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2年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财务管理中心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政治方向,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持续完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学习教育笃行不怠,信念根基稳固有力
认真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案为戒”警示教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集中学习月”、党史学习教育和宪法学习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召开专题学习会56次,交流研讨18次,撰写心得体会126篇,促进学习入脑入心,确保专题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二)党风廉政持之以恒,组织堡垒牢固坚强
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紧围绕市局工作部署,持之以恒抓政治建设、抓作风转变、抓监督管理、抓纠治“四风”,开展对照检查3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6次,建立四项清单和职权风险点排查清单,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财务管理环境持续优化,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重点领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三)财务统管高效运转,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1.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强化日常经费支出审核
财务中心认真分析各岗位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经费支出审核环节,设立三级审核制度,保证经费支出符合国家、省市财经政策、法规制度要求;资金支付环节设立独立对账制度,安排专人每月直接从银行获取相关单据,独立核查是否有异常的资金进出,保证每笔资金都是经过审批的授权支付;会计核算环节,制定会计核算模板,统一会计核算口径,采取完成时限和专项检查制度,确定次月的固定日期为上月账务处理完成日,成立检查小组,定期对每月工作完成进度和质量进行核查。通过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运行,为交通财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2.加强预算执行调度,预算执行进度明显提升
财务中心按月将预算指标使用、结余情况提供给各个单位,指导各单位合理申报计划。按月编制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表,协助各单位分析预算执行滞后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进度,在局领导的指导和调度下,2022年整体预算执行进度较上一年有明显的提升。
3.强化预算绩效理念,按时完成2023年预算编制工作
财务中心根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的通知》,贯彻省市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过紧日子”若干举措,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约束机制,加强与局直各单位的沟通,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说明、精确资金规模,保证重点工作任务资金保障,预防财政资源配置“低效无效”,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精准性,顺利完成2023年预算编制各项工作。
4.开展局直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内部审计工作
委托第三方对局直10个事业单位和项目办2021年度经费支出进行专项审计,促进各单位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5.按时完成2021年度部门决算工作
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认真编制决算报表,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总结经验,指导局直事业单位按时完成决算公开。
6.编制预算绩效实施方案,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参与编制预算绩效市级交通实施方案,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评估、监控、自评和结果运用工作,为我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7.完成2021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中心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根据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的编报工作,并按时间节点及时报送。
8.按时完成2021年度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工作
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财务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编制操作指南及相关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顺利完成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工作。
9.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
按照《关于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情况的通知》要求和市局工作安排,财务中心积极督促局直单位开展自查,经查没有乱收费情况。
10.认真完成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工作。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规范市直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通知》要求,及市局领导的工作部署,对中心统管实体银行账户的结余资金进行分析,与财政部门对接,按照要求上缴财政指定账户,并于10月10日办理了账户撤销手续,银行账户清理工作顺利完成。
11.认真核查局直事业单位资产出租收入情况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为落实《六安市财政局关于转发<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确保2022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政策落实到位的通知>的通知》要求,中心组织对2022年局直各单位房租收入上缴情况进行核查,保证局直单位国有资产出租收入及时上缴非税。
12.开展低效闲置资产清查处理工作
根据《六安市财政局关于转发<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低效闲置资产清查及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中心指导督促局直各单位梳理资产和长期挂账情况,切实履行催收、核报等义务,并严格按时间节点进行统计、审核、上报。
13.全力做好巡查审计配合保障工作
中心安排专人对接巡察工作,实事求是提供财务资料,认真回答巡察组问询的财务方面问题。市审计局对局属单位2022年防疫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工作,中心积极响应,及时提供相关凭证,全力配合审计工作。
14.开展局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
组织局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30余人开展业务培训暨“强化服务,提升能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倾听意见交流座谈,有效解决局直事业单位报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局直单位报账人员业务水平,加快报账流程。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抓提高政治素质
根据中心实际制定2023年度学习计划,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并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科学设置学习培训专题,组织交流研讨,坚持自主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做到提前准备、精心安排,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能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1.加快内控执行体系建设
把大力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作为依法理财的着力点,针对财务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业务流程中的主要控制环节和各项业务控制要求,界定各环节各岗位责任,建立包括风险事件应对、内控有效性自纠自查、内控结果应用等内容的财务管理内控执行体系,推动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2.完善专项风险管理办法
针对预算管理、支出审核、资金支付、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系统分析、评估各项业务风险,明确具体控制目标,采取相应的防控与应对措施,形成及时审核、及时沟通、及时核对数据和账务、及时处理差错、互相监督的风险防控机制,为人员安全和资金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财务管理干部队伍
一方面鼓励干部职工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另一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业务知识、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软件操作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提升与局直各单位的沟通能力,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做到“熟单位、熟业务、熟政策”,着力培养一批“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的新时代财务管理干部。
(三)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提高预算工作实效
1.加强政策学习,吃透精神
加强专题培训,系统消化预算编制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及落实政府采购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梳理预算编制的依据、标准、方法等内容,确保准确掌握编制各项要求。
2.加强沟通协作,多方联动
加强与财政部门、局直各单位的沟通对接,了解预算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对部分单位预算执行进度未达标、部分预算绩效目标落实不到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预算执行未达标情况,协助各单位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做好业务辅导,抓好落实。
3.加强资金统筹,注重绩效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厉行节约“过紧日子”有关要求,优化支出结构,保障人员经费,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有关交通重点工作任务经费支出,确保各项支出预算科学合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四)严格经费支出审核,规范报销流程
1.健全机制,完善相关财务制度
指导局直各单位制定完善内部各项财务制度,重点关注大额资金的支付内部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支付的前期相关程序。
2.严格程序,规范资金支付行为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财经法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落实三级审核制度,重点关注“三公”经费,坚持只减不增的原则;加强一般性支出审核;进一步强化会议费、差旅费支出的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支付。
3.加强指导,加快支出审核流程
加强与各局直各单位的工作对接,及时传达最新的财经政策,加强局直单位报账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报账的一次成功率。
(五)规范会计核算活动,提升核算业务水平
1.统一报账口径,抓实日常核算
及时处理账务核算,严格按照会计基础性工作规范要求,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统一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报表的格式,会计档案资料的装订归档。按期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日清月结。定期对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定专人对账务处理情况进行月度稽核,对同类业务明确账务处理口径,提升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严格执行保密规定,规范会计档案管理
要求财务人员对工作中知晓的局直单位内部财务信息,不得随意传播。严格执行会计档案归档、查阅、复制、销毁制度,非上级相关部门检查、局直单位对账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不得调阅、复印财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