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不足]均县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关于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 工作计划报告

?

发〔2021?26?

均县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关于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

工作计划报告


市委办:

现将均县镇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克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汉江秋汛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势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全镇预计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14亿元,同比增长5.56%?预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50元,同比增长5.95%?预计完成社会固定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4.76%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一是深入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组织各级党员干部300余人对全镇6280户农户进行深入走访,排查脱贫不稳定户62户170人、边缘易致贫户115户357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清查扶贫项目资产1312项、资金总数额1.07亿元,逐一分类确权登记,完成资产移交。二是培强培优农业特色产业,巩固传统产业。新发展桔橙精品示范园3000亩,与国瑞阳光地产集团签订2亿元项目投资意向性协议,全镇桔园总面积达56000?亩;助推渔业转型,鼓励渔民实施退网还池,支持新建精养鱼池;在罗汉、老龙沟等村新建烟叶栽培基地300亩,逐步实现我镇千亩烟叶种销规模。三是布局发展文旅业。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实施“古均州八景”复建工程。

多措并举拓宽引才渠道,推动人才振兴一是积极向内挖人才。选优配齐村“两委”干部100余人,梯次配备村主、副职后备干部60余人,分门别类建设乡土人才库200余人。二是不拘一格育人才。举办“三农讲堂”34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2人,开展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种养大户等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的精细化培训;三是筑巢引凰招人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创业条件、创造就业机会,吸引镇外人才来均返均扎根发展。
(三)多点发力弘扬时代旋律,推动文化振兴一是全面建管用好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镇直单位突出业务职能、各村(居)结合日常工作分门别类成立志愿服务小队,做实做细“群众点单、干部接单”志愿服务,世美书院成功打造十堰地区特色所。二是全面开展修订村规民约专项活动。制定奖惩标准,提倡婚丧简办、其他不办,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邻里,治理赌懒恶。三是加强“古均州”化影响力。扶持本土文艺、组织送艺到村,创作一批世美喊冤、孺子歌、八岔子等“古均州”标识文创产品,不断挖掘移民精神、发扬八大碗、十三花等道地饮食。
(四)因地制宜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振兴一是巩固全国卫生乡镇创建成果。每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7名保洁员常态化开展工作,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督办检查制度化,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村村比”奖罚明晰,“户户评”力度加大。二是夯实均县镇绿色发展基础。严格落实河长制,严厉打击非法开山采沙、秸秆禁烧等行为,有效控制养殖规模。三是确保一江清水北送。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库岸水面“四清”,渔业和渔民转产转业发展有序推进。
??(五)夯实基层党建战斗堡垒,推动组织振兴一是持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镇各级党组织共领办民生实事102件。二是创建“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党建示范区。争取项目资金1700万元建设均县集镇原址博物馆。依托世美书院,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在核桃园村打造红色驿站。三是高质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任务。全面落实换届硬性指标要求,村级财务审计全面完成,确定95人的人事方案,“两委”交叉任职29人,女干部36名、35岁以下干部37人、中专高中以上学历63人。
??统筹发展与安全,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一是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根据不同时期疫情防控形势需要,落实落细落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开展“就地过年”、疫苗接种、防控知识等政策宣传,营造全民防疫氛围;持续摸排检测本地发热人员,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区域来均返均重点人员均落实了“四包一”管控措施;完成辖区常住人口全员疫苗接种全镇六小门店、机关村(居)等申请使用场所码254个并规范使用规范开展“十六类重点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和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全镇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二是持续抓好矛盾化解和平安稳定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下访及镇村书记接访制度,借助“十户互助”化解信访矛盾,搭建微视频平台管控重点人员,建立73名重点人员管控台账,实现进京赴省访0人次。对学校、加油站等重点区域开展安全生产排查34次,全覆盖开展全民反电诈宣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借市委、市政府“一核一圈两带”拥江战略发展机遇,依托均县镇山水人文资源禀赋,融入沧浪文化旅游圈、环武当文旅康养示范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沧浪之心”精品旅游小镇。力争2022年底完成社会生产总值9.75 ?亿元,同比增长6.73% ;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0元,同比增长6.56%。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优文旅业,打造“沧浪之心”精品旅游小镇。一是高标准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借市委、市政府“一核一圈两带”拥江战略实施机遇,坚持生态旅游发展主方向,充分发挥环库、亲水、古镇、人文等要素优势,着力构建“游武当仙山、赏库区美景、玩均州古城、观均州八景、看世美大戏”的山水人文、康养旅游开发格局。二是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主动融入环武当旅游圈。加快六均一级路建设,推动武当山、六里坪、均县旅游资源互补、线路互联。加快太子岛、雁落莲池、房车营地等旅游景点项目实施,着力融入“环武当山文旅康养示范带”。三是开发古均州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主动融入“沧浪文化”旅游圈。启动实施“江底观光”隧道建设,联通均县、习家店、龙山黄金三角旅游带。加大资源整合及建设投入力度,配套“均州八景”等景点建设,继续推进老集镇原址博物馆、太子岛、世美故居等景点建设,打造“空中坐旅游巴士瞰沧浪绿水,陆地游移民新镇赏‘均州八景’,水下踱江景隧道观均州古城”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和旅游宣传推介,建设孺子之歌、凤起舞林等文创项目。

(二)做精做新农业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加大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重点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系统性返贫。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持续发挥效益,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做强柑桔产业。以关门岩、洪家沟、怀家沟、九里岗等村为核心产区,推动柑桔产业“再创辉煌”。完成桔园改造1万亩,建设高标准桔园2000亩,推进精品园、采摘园、观光园建设,打造一批生态休闲采摘桔园。三是依托资源优势,做精水产产业。依托优质水源,在三里坡、莲花池、关门岩等村试点发展渔业种子经济,稳步扩大水产业规模,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四是传承民间技艺,做优烟叶产业。发展烟叶300亩以上,创造收益200万以上,增加财政收入40万以上,建成国内一流的雪茄烟生产基地。推动“古均州名晒烟”28道工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扩大“古均州名晒烟”的知名度。五是探索新兴领域,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罗汉村油橄榄产业经验,鼓励各村结合本村传统产业优势,发展高标准、规模化、高品质特色农业,建成一批特色农业旅游景点,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一是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绿满均县”活动。加强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持续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生态修复、流域治理,做到四季挖窝、三季植树,能植尽植、应绿尽绿,实现全域绿化、全域生态化。围绕“镇村同治、全域共美”目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污水、垃圾收集全覆盖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创建无废乡镇和污水零直排村居单位。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以环保督察为契机,重拳出击突出环境问题,从严保护临水库湾、山体岛屿等资源,巩固“退捕禁捕”成效,确保天蓝地绿水碧气清。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宜居美丽标准,整合资金,建设1—2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对已建成的村庄进行改造升级并加强管理,在保持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彻底解决村头不亮、路两边不畅和村庄不整洁等顽疾。三是探索“两山”转换路径。积极争取试点探索建设“两山银行”,对全镇分散零碎、闲置的生态资源等沉睡资源整合提升,统筹资产注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四)推动镇村一体化发展,建设富美新农村。一是推进智慧小镇建设。积极对接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运营商,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互联互通,实现镇、村户之间视频、网络、信息共享。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产品、市场精准对接,推动网络直播基地建设,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和活力。力争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智慧路灯和覆盖全镇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完善镇村交通网络。以打通内循环、连接外循环为抓手,分年度实施六均路——关门岩、六均一级路、集镇——太子岛、迎风寺——九里岗、集镇——习均大桥等5条线路的全面提档升级,形成以集镇为中心、发散辐射周边、水陆并举的交通格局。实现黄土公路提档升级,早日修复损坏的村、组道路,打通“断头路”;强化农村道路安保措施,优化农村客运线路及班次,提升农村安全保障及客运能力。积极争取打通迎风寺至郧阳区青山镇的连接线。三是建设特色乡村。围绕镇党委打造黄峰片区沧浪文化旅游村群、土桥片区康养度假村群、黄胡湾生态农业村群,寨芝河环武当文化村群“四条线”,在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分片区做好村庄规划。每个片区选取1—2个村作为试点引领,稳步推进特色乡村建设。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准招商。一是加大文创、旅游开发类企业的招商力度。二是加大柑桔、烟叶、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柑桔深加工项目,积极配合市招商专班紧盯北京北冰洋桔子汽水、广东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柑桔深加工企业,借助其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助力我镇发展柑桔深加工;三是加大房车旅游等新兴市场主体招商引资力度;四是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北京对口协作单位优势,吸引知名企业来镇投资兴业。与此同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异地可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拓展中心学校青少年实践基地,统筹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增设沧浪文化、古均州文化兴趣课。二是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提升村级卫生室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全面推进科技、文体、广播影视、民族宗教、老龄等事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三是加快完善惠及民生的社会保障网,不断提高社保、低保、救助、就业等保障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扎实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守稳重大风险“底线”,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守牢社会稳定“防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市委关于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严肃政治生活。二是持续深化组织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不动摇,健全完善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振兴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坚持目标效果导向,开展乡村振兴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一月以排名,一季度一考核,年底结硬仗,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有为有位,不断筑牢筑实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三是坚定不移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自身监督,推动形成坚守正道、清正廉洁、勤政务实、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

?

均县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1年11月5日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