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伊始,沈教授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及相关学术领域。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含丰富人文精神的,用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医学科学。中医理论中含有丰富的古代哲学、古代文化等内容,例如天人合一思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大医精诚等。中医主要特点有整体观念(有机整体、天人相应)、辩症施治(症候辨别为基础)、简便廉验、治疗疑难疾病(白血病等)、养生防病保健等。
西医则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伯克拉开创科学的医学,希伯克拉底被称为“医学之父”。近代医学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最终发展为现代医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创立心理实验室,使其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发展的。心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医学心理学则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起来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最后,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是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有别于医学心理学的新兴学科。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籍。到1980年,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来。

中医学中,人的情志分为七情,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学上把七情划分为五志分别对应五脏,而五脏又分别对应五行,五行相生相克,五志同样也会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