时宣传的内容要符合流动商贩自身的特点,强调对交通故事、尘肺等流动商贩常见风险的保障,亦可将展板宣传画的人物形象设定为流动商贩,借助流动商贩们的日常生活实例来宣传医疗保险的重要性。而在宣传内容的选择方面,可采用生动通俗而又丰富广泛的宣传内容,为流动商贩提供所需且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增强宣传内容的可感知性。首先,宣传材料的内容要尽量避免大篇幅的文字,可多采用图片、漫画等更加直观的形式;同时,内容的重心要从“制度介绍”转向“参保利益”,即从强调“交多少钱”、“给付条件是什么?”转向强调为“为什么参保?”、“参保有什么好处”、“能省下多少钱?”等,保障流动商贩们不仅能够看懂宣传材料,还能够从中感知到制度对于他们的切身好处。

(二)宣传客体优化方面

从宣传客体的角度而言,需要提高流动商贩们对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的基本认识。因此,关键在于要为流动商贩获取信息创造便捷的渠道。这就要求宣传服务必须要主动,即工作人员要与流动商贩多接触沟通,主动发觉流动商贩们的需求,如工作人员可以在流动商贩聚集地设置医疗保险事务咨询点,开展定期的咨询活动,对前来咨询的流动商贩们进行耐心的讲解;或是借助发宣传单和做调研的契机,主动与流动商贩们沟通,在交流中向其宣传医疗保险政策,并解决他们的疑惑。而在提高客体意识方面,还应提高客体对于“医疗保险政策”乃至“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认识,让他们大致明白“医保”和“社保”是什么。因此,这就需要在宣传内容中加入对“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相关常识的简要介绍,让流动商贩们清楚明白“新农合”、“医保”和“社会保障”三者各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社会保障”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而并不遥远的惠民制度。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增强他们对于医保险制度的信任和关心,从而主动接受医疗保险相关宣传,主动获取医疗保险政策的相关信息。

作者:阙川棋 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玉璞.宣传也有新天地[J].中国社会保障,2006(03).

[2]郭林龙.吹响社保宣传的新号角[J].中国社会保障,2014(12):42-43.

[3]朱志松.海口社保:形式多样搞宣传[J].中国社会保障,2006(12):36.

[4]曲颖.加大社保宣传满足参保需求[J].天津社会保险,2013(04).

[5]王炜.切实发挥好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宣传主体作用[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10):35-37.

[6]杜晓玲.定点医院医保窗口宣传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8):24-27.

[7]晓剑.社保宣传也要“扩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8-19(004版).

摘 要:以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框架,选择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关系顺应这两个视角,并以宁波地区五家企业为例探讨中国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研究发现,为有效传递信息、达到最佳翻译,企业外宣材料英译译者在做出语言选择时应考虑目的语语言结构顺应和目的语读者语境关系的顺应。

关键词 :顺应论 语言结构顺应 语境关系顺应 企业外宣材料英译

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并融入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应具备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

企业外宣材料包括各种文字材料、电子宣传片、外文网站等多种媒介。其中,企业对外的文字宣传材料,诸如企业简介、产品介绍、广告语、品名等方面的翻译都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其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企业的印象和了解,关系到产品的对外销售业绩,良好的对外宣传材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存在不合格或是错误的译文,不仅达不到对外宣传、吸引外商投材、获得海外订单的目的,还极易造成混乱和误导,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甚至可能产生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目前,涉及顺应论与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研究不多,在中国知网上输入“顺应论与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这一主题,共有18条结果。这些结果大多数是来自各高校的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大多数只研究某一方面或是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来讨论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基于顺应论研究中国企业外宣材料英译的相关论文寥寥无几。鉴于此现状,本文基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选择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关系顺应这两个视角,并结合宁波地区五家企业外宣材料的实例探究中国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中国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二、顺应论

顺应论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后在其新著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2000)中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阐述。他认为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维索尔伦(2000:55-56)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他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人们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些特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不可分割,它们使人类能动态地使用语言。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选择,这两个特性是顺应性的前提。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的行为过程(维索尔伦,2000:173)。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必须顺应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维索尔伦(2000:66)认为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结构客体顺应(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顺应的动态性(dynamics of adaptability),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es)四个方面。其中,顺应的动态性是维索尔伦语用学理论的核心。这四个方面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语用课题,而是语用学方法论中的一个统一体,前两者规定了顺应的范围,即言语交际中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它们是语用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动态关系。

三、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外宣材料英译

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指明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翻译是一种“以源文为基础、有目的、人际间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动(陈丹,2006:36)”。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顺应、做出适当选择的过程。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其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受众对企业的印象和了解,关系到产品的对外销售业绩。所以,译者要达到最佳翻译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不断地做出选择、调整顺应,既要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也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境关系。语言结构包括词汇、句法、文本语气特点;语境关系包括目的语读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维索尔伦,2000:88)。下文将通过对宁波地区五家企业外宣材料的原文及译文进行研究,探讨译者在企业外宣材料英译时如何达到最佳顺应。

(一)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结构

维索尔伦(2000: 89)指出,语言结构的顺应是指从多方面对语言做出选择:选择语言、语码、语体和话语构建成分。语言结构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层面上,从语码、语体、语篇到词、句、语音的选择等等(王红迪,2010:267)。所以, 翻译不仅要进行语言微观层面的选择, 即语音、语调、词汇的选择, 还要在宏观层面如语码转换、文体风格等方面通观全文。因此,译者在英译企业外宣材料时要顺应目的语的词汇、句法、语气特点。

1.顺应目的语的词汇

西方企业对外宣传材料所选用的词汇通常为简洁精炼、平实准确的词汇,且这些词汇可读性强,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中国企业外宣材料趋于辞藻华丽,用词抽象。若完全对照原文句式及表达方式翻译,其译文常常晦涩难懂。根据语言顺应理论要求,译者在英译时应避免使用描述性强、富有感染力的词汇,应顺应目的语的词汇选择习惯,译文风格要尽量自然而不浮夸,用词简洁。例如:?

(1)在品牌发展过程中,雅戈尔集团提出了“坚定、提升、发展”的方针,在充分发掘区域市场的前提下,加速品牌高相关度市场的多元化计划实施……采取多渠道或多形式的品牌运作方法和策略……坚定,就是对中国市场、中国产品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对雅戈尔品牌广阔的上升和扩展空间坚定不移,以形成真正的国际化知名品牌为集团品牌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就是将“雅戈尔”品牌朝着多品种、多档次、系列化、跨领域、跨行业的发展方向延伸。

对应的英译文本:

When developing its brand,Youngor Group kept the ideas of“stability,”“advancement,”and “development”in mind at all times.After fully capitalizing on regional markets…... Youngor Group chose to act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and utilize a diverse number of method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mage of a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brand. Stability comes from confidence in the Chinese market,products,and society,as well as faith in Youngor’s potential to grow and develop into a prominent international brand name…..Development means exploring multiple styles,qualities,and classes of products,and bridging not only regions and but also entire industries.

上文是雅戈尔集团品牌概述的中英文对照版本,从划线处我们可以看出:中文多采用重复排比、以及一些术语以加强语气,像“运作方法和策略”“计划”“战略目标”等晦涩复杂的词,显得文本很罗嗦;译者英译时都给予省略,这样符合英文的简洁特点。像“多品种、多档次、系列化、跨领域、跨行业”等表述,译者只用了一个“multiple”就足够了,既达意又简洁,贴近目的语的词汇特点。

2.顺应目的语的句法

中外企业的外宣材料在句法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前者多用含有并列结构的长句,且长句中套有多个并列结构,多用并列动词;而后者多使用简单句,突出主语,尽可能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企业的有关信息,拉近与宣传对象的距离。例如:

(2)公司广纳人才通过开展质量宣传教育,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途径来提高员工素质;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工艺水平,推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升产品质量。

对应的英译文本:

The company has called up the talents and flow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By strengthe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occupational moral and spreading education of quality propagation,all staff’s whole quality has been enhanced.By fetching in advanced technique skill,equip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the technological level has been greatly risen.

例(2)是宁波灵象电器有限公司简介的中英文文本对照。中文版只有一个主语“公司”,而译者英译时补全并突出主语,使目的语读者更能接受理解;中文版本多用并列动词,长句中套短句,像“开展”“健全”“提高”等,显得比较复杂,译者用“by strengthening”“By fetching”等几个表方式的句式,用被动式使语句更加浑然一体。译者的这些做法顺应了英文的句法特点,值得提倡。

3.顺应目的语文体的语气特点

中文企业外宣材料因在用词上更具描述性,更多地采用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所以语气更具有号召力,渲染效果强;英文企业外宣材料大多崇尚质朴自然、简约的风格。因此,在英译时应该顺应目的语文体的语气特点,适当简单化处理,避免罗嗦冗长。例如:

(3)公司深知产品质量是长期发展的保证,特别注重品质的追求。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2000的质量体系认证和IS140001绿色环保认证。近年来,公司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先后获得“浙江市场高品质信誉优良产品”“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浙江省家具行业省级先进企业”等荣誉。公司还是宁波市家具商会会长单位、浙江省家具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家具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理事单位。

对应的英译文本:

The company makes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pursuit of quality knowing that product quality is the guarantee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with. The company has got ISO9001:2000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ion and IS140001 green certification. In recent years,the company has won the good reputations of”high quality products with excellent reputation in Zhejiang market”“Zhejiang keep contract and credit units”“Provincial advanced enterprise of Zhejiang furniture industry“and other honors in continued development. The company is also the Chamber of Ningbo furniture Commerce units,vice chairman of the Zhejiang Furniture Association, standing member of China Furniture Association, and governing unit of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Furniture Industry Association.

例(3)是宁波市大森家私有限公司中英文简介对照,通过阅读汉语版本划线处列举的诸多荣誉,可以看出此公司声誉较高,质量也很有保证;但英译时译者忽略了目的语文本的语气特点,把所有荣誉一字不差地罗列下来,显得冗杂,不符合英文企业外宣材料自然简约的风格,使目的语读者不容易理解接受,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建议改译:

The company makes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pursuit of quality knowing that product quality is the guarantee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with. The company has got ISO9001:2000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ion and IS140001 green certification. In recent years,the company has won the good reputations not only in Zhejiang province but also nationwide.The company is also the standing member of China Furniture Association,and governing unit of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Furniture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so on.

改译文本采取省略和总括的译法,既顺应了目的语文本的语气特点,使文本显得简单明了,也使读者更容易接受理解,以达到宣传效果。

(二) 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境关系

翻译作为原文与译者、译者与译文之间的一种跨文化交际,必须顺应语境才能取得语用等值(贺华丽,2006)。语境关系的顺应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维索尔伦,2000)。下文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研究译文做到顺应的方式。

1.顺应目的语读者的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时间指示包括事件时间、指称时间和说话时间。空间指示关系包括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示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另外,目的语读者的体态语、生理特征、外貌等也属于物理世界的组成部分。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源语言和目的语读者在物理世界的差异,以便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原文。例如:

(4)宁波大榭运达电器有限公司地处国家级开发区 ——宁波市大榭开发区,自有工业用4000m2,标准厂房6000余m2,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集成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对应的英译文本:

Ningbo Daxie Development Zone are transported to th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originally Ningbo Daxie development zone YunDa plastic hardware factory),is located in the state-level development zone——Ningbo Daxie development zone, is specialized is engag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various types of electrical plastic accessories manufacturers.

例(4)是宁波大榭运达电器有限公司的中英文简介,中文版本描述了宁波大榭运达电器公司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主要生产方向,译者在分析此文本时特地强调此公司的前称,描述其坐落位置而略译其面积。这种做法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物理世界概念,使目的语读者能更清晰地理解原文本,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2.顺应目的语读者的社交世界

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翻译活动属于社会性行为,而译者作为目的语的译介者,为了顺应目的语,应注重目的语的社会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规范与制度等。例如:

(5)龙生九子,其性各异。东海蛟龙“狻猊”性勤敏,喜洁净,兼怀仁德之心,故命其执掌天下衣饰。狻猊受命而化为龙马,见天下众生寒服草履,心中戚然。携丝麻布帛自东海而出,周而往复,执锦衣华冠送于市井村野,昼夜劳顿而未感倦怠,奔走于九州方圆,唯以世人衣冠为一己之忧。后世之人亦以厚德载物为念,以龙马精神为事,终成大业。

对应的英译文本:

The legend of Suan Ni embodies the Youngor brand.

According to legend,Suan Ni was the name of the dragon of the Eastern Sea,who possessed the qualities of industriousness,punctuality, cleanliness,and benevolence. Suan Ni’s father, king of all the dragons,saw these qualities in Suan Ni and placed him in charge of looking after the clothing needs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Suan Ni’s gift was not only his clothes,but also his lesson to future generations:those with a warm heart and strong resolve may themselves make a positive impression on the world as Suan Ni did.

例(5)是雅戈尔集团品牌概述的中英文版本,中文版本主要讲述东海蛟龙的“龙马精神”,以此彰显雅戈尔集团品牌的龙马精神,也展现此集团全体员工的士气。译者在英译时考虑到源语言与目的语读者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为避免目的语读者不理解此故事的意图,首先指明这个传说彰显了雅戈尔品牌的精神,接着讲解此故事,从而使读者对此传说更易了解,这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社交世界。

3.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还涉及到译者的意图。在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中,译者作为中间角色,应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审美品味、思维方式,以便吸引外国读者兴趣,进而发挥外宣材料的号召功能。例如:

(6)始创于1986年的奥克斯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智能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移动智能终端等现代制造业、地产、医疗、健康、投材等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的企业集团,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企业五百强”。

对应的英译文本:

As one of the top 500 enterprises in China, AUX Group,established in 1986,is an enterprise group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which includes 6 branches:intelligent power equipment,home appliance,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real estate,medical service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例(6)是奥克斯集团的中英文简介,从中文版本可以看出此集团成立的时间、生产方向及企业地位,此介绍顺序符合中文版本的叙述习惯;但译者在英译时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为了使简介更具号召力、更能吸引人眼球,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兴趣,译者把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企业五百强”放在句首,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

四、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交流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仅要注重硬实力的提高,更要注重企业形象,扩大对外宣传。对于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译者不能简单地用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方法,而应该结合语言顺应理论。同时,在此基础上,简化渲染之词,对文化或政治特色词汇采用增译法增补文化背景信息,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与注释,重组篇章结构以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品味,以便做到既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又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境关系,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设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顺利进行对外经济交流。

(本文系宁波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中企外宣简介双语语料库的编制及翻译问题研究”[JDW1404]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维索尔伦.语用学新解[M].钱冠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丹.从目的论的角度谈企业对外推介的英译[J].中北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5):36.(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4]张耘.语用顺应对商标翻译的启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1,(1):91-92.

[5]贺华丽.顺应论与翻译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6):107.

[6]王红迪.浅议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0,(8):

文章标题:作风整顿第一阶段总结材料

为切实开展好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行风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和谐、快速发展,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扎实做好了学习动员阶段的相关工作。现将本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于后。

一、认真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

1、为使我校作风整顿工作落到处,收到实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东贤任组长,副校长罗波任副组长,班子成员袁道雄、廖德华、匡建国、谭德钏、团队负责人、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下设作风整顿办公室于学校行政办公室,由罗波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学校成立了五个作风整顿学习小组。语文组:组长江秋林,联系领导罗波;数学组:组长苏勇,联系领导廖德华;理化生组:组长伍爱明,联系领导谭德钏;英语组:组长贺华林,联系领导袁道雄;政史组:组长贺小辉,联系领导匡建国。

2、认真制定了工作方案。学校认真分析了干部职工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详细制定了《XX初中集中开展干部及教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和《高兴初中干部作风整顿学习动员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方案,具体拟定了学习动员阶段的具体安排意见。

3、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了学习动员会。12月13日,学校召集全体教职工召开了学习动员会,书记校长刘东贤、副校长工会主席罗波分别作了动员讲话。会上,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XX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田书记和屠书记在全市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高兴初中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安排。向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统一了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4、干部作风整顿办公室制作了作风整顿宣传专栏,书写了宣传标语,设立了举报信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现场宣讲等有效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习、讨论,收了良好的效果。

1、我校给全体教职工每人印发了《XX初中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XX初中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学习动员阶段实施方案》《学习动员阶段具体安排》、分发专用笔记本、心得体会材料纸和有关学习资料。12月16日、17日,教职工认真自学了《文选》、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并认真作好了学习笔记。学校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其进行了抽查。

2、领导班子集中学习收到实效。学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央关于严禁党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有关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言行,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自觉性。

3、全体教职工深刻领会学习内容,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了学习心得交流会,总结了学习效果。同时,学校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职工的心得体会进行了评比,评出了部分优秀心得文章并对其进行了表彰奖励。

三、建立健全了学习的长效机制。

为使学习活动得到深化,我校建立健全了相关学习制度。

一是建立了授课制度,学校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主动承担专题辅导任务,主要领导授课不少于一堂,力求内容的思想性、实效性、适用性有机统一。

二是严格考勤制度,凡不按要求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一律按学校工作纪律制度严格逗硬执行。

三是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要求学习交流必须人人参加,人人撰写交流材料,组内人人进行交流。

四是建立了反馈制度,要求干部职工时常深入教师、学生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健全了考评制度,学校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随时对教职工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职工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挂钩。

四、存在的不足。

提高英语口语,促进学生成长。

二、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决定开展河南理工大学第五届英语演讲公开赛.为此我们在团委朱老师带领下举办此次活动并特邀院领导及老师参与,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三、活动意义及目的:

在新学期树立起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让新生了解大学学习,进一步加深新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提升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本次活动所希望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学生能借助这次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明确个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活动对象:

材料学院10、11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xx年10月21日19:00-22:00

2、活动地点:材料学院

3、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l申请教室,确定具体时间和地点;

l邀请院领导、团委老师及相关老师作为嘉宾及评委;

l联系各年级级辅导员协助工作,由学习部通知到各班,将参赛者名单提前上交,确保每个同学都按时参加;

l及时做好宣传,宣传板做宣传的同时,也在大一宿舍楼下张贴;

l将策划书交团委及学生会查阅审批;

l活动具体分工:

迎宾人员:体育部、实践部负责

维持秩序人员:学习部、自律部负责

学生会成员提前一小时布置会场;

l准备条幅;

l联系宣传部、团委新闻部等写新闻、采集相片

举办阶段:

l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比赛规则、与会嘉宾、评委,并宣布报告会正式开始;

l各参赛者按签到名单依次上台演讲,评委打分

l主持人总结并宣布此次演讲赛圆满结束;

l学生会成员留后清理会场。

后期总结:

l就活动的现场情况及会后讨论结果,写出此次活动的总结报告,将相关材料备份,交给有关部门存档;

l以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评出活动积极参与个人和班级

注意事项:

1、由学生会负责,以免秩序混乱;

2、做好评委及嘉宾的接待工作;

3、提前调试好设备以及准备三个话筒,以备临时出现故障

六、奖项设置:

1.对参赛者:设特等奖1~3名,一等奖设为参加决赛人数的20%左右,二等奖设为参加决赛人数的40%,三等奖设为参加决赛人数的40%和复赛中各组第5、6、7名。

2.对学院:设优秀组织奖四个。

3. 演讲题目:以“my university”为主题,题目自拟。

4. 评分方法:比赛采用十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分组预赛每组5名评委老师,按照评分标准打分后,计算总平均成绩并排名;决赛评分由7位评委老师组成的评委团依据评分标准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出的平均分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5. 评分标准

(1)演讲内容: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文字优美——4分

(2)语言艺术:语言流畅,表述清晰,节奏准确——3分

(3)仪表着装:着装整齐,仪态大方,举止得体——2分

(4)演讲时间:4~5分钟之内———1分

所有参赛者需脱稿演讲,否则扣1分。

八、活动主办:材料学院学生会

赞助:

承办:学生会学习部

关键词:外宣翻译 交际性 以读者为中心 跨文化交际意识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加强,需要将中国大量的有关信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宣翻译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任,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形象。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外宣翻译一直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困境中,这既是由于全球化趋势下西方国家掌握着传播优势,又是由于中国外宣翻译水平还亟待提高。约翰?比特(John Bitter)在《传播学概论》中将交际中的障碍和误读形象地比做翻译“噪音”,认为个人所处的环境、教育背景、收入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译者的刻意歪曲都是造成外宣翻译噪音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外宣翻译中常见的问题,下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中国的对外交流尽一点绵薄之力。

外宣翻译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外宣翻译中常见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将外宣翻译视作文学翻译,重语义翻译轻信息传播;以译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目标语受众为中心;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论述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策略:

树立交际性翻译原则。外宣翻译中第一种常见问题是将外宣翻译等同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的文学翻译,从而认为外宣翻译就是中文宣传材料的英文简单翻版。实质上外宣翻译属于交际翻译范畴,准确传递信息、实现应有翻译效果是外宣翻译的首要目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认为:“翻译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为了实现翻译效果的最大化,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译者)可对原文语言的方方面面进行处理、重组、增删、编辑或加工。

外宣翻译要树立交际性翻译原则,为了交际便利对原文语言的加工和处理实质上是对翻译功能理论的具体实践。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的是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外宣翻译要侧重原文内容的表达,需要时可对原文形式作适度调整,译文要符合译语的语域或风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文本的控制还是对原文语言的处理和加工都要服务于翻译的交际性这一中心原则,单纯追求对原文一字不漏的对等翻译和追求翻译的高雅往往会造成受众心理与译者初衷的背道而驰。与文学翻译侧重对原语语境的生动再现不同,外宣翻译的读者更需要了解的是译者对客观事件的真实报道,而不是阅读带有浓厚翻译腔的译作。外宣翻译中对原文语言的处理和加工并非是对翻译原则“信”的舍弃,离开了对原文内容准确把握的翻译是对外宣翻译的曲解,“新闻味”是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需要兼顾的。

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外宣翻译过程中第二个常出现的问题是忽视了目标语受众的认知和接受习惯,过分强调译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20世纪70年代,国际友人费里?格林曾对中国的外宣翻译提出批评,认为“中国的外宣翻译是失败的”。针对格林的批评,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的外宣材料无论是宣传还是文风都值得注意。”新时期,同志又提出了外宣工作的指导原则,“不能把对内宣传的一套内容和方法照搬到对外宣传中”。“十一五”规划期间,同志提出在外宣翻译中要注意“内外有别,注重实效”的翻译要求。中国外宣翻译的对象主要是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习俗、表达习惯,以及对中国国情了解程度的差异,都可能成为制约理解中国外宣材料的噪音。因此在外宣翻译中“把外国人当做对中国的知识一无所知准没错”。外宣翻译要突出“外”字、淡化“宣”字,时刻关注译语读者同本土读者的认知差异至关重要。

以读者为中心是外宣翻译的另一重要原则。外宣翻译时借助关联理论可以降低受众理解的噪音。加特(Ernst-August Gui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指出:翻译不是原语和译语的直接交流,而是一种“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翻译中的译文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因素。译者应该做到两点,第一,使译文“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译者应时时以“寻求最佳关联”为翻译指南。第二,译文的表达方式“让译文读者无须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原语和译语间成功构建的关联能降低译语读者理解外宣材料的噪音。

跨文化意识的欠缺。外宣翻译中常出现的第三个问题是译者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国外受众的思维模式知之甚少,不注意比较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别和特点,不能按照目标受众的思维习惯进行翻译。针对中国外宣翻译中出现的这种问题,中国译协秘书长黄友义先生提出了“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即:“外宣翻译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为了实现“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他对翻译工作者又提出了两个具体要求:一是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二是要熟知外国的语言习俗,防止落入文字陷阱。?因此在外宣翻译中一定要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正确处理翻译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在将中国材料翻译给外国受众时自觉采用异化原则,而在将外国信息推介给中国读者时相应采取归化原则。劳伦斯?沃奴缇(Lawrence Venuti)在其专著《译者的引申体――一部翻译史》中指出,“当弱势文化的语言翻译成强势文化的语言(主要是英语)时,为了得到强势文化读者的接受和认同,就必须选用他们所乐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强势文化的排他性与强制性是选用异化策略的最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过程是艰难的,而强势文化进入弱势文化则相对容易得多。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如“饺子”、“功夫”、“气功”在被推介到国外时,起初都是采用异化的翻译原则,相应地译为“Chinese dumpling”、“martial art”和“shadow boxing”,但是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元素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上述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术语相应开始采用直译的译法,如“jiaozi”、“kungfu”、“qigong”。随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知晓度的日益提高,直译或者音译的手段在外宣翻译中逐渐增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外宣翻译可以忽视跨文化交际意识,操之过急只会最终影响到交际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外宣翻译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将外宣翻译等同于文学翻译;以“读者为中心”变成了以译者为中心;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不了解外国受众的心理和思维习惯。要克服这些弊端,就要牢牢树立外宣翻译是交际翻译的原则;明确“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在翻译过程中多站在目标语受众的立场上,根据受众的表达习惯、文体和风格的差异选词搭配、调整句序,尽可能用地道的译文传达原文的意思;将跨文化交际意识贯穿翻译过程始终;同时译者还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翻译理论和方法,提高翻译的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精心设计,坚决杜绝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的做法。

注释:

张立荣、孟祥春:《对外宣传翻译:译“名”更要译“实”――政治性误译举隅与应对策略》,《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Bitter,John R. Fundamentals of Communication. New Jersy:Prentics Hall Inc.,1988,P11.

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0页。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上海科技翻译》,2001(1)。

方梦之:《译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刘洪潮:《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第12页,第13页,第123页。

?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London and NewYork:Blackwell,1991,P133~134.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中国翻译》,2004(6)。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21.

关键词:教学档案 分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是高职学校在教学中的最直接的形式,具有一定的价值文字、文件、图片、录像、声音、软件等不同形式的资料的总和。高职档案教学管理主要的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制定学校关于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并负责贯彻落实,对全校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全校的各类档案和有关资料;负责编辑档案参考资料,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对全校乃至社会开放档案资源,提供利用服务,开展档案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开展国内外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1、高职学校的教学档案分类

1.1教学党群类档案

是上级机关颁发的关于党务工作的文件材料,校党委会、常委会、党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书记校长碰头会、总支书记会、分党委书记联席会、党政中心组学习会会议记录、纪要、决议及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校党委召开的工作会议文件材料党委工作计划、报告(包括调查报告)、总结(包括经验总结),党委负责同志在校内的重要讲话稿和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发言稿,反映校党委领导任职期间重要活动的有关材料,表彰奖励有关材料,党群系统启用和作废印章的文件和印模,分党委、党总支、直属支部报党委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及批复,分党委、党总支、直属支部重要执行经验介绍、调查材料、会议记录和统计表,党员申诉、复查、撤消处分形成的材料,有领导重要批示和有重要查处结果的,请示、批复、通知。

1.2教学行政类的档案

上级机关颁发的关于行政事务的文件材料,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纪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机关领导等视察、检查本校工作时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题词、录像、照片等)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复制件或副本,有关全校性工作的调查材料和经验总结,本校与外单位开展合作交流所形成的记录、纪要、协议等文件材料,高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的审批、管理文件材料,没有刊号的非正式出版物及各种文件汇编、规章制度汇编、论文汇编等。

1.3教务类档案

教学制度、教学改革、规定、办法、条例、总结等重要的,部门关于教学工作制发的文件材料,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的文件材料,教学检查、教学评估、教学成果评奖材料,教师工作量的规定及考核材料,上级机关关于学科、专业设置与实验室建设的文件材料,校关于学科、专业设置与实验室建设制发的文件材料。招生计划、招生简章、专业介绍、新生录取名册等重要的。学生学籍变更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关于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表彰、奖励师生的文件材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学金),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计划、报告、总结等材料,毕业生分配、就业规定、办法等重要的,学校关于教材工作制发的文件材料。自编、主编教学指导书、实习指导书、习题集和参考材料,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材料,,毕业生派遣证存根,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的计划、报告、总结等材料。

1.4教学科研类档案

科研行政管理文件材料,上级有关科研工作方面的文件,科研成果管理文件材料, 科研经费管理文件材料,课题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测试、观测、调查、考察的各种原始记录(含关键配方、工艺流程及综合分析材料),数据处理材料,包括计算机处理材料(如程序设计说明、框图、计划结果),配套的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影片拷贝等,鉴定会材料(鉴定代表名单、会议记录、鉴定意见),科研成果报告表,科研成果奖励申报与审批材料,成果宣传媒体报导材料。

1.5教学仪器设备类档案

物质工作、设备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调查材料校仪器设备申购报告、计划、论证报告、批复、长期经费分配方案,有关仪器、设备工作的规定、办法、制度等开箱记录及装箱单、验收记录,索赔来往函件及结果文件技术改造和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

2、完善中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2.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要在高职学校中加强宣传,普及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增强学院领导的管理,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提高全校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档案工作要与学校各项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要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2.2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收集、整理本部门招生、教学、科研、设备等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并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和整理、保管、移交工作。兼职档案员应积极参加学校档案馆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档案业务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2.3加快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高职学校建设工作,对高职学校加大了教学方面的投入,建立一些的基础设施,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配备了很多的计算机,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络,加快了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配备了不少的现代化设备,加强的档案管理的软件开发利用,采用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数字化的档案,最大的限度发挥了档案的信息化的建设作用。

2.4加强档案资料的检查

档案资料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切实做好档案的防火、防盗、防鼠、防高温、防潮、防虫、防尘、防有害气体“八防”工作,千方百计确保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对重要档案和破损、褪色的档案应当及时数字化,加工成电子档案保管。

参考文献:

[1]杨敏.浅谈高职院校系部教学档案管理[J].浙江档案,2004,(7):33-33.

[2]王飞.高职院校院系(部)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档案管理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121-122.

[3]杨洁.规范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z1):184.

[4]田琼.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档案时空,2010,(6):38-39.

[5]张文君.浅谈如何加强职业院校教学档案管理[J].职业,2012,(14):156-157.

2008增城首届家居文化节活动策划案 一、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家居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不断提高,科学装饰、环保健康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代人追求轻盈、舒适、惬意而悠然的家居环境,追求高尚维美的生活品质,需家居行业以缤纷色彩来“点”亮家居。 今年3月市长朱泽君在2008年工作回顾报告显示:增城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36.88亿元,比2008年增长13.04%,全国百强县综合竞争力评比,增城市跃居19位,在广东省居首位,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点,也将是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区域之一,且市政府把“加快城镇建设,进一步改善创业和人居环境”做为发展的工作重点,展望家居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毛坯房的消失,人居条件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家居装饰及装饰材料的质量、美观、价格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开发商整体采购对选择家居装饰材料品牌也越来越挑剔。家居行业有必要联盟展销,以全新的理念为广大客户,也为自己提供一个交流、洽谈、贸易合作的最佳平台,家居企业中面积大、展示效果好的展厅,是显示品牌实力与外在形象的关键,是客户信赖的基础。 每年春、夏季无疑都是家居装饰的最佳季节,也是家居装饰材料及家居装饰品的销售旺季。为了迅速提高增城人居环境水平,提升家居装饰行业的品牌形象,促进美化家居事业的发展,联盟增城各知名家居装饰及相关类别的企事业单位以挂绿广场为舞台,共同营造一个宣传及采购的氛围,引导增城市民对专业家居装饰的消费意识,激发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掀起一波家居装饰黄金潮;从而促进家居装饰行业的发展,打造商家的美誉度及品牌形象、速进增城经济的发展。 二、目的及意义 1、造就家居行业市场商机; 2、提升本土家居行业品牌形象; 3、引导市民家居消费,提高市民人居环境水平; 4、优化增城城市形象; 5、加快增城会展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 三、主题 1、主题:突出品牌、引领消费、强化服务 2、主题口号: “点”亮家居找我们; 荟萃万家精品、铸造家居文化 四、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08年5月1日——5月3日 2、地点:增城挂绿广场 五、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增城市经济贸易局 增城市建设局 联合主办:家家乐电器有限公司 华泰建材超市 新塘汽车城 协办单位:增城市国土局 增城市规划局 增城市文化局 增城市旅游局 增城电视台 增城日报社 承办单位:增城市鸿基礼仪、广告策划公司 挂绿广场物业管理处 六、 参展范围: 房地产及家装服务展区: 经典楼盘、各类住宅、花园公寓模型、商业办公写字楼模型、家居住宅装饰样版房模型、房产中介、房产物业、园艺及绿化; 家庭装饰、家装设计、家装咨询、家装监理机构及相关产业等。 厨房设施、家电及家具展区: 橱柜、厨具、炊具、餐具及相关配套产品; 家电、电脑、智能管理系统、信息宽带、通迅产品; 古木、现代家具、办公用品及相关产品等。 卫浴设施、家装材料展区: 卫生洁具及配件,卫浴配套系统、按摩浴缸,蒸汽浴房,桑拿泳池设施、整体浴室、龙头花洒等设施、清洁用品; 各类铺地材料、磁砖、铁艺、涂料、装饰五金、锁具、石材、玻璃等; 各类陶瓷生产原料、色釉料、化学原料、模具材料、耐火材料等。 家居用品及设施、家纺展区: 日化用品、工艺品、茶具、钟表、健身器材等; 家纺产品、床上用品、布艺窗帘等。 家用车及太阳能展区: 各类家用车、经济型轿车; 各类太阳能产品等。 七、主题活动 5月1日 开幕式 1、时间: 10:00——10:30 2、开幕流程: n 醒狮表演 n 主持人致词 n 有关领导致词 n 参展商代表致词 n 样版家居装饰房模型揭幕 n 礼炮鸣放 n 放飞小汽球 n 合影留念(礼毕) 3、媒体采访及报导: ㈠、10:00安排电视台记者采访,并在当晚的《增城新闻》报道当天的盛况及现场采访; ㈡、10:00安排报社记者采访,并在次日的《增城日报》上宣传报道有关情况; ㈢、安排专业摄影师拍摄开幕式全过程。 5月1日晚 “家入我们”文艺晚会 1、时间: 19:30——21:30 2、节目内容: n 诗歌朗诵(与“家”有关联的诗词) n 歌舞表演 n 笑星表演 n 书法表演(双手执笔) n 互动游戏(以家庭组合为主) n 家装知识有奖问答 3、安排专业摄影师拍摄开幕式全过程。 “亲亲一家人”家庭才艺大比拼 1、活动口号: 拼、拼、拼——我们是“亲亲一家人” 2、报名时间:2008年4月01日——2008年4月30日 3、参赛对象: 凡在增城市工作或定居家庭,均可报名参赛。 4、报名方式: 参赛家庭到星之海艺术培训中心或挂绿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报名处填表报名,并交报名费10元即可。 5、参赛项目: 歌舞、小品、各类乐器演奏等不限 6、评选过程 评委成员: 刘达坚(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硕士) 杨海燕(小海燕琴行音乐老师) 陈 杰(文化局音乐老师) 报名表筛选:于2008年4月1日—4月25日评委通过对报名表进行审查、核实后,直接通过电话联系入选选手进行初赛。 初赛过程:于2008年5月1日下午2:00——6:00白天在挂绿广场舞台区进行初赛(试唱:每位选手清唱);决出参加决赛家庭为12名。 决赛过程:于2008年5月2日晚7:00——9:30在挂绿广场舞台上进行决赛(参赛家庭自带音乐光盘、参赛歌曲及相关乐器),由评委及观众共同评分(评委及观众评分各占50%);最终决出前三名。 8、颁奖典礼 1、奖项及奖品 组委会对决赛二个组别的前五名进行奖励,其中对前三名重奖,均发给奖金和奖杯(一等奖奖金1000元、二等奖奖金800元、三等奖奖金500元);入围决赛家庭也将获精美纪念品一份。 2、颁奖嘉宾 陈镜荣(增城市经贸局) 李思平(增城市文化局局长) 刘达坚(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硕士) 刘建昆(家家乐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3、总决赛及颁奖晚会流程: 主持人讲话(大赛主办方及大赛过程简介、到场嘉宾介绍) 主办方领导讲话 评委宣读决赛规则 决赛过程 评委宣读决赛结果 颁奖仪式过程 特约嘉宾致词(李思平,增城市文化局局长) 4、晚会注意事项: ①、颁奖舞台、评委席、观众区布置: 颁奖舞台:舞台规格12mX4.88m;舞台背景设计要以突出本次活动主题。 评委席及嘉宾席:位于舞台下前排座位,评委席铺饰绒布并对号入座放置台牌、台花、麦头及矿泉水。 观众区:有秩序的放置观众椅200把,并放置评分牌1个;观 众区并用警戒线围住。 ②、灯光、音响要求: 灯光要求:整个晚会灯光布局合理,以柔光为主,舞台及评委席灯光要明亮,并配以专业灯光师1名。 音响要求:晚会现场必须配以两套专业演出音响并有一套悬空安装,晚会专用话筒不少于六个,并配以专业调音师1名。 ③、主持人要求:主持人男女各1名,形象佳、服装协调,有多次晚会主持经验,临场发挥能力强。 ④、礼仪小组及奖品安排:礼仪小姐形象大方得体,服装统一;奖品及奖杯预先安排好,并置于托盘上。 ⑤、现场秩序维护及停车安排:晚会安排工作人员及保安若干名对现场进行监控及秩序维护;停车地点也设有专人管理,预防乱停乱放造成的通道不流通。 ⑥、媒体报导及摄影、摄像安排:邀请增城电视台、增城日报社等媒体进行采访、业余摄影、摄像人员自由安排。 ⑦、观众评委安排:观众评委通过举评分牌进行评比,观众评委要求公正。 9、活动要求 1、主办方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争取各种文化局次的群众参加比赛; 2、参赛节目要求内容健康; 3、主办方要求参赛组合纪律教育,教育参赛者、服从组委会安排及评委的公平裁决。 “家家乐”家电文化节 1、 背景:家家乐电器有限公司将在本次增城首届家居文化节上,将以 增城家电龙头老大的气势引领增城家电消费时尚,并采取降价、赠礼等多种方式促销,着重推出了“以节造市”的高招,以争夺销售看好的家电旺季市场。 2、 目的:活跃市场,充分地为牟平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把更多的实惠和方便让利于广大消费者 3、 主题:家家乐——引领增城家电消费时尚; 科技创造生活、服务引领消费 4、 举办单位:家家乐电器有限公司 增城鸿基礼仪、广告策划公司 5、 时间:5月1日——5月3日 6、 活动内容: l 精品家电及图片展示 l 家电知识咨询 l 现场家电免费维修、检测 l 家电节、购家电,有奖大酬宾 l 5月2日晚“家电与您有约”文艺晚会 5月1日——3日 (3日下午3:30——4:30颁奖典礼) l 百姓喜爱的成品房专供材料品牌评选推荐活动 l 精品楼盘、家居装饰样版房推介及评选活动 l “‘点’亮家居”装饰设计作品展示 l 美好家园摄影及婚纱摄影作品展示 开展增城首届家居博览会百姓喜爱的成品房专供材料品牌评选推荐活动、“优秀人居奖”评选活动。通过企业推介、群众参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在参展的项目中评选出增城首届家居博览会“优秀人居奖”及“百姓最喜爱品牌”。 为弘扬“倡导温馨时尚家居,实现小康生活跨越”的家居博览会主旋律,本着“推出精品,培育品牌,沟通服务”的宗旨,顺应家居产业发展已步入品牌化时代的趋势,满足百姓对家居品质、环境、配套、艺术的需求方向,增城首届家居博览会将引领家居新潮流,在展览现场推出美观实用的家居样板房,生动展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新潮住宅户型、家装设计、家装材料等,全面展现当今美好家居生活,引导百姓家居消费。 九、展销会特点及亮点 四大特点: 1、本届展会以“材料与住宅”的结合,吸引除装饰材料商外的房地产开发商、室内装修设计单位等参会,使展会出现了产业链结构。 2、招商结构趋向多元化。本次展会不是以陶瓷制品为主角的单一色调,出现了新型材料增多,高新技术含量的建筑辅料增多的异彩纷呈的新特点。成为了解家居装饰材料新技术的长廊,了解未来商品化住宅新走势的窗口;且家居用品也趋向于多样化,如:家电、厨具、家纺、服装、日化用品、工艺品、电脑、智能管理系统、信息宽带、通迅产品等。 3、参会群体专业化。本届展会参展商将组织了大量的装饰材料和样版模型参展。它将吸引本地的大型房地产商、设计施工单位也纷纷组织入会参观、采购、洽谈。 4、以会为媒的会中会活动亮点多、吸引力大。展会根据参展商结构和参会诉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实用、丰富的会中会活动。如 “百姓喜爱的成品房专供材料品牌评选推荐活动”、‘家家乐’家电文化节’、 “‘点’亮家居”装饰设计作品大赛等会中会活动,以沟通供需、信息交流、观点对话等多种形式汇聚丰富信息 四大亮点: 1、展会使材料商与商品房装修一次到位的成品房发展趋势相结合,开阔材料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变化的视野。打破了单一材料展的模式; 2、首推百姓选品牌活动。普及商品住宅和装修的相关知识,形成展会与百姓的互动; 3、家装设计大赛在引导和评选中侧重装修对居住新理念的传播,侧重设计为龙头的商品住宅新思维的诠释,促进家装设计理念的更新; 4、构筑平台:全面展示家居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及趋势,构筑家居产业,展示品牌形象,洽谈合作贸易、了解行业动态,交流业界技术。 十、展销会招商项目 全场特别赞助商(限1名) 金额:5万元(RMB) 享受项目: 1、在本届家居装饰及材料展销中作为特别赞助单位出现; 2、可优先选择展会6个展区使用权,规格:3mX3mX6个; 3、以特别赞助单位名义出现在相关支持媒体广告中,包括:增城日报6次、增城电视台20次、路牌广告背景等; 4、展会期主会场舞台免费冠名使用一场(3小时),含灯光、音响等; 5、展会入口处广告位4个,规格:4mX1.8m,含广告架; 6、参与本次展会评比活动中颁奖嘉宾; 7、提供15m拱门2条、印字彩旗100面、升空汽球4个做宣传; 8、公司领导开幕式时上台发言; 9、享有展会专刊整版宣传; 10、展会宣传单张广告宣传。 一级参展商(限3名) 金额:2万元(RMB) 享受项目: 1、在本届家居装饰及材料展销中作为协办单位出现; 2、可优先选择展会4个展区使用权,规格:3mX3mX4个; 3、以协办单位名义出现在相关支持媒体广告中,包括:增城日报6次、增城电视台20次等; 4、主会场舞台促销活动使用一场(1.5小时),含灯光、音响等; 5、展会入口处广告位2个,规格:4mX1.8m,含广告架; 6、参与本次展会评比活动中颁奖嘉宾; 7、提供15m拱门1条、印字彩旗50面、升空汽球2个做宣传; 8、享有展会专刊半版宣传。 标准参展商 金额:5000元(RMB) 享受项目: 1、可选择展会2个展区使用权,规格:3mX3mX2个; 2、以参展单位名义出现在相关支持媒体广告中,包括:增城日报1次、增城电视台2次等; 3、展会入口处广告位1个,规格:4mX1.8m,含广告架; 4、印字彩旗20面、升空汽球1个做宣传; 5、以参展单位名义享有展会专刊宣传。 展会指定产品 展会指定产品,包括饮用水、电脑、化妆品、服装、摄影、食品等 金额:3000元(RMB)(含部分实物和服务) 享受项目: 1、可选择展会1个展区使用权,规格:3mX3mX1个; 2、以展会指定产品名义出现在相关支持媒体广告中,包括:增城日报1次、增城电视台2次等; 3、展会入口处广告位1个,规格:4mX1.8m,含广告架; 4、以展会指定产品名义享有展会专刊宣传。 十一、宣传策划 1、主办单位寄发或传真1000份邀请函,包括:大型建材超市、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安装单位、家居用品经销商、设计师等; 2、在相关发媒体:报刊、电视刊登广告及发放新闻稿; 3、联合相关网站发放最新展会消息; 4、在有关的专业市场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5、印制20000份宣传册在展会前及期间派发; 6、在主要路口及广场安装大型户外宣传广告及指示牌。 十二、参展细则 非标准展位:规格为3mX3m空地,参展商可租帐篷或另行设计。 标准展位:公司名称横幅面1条(3mX0.5m),日光灯1支,地毯、1套桌椅、1个300W/220V电源插座(电费自付)。 展位安排:以“先报名、先交款、先安排”为原则,组委会有权对少量展位予以调整。 参展程序: 1、填写参展申请表、加盖公章,按邀请函中通讯联络方式直接或传真至“2008增城首届家居文化节组委会”、并在展会前二天将参展费用全款付清。 2、组委会对参展合同及参展费用确认无误后,合同即生效。组委会收到参展费用后,即为参展单位确认展位及告知相关事宜。 3、组委会在2008年4月20日前给参展单位发或传真参展手册。 十三、展会服务 宣传报道展会,组织观众参与,邀请专业人士及其他商家考察、专业交流、贸易洽谈; 为参展商提供有偿广告宣传服务(邀请函、会刊、媒体宣传、现场广告等); 为参展商按类别安排展位,并帮其联系展位施工单位; 为每个展位提供配置 为参展商提供现场展具租赁(展台、椅子、帐篷等)、公共保安及清洁服务等。 提供市场信息及寄送展讯 提供相关卡证并协助安排住宿、交通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园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区教育局党组决策部署,根据九墩镇九年制学校党总支统一安排,把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党史习教育扎实开展。现将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1.及时安排部署。按照九墩镇九年制学校党总支的统一安排,我园及时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教育厅、凉州区教育局、九墩镇九年制学校党总支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安排落实措施。同时,幼儿园党支部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进行了集体讨论研究,把为民办实事计划作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谋划部署。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并组织党员教师进行了认真学习,使全体教师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

2.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我园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教师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学习书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6次,读书班3期,全体教师阶段性学习任务为主线,开展专题辅导2次,专题交流研讨活动2次,党员教师撰写发言材料5份,开展党史知识测试1次。

3.开展好“为民办实事”活动。一是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党员进社区,打扫卫生,清理社区内的垃圾。二是幼儿园结合相关安排,开展了教育惠民政策宣传活动,取得的效果显著。三是绿化美化了校园,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了帮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存在的问题

1、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职责分工不够明细;

2、党史学习教育氛围营造还不够浓厚。

3、党史学习教育交流研讨材料还不够规范。

三、整改的措施

1、重新修订完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细化分工并明确了责任。

2、在幼儿园加挂横幅、增加电子屏滚播次数,丰富宣传内容。

3、进一步加强学习,规范材料书写,确保材料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明确领导小组分工,紧抓学习实效。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当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好幼儿园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氛围营造,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好党史学习教育,悬挂宣传标语,在幼儿园加挂横幅、增加电子屏滚播次数,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氛围,组织师生参与各类专题实践活动,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

三是完善学习资料,加强档案管理和资料收集,规范材料书写,切实做到材料规范。

一、总结概论总结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它要回顾的是过去做了些什么,如何做的,做得怎么样。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有一条规律,就是: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

一、总结有如下特点:

1、工作总结要求人们对以往做过的工作进行冷静的反思。通过反思,提高认识,获得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思想基础。

2、强调科学性。总结经验不能就事论事,“跟着感觉走”。而要就事论理,辩证分析,力求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才能促进工作的转化。

3、表述上叙议结合,有评有论。工作总结除了叙述、说明外,还要议论,通过典型材料的介绍及分析评议,阐明作者的观点,使经验教训条理化、理论化,避免空洞无物和堆砌材料两种偏向。

二、工作总结的种类:

1、按总结的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进行某项重大任务时,还要分期总结或叫阶段总结。

2、按总结的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等。

3、按总结的性质分,有工作、生产、教学、科研总结等。

二、总结撰写前的准备

有人说过:要总结写得好,必须总结作得好;要总结作得好,必须工作做得好,立场观点对头。这应该是写总结的经验之谈。好的总结是在做好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更是人民群众在实际中干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干得不怎么样,但总结时却“喷香水”,这对本单位的工作失去实际意义,不应该提倡。也有的单位工作有成绩却形成不了典型经验,这种情况说明总结工作没做好。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搞好总结,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认真对待。总结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从总体上说要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做总结。工作是群众做的,总结也应该由他们来做。不应撇开群众凑集政绩,绞尽脑汁制作观点。总结过程中能量化的要量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考察,从客观事实出发,防止感情用事,以免总结流于形式。此外,搞好总结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调查研究,熟悉情况总结的对象是过去做过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总结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情况和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总结,避免以偏概全。

2、热爱本职工作,熟悉业务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总结的基础。写总结涉及本职业务,如果对业务不熟悉,就难免言不及义。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总结是对以往工作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那样,“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这样才能有益于现在,有益于将来。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违反作总结的目的,是应该摒弃的。

4、重点在出经验,找规律总结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做好工作的规律。因此,总结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和客观事例的罗列上,必须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来。

三、总结的写法

一、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及其内容年终总结(含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发文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铜仁地区烟草专卖局2004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松桃县大兴访送部的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专题总结:《客户争等级,诚信稳销量》。正文一般分为如下三部分表述:

1、情况回顾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叫前言或小引,用来交代总结的缘由,或对总结的内容、范围、目的作限定,对所做的工作或过程作扼要的概述、评估。这部分文字篇幅不宜过长,只作概括说明,不展开分析、评议。

2、经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主体,在第一部分概述情况之后展开分述。有的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做法与体会或者成绩与缺点。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让人抓住要领。专题性的总结,也可以提炼出几条经验,以起到醒目、明了。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说明基本经验。

3、今后打算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它是在上一部分总结出经验教训之后,根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法、打算,成为新一年制订计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得出新的奋斗目标。

二、工作总结文字表述的要求

1、要善于抓重点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而必须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不要分散笔墨,兼收并蓄。现在有些总结越写越长,固然有的是执笔人怕挂一漏万,但出有的是领导同志怕自己所抓的工作没写上几笔就没有成绩等等,造成总结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

2、要写得有特色特色,是区别他事物的属性。单位不同,成绩各异。同一个单位今年的总结与往年也应该不同。现在一些总结读后总觉有雷同感。有些单位的总结几年一贯制,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某些数字。这样的总结,缺少实用价值。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强调: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写总结时,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比较,找了重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上。

3、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4、语言要准确、简明总结的文字要做到判断明确,就必须用词准确,用例确凿,评断不含糊。简明则是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做到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要言不烦,切忌笼统、累赘,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

社团活动总结(一)

作为社团联合会下属的一个社团,戏剧协会积极响应社联号召,主动配合社团活动月游园会活动,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戏剧文化,增长课外知识,并享受一个开心愉快的嘉年华活动而奋斗。在会长——芮欣同学的领导、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全体成员与活动筹委会的共同努力之下,从04月30日活动策划书制作完成,至05月25日活动当天,总共持续了五周时间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于05月26日晚在7栋教学楼212教室成功召开总结会议。现将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基本情况:

1、活动规模:筹委会主要成员3人,xx、xx、xx。活动工作人员,本协会全体成员,包括大一的干事,大二的部长、及大二的元老,和大三的师兄师姐,人数超出30人。本次活动受众数量庞大,远远超出预想,直接参与活动游戏的人数达到106人次,由于人流量大,间接参与活动游戏人数无法统计。

2、时间安排:时间安排是本次活动的众多难题之一。由于天气情况,原定05月19日星期三的游园会活动,被逼延迟至05月25日进行,但筹委会积极作出反应,并高效的解决问题,有效避免信息不流通而导致的失误。

3、位置选择:本次活动最初位置时蓝板的出口第一个位置,后来到了活动当天,被安排到珠江大道对面的篮球场,在现场人员的主动向社联工作人员要求协调的情况下,最终摊位安排在德语协会旁边,即珠江大道出口右侧第一个位置,从现场观众的参与度和围观度而言,位置的选定是本次活动获得好评的因素之一。

4、人手安排: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是本次活动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活动当天人手安排来说,在活动之前,已经有效的对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了解活动当天的空闲时间,制成工作人员空闲时间表,有利于人手安排,现场分工明确,专人专职。

5、活动形式:游园会活动配合街头剧,邀请群众演员创造协会新纪录,形式新颖,创意度十足,形成差异性;并有效结合协会自身性质与特长;学会了利用卖点推销自己,而且有足够的亮点吸引观众。但由于临场设备问题,街头剧被迫取消,某种程度上令活动存在遗憾。

6、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做得到位是本次活动能够在众多同学中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宣传工作由原定海报宣传的单一方式,转变为海报和面对面宣传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7、外联工作:外联工作的成功,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奖品多样化、节省协会开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活动成功与“丝豪美发”合作,总共获得超过3000元的物资帮助。

8、通讯工作:内部信息流通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保证,在秘书部的努力下,本次活动信息传递顺畅,信息更新及时,为高效发挥团队协作能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没有按照策划书的时间推进表开展活动,工作时间安排出现了与策划书不一致情况,4月30日完成策划书,直至5月17日召开工作安排会议,出现长达16天的真空期,导致原定05月1日至3日物资筹备,直到5月18日(即是活动开展前一天)才开展,以及剧本准备、宣传工作不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活动彩排被逼取消。

2、现场秩序混乱,人流量大,超出预期,策划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如何有序组织观众参与游戏。

3、人员安排不够仔细,导致有部分工作人员工作量过大,而部分变得空闲,未能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能力。

4、与社联沟通不足,缺乏足够的外部资源,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街头剧被迫取消,虽然游戏进行得非常成功,但只不过是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辅助形式安排到活动当中,街头剧才能充分体现本协会性质与特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策划书不够全面,考虑的问题不足,缺乏后备方案。

6、抽奖环节。由于事先没有确定准确时间,有多少位活动参与者参加该环节,导致抽奖时人数没有预期,多次遇到抽出号码后,没有得奖者上前领奖,在颁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混乱。

7、协会的标志不够明显,即使是工作人员也不易找到摊位的所在位置。

三、活动建议:

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并结合往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对做好本项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1、精心策划,及时行动。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而细心地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并就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策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付之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

2、多种渠道,做好宣传。通过课室黑板宣传,我们可以将活动的意义和信息及时地传达到各个班级;通过活动前的海报张贴,令更多人获知街头剧,使更多人参与到群众演员的演出当中。宣传方式使多种多样的,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宣传方案,才能利于活动宣传,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希望,更多的成员可以投入到宣传工作,分担原有人员的工作量。

3、新老结合,加强沟通。想把活动做好,我们必须做好元老和干事的交流沟通工作。因为很多元老已经办过类似的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交流,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办好这类活动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4、重视细节,力求全面。从策划书制作到后备方案准备,从工作安排到物资准备,从游戏开展到抽奖环节,一切都体现出细节的重要性。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应该重视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周全,不出现大的纰漏。

5、赛后跟踪,吸纳会员。挑选的优秀剧组和优秀演员,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和宣传手段,但正在目的是活动后延性的表现,通过活动、比赛后,对参与者进行跟踪,为协会创造出新闻价值,也为协会吸纳更多的会员。

社团活动总结(二)

一、活动背景

XX年3月15号的新华社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对该国上万名6至17岁少年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与XX年相比,美国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比例从1.2%增至目前创纪录的2%,其中男孩患病比例从1.8%升至3.2%,女孩从0.5%增至0.7%。美疾控中心日前公布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平均每50名少儿中就有一名自闭症患者。患儿比率创历史新高记录。

(注:自闭症是一种的精神发育障碍,征状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和兴趣范围具有显著局限性等。)

而相比来看,我国目前并没有官方正式统计的自闭症发生率相关的统计数据。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亟需加强。

二、活动目标

自闭症儿童:得到更多的善意的关注,在恢复方面可以的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减少公民对他们的歧视行为,更好的向关爱他们的方向发展。

微尘爱心社社员:增强社员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及奉献意识,。既锻炼和增加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丰富了社会活动经验。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唤醒更多的人们去关注自闭症儿童。

三、活动时间

XX年4月1日——XX年4月2日

四、活动地点:

南院、北院9号楼115

五、活动开展情况

此次活动有洛阳残联,金雨点,微尘爱心社共同举办。

4月1号和2号白天,微尘爱心社团在校内举行关注自闭症儿童签名活动,让大家自愿签名。2号下午6:00,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发传单的宣传人员在做第二步工作。晚上6:30,在9号楼115教室,进行幻灯片的放映。

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中,有关于自闭症的起因,相应表现,以及目前在多个国家的现状。最后播放的是电影《海洋天堂》,该片取材于一位父亲王心诚照顾一名21岁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自闭症儿童大福,而自己却又被查出是肝癌晚期,于是开始经历千辛万苦寻找寄托孩子的地方。最后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以及骗孩子说自己是海龟。当他离开人世,大福从此与海龟为伴,依旧生活在自己的完美世界。

这个片子感动了好多前来观看,或许看过或许没看过的观众。这部影片用最朴素的故事情节,最真挚的情感,向我们诠释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向我们展示了目前自闭症孩子所面临的困境,非常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带领他们走出困境,面向属于他们的美好,温暖的未来。

六、活动评价: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