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宜州区水果生产服务中心 2020年水果生产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宜州区水果生产服务中心

2020年水果生产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果行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十大百万”“三特”水果产业生产服务工作,水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2020年全区水果总面积13.17万亩,其中新种“三特”水果面积4824亩,水果产量13.15万吨,产值4.6亿元,培育水果专业合作社,创建水果示范(低改)基地 35个,其中县级示范基地4个,面积1690亩,乡级示范基地31个,面积8580亩,举办水果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580人次,水果良种覆盖率达95℅,优质果品率达75℅以上。

一、工作亮点

(一)创新培训模式。一是通过“走教”方式进行水果生产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进入果园,贴近农户开展培训活动,现场教给水果种植户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二是派遣科技特派员定期到贫困村、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大面积提高水果种植户的管护水平;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微信、QQ群等)互动及时解答水果种植户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建示范基地。通过实施“三特”水果“提质增量、抓好示范”项目工作,增加水果单产,促进增产增收。2020年全区实施示范面积10270亩,其中县级1690亩,乡级8580亩。据预测,示范面积比面上平均每增0.25-0.3吨,优果率达到75%以上。据测算,2020年全区示范增2570吨,果园增产果农增收。

(三)致力产业扶贫工作。2020年扶贫产业(水果)以奖代补项目共完成460个农户1786人,申请水果以奖代补面积1625亩,经审核奖补面积1620亩,奖补资金1485727元,其中标准奖补1055055元,增加50%奖补360501元,增加30%奖补70171元。

二、工作主要成效

(一)狠抓“三特”水果产业建设。成立“三特”水果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水果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大力引进特早、特晚、特优水果品种,不断优化原有的水果品种,充分利用创新技术适宜地调整水果产期,使之错开上市时间,满足水果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今年引进了多种优质水果品种在庆远、洛西、北牙、北山、德胜及同德等乡镇种植,效果很好,推动了全区“三特”水果产业建设的进程。

(二)狠抓良种化建设。成立水果良种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水果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大力引进名、特、优、新品种,不断优化原有的水果品种,充分利用创新技术适宜地调整水果产期,使之错开上市时间,满足水果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今年引进了多种优质水果品种在庆远、洛西、北牙、北山、德胜及同德及等乡镇种植,效果很好,推动了全区水果良种化进程

(三)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水果技术创新活动,紧密联系上级水果科研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传授最新的生产技术,改变水果种植户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四)建立示范基地,狠抓示范样板。狠抓示范样板建设工作,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全面推进“三特”水果工程建设进程。近年来,共创建了石别镇拉并村萝卜洞屯、北牙乡平里村及洛东园艺场等柑桔示范基地的建设,重点发展葡萄、柑橘、砂糖桔、沃柑等品种优质柑桔,带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我区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在石别、刘三姐两镇分别新建两个水果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50亩,在同德、德胜两镇分别新建水果产业低产园改造示范基地640亩。?

2、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和培训12次,印发技术资料600份(册)。

3、通过本部门实地核验,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3.2吨以上,低产园改造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超2吨。

4、专项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两个高产”“两个低改”示范基地专项资金20000元已全部拨付到位(5000元/基地)。

(五)落实水果产业以奖代补政策。贯彻落实宜州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宜州区特色产业(水果)扶贫以奖代补验收方案,组织人员到相关乡镇(村、屯)严格核验,确保数据真实、有效。2020年,共核实符合要求的水果种植面积1620亩,涉及贫困人口 1786人,发放资金1485727元,推进了我区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基地基础设施差(特别是生产生活用水)和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产供销链条没有形成,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部分种植户生产观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收益差别较大。

(三)示范基地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约束了产业化建设进程,水果产业局限于“小作坊”模式。

(四)全区水果种植面积大、分布广,而农技人员太少,技术指导和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水果种植面积13.21万亩,其中新种面积2000亩,产量16.25万吨,其中新增28854吨 产值5.68亿元。

(二)大力推进“三特”水果生产工作进程,年内计划引进2-3个“三特”水果进行试种,全区水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优质果品率达75%以上。

(三)巩固水果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全年创建立水果示范(低改)基地区级2个,乡级32个,示范面积共面积1200亩。

(四)加强水果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力度,大幅度提升果农素质,规范果农的生产行为,提高水果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果品质量,全年共举办水果生产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 500 人次以上。

(五)强化水果流通工作。充分利用“刘三姐”的知名度,努力打造知名水果品牌,建立水果销售信息平台,鼓励水果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产销服务组织参与水果销售,形成整体的市场服务体系,使水果产得出来,卖得出去,有高效益。

?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

宜州区水果生产服务中心

2021年4月7日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宜州区水果生产服务中心

2021年7月

?

今年以来,区水果生产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宜州区2021年度农业“十大百万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强一产促增长”工作相关要求,致力水果生产新技术推广,强化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狠抓水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全区水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强一产促增长”工作措施,较好完成水果生产各项指标任务。1-6月,全区新增水果种植面积2736.03亩,完成河池市下达任务的136,全区水果总面积已达13.21万亩;水果产量为6667.53吨,完成河池市下达上半年任务的105,同比增加1949.53吨,增长41.32%。二是范基地创建成效明显全区新增200亩以上示范基地18个,其中县级2个,乡级16个。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3.2吨以上,低产园改造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超2吨。三是圆满完成扶贫产业(水果)以奖代补工作任务。落实奖补资金92260元,涉及脱贫户46户、水果奖补面积136.1亩,做到应补尽补。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狠抓“三特”水果生产服务,提高水果产业经济效益成立“三特”水果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技术人员组成,制定推进“三特”水果产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水果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大力引进特早、特晚、特优水果品种,不断优化原有的水果品种,充分利用创新技术适宜地调整水果产期,使之错开上市时间,满足水果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了全区“三特”水果产业建设的进程。

(二)创新技术推广应用,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水果技术创新活动,紧密联系上级水果科研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传授最新的生产技术,改变水果种植户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上半年,我中心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12次,印发技术资料600多份(册)。

(三)狠抓示范基地创建,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狠抓示范样板建设工作,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全面推进“三特”水果工程建设进程。比如石别镇拉并村砂糖桔生产示范基地、北牙乡平里村沃柑生产及育苗示范基地,果品优质,形成规模,建成了水果包装车间,享有较高知名度。全区新增100亩以上示范基地20个,其中县级2个,乡级18个。示范基地重点发展葡萄、柑橘、砂糖桔、沃柑等品种优质柑桔。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3.2吨以上,低产园改造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超2吨。示范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大带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力推动宜州区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认真落实政策,完成奖补工作任务根据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指挥部关于扶贫产业以奖代补政策的工作部署,制定宜州区特色产业(水果)扶贫以奖代补验收方案,组织人员到相关乡镇(村、屯、户)进行严格核验,确保数据真实、有效。目前,本中心完成以奖代补申报脱贫户核验46户,奖补面积136.1亩,落实奖补资金92260元。巩固了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推进了宜州区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农户过分依赖政府扶持。

(二)技术力量不足,乡镇缺乏水果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果农链条衔接不好。

(三)水果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低,部分果农生产不专业,既种果又种粮,依然推行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种植模式,果园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果品不够理想。

(四)部分果园对柑橘黄龙病疫情重视不够,群众自觉防控积极性不够高,影响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中心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人民政府工作部署,按照 “拼搏三季度、全力提进度” 相关工作要求,主要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抓好示范样板,促进示范带动,确保全面完成河池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2个县级(安马乡200亩以上县级“三特”水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洛西镇200亩以上县级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2个乡级示范基地(安马乡100亩以上乡级水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洛东镇100亩以上乡级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指导16个乡镇各完成一个新增的连片200亩以上“三特”水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创建(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二)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提升果农素质,规范果农的生产行为,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是通过“走教”方式进行水果生产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深入示范基地,贴近水果种植户开展培训活动,现场教给他们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大面积提高水果种植户的管护水平;二是组建网络工作群,充分利用网络(微信、QQ群等)互动及时解答水果种植户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市场信息动态,促进产销对接,提高工作效率。

???(三)狠抓水果品牌建设,促进水果流通,提高果农收入。充分利用“刘三姐”的知名度,努力打造“刘三姐”水果品牌,通过各级农业网等网络建立水果销售信息平台,引导果农建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加入果品流通电商平台等产销服务组织,形成整体的市场服务体系,使宜州水果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取得更高效益。

(四)加强督促和指导,切实抓好入库统计工作。根据《宜州区2021年第一产业工作指导方案》的要求,组织人员定期对各乡镇和水果种植大户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重点抓好今年水果中后期管理和柑橘黄龙病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今年水果稳产增产。入库统计方面要挖掘增长潜力,应统尽统。规范台账,进一步完善支撑要件,提高数据上报质量和效率。

? 宜州区水果生产服务中心

2021年7月29日

?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