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试,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分别为87.7/ 87.4,虽然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相比整体低了十分,但却相对接近历年高考的英语平均分,所以试卷的难度与高考题比较接近,整体质量也比较高。
二、具体分析
1. 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的第3、7、18、20正答率均在60%以下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7.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 last?
18. What had the speaker thought of his first job interview?
20. What contributed to the speaker’s success?
从以上的设题方式来看,3/7/18考察的都是推断总结能力,说明学生抓有用信息的能力较弱,相对而言,他们更擅长细节题,所有在平时的练习中应该多练这类题型,训练学生巧抓key words以及概括main idea的能力。
2. 阅读理解
A篇属于广告类,主要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四篇阅读中最简单的类型,但23题考察the purpose of the text, 学生大部分误选了A(to introduce)与正确选项D (to advertise)比较接近,学生没能看出其推销宣传的本质,还是做的题比较少,经验不足。其实从22题的设问中的free就能看出提到了钱,所以一定有其商业性质在里面,而不是单纯的介绍。
B篇叙事型,是学生比较擅长的类型,但25题(It can be inferred that…)正答率为31%,很低,说明学生还是不擅长利用有用信息进行推断总结,错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A(is bound to suffer from paralysis)选错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不知道be bound to do是注定,一定会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在文章中里看到了paralysis这个词就直接选了A项,说明学生呢缺少良好的做题习惯,总是断章取义,根据某一个词就确定答案,而不是将整个句子,甚至是上下文弄清楚之后再选。而且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做题缺乏技巧,此题是本篇的第二题而paralysis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不可能是正确答案的位置。由此来看,学生的仍然是缺乏练习,同时也欠缺自己的总结与思考。27题为猜词题,按理说比较好猜,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一翻译直接就出来了,但是选A(saved)的同学却大有人在,“她应该因为她的勇气被救”,难道生了病没有勇气面对就应该等死吗?
C、D篇均为科普类说明文,是学生不太擅长的文章类型。与D篇相比,C篇相对简单,29题错的学生较多,学生能够找对位置,但是理解不了文章,但其实有用的信息就是第三段的第二句话“strong action to reduc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而答案是“It needs to be cut down.”同义词转换而已。所以在大量的文字面前,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抓不到有用信息,即使抓到了也会由于理解分析能力欠缺而错过正确答案。阅读D探讨5G在农村的应用问题,比较抽象,所以要求学生会找出整篇的关键词。第一段引出话题5G,第二段破折号引出引出对象cows,接下来的每一段都提到了5G和cows,所以确定本篇main idea为5G在母牛身上的应用研究,所以35题选标题就一目了然了,而其他都属于细节理解题。学生在做这种题时,总是有畏难情绪,觉得读完啥都没读出来,大脑一片空白,其实掌握技巧之后,抓住关键词,总结出大意,细节就会容易很多。
七选五几乎全军覆没。对于七选五,学生平时接触比较多的是小标题类型的,对于整篇挖空的做起来比较生疏,而且学生缺乏练习上下文找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练习。此外,本篇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生僻的词,比如dine, score(编总谱), uninviting(无吸引力的), traffic(客流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积累,同时关注熟词生义。
3. 完形填空
完型填空看起来比较简单,就是简单叙述了两个人的航海经历,学生能够读懂大意,但在选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知道某个词的含义,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在语境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而且一些含义学生在对应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偷换概念,把一个含义直接就换成了另一个含义,结果就选错。
4. 语法填空
文本难度大于题目本身的难度,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蒙圈,失去了理智的分析,还是要加强平时的练习,多积累做题经验。62题cast学生都不认识,其实是选修八的词汇,但由于这个词出现的比少,所以学生都忘的差不多了,认识的同学也,没有看出时态的问题,其实前后文很明显都是一般将来时。64题measure用作系动词含义为“量度为”,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知识点。67题free的名词形式,很多同学不知道,68题whether…or…无论…还是…学生没有理解到。这是正答率比较低的几道题,都是平时出现率比较低,练的比较少。归根结底还是题做的少。
5.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都是平时练习的一些常规错误,但是第一句话里after改成before,并不是很容易能看得出来到底是毕业还是没毕业,所以这一处改出来的不多。第三行考察expose…to…的用法,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这个词组的本质用法,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改出来。
关键词:英语专业;考试改革;过程性考核
高校英语专业这么多年以来,对学生的评估方式一直是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构成,两者比重通常为3:7,甚至是2:8。长久以来,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这样一个概念:期末考试是唯一需要重视的,因而忽视了平时的学习。而英语专业本身不同于其他专业,它需要更多平时的锻炼和积累。因此,从期末结果性考察转向平时过程性考察成为了本次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探索过程中,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英美文学、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英美概况、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这几门课程被选定为考试改革的试点课程。
一、加大过程性考核
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英美文学、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这几门课程的考核,在我校历年来都是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它们在期末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为3:7。改革后,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则总成绩构成变为:平时成绩×30%+(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80%)×70%。
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即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考勤占三分之一,主要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虽然最终只占总成绩的10%,但如果学生无故旷课三次以上,将没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作业占三分之一,主要记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课堂表现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是否认真投入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也占三分之一。
2.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的设计初衷在于,将本学期的所学的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们在平时完成,以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
英语写作课。本课程在我校英语专业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个学期开设,每学期共写五篇。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并批阅反馈给学生。
英语泛读课。本课程在我校英语专业的第一至第四个学期开设,前两学期写摘要,后两学期写读书报告,每学期五篇。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并批阅反馈给学生。
英美文学课的过程性考核形式是写一部英、美文学作品的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每学期一次。本课程的考核偏重文学赏析和评论。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并批阅反馈给学生。
英汉翻译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形式是长篇翻译。每学期一次,译文字数至少为1500字。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批阅并集中反馈给学生。
3.期末考试
以上课程均有期末闭卷考试。过程性考核偏向于综合能力的考察,而期末考试则偏向于细节能力的考察。课程内所学的所有知识内容都在考察范围之内。试卷的设计有机结合课内外知识内容,并融合主客观题型,全面地考察学生。
二、改革考试形式
英美概况、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这三门课程的改革形式有所不同,结合课程的特点,在期末总成绩构成上仍然是由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并各占30%和70%。
英美概况课。旧有的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但知识量过大,很难掌握,学生也很难有积极性。改革后,每个学生在学期中,根据课本所学内容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并写成书面材料。在期末时,进行脱稿自述,然后回答教师的提问。书面材料成绩+自述成绩+回答问题成绩,一起构成期末考试成绩。
英语口语和英语语音课。传统方式是由每位代课教师测试自己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不重视考试。改革后,由口语考官在学期末进行统一组织测试,口语考官是由其他两至三名教师构成。
三、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
所有任课教师都统一思想,认真执行考试改革方案,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学生的所有考核、考试材料也都一一备案。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仅能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更加清楚英语学习的理念,不再只重视期末考试,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在改革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改革后的考试考核方式虽然更全面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工作负担,因此也需要学校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其次,对过程的监管力度倍增,加大了过程性考核比重,丰富了考试形式,也对教学监管人员及教学辅助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要全院系统地同步推进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翠芳,腾志军.浅析普通高校考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52-03
作者简介:战秀琴,女,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依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广东白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该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简单概括为24个字:“教师课堂导学,学生网络自学,课外活动助学,测试评价促学”。[1]测试评价既是学习效果的验收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应用能力的学习动力源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请各位行家斧正。
一、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1.时展的要求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学校的教学重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因而,“终身学习”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此目标引领下,教育界发生了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化,传统课堂正在发生着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步骤,按照自己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课程评价模式――作为促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必须随着改革而改变。
2.学校办学定位的要求
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我院的教育目标是“以有效服务广东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决定了每门课程的改革目标。为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符合学校的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大学英语成为学生就业的辅助工具。教学改革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我院评价方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3.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更是学生就业的一种辅助工具。大学英语课程的总体改革目标就是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一门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专项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职业潜能的发展的应用型专业辅助课程,在应用技能的培养方面,要突出强化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及翻译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不能仅靠期末一张试卷,即使增加几次单元小测试,也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大学英语测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1.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全面实施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也叫形成性评价,又被称为“为了学习”的评价。我们知道,“意愿”往往决定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测试不仅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地是要评价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3]改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丰富过程考核的形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都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
形成性评价由于其过程性、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从上一世纪90年代末备受国外教育界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广泛关注,并纷纷被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形成性评价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形成性评价内容:课堂(内)活动参与;课外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学习态度。
(2)评价方式或工具:课堂观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课内小组活动);课前预习(书面作业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单元测试;背诵、阅读记录(读书笔记),等等。
(3)评价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等。
2.综合全面技能,调整终结性评价的考核项目
终结性考核主要指期末笔试,以往的英语试卷多以单纯记忆、单选等为主要考核内容和形式,这样虽然方便批阅,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发展。调整后的考核内容在题型上变化不大,但内容改动较大,其中包括较考察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语篇翻译、短文写作等项目。
为了强化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涉及专业基础方面的说、写、译能力,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做些调整。在基础必修阶段,添加一些行业、专业英语词汇,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实现“使大学英语成为学生就业的辅助工具”的课程改革目标,所以,可以在第四学期终结评价试卷中增加一个考查项目――专业英语词汇和较简单的专业英语翻译。
3.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增设口语考试
口语考试是外语课程中考试最难的一项,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但口语考试是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改革后,第一和第三学期的大学英语考试形式为口语测试,口语测试的评价标准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测试内容以学期所学内容、主题为基本依据,穿插日常生活用语,并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大学英语教学部统一组织考试,按教考分离的规定,统一安排教师执行口试,力争做到公平、公正。
4.发展学生特长,课外活动成绩纳入考核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第一课堂部分内容逐渐向第二课堂转移。课外实践平台的建构对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了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可将学生课外活动效果作为课程综评成绩的加分项。
课外活动的记录相对而言较难掌控,因此,拟以奖励分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英语活动和竞赛。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不同时期的校内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感动白云”英语情景剧等活动或竞赛,对参与活动或竞赛的学生,拟采取在平时总评之后直接加分的方式,按参与1分、优秀奖2、三等奖3分、二等奖4分、一等奖5分(校内),全国性的或全省性的则在对应项的基础上分别为2分、4分、5分、7分和8分。
5.调整总评成绩的权重
经学校相关专家论证,我院将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由过去的“期末70%+平时的30%”改为现在的“期末总评成绩=形成性成绩60%+期末考试40%”。其中的形成性评估涵盖学生的学习意愿占15%;团队合作精神(小组任务)占30%;课堂参与占20%,课外任务性学习(作文、翻译等)占15%,网络自主学习(听说与单元检测等)占20%。加大了平时成绩的系数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积累学生平时的成绩,鼓励学生学习,从而达到“以考促学”的教育目的。
“促学”的角度还体现在因材施教方面。对艺术类学生,我院单独命题制卷,教材的起点也较低,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强化班和普通班同一试卷,以增强学生横向的对比性。允许局部动态管理,即:强化班学生当学期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下学期自然转到普通班学习。普通班学生英语各方面表现优异者,可在自愿基础上并经任课教师同意及推荐,转到强化班学习。
6.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过程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英语学习小组成员内部相互之间的评价、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评价,也有各小组长之间的评价,及英语小助教及课代表对各学习小组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学习,加强主体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增加团队学习意识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对于英语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测试评价改革的初步效果和体会
测试评价模式的改革是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建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教育目标极为重要。我院全面开展了以实施形成性评价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自下而上的评价模式;改进、调整终结性评价方法和形式;增加口语考试,加大口语能力的考核比例;将学生英语课外活动的部分成果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之中。同时,对大学英语测试评价的改革实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测试评价改革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有效合理地利用评价工具促进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看,绝大多数学生赞成形成性评价的运用,特别是对课外自主学习部分的考核,学生认为这是促进他们读书学习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测试形式有异议,认为所涉及的自主学习活动都是比较传统的学习活动,如读书笔记、听力练习、预习、阅读理解等练习题型,题型单一,缺少对现代网络在线学习的评价,对外文影视方面的评价要求也不够,等等。这本身就说明了学生的积极态度。
终结性评价考核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各类题型量的变化,如适度减少了听力的比例,加大了口语表达的比例;减少了EGP的内容,适度增加了一些ESP的内容。学生对在期末试卷中增加专业英语的内容表示欢迎,并希望日常教学中适当加大行业英语的比例。
学生对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及考试的方式表示赞同,希望口语测试的选择试题中,加大日常生活话题的比例。
在某些英语技能有特长的学生,在各级各类课外活动中获得奖项,给予加分这项,大多数学生并不反对,但一些没有特长,学习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对此感到有些失意。由于他们在学习态度项目中会有较好的评价,学生对此项累计加入成绩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
四、结语
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同,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评价体系改革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选择,帮助学生分配和使用自己的时间,达到他们的学习目的。
我院大学英语测试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课外活动的考核记录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充实。希望在测试评价的改革中不断探索,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完善评价体系,达到通过测试评价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战秀琴.探索“四学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英语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科目,也是高考中分值比重较大的一门科目。所以,该科目的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的获得。但是,在复习任务繁重的高三阶段,教师该如何实施高中英语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沉重的负担下获得发展,并且实现有效性的高中英语总复习教学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简要论述。
一、打好心理战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战争。心理战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参与热情以及在考场上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高中英语总复习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复习教学。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总复习是一个长期的复习,是一个持久战,在此基础上再用语言鼓励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这样来开展。
首先,定期邀请心理教师给学生做心理放松以及心理辅导,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才可以科学地协助学生放松身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复习之中;其次,英语教师要时常与学生沟通。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多给学生语言上的激励和在行为上帮助学生,这样才可以从多个方面打好心理战,为实现高中英语的有效性总复习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开展阶段性复习
高中英语总复习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这样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复习教学过程往往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接收上的疲劳。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阶段性复习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以消化吸收;另一个方面可借助阶段性的复习来协助教师从短期的复习中及时发现复习中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获得高中英语总复习教学的成功。做好阶段性复习的教学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明确阶段性复习目标,在开始某一个阶段的复习之前,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明确阶段性复习的目标。预先明确复习目标既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对复习的任务有一个适当的准备,也可以更好地指导阶段性复习教学的开展。
其次,开展阶段性复习教学,由于阶段性的复习教学实施主要是对教材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建议教师采取地毯式的知识点收罗复习法。即要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均进行简单的回顾性反思和复习。
三、实施专题复习
英语在高考中的考察主要是以题型的方式出现在教学之中。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题型为主的专题复习,即设置听力专题复习板块、单项选择题专题复习板块、完形填空专题板块、阅读理解专题复习板块、英语书面写作专题复习板块等。
通过这些题型来进行专题性复习,一方面是要注重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则是要注意在讲解题目和开展专题训练的同时注重语法知识、词汇、短语等知识点的复习。
在听力专题板块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训练学生快速浏览题目、迅速解答听力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准备一系列的简单快答型的听力题目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达到听力训练的和听力复习的目标。
在单项专题板块这一部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就首先可以在知识点上通过将一些常用性、易混淆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陈列性的复习,再结合具体的题目开展单项选择训练。
借助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各类题型的反射性解答思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赢得充裕的解答时间,从而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最终实现高中英语总复习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四、定期反思
英语总复习教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阶段,也因为其自身的长期性、复杂性使得整个教学实施难度较大。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复习的过程中定期性的引导学生对前一个时期的复习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反思和总结。
借助这样的反思和总结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知识上遗留的盲点;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加强学习力度的领域。再者,借助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协助教师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发现整个复习教学中不断需要完善的教学区域。
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努力,才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获得英语能力的提升。而高中英语总复习的教学效率也将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钱爱琴.巧用方法,提高复习效率——高中英语复习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3,(7).
关键词: 英语 旅游专业课程 无缝衔接 项目课程
1.引言
旅游英语专业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英语和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英语课程,但英语口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相互脱离,从而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旅游专门人才能力的提升。要克服两者相互脱离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项目课程的知识负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四个方面实现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才能达到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
2.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朝阳产业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行业引领职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经验的精髓。旅游英语专业只有建立项目课程体系,实现英语课程,尤其是英语口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才能使学生成为“英语+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旅游专门人才,在人才市场具有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才能使旅游英语专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
2.2 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发展,国民经济将进入到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时期。旅游业作为绿色环保型产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业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大力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尤其是要努力培养更多的旅游业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从事涉外旅行社和涉外饭店工作,既懂业务,又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一线工作人员。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人员十分缺乏,其中,最紧缺的人才是英语导游。
3.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
3.1 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的内涵及要素
3.1.1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的内涵
所谓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Mechanism for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Tourism Specialized Curricula)可以理解为:以学习者为本,凸显课程结构设计中英语课程的主导地位,强调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在知识负载方面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确定英语课程以英语口语教学为主线贯穿整个专业教学过程,突出英语语音和听力教学,注重课程内容向工作任务描述的转换,反映专业课程对应岗位群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体现旅游工作领域的特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
3.1.2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的要素
无缝衔接机制由两大要素构成,即专业的贴近度和岗位的结合度,其核心是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其关键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工作过程中的结合点。两大要素融为一体则是通过英语口语项目课程系列这一主线和旅游专业英语项目课程系列这一辅线共同来实现的。该主线包括英语口语、旅游英语口语、领队英语等项目课程,这一项目课程系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旅游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英语口语能力,它是一条教学明线;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和领队英语三门项目课程所构成的课程结构设计辅线,它是一条教学暗线,它所包含的这两门英语课程在教学中仍将突出口语教学的比重。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更强调旅游专业知识的广度,而后者更注重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度;在教学中,这两条线相互依托,齐头并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专业知识的输入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两条凸显英语口语教学的明暗线的交叉点就是学生的综合实践,其综合实践体现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3.2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综合评定效度
衡量和考察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个合理的综合评定效度,该综合评定效度可通过相应的主体系列考试(Main Suite Examinations)来实现。该系列考试旨在考察学生运用英语来谈论和解决与旅游行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共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线英语口语系列课程考试,占口语总分数的60%;另一部分是辅线专业英语课程系列中的口语考试,占口语总分数的40%。这两个百分数植相加,构成综合评定效度(Integrated Assessment Efficiency)。该效度可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口语水平。
3.2.1关联的深度
英语课程有关介绍旅游背景知识的内容是以主要客源国概况或中外文化比较等课程为主,强调英美文化,兼顾中国民族文化和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了解知识文化(knowledge culure),突出普通文化(common culture),强调不同民族的普通文化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跨文化交际所涉及到的各国风俗方面的禁忌要着重介绍。
3.2.2关联的广度
鉴于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文化所涉及的广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应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具体的实施标准应依据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关联的深度和广度是对立的统一,在“够用为度”的原则下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达到“学有所长”,这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努力达到“博而精”的境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将一线教学和二线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成立各类英语社团或俱乐部,营造跨文化交际的氛围,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英语口语学习由试误到顿悟的转变。
4.旅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
4.1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
在旅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其结构设计方面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具体而言,英语听力针对政策与法规、主要客源国概况或中外文化比较方面,英语口语注重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英语口语作为核心技术课主要是国内景点讲解,遵循“立足本市、本省,辐射全国”,注意将教学内容同领队考证与英语导游考证挂钩,使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旅游英语侧重对导游业务和饭店管理的总体介绍,旅游英语口语注重沿途讲解和景点讲解,领队英语强调其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尤其是要注意主要客源国家的禁忌。饭店英语应以口语练习为主,突出前厅用语、兼顾客房和餐饮用语。
4.2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
根据项目课程的要求,英语课程与旅游课程的教学分为入门、深入和强化三个阶段。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工作任务,所有课程均应通过细化描述的工作任务来实施。第一学期为入门阶段,侧重英语语音练习操练及提高英语的辨音能力,熟悉和掌握英语变体,这是英语听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听力课程开设四个学期。第二、三学期为深入阶段,重视学习和掌握与旅游行业相关内容的英语常见表达方式,强调英语语音的规范性,这一阶段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和综合就业竞争力。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上半段为强化阶段,注重将所学旅游行业工作领域的主要内容实际运用于专业相关领域的能力,为第五学期下半段和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4.3项目课程的知识负载
按照项目课程的要求,所教授的知识必须均匀地分配到每个教学单位里,每个项目的内容必须保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因此,每个项目只有在课程取材和课时分配上保持知识布局的均衡,才能确保细化描述的工作任务的完成。
4.3.1课程取材
为实现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 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在知识负载方面必须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对应度所遵循的标准是英语课程的知识点应取材于旅游专业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有所长。这就要求必须找到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之间的最佳切入点,以及切入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旅游背景知识所涉及的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知识文化和普通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系列和英语口语课程系列来获得;旅游交际技能则通过英语口语课程系列来掌握。
4.3.2课时分配
在旅游项目课程体系中,英语课程应超过旅游专业课程,保证英语总课时占专业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英语听说课程学时占三分之一,覆盖三至四个学期;综合英语课程占三分之一,涉及三个学期,专业英语课程占三分之一,跨越两到三个学期。旅游专业课程只占专业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其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模拟导游、饭店客房服务管理等课程可以考虑采用“1+1”教学模式来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课程总学时所占专业总学时的比重,这也是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创新。
4.4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旅游英语专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非常重要。这些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专业项目课程所确定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外部框架,但是,仅有这一框架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内部机制,找到两者在工作过程中的结合点,从而达到有效整合的目的。该内部机制必须是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如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企股份合作等。无论是哪种合作方式,都必须强调长期性和互惠性。只有合作建立在长期的、互惠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其整合的实效性,才能真正使学生在由仿真模拟实训室向实际工作环境过渡中逐步学会执行项目课程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和完成相应的工作过程。
5.结语
通过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课项目程的知识负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四个方面实现英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是摆在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所以,实现英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必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英语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增强旅游专门人才的综合职业技能,更好地促进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头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期末英语教师工作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期末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一
1、英语系接任务后,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教与学两方面的现状
在教的一方,分析认为我系英语教师一部分是过去的中专教师,他们从事大专英语教育时间短,很多时候教学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此刻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的另一大部分是新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虽然有很新的知识结构,但缺乏教学实践,更不了解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本人也缺乏信心。所以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全面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用心性就成为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学的一方,分析认为我校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以及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最终一批录取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更是他们的弱项,有很多学生从初中就放弃了英语学科的学习。所以使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对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2、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英语系要做三件事
2.1搞好新老教师结对,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我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存在很大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缺少中老年教师,所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英语系挖掘现有教师潜力,进行了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建立了老教师帮教制度和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透过一年的努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2搞好教材、教法培训,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英语系立足现有教师力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教材、教法培训工作。英语系把大学英语教研室按使用教材的不一样划分成了不一样的课程组,大学英语教研室在每学期放假之前就把下学期的教学任务落实到课程组,然后以课程组为单位,把备课和编制练习题的任务按分工合作的原则分配到每位教师,每位教师集中力量搞好一两个单元的教学准备工作,开学后每上一个单元之前,教研室要求每个课程组搞好以“说课”为主要形式的教材、教法培训工作,“说课”的教师就是假期准备相应单元教学工作的教师,“说课”教师作中心发言,课程组的其他教师作补充修正,最终构成每单元的教学实施方案;并且在下单元教学培训之前专门对已经完成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再次讨论,记下反馈意见。这一举措对整体提高公外教师的教学水平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3透过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建立起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平台:在英语系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下,大学英语教研室每学期都要请教师们互相听课八节,每个系领导听课至少十二节,每学期期末要求青年教师交出听课记录。这样,就给不一样层次的教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带给了实战研讨的机会。同时总结和提炼了课堂教学中适合于本校实际状况或者能够说适合于本校学生实际状况的具体做法,并逐步内化成了所有教师的自觉行动。
3、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英语系需做三件事
3.1分层次提出教学要求:英语系按照学校的要求把XX级学生以入学成绩为依据分了两个层次,A层次普通学科专业班级,B层次体音美专业班级。要求A层次学生掌握3500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的20xx个左右的常用词要求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并掌握其主要词意和用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并能正确运用。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的英语对话和陈述,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看懂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实用英文资料,能借助字典翻译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应用文。要求B层次学生掌握2500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的1500个左右的常用词要求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并能正确运用。能听懂日常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读懂通信函、产品说明等简短实用的文字材料。能借助字典翻译难度中等偏下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并分层次分别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后,A层次学生采用“甘肃省大学英语四
级考试的命题进行检测。B层次学生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潜力AB级考试”的命题进行检测。
期末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二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大专部英语专业xx(1)班英语精读,07(2)、(3)、(4)班公共英语教学工作。并任06(1)、07(1)班辅导员。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教材,继续探索大专英语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本学期我担任的精读课虽然不是新课,但我并没有所以马虎。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学中能总结去年的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景和需求力求在教学资料和方法上有所改善和突破。07(1)班学生经过3+x考试,词汇和阅读基础较好,但听说本事差,语音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学期,课堂上我除了加强学生的词汇、造句、翻译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还采用课文复述,看图说话,讲故事,主角表演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口语水平。课外则经过每周的听力训练和观看教学录象带提高听力水平。每周定期抽查学生的语音作业,及时指出问题,攻破难点。这些方法取得了必须的效果。
2为了了解学生的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要求,开学初在07(2)(3)(4)班进行调查,收集了学生意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对话表演,看图说话,以及针对课文设计的话题讨论。这些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些男生也开始喜欢说英语。除了口语表达,还注重抓学生笔头的基本功,经过短语、句子翻译和其他很多练习巩固提高词汇语法基础。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句子翻译水平有明显提高。
3在两门课中根据教材资料适当选取"走向未来"、"跟我学"等教学录象片辅助教学。为学生供给了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中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运用视听媒体,采用听说法、讨论法、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进取性。注意引导学生进取思考,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加强学法指导。例如:如何记单词,课文朗读技巧,对话、叙述原则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在语言教学中注意文化知识的渗透。根据教学资料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情习俗和有关文学常识。
三、认真使用电子教室,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1、本学期我任教的四个班中有三个班使用电子教室。我课前认真备课,花了很多时间设计制作幻灯片。每堂课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电子教室的使用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英语精读课尤为明显。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很多的高密度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
2、根据课题适当使用电脑网络辅助教学。例如:精读课中关于美国诗人艾伦坡和俄国文学大师托而斯泰的生平及作品介绍;公共英语课学习关于伦敦、哥伦布和大西洋等课文时,则带领学生在网上游览。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扩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但由于题材限制,网络辅助教学使用面不够广。
四、本学期在学校科组的配合下完成了全国"四结合"录象课的拍摄任务。并以"节假日"一课参加了学校的探索课。顺利完成了任务。
努力方向:今后应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流,力求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探索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模式。
期末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三
为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头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进取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很多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团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头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景。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忙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我工作的不足。
7、进取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我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进取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我分内的工作。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必须的成绩:辅导的科幻绘画《太空花园》获寿光市二等奖,我班的刘小丽在市古诗词表演中获故事大王称号,为语文网络资源设计的脚本获山东省三等奖,辅导的作文《美丽的仙人掌》获潍坊市三等奖,辅导王家帅在小学全国英语竞赛中获三等奖。"进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考试成绩不稳定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 有效课堂话语 必要性 可行性 可操作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11-03
高中英语课堂话语不仅是英语教师执行英语教学的手段,而且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源泉,因此它在激活课堂教学和引领学生习得语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是英语教师专业文化水准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与表现,是英语教师追求高质量高目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断地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英语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领会新课标精神,形成良好、系统性的评价理念,纠正不足和积累经验,最终具备灵活驾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的能力,真正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调查情况
无论是示范性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是否正确使用有效课堂话语,教育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次调查研究采用分层取样选择某市的6所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每所学校采用整班取样,共抽取12个班级作为问卷对象,收回问卷654份,有效问卷654份,收回有效问卷100%,有效问卷中,示范性高中6个班,普通高中6个班。调查量表的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了严格的效度和信度检查得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调查研究量表》(见表1)和《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调查研究量表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调查研究项目表
语言特征 规范性 话语语音标准,语调、语速、音量适中
话语符合语言教学目标和语法规则
话语适合本民族语言的民风习俗和思维方式
客观性 话语创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
逻辑性 话语逻辑关系密切,首尾条理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表2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调查研究统计结果量表
有效课堂话语正确到位与否 班数 参考人数 期末考试及格率() 期末考试优秀率()
正确到位使用有效课堂话语 6 330 90 81
不正确到位使用有效课堂话语 6 324 60 68
例如,An will finish the work after one day.(准确表达:An will finish the work in one day. )
Jan hears Joe to say loudly next room every day. (准确表达:Jan hears Joe say loudly next room every day. )
Where is she come from? ( be from 和 come from 不能同时使用。准确表达:Where dose she come from ?)
语言功能 教学功能 话语对内容、目标的教学表述简单明了,要求明确
话语严谨,恰当,科学性、逻辑性强,随时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
话语起到灵动、规范、调控学生行为标准
话语使教育教学互动整体过程过渡自然,井然有序,达到预期效果
交际功能 话语能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勤于思考,争当先锋
话语能培养学生养成互尊互敬,和谐相处,互助并进的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
反馈功能 话语对学生方方面面起到及时,恰当,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反馈评作用
例如,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因学生而异,教师课堂话语可灵动、恰当。Lili:Good job! You have clear concept of grammar. (Lili同学语法概念清晰);John: You has a solid foundation of English that he has known a large number of vocabularies and grammars. (John同学的英语基础扎实,词汇量丰富。);Susan: Your writing is good and beautiful. (Susan同学书写整洁、优美)。
互动策略 提问方式 教师课堂话语提问要合理设置,寓思考性、探究性、拓展性、多答性于一体,以便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质量和数量
协调手段 教师课堂话语要调控好整个教学过程,提问及时,提问概括性强、关联度高,问后留有空当时间,深思后,提高回答输出时效和质量,引领学生向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深远开拓
例如,When you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want to which university? Learn what major? Show your real answer.
Many foreign friends want to come to china? Why?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mog,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many cities face prison.
这种多种回答性、探究性的提问,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敢于尝试,语言越积累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规范、灵活,最终对所学语言的方方面面就更接地气。
坚持实施 实施效果 坚持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实施,结果学生得以连贯的省时的有效的大量的专业知识的引领和吸纳,保证学习知识最基本考量:及格率和优秀率的达标、胜
比如,不仅课上,而且课后一样,不管学生问问题,还是老师回答问题,都要坚持用规范有效课堂话语互动,好习惯坚持出好结果。
二、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话语”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第一,高中英语课堂话语不仅是英语教师执行英语教学的手段,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源泉,因此它在激活课堂教学和引领学生习得语言中起着引领性、关键性的作用。如Pardon?Wait a minute,No problem! Never mind. I agree with you. I couldn’t agree more=I fully agree with. I couldn’t agree less=I disagree completely.等高中英语常见的有效话语表达,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高频率运用的简明扼要的教学话语工具,也是学生乐听和接受的教学话语,更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因此,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中,应运用简明扼要的有效的课堂话语,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易学、乐学,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到英语的学习当中。
第二,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话语设计作为前提,只有有效的课堂话语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因此,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育教学的成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是英语教师专业文化水准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与表现,是英语教师追求高质量高目标教学的最高境界。英语教师应恰当娴熟地运用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操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和巩固新学的知识。例如,高一69课The Lost Necklace 导入悬念设计:
D: My necklace is a new one. (伴随手势)
D: Whose necklace is it?
D: Is it Mei’s? /Joan’s?
M: No, It’s not my necklace
J: It’s not mine, either.
D: Is i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or a false one?
第三,有效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既关注过程,又重视结果,这就是有效的课堂话语的时效性。整个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过程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首先,导入语简明易懂,既有上节课教学内容的重要问题内容,又有承接新课教学内容的重要问题内容,短短2~3分钟师生互问答,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与学15分钟。其次,师生口头操练,生生操口头操练10~12分钟;还有15分钟由学生做重点难点基础知识的反复操练。最后,达到正确运用、反复运用。这就是有效的课堂话语的时效性,能保证知识输出和接纳的顺畅、时间和效率,既关注了教育教学的过程,还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四,有效教育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创造出师生互动和谐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学习新的语言,师生话语量还要保证恰当均衡。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大胆学习、有错必纠、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例如,教师故意发出教学指令,找不着自己的课本,自然而然地说:Where is my textbook? Where is it?(伴有相应的体态语)。此情景让学生容易理解教师每个指令的含义,并争先恐后地回答:on/ above/below/ in /over/under/down/near your desk.这样,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把大量要学习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掌握、操练、反复运用,同时学生在实际灵活的操练中,不但掌握和巩固了新知识,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能力也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升。
高中英语新课改推行以来,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重视、规范性操作和实施都得到很好落实,很多问题也得到有效地纠正。笔者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师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各项指标的调查和研究,期末考试及格率、优秀率显示出来的两组数据,表明高中英语教师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但是还要不断纠错,加大力度不折不扣,持之以恒地落实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各项指标,以保证持续出实效。
三、对策及建议
学校要成立高中英语教师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导向性、引领性、评估兼监督等多功能的科研处办公室,配备处主任、副主任,4个英语骨干教师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科研处领头,定期召开英语研讨会、赛课评课、评估嘉奖,到标杆学校学习、取经,跟标杆学校建立联盟办学、资源共享等有效活动。
第一,每月均有青年英语教师、优秀英语教师、高级英语教师、特级英语教师等四个层次中的一次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每周各年级全体英语教师开展一次英语教学研讨会,就新课标教学目标,课型模式,导学案,有效性话语、重点难点,学生学习态度、动力、效果、效率等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修正,最后把好的经验汇集成册,作为学校指导性资源共享库,以供全校全体英语教师共享。
第二,每个学期中旬,学校要开展一次青年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每学期段考后,全校所有年级的青年英语教师都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学期一次的青年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全校英语教师参加听课,并邀请当地教育部门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到现场指导,最后按既定的评课标准评估、打分,得出结果,后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嘉奖。通过实践,总结、评估、分类比较得出青年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库,随时运用到一线的教育教学当中,为培养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后备力量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第三,一个学期两次,学校要开展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步骤:每学期上、中期,从全校三个年级英语教师中各推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参加一学期两次的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全校英语教师参加听课,最后按既定的评课标准评估、打分,得出结果,后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嘉奖。这样的赛课,能磨砺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英语教师,给学校的英语教学不断注入优质的教育教学能源,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优中更优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资源汇总,建立资源共享库,更好地运用到学校一线的教育教学当中。
第四,一年期初和期中两次,学校要开展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步骤:每学期上、中期,从全校三个年级英语教师中各推出一名高级英语教师,参加一个学期两次的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全校英语教师参加听课,最后按既定的评课标准评估、打分,得出结果,后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嘉奖。这样的赛课,既能极大地激发高级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动性,又能鼓励全校英语教师争当高级英语教师,更能磨砺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级英语教师。这样的教学,是学校对优质教学经验不断整合、与时俱进的践行,同时也是学校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再次优上加优的汇总,为学校建立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随时运用到学校一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五,一学期末一次,学校要开展特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大课堂的讲课。统一要求全校英语教师每次必须参与听课,不得无故缺听。每节课后,分青年英语教师、优秀英语教师、高级英语教师、特级英语教师四大组,各自进行讨论、总结,对优秀特级英语教学经验再次整合,同时也对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再次汇总成册,建立更高层次英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把它和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进行汇总,一起作为学校最高层次、最优质、最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地运用到学校一线的教育教学当中,让最优质、最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六,定期分批组织本校高中英语教师到一线二线城市、城区周边城市,向运用课堂话语有效性教学的高中学校学习、取经。如某县一所高中把每年暑假全校英语科目骨干教师派到城区周边城市的学校观摩、学习,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落实。即暑假伊始,学校分年级、分批次组织英语教师到南宁、柳州重点高中学校观摩学习,感受并带回标杆学校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实用教学模式和经验。又如,某县一所高中每年一次组织学校骨干英语教师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教育一流地区的名校培训、学习,把有用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来,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和骄人可喜的教学成果。
第七,跟一线二线城市、周边城市城区等标杆的高中学校建立联盟办学、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共荣共发展。比如,县份高中可以跟南宁二中、南宁三中共建英语课堂导学案共享资源库,共享优质有效的课堂导学案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有效的英语课堂话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质量。又如,县份的高中学校可以一学期为一个周期,轮流聘请一线二线城市、周边城市城区等标杆的高中学校的一名优秀英语教师,一学期两次以英语辅导员的身份到县份高中学校做英语教学方方面面的指导,把好的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及时带给县份的学校,共同打造县份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开展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话语”系列调查研究,通过研讨会、赛课、评课、评估嘉奖,以及观摩、培训、学习,再次整合、积累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持续高效运用“有效课堂话语”,能助跑高中各层次教师自身的英语教育教学,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和技能发展,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课堂执行力、决策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最终大大提高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同时,还能将高技能、高素质教师群体的隐性智慧物化成公共性知识,通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中各层次英语教师的专业引领功能,带领其他英语教师共同研讨自身有效课堂话语的不足,向成功的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话语的教育教学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Nunan,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 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1991
[2]Hakanson,G.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eacher talk [A].In Kasper(ed.).Learning,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C].Aarhus: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86
[3]Nuan.D.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7-9
(责编 江月阳)【摘 要】对6所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高中英语教师能正确使用、坚持使用课堂话语,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体情况良好,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提高30%,考试优秀率提高13%,这表明高中英语“有课堂效性话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此,进一步提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时效果、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中英语 有效课堂话语 必要性 可行性 可操作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11-03
高中英语课堂话语不仅是英语教师执行英语教学的手段,而且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源泉,因此它在激活课堂教学和引领学生习得语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是英语教师专业文化水准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与表现,是英语教师追求高质量高目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断地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英语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领会新课标精神,形成良好、系统性的评价理念,纠正不足和积累经验,最终具备灵活驾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的能力,真正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调查情况
无论是示范性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是否正确使用有效课堂话语,教育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次调查研究采用分层取样选择某市的6所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每所学校采用整班取样,共抽取12个班级作为问卷对象,收回问卷654份,有效问卷654份,收回有效问卷100%,有效问卷中,示范性高中6个班,普通高中6个班。调查量表的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了严格的效度和信度检查得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调查研究量表》(见表1)和《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调查研究量表统计结果》(见表2)。
例如,An will finish the work after one day.(准确表达:An will finish the work in one day. )
Jan hears Joe to say loudly next room every day. (准确表达:Jan hears Joe say loudly next room every day. )
Where is she come from? ( be from 和 come from 不能同时使用。准确表达:Where dose she come from ?)
语言功能 教学功能 话语对内容、目标的教学表述简单明了,要求明确
话语严谨,恰当,科学性、逻辑性强,随时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
话语起到灵动、规范、调控学生行为标准
话语使教育教学互动整体过程过渡自然,井然有序,达到预期效果
交际功能 话语能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勤于思考,争当先锋
话语能培养学生养成互尊互敬,和谐相处,互助并进的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
反馈功能 话语对学生方方面面起到及时,恰当,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反馈评作用
例如,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因学生而异,教师课堂话语可灵动、恰当。Lili:Good job! You have clear concept of grammar. (Lili同学语法概念清晰);John: You has a solid foundation of English that he has known a large number of vocabularies and grammars. (John同学的英语基础扎实,词汇量丰富。);Susan: Your writing is good and beautiful. (Susan同学书写整洁、优美)。
互动策略 提问方式 教师课堂话语提问要合理设置,寓思考性、探究性、拓展性、多答性于一体,以便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质量和数量
协调手段 教师课堂话语要调控好整个教学过程,提问及时,提问概括性强、关联度高,问后留有空当时间,深思后,提高回答输出时效和质量,引领学生向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深远开拓
例如,When you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want to which university? Learn what major? Show your real answer.
Many foreign friends want to come to china? Why?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mog,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many cities face prison.
这种多种回答性、探究性的提问,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敢于尝试,语言越积累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规范、灵活,最终对所学语言的方方面面就更接地气。
坚持实施 实施效果 坚持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实施,结果学生得以连贯的省时的有效的大量的专业知识的引领和吸纳,保证学习知识最基本考量:及格率和优秀率的达标、胜
比如,不仅课上,而且课后一样,不管学生问问题,还是老师回答问题,都要坚持用规范有效课堂话语互动,好习惯坚持出好结果。
二、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话语”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第一,高中英语课堂话语不仅是英语教师执行英语教学的手段,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源泉,因此它在激活课堂教学和引领学生习得语言中起着引领性、关键性的作用。如Pardon?Wait a minute,No problem! Never mind. I agree with you. I couldn’t agree more=I fully agree with. I couldn’t agree less=I disagree completely.等高中英语常见的有效话语表达,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高频率运用的简明扼要的教学话语工具,也是学生乐听和接受的教学话语,更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因此,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中,应运用简明扼要的有效的课堂话语,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易学、乐学,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到英语的学习当中。
第二,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话语设计作为前提,只有有效的课堂话语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因此,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育教学的成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话语是英语教师专业文化水准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与表现,是英语教师追求高质量高目标教学的最高境界。英语教师应恰当娴熟地运用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操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和巩固新学的知识。例如,高一69课The Lost Necklace 导入悬念设计:
D: My necklace is a new one. (伴随手势)
D: Whose necklace is it?
D: Is it Mei’s? /Joan’s?
M: No, It’s not my necklace
J: It’s not mine, either.
D: Is i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or a false one?
第三,有效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既关注过程,又重视结果,这就是有效的课堂话语的时效性。整个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过程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首先,导入语简明易懂,既有上节课教学内容的重要问题内容,又有承接新课教学内容的重要问题内容,短短2~3分钟师生互问答,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与学15分钟。其次,师生口头操练,生生操口头操练10~12分钟;还有15分钟由学生做重点难点基础知识的反复操练。最后,达到正确运用、反复运用。这就是有效的课堂话语的时效性,能保证知识输出和接纳的顺畅、时间和效率,既关注了教育教学的过程,还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四,有效教育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创造出师生互动和谐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学习新的语言,师生话语量还要保证恰当均衡。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大胆学习、有错必纠、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例如,教师故意发出教学指令,找不着自己的课本,自然而然地说:Where is my textbook? Where is it?(伴有相应的体态语)。此情景让学生容易理解教师每个指令的含义,并争先恐后地回答:on/ above/below/ in /over/under/down/near your desk.这样,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把大量要学习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掌握、操练、反复运用,同时学生在实际灵活的操练中,不但掌握和巩固了新知识,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能力也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升。
高中英语新课改推行以来,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重视、规范性操作和实施都得到很好落实,很多问题也得到有效地纠正。笔者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师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各项指标的调查和研究,期末考试及格率、优秀率显示出来的两组数据,表明高中英语教师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但是还要不断纠错,加大力度不折不扣,持之以恒地落实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各项指标,以保证持续出实效。
三、对策及建议
学校要成立高中英语教师规范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导向性、引领性、评估兼监督等多功能的科研处办公室,配备处主任、副主任,4个英语骨干教师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科研处领头,定期召开英语研讨会、赛课评课、评估嘉奖,到标杆学校学习、取经,跟标杆学校建立联盟办学、资源共享等有效活动。
第一,每月均有青年英语教师、优秀英语教师、高级英语教师、特级英语教师等四个层次中的一次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每周各年级全体英语教师开展一次英语教学研讨会,就新课标教学目标,课型模式,导学案,有效性话语、重点难点,学生学习态度、动力、效果、效率等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修正,最后把好的经验汇集成册,作为学校指导性资源共享库,以供全校全体英语教师共享。
第二,每个学期中旬,学校要开展一次青年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每学期段考后,全校所有年级的青年英语教师都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学期一次的青年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全校英语教师参加听课,并邀请当地教育部门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到现场指导,最后按既定的评课标准评估、打分,得出结果,后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嘉奖。通过实践,总结、评估、分类比较得出青年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库,随时运用到一线的教育教学当中,为培养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后备力量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第三,一个学期两次,学校要开展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步骤:每学期上、中期,从全校三个年级英语教师中各推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参加一学期两次的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全校英语教师参加听课,最后按既定的评课标准评估、打分,得出结果,后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嘉奖。这样的赛课,能磨砺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英语教师,给学校的英语教学不断注入优质的教育教学能源,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优中更优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资源汇总,建立资源共享库,更好地运用到学校一线的教育教学当中。
第四,一年期初和期中两次,学校要开展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评估嘉奖。步骤:每学期上、中期,从全校三个年级英语教师中各推出一名高级英语教师,参加一个学期两次的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全校英语教师参加听课,最后按既定的评课标准评估、打分,得出结果,后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嘉奖。这样的赛课,既能极大地激发高级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动性,又能鼓励全校英语教师争当高级英语教师,更能磨砺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级英语教师。这样的教学,是学校对优质教学经验不断整合、与时俱进的践行,同时也是学校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再次优上加优的汇总,为学校建立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随时运用到学校一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五,一学期末一次,学校要开展特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大课堂的讲课。统一要求全校英语教师每次必须参与听课,不得无故缺听。每节课后,分青年英语教师、优秀英语教师、高级英语教师、特级英语教师四大组,各自进行讨论、总结,对优秀特级英语教学经验再次整合,同时也对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再次汇总成册,建立更高层次英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把它和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赛课评课进行汇总,一起作为学校最高层次、最优质、最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地运用到学校一线的教育教学当中,让最优质、最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六,定期分批组织本校高中英语教师到一线二线城市、城区周边城市,向运用课堂话语有效性教学的高中学校学习、取经。如某县一所高中把每年暑假全校英语科目骨干教师派到城区周边城市的学校观摩、学习,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落实。即暑假伊始,学校分年级、分批次组织英语教师到南宁、柳州重点高中学校观摩学习,感受并带回标杆学校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实用教学模式和经验。又如,某县一所高中每年一次组织学校骨干英语教师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教育一流地区的名校培训、学习,把有用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来,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和骄人可喜的教学成果。
第七,跟一线二线城市、周边城市城区等标杆的高中学校建立联盟办学、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共荣共发展。比如,县份高中可以跟南宁二中、南宁三中共建英语课堂导学案共享资源库,共享优质有效的课堂导学案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有效的英语课堂话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质量。又如,县份的高中学校可以一学期为一个周期,轮流聘请一线二线城市、周边城市城区等标杆的高中学校的一名优秀英语教师,一学期两次以英语辅导员的身份到县份高中学校做英语教学方方面面的指导,把好的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及时带给县份的学校,共同打造县份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开展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话语”系列调查研究,通过研讨会、赛课、评课、评估嘉奖,以及观摩、培训、学习,再次整合、积累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持续高效运用“有效课堂话语”,能助跑高中各层次教师自身的英语教育教学,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和技能发展,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课堂执行力、决策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最终大大提高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同时,还能将高技能、高素质教师群体的隐性智慧物化成公共性知识,通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中各层次英语教师的专业引领功能,带领其他英语教师共同研讨自身有效课堂话语的不足,向成功的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话语的教育教学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Nunan,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 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1991
[2]Hakanson,G.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eacher talk [A].In Kasper(ed.).Learning,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C].Aarhus: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86
英语课程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是很困难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1
一、组织老师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与此同时,认真做好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学生的补考阅卷工作。
二、认真做好本学期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授课单,课程表,备课本及授课教材的发放、相关文件,要求及会议精神的传达,使各位老师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能很快进入角色,确保新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稳妥、有序地进行。
三、配合学校迎评创建阶段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及时认真地学习各种相关文件和简报,部署和落实系部交办的各项任务,努力把本教研室的各阶段工作做到实处。
四、积极开展互相听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要真正把教研室活动建设成为老师们推进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力争在“研”字上多做文章。本学期规定每位老师至少听课10次,教研室主任至少听课10次以上;提倡老师们到其他教研室听课学习。
五、教研室课堂教学争取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知识传授要准确简练2.思想方法要揭示深刻3.重点难点要突出有方4.例题习题要创新有效5.师生交流要互动到位。
六、在期中组织全校各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七、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我们还将继续充分利用每单周二中午的教研室活动时间,按所授年级专专业教材的不同,分三个备课组,认真组织教师研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教学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研室主任作详细记录。同一课程的平行班老师必须以课程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或集体研讨,各专业备课组长作一定记录。
八、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鼓励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努力创新和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与网上资源,争取多媒体课件使用量占课程总量约50%;继续探索和研究课程考试改革,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做法。
九、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工作,检查教学进度、教案的书写及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等。
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教学反馈信息,主要通过班主任及学生,了解教情,并及时反溃。
十一、积极挖掘自身优势,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积极借鉴外部经验,充实提高自己;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活动,发展自己。
十二、做好学期末的各项工作,包括期末考试的规范制卷、组织协调、阅卷及所有善后工作,学期总结等的各项工作。
十三、按照统一要求,做好相关教学基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教研室建设,完善教研室资料管理。主要涉及纸质质、电子档案两种,分门别类整理。
十四、未尽事宜,以院系工作为参照,适时调整。
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2
在高考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基于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查漏补缺,归纳总结,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一目标考虑,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目标与学校一致,争取能更好地完成预期目标。
二、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多种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⑴对于有学习方法有问题的学生,适当谈心,找到误区,尽快帮助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僵化期。
⑵对于思想动态不稳定的学生适时关心,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早日帮助学生走出高考前的心理误区。
三、备好每一堂课
认真研读考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总结方法和规律,不留死角,备好课,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稳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精心授课。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课程安排,在授课时,对学生做到讲清四点:讲清易混点;讲清易错点;讲清着眼点;讲清高考热点。让学生在课堂
上知道该记什么,弄清什么是高考所需要的知识,什么又是高考要求的能力!弄清英语可接受语言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五、合理安排作业和测验。
作业的安排和选择本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两个亲自的态度。即亲自动脑,亲自动手!
内容选择上主要以阅读和完型为主,让学生每天在做作业的练习中感受英语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氛围,以便减少汉语负迁移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大写作的力度!!!在测验和作业的讲评上,不仅要做到细致,更要讲清四点,使学生不被一块砖头绊倒两次!
当然,作为英语老师我要多开展英语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知道怎么计划英语课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学会统筹安排,作到学习、生活井井有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这样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未来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三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要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要靠学校科学的管理和各任课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我坚信在我们高三英语组这个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萝北高中的高三英语成绩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3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两个班教学,从新生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学英语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写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过训练,连音标和字母的拼读都没有掌握好。经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四、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对英语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做好“培优补差”。在上好课的同时,我们全备课组教师也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4
时光飞逝,短暂而又愉快的假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所面临的是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的教育教学生活。为把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特此作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积极响应和贯彻素质教育钻研素质教育的实质。“减负”的内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扣大纲,把我教学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x)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级,每班各有学生三十五人左右,但是,基础却不尽人意。初一x班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是2班的基础却相差很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当困难。
三、教材特点。
初中英语第一册(下)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初一级学生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目标。
力争在期末考试中优秀率打到30%左右,及格率达到60%左右。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为下一学期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以良好的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总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我要以上一学期的基础为起点,树立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新的层次。
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5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材简要分析
八年级英语下册共十个单元,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并以此为中心,通过语言结构、功能项目为主线展开,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以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如填写问卷、调查、访谈、书信、邮件往来等,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同时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为任务型教学创造了条件。
同一话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不断充实,通过“滚动”呈现学习,不断深化。如提建议话题,在七年级出现,在本教材Unit8也“滚动”呈现,支持话题的“任务”、“活动”也不断“升级”,伴随语言学习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贯穿于教材始终。 此外,教材中每个单元设计的 Pair work、Group work、Survey及Game为课堂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每个单元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分设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三个部分,自成一体,又相互照应:Section A是单元基本语言内容的呈现,Section B是语言知识的扩展、深化与运用,是Section A的延伸。Section A与Section B是实现单元话题的主要载体。两部分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要求。Self check是将单元基础词汇、词语用法、语言运用等进行提炼,供学生了解、检查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本册主要内容是 健康与急救、could、should的用法、时间状语从句、用过去式学会讲故事、复习巩固比较级和最高级、和现在完成时态。
四、教学手段和措施。
(一)、使学生明白学习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要学好英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这一语言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我结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读和节选教材,围绕着最简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二)、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人。上课时我是学生的老师,循循善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胆求异创新;课后我却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无话不谈,亮起心灵之光;生活上,我是他们的父母,关怀备至。
(三)、积极创造语言情景。
八年级英语这本教材充分吸收了国际上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材图文并茂,安排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使英语学习变得容易而有趣。教材围绕着实用的话题,逐步开展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语言的规律。
1.齐齐哈尔医学院外语部,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与研究评估部,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3.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外语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5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6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工作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本校2011级临床专业和部分小专业班级学生共计420名,作为教学对象,将医学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及模拟考试的方法,观察授课效果。结果 学生英语考试平均成绩(75.2±9.8)分高于传统授课(52.1±12.6)分,(P<0.01)。且学生反馈良好。结论 医学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加以改进,学生接受效果良好。
[
关键词 ] 医学英语;双语教学;公共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R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41-02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语教学的发展,为了克服诸多弊端,黑龙江省部分医学院校整合了公共外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内涵,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如何把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的环节衔接好,使大学生顺利地从大学英语的学习过渡到双语教学的学习中,是一个急待探讨的问题[1]。就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临床专业和部分小专业班级的420例。其中临床专业226名,药学专业65名,影像学专业55名,临床医学与英语专业74名。男生153名,女生267名。学生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为(22.2±2.8)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0例,进行对比分析。
1.2 研究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中叶开始双语教学,且双语教学研究也早已进入成熟时期。我国双语教学始于中国加入WTO之后,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国内专家对双语教学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策略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中,对医学专业双语教学与公共外语教学衔接的相关研究甚少,故值得深入探索[2]。与此同时,我国相关人才较为紧缺,但我国对既懂专业知识又通晓外语的复合型医学人才需求潜力巨大。为此,本课题以黑龙江省部分医学院校的公共外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整合为研究视角,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为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奠定基础。
1.3 方法
本次研究项目初期采用文献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对现有解决双语教学与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理论,教学策略等进行研讨。第二阶段,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与访谈法对教学主体进行学习能力,学习情况的分析。第三阶段,采用定性,定量方法,对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医学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实践与取证,检验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阶段,通过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对照组:传统双语教学,由本校老师常规课堂授课。实验组:①通过对部分医学院校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进行实证研究,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剖析。②总结衔接与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本科公共外语课程设置中加入基础医学英语成分,通过形成性评估检验教学效果。③在不影响正常外语教学的情况下,安排掌握医学知识的外教为学生进行学术讲座,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④对学生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利用成绩分析软件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梳理,总结不同阶段双语教学与公共外语教学衔接的规律,为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⑤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临床医学英语的讲授,营造全英文交流的环境,总结和探讨该阶段双语授课的特点,通过评估量化表分析公共外语教学对双语授课的影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双语教学与公共外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与整合[3]。⑥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资源。应用Flash动画、图片、语音、视频等表现形式辅助授课,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根据所要授课的具体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媒体,把复杂难懂的知识通过课件的形式更加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授课的形式,开展网上医学英语课堂,淡化老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4]。
对两组同学分别授课结束后,组织进行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听力、及口语问答统计成绩。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再对实验班的同学发放授课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反馈情况[5]。
1.4 统计学方法
考试成绩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数数据用%表示,运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考试成绩
授课完毕后,实验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平均考试成绩为(75.2±9.8)分,高于传统授课的平均成绩(52.1±12.6)分,P<0.01。说明改进后的医学英语双语教学方案,效果较为显著。
2.2 学生对改进后的英语教学方案的认可度
授课完毕后,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见表1。学生对实验组的教学方案比较认可。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考试成绩为(75.2±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52.1±12.6)岁,表明改革后的医学英语双语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相比传统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问卷调查的反馈显示,96.2%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医学英语教学更具趣味性,大大提高了自己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63.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比较人性化,更易被人接受。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听力水平在新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下较原来得到了提升。但仍有部分同学还不能尽快适应此种教学模式,认为课堂教学节奏较传统模式快,知识不易消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体裁,因材施教,合理掌握授课节奏,最大程度的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听课需求。总之,医学英语教学具有跨度较大的授课特点,它的发展必须依赖于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英语教学的高度重视,创造出适合这一学科发展的良好平台,支持并鼓励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共同合作。同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最大程度去迎合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医药领域培养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6]。本次研究表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双语教学经过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陈桦,李爱华.医学英语教学中几个重要因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2(3):187-188.
[2] 张晓波,陈超,黄国英,等.医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模式及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14(4):42-44.
[3] 刘彦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220-1221.
[4] 陈晓明.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考[J].医学教育,2012(1):l7-l8.
[5] 陈淑霞.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5):13-l5.
[摘 要]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恰当的形成性评价,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发展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大学英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133-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67[本刊网址] http://省略
一、 研究背景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M.Scriven)在1967年论及课程改革时第一次提出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学者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从国外研究文献看,研究内容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的研究。如Black & William(1998)就对形成性评价的含义进行了相关研究。二是关于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区别的研究。8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区别,如Jarvis & Adams(1979) 、Long(1984)等。三是关于形成性评价方法对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90年代以后,更多学者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方法对教学的影响。Genesee & Upshur(2001)的著作强调了形成性评价调节教学、适应学生需要的潜能。
相对而言,中国教学评价改革起步较晚,2004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针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新《课程要求》明确了用形成性评价方式来改进目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体系,倡导运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手段,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课堂评估的质量,使其成为标准化测试的有效补充?如何设计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大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这些都是本课题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08620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086322(电气自动化技术)。其中086201为实验班,086322为对照班,由于这两个班均为本人授课班级,对比其入校时英语摸底考试,成绩相当,且都属于中等层次,所以选择这两班比较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设计
本课程选用由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为蓝本组织教学,教学任务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内容。在第一周开始安排前试和学生信息调查,在第五周和第十周后分别安排中期反思调查和期中综合测试,期末反思调查和期末测试。课程一开始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课程学习目标、任务及学习方法,并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考察将采取形成性评估方法。
(三)研究工具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收集材料。课堂观察:主要侧重学生课堂行为,课堂活动及教师课堂行为。问卷调查:学期结束后对抽样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重点考察: 学生个人情况、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英语学习体验等。期末测试成绩调查:对抽样班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测试成绩进行及时收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
(四)研究过程
学期结束后对抽样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对比分析。问卷考察重点: 学生个人情况、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英语学习体验等。共发放问卷87份,收回87份,有效率100%。
三、研究结果
(一)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这是其中涉及的7个项目,见表一:
根据表一所涉及的有关大学英语学习现状7个调查项目得知,该研究实施一个学年之后,实验班学生较之对照班学生在以下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1)树立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2)英语学习的兴趣;(3)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增强;(4)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5)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积极性;(6)完成英语作业的态度;(7)课后与教师沟通的频率。
同时学生座谈发现,实验班绝大部分学生赞成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对照班学生希望改善当前用考试、考核、测验等一次性检验方式,即终结性评价方式,来评判学生学习结果的状况。
(二)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期末成绩对比分析
对照班086322(电气自动化技术)42名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成绩按照传统的期末书面考试成绩评分。而实验班08620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45名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成绩采用:学期总评成绩=期末考试(即终结性评价)60% +平时评价(即形成性评价)40%的方式,考查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评估。
其中形成性评价测评方式包括:(1)平时出勤:占10%,教师每学期随机考勤5次,每次分值2%。(2)课堂表现:占10%,学生每学期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得分占1/3。(3)测验和作业:占10%,每学期测验或作业不少于5次,每次分值2%。(4)口语成绩:占10%,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其中英语朗诵占5%;英语问答占5%。
该研究实施一个学年之后,对照班学生在英语学习成绩方面与实验班学生相比,各项指标均相差很悬殊,对照班的最高分为78分,实验班最高分为89分,相差11分;平均分相差更为悬殊,对照班为51.13,实验班为72.5,相差21.37分。
从各分数段来看,高分段90分以上的学生,对照班和实验班都没有,80―89分之间对照班占0%,实验班为11人,占24.44%;70―89之间,对照班为4人,占9.52%,实验班为21人,占46.67%;60―69之间,对照班为8人,占19.05%,实验班为10人,占22.22%;60分以下的不及格人数,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为71.43%和6.67%。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不少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低层次学习过多; 对分数的过分看重;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有效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中存在的不足,更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与学生们的座谈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调查问卷的结论,绝大多数学生对实行形成性评价的做法表示欢迎,对改革实验一年来取得的效果表示肯定,并且希望教师把这种做法坚持下去。
当然,由于实行形成性评价的时间不长,这次改革实验所取得的效果只是初步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改进,例如(1)注意评价方式的灵活性;(2)注重评价结果的整合与反馈;(3)注重评价的整体规划,坚持始终如一;(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收集信息。
参考文献:
[1]Black P J & William D.Assessment and learning[J].Assessment in learning,1998(1):7-7.
[2]Jarvis G A & Adams S J.Evaluating a Second Language[M].Arlington,VA: The Centre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79.
[3]Long M H. Process and product in ESL program evaluation[J].TESOL Quarterly,1984(3):409-4252.
[4]Genesee F & Upshur J A ,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上接第130页)
参考文献: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