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交通运输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仔细实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聚焦脱贫攻坚,突出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各项工作稳步推动,取得了较好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状况 (一)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一是着力推动在建高速进度,强化协调服务保障,刚好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5月份,渭武高速XX段限制性工程化马隧道双洞按期顺当贯穿,6月份,两徽高速果老特长隧道双线贯穿,为渭武高速、两徽高速年内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武九高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杆线迁移等工作顺当进行。二是努力克服融资难题,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和督导督查,7条334公里一般省道和3条27公里旅游马路建设加速推动,完成投资1.44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的48.6%,均超额完成了半年安排任务。三是扎实推动农村马路项目建设,8条232公里路网改善项(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目和4项17.7公里窄改宽项目共完成投资0.443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的52.(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4%,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3个站场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42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的60.87%,进展较为顺当。 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7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任务77.36亿元的57.9%。其中省属交通项目完成投资35.8738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66.5亿元的54%(渭武高速完成投资11.95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24.3亿元的49.2%;两徽高速完成投资7.81元,占年度投资安排12.2亿元的64.1%;武九高速完成投资16.11亿元,占年度投资安排30亿元的53.7%);市属交通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81.7%。 (二)“四好农村路”扎实推动,交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建设上,一是紧盯“两通”目标,着力固强补弱。今年,我们组织人力,对“两通”指标开展了全覆盖、无死角的实地核查,在市、县、乡、村四级进行了公示。全市3201个建制村,除武都两个不具备条件外,其余全部通畅,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全市除9个建制村不具备通客车条件、8个将于2022年通客车外,其余全部实现了通客车目标,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5%。二是紧盯交通扶贫,提升通畅水平。纳入省级数据库的2022至2022年度“畅返不畅”整治路段已完成整治186.6公里,占安排任务的93.9%。今年动态新增“畅返不畅”路段46.2公里,已完成整治27.6公里,占安排任务的63.9%,预料9月份完成整治任务。三是对标冲刺清零,刚好查漏补缺。3个建制村通畅工程中,康县铜钱镇八仙位村村委会搬迁新址的2.8公里通畅工程已完成,文县口头坝乡坪上、成家山村通畅工程已铺筑路面2.1公里;206.9公里水毁路段已修复完成73.9公里,总体进度43.5%。其他固强补弱工作正在有序推动。四是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主动对接市农发行,推动农发行与康县政府主动合作,争取农(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村马路建设贷款资金,目前已完成相关条款探讨和方案编制,正在按有关程序报批,为我市破解农村马路建设难题,拓宽融资渠道探究了一条新路。 养护上,持续深化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全市195个乡镇成立了副科级建制的农村马路管理所,选聘公益性岗位人员6451名投入农村马路养护管理,主动推行集中养护、企地共养、市场化养护等模式。推动将农村马路管理养护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上半年,县级地方财政共筹集日常养护经费1050万元,全市农村马路列养率达100%。主动推动西和、礼县农村马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行在文县、礼县、武都区、康县、宕昌等5县区开展了农村马路灾毁保险试点工作,与有关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投入人员1889人、机械315台次,筹集资金289.28万元,对上半年水毁路段进行了抢修。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