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1年以来,开发区卫健管理办公室在聊城市卫健委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以细筑稳,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实落地
一是建立网格化工作体系,健全防控网络。成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制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搭建无遗漏防控格局。二是做好重点人群管控措施。截至2022年1月6日摸排重点地区返开发区人员共15430人,共梳理排查出次密切接触者111名,全部纳入集中医学观察。我区承担了全市11个县市区境外返聊人员的周转服务保障工作,截至6日,境外返聊周转服务人员共5577人。三是做好“应检尽检”核酸检测工作。根据文件要求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全面开展核酸检测,截至目前核酸检测人员和环境共计17万余份,检测率达100%。四是加快开展疫苗接种速度和进度。截止到2022年1月5日开发区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63054剂次,位列全市第四名。11月2日,山东新闻联播以及聊城新闻报道开发区3-11岁儿童疫苗接种经验,开发区疾控科负责人张仕雷同志接受记者采访。五是做好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工作。2021年以来,推行预约接种和疫苗追溯系统政策,截止2022年1月5日,开发区本地和流动2-3岁儿童八苗全程接种率为93.64%,超过国家规定的接种率指标(规定八苗接种率≥90%)近3个百分点。
(二)创新推动基本医疗,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2021年共拨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1010.885万元,达到人均经费79.66元,超过国家人均经费标准。截止12月,我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4902份;总计为18828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等服务,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10757人,2型糖尿病患者4046人。二是推进标准化建设。2021年,区级财政预算中列支298.25万元,债券资金325.26万元,用于基层购置医疗设备及房屋改建。按照基层一类事业单位供给政策落实工作和人员经费,现总计拨付812.5085万元。同时做好“三类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实施免费救治。三是做细家医签约。我区建设“互联网+家医”,配备入户随访设备,配备率达80%。目前,我区签约服务58069人,60岁以上老年人15621人,共计签约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等重点人群25880人。四是创新“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9月,基于辖区67家基层卫生机构,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节目播映及效果监测”,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经省卫生健康委相关领导会签,拟进行全省推广。五是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招聘中医、口腔、临床等专业技术人员8名。3月份脑科医院脑卒中专家团队至北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并建立“千县万镇聊城市脑血管病联盟群”,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六是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21年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机构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1〕53号),推广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层卫生服务典型经验。
(三)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城市卫生环境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并实行“条、块、片、点”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打响了“抓好一条主线,巩固两项基础,突破三项难点”的123攻坚战。三是积极发动,全民参与。广泛动员机关干部、卫生系统及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爱卫随手拍”活动,加强财政投资,加大宣传力度,以志愿“红马甲”为引线,让各方融为一体,顺利通过第四次国家卫生城复审评估验收,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居民幸福感。
(四)加快推动开发区人民医院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
为贯彻落实聊城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要求,结合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依托蒋官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2021年完成了项目选址、房屋租赁招标和租赁合同签订、项目审批、立项、债券申请以及医院设置编制核定,建成后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居民在看病就医时享受到二级收费、二级报销的惠民政策。
(五)强化综合监管,积极推动卫生监督向纵深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卫生监督“三项工程”。认真落实职业卫生推进工程,2021年全区总计完成调查企业2913家,圆满完成省市任务,完成率达100%。深入开展医疗市场标准工程。开发区医疗机构125家,截至目前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共计610余家次。推进生活饮用水卫生平安工程。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及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对全区62家中小学、幼儿园及5家农村饮用水进行监督以及水质抽检。加大城乡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检查力度。今年共计125家次,集中式供水监督覆盖率100%。二是积极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辖区内399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与经营单位建立台账及电子档案。开发区共评定A级单位5家,B级单位28家,C级单位366家。结合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确保监督覆盖率、体检率和培训率达100%。
(六)加强人口动态监测,高效办理计生实事
一是做好人口监测,促进家庭发展。截至12月底,全区已婚育龄妇女20886人,出生916人,其中男孩484人,女孩432人,性别比为107.54:100;办理《生育服务手册》972例,本区生育登记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坚持利益导向,加大计生家庭帮扶力度。全区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521人,城镇其他居民26人,特殊家庭扶助31人。截至12月底,扶助金已按时足额发放。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本区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已达7家,共有托位数463个,已完成2021年每千人1.6个托位的目标。
(七)深入实施“四大免费工程”,全面落实妇幼健康各项工作
一是2021年我区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30人,完成总任务119%,其中高风险人群6人,全部打电话通知并跟踪随访;并为129对新婚夫妇进行免费婚前检查,有效预防出生缺陷。二是为651名孕产妇进行血清化筛查,出现临界中风险83人,已全部进行无创基因检测。大大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三是利用区、乡、村三级网络,为352名孕前、孕早期妇女发放叶酸1005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四是为全区农村35-64周岁的已婚适龄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2021年共筛查2859人,完成了目标人群的95.3%。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筑牢疫情防线,构建免疫屏障
一是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加强联防联控。强化卫生健康、宣传、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间以及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落实好属地、部门责任。三是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在高质量完成既定免疫规划接种目标的同时,做好加强针接种工作。
(二)继续加快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步伐
一是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进度,按照基层服务能力提升3年计划,深入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加大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多种方式,选配乡村医生到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
(三)继续加快推进开发区人民医院建设,提升居民就医便捷度
一是加快人民医院内部建设、装饰装修。二是加快购置医疗设施设备。三是加快推进人民医院领导组织机构建设工作。四是加快蒋官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入工作,力争在7月1日达到运营条件。
(四)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卫生监督职责
一是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二是继续加强卫生监督调查。加强对职业卫生、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的卫生、健康督导检查。
(五)继续强化人口监测预警,完善托育备案机制
一是在落实全面三孩政策的同时,强化出生人口监测预警机制。二是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及时完成农村部分奖扶金和计生特殊家庭特扶金发放。三是继续推进本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