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工作简报
——2021年8月(总第10期) ——
工 作 动 态 |
· GEF6-扩大示范项目中期评审会召开
· 电动汽车安全预警等3项课题中期评审及技术交流会召开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工作组筹备会召开
· 固态电池技术座谈会召开
· 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课题绩效评价召开
·《电动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方法》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召开
· 战静静副院长率队拜访花都区人民政府及当地重点企业
· 八月CSAE标准工作进展
【工作动态】1. GEF6-扩大示范项目中期评审会召开
8月10日,汽车电动化研究中心在线上组织召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GEF6)”扩大示范项目中期评审会。评审会邀请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张旭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充换电设施专委会主任邵浙海,国家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武斌,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浩,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丽芳等组成了中期评审专家组。九家课题承担单位分别就研究任务执行情况、中期研究成果及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汇报。评审专家组听取了各课题中期成果汇报,经质询及讨论,一致认为九个课题通过中期评审,并建议各课题承担单位依据专家评审建议和计划要求加快下一步研究工作,以保证项目按期顺利完成。
2. 电动汽车安全预警等3项课题中期评审及技术交流会召开
8月17日,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2020年共性技术课题中期评审及技术交流会议通过线上方式顺利召开。国汽战略院副院长张旭明,长安汽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汪正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电动汽车联盟副秘书长邵浙海,清华大学教授张俊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钟再敏,吉利汽车研究总院研发质量中心新能源质量管理专家孙全,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电池部部长曾祥兵共8位专家担任评审专家。评审组专家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安全风险监测及故障预警规范-充电过程/运行过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通用规范》课题中期进展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评审和讨论,同时提出了意见。下一步联盟将持续推动课题的研究成果分享,共同促进行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3.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工作组筹备会召开
8月27日,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组织召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工作组筹备会”,国汽战略院副院长张旭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工作组主任刘卫国及工作组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张旭明在引导发言中强调了成立电子电气架构工作组的重要性。目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方向交叉发展中,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是重要的融合关键技术,工作组的建立有效地聚集行业资源,共同推动共性技术和标准化发展,达成产业共识,共同推动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的发展。工作组由来自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16家单位共同组建,各单位代表围绕各企业目前在电子电气架构的布局、规划、工作进展及工作组建议进行发言,并表态愿意深度参与工作组下一阶段工作。
4. 固态电池技术座谈会召开
8月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依托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组织行业专家召开了固态电池技术座谈会。由联盟电池专委会副主任黄学杰提出并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推荐的“如何开发比能量倍增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入选中国科协2021年“重大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为使固态电池技术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决策、纳入国家规划、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结合,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坚、促进应用推广,特召开此次座谈会,共1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专家针对固态电池的技术难题、研发现状、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后续开展固态电池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难点进行了讨论,以期形成政策建议。会议上的专家观点将进行整理与总结,最终形成政策建议报告,通过中国科协上报给国家各部委,以期获得国家对固态电池行业的扶持。
5. 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课题绩效评价召开
8月26-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在北京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7个课题进行了绩效评价。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项目主管陈奇芳、王翔,总体组专家廉玉波、刘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兼项目负责人张宁,国汽战略院执行院长侯福深,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毛明院士等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及项目办、各课题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在审查了课题绩效评价材料、实物样件等方面的基础上,通过质询、交流和讨论,对7个课题的完成情况、成果水平、创新性、应用前景、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归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一致认为7个课题完成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并全部通过绩效评价。同时专家组也提出,各课题组应进一步加强课题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轻量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6. 《电动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方法》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召开
8月31日,汽车智能化与未来出行研究中心协助标准管理部在北京组织召开《电动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方法》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会议由标准管理部副部长丁彦辞主持。生态环境部气候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禾、国家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处长吴斌、上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副主任丁晓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部长尹志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于海洋、汽车标准化专家庄萍等咨询专家出席了评审会,围绕《电动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出行场景、术语定义、额外性、项目排放因子的计算等内容进行了评审,并一致同意该项标准正式立项,纳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1年度标准编制计划。该项标准自2021年3月开始预研,旨在联合专业力量推动一套电动出行碳减排核算及核验方法体系,为电动出行相关碳交易和碳普惠奠定基础。行业重点车企及科技公司的代表参与了本项标准编制,并参加了该项标准立项会。
7. 战静静副院长率队拜访花都区人民政府及当地重点企业
8月31日-9月1日,国汽战略院副院长战静静率队拜访了花都区人民政府及本地重点企业。战静静一行与花都区区委书记邢翔、花都区副区长蔡启良等区领导,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东风日产、联友科技等重点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国汽战略院项目组首先围绕2021第三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简称“出行大会”)的筹备进展情况、《广州花都大湾区枢纽型自动驾驶试验区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初稿编制情况等项目内容进行了汇报。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座谈并提出意见建议,针对出行大会筹备和行动方案编制等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实施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根据达成的合作共识,双方将进一步联合推动出行大会的提档升级和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
8. 八月CSAE标准工作进展
8月,共计7项标准通过立项列入研制计划,分别为:《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地图数据质量规范》、《自主代客泊车地图与定位技术要求》、《汽车机械阻力测试方法》、《汽车铝合金材料及零部件涂层丝状腐蚀试验方法》、《汽车用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碱试验方法》、《整车腐蚀相关工艺质量管控指南》和《商用车智能离合器系统技术条件》。共计发布标准13项,其中首次发布6项,分别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火灾防控装置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火灾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火灾风险评估指南》、《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消防安全技术条件》、《轻型汽油车用耐压力燃油箱特殊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和《SP、GF-6汽油机油》;修订发布7项,分别为:《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1部分: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2部分:变速器和驱动桥润滑油的选用》、《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3部分:润滑脂的选用》、《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4部分:特种液的的选用》、《乘用车润滑导则 第1部分: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乘用车润滑导则 第2部分:传动系统润滑油的选用》以及《乘用车润滑导则 第3部分:特种液的的选用》。
关于我们
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简称“国汽战略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集中力量打造的国际汽车产业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高端智库。面向未来,国汽战略院将按照“聚焦科技、国际视野、平台支撑、研究引领、软硬结合、构建生态、主动作为”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会平台和行业专家资源优势,成为国际汽车产业技术新变革、新趋势的洞察者和引领者,新技术、新模式的评判者和推广者,协同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节点。
联系我们
邮箱:aisi-sp@sae-china.org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院7号楼(中航国际广场H5)6-7层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