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1年,我局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上半年来,我局取了一些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根据《贵港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重点工作》(贵政发〔2021〕8号)分解工作事项,我股室承接指标任务有“实施‘商标品牌强贵’战略-年内有效注册商标与上一年同比增长5%”。
截至2021年6月15日,港南区商标有效注册量为1784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较2020年同比增长31.76%,平均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为721.77件。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2021年我区有10个部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信息1526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453条,行政处罚信息53条,其他信息20条。截至目前已累计公示信息19248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2697条,行政处罚信息1108条,其他信息5443条。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申报,企业宣传活动106家,提交申报申请企业 11户。港南区创建“放心消费示范街”2条。持续推进2021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截止6月30日,企业年报率90.37%;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88.36%;个体工商户年报率69.75%。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抓好疫情防控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691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82家次,商场超市126家次,餐饮单位591家次,药店323家次,其他经营户1572家次。2021年上半年,我局在东津、木格等辖区开展了白皮猪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8余人,查扣并无害化处理未经检验检疫猪肉645.7公斤。二是强化学校及校外托管机构监管疫情防控,加强市场销售水产品、冷冻畜禽肉类特别是进口冷冻冷藏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累计检查相关经营单位548家次,餐饮单位239家次;检查托幼机构128家次,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隐患6处。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确保我区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为应对突发疫情事件及时精准溯源提供有力保障。已出动178执法人次,检查冷库91家次,目前我区未发现有进口冷链食品,也未发现呈阳性的冷链食品。三是重点加强对粮油、肉类、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口罩、药品、消毒杀菌等疫情防治用品的价格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525人次,检查农贸市场56个次、商场超市122家次、茶叶生产企业2家次、其他茶叶经营户71家次、学校2家,配合市局完成清理规范转供电主体2家,检查药店、核酸检测机构、疫苗接种机构 64 家次,检查旅游景区 1家次,检查交通运输场所 1 家次,检查电商平台、网络经营户 22 户次,检查其他相关经营者79户次,宣传资料 320 份,积极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四是做好中高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港南辖区负责保障共2个高考考点,11个中考考点,共出动执法人员207人次,检查学校食堂56家次,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26家次,餐饮单位28家次,责令整改学校食堂3家。五是动态评估研判进口冷链食品传播病毒的风险,对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按方案优先接种疫苗,共排查了11个冷库和冷链食品经营场所,采集食品、环境、从业人员三类样品118份;其中食品样品31份(肉类21份,水产品10份),食品外包装16份,环境样品45份,从业人员样品26份,样品全部送港南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六是开展打击整治冻品走私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62人次,检查食品销售者257家次,其中检查食品冷库20家次,检查农贸市场43家次,超市98家次,进一步规范了冷冻库和冷冻肉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推动建立经营者主体责任制,提倡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做到不购、不存、不销来源不明冷冻肉品。
2021年上半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辖区内饮食用药安全状态稳步向好。
4、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大力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后管理9家,组织开展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工作2家,规范加油站计量标准29家,打击利用加油机实施计量作弊、短斤缺两、坑害消费者违法行为。今年累计抽成品油5个批次;定量包装4家5批次。配合自治区审评专家对1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审评工作;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1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1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
2021年上半年内未发生因产品(含食品相关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严重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等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调查认定的重大安全事故。
5、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我局结合创城工作开展无照经营行为执法检查工作,依法查处违法情况严重、屡查不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无证无照经营户,积极引导和督促具备条件但暂未办理证照的经营户办理相关证照,预防和遏制因无证无照经营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截至目前,我区共检查市场124个次,各类经营户42618户,出动执法人员2966人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232份,引导办理许可证378户,引导办理营业执照675户,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5份,查处无照案件0件,查处无证经营户35件,案值46.4677万元,罚款金额20.367841万元。
6、打击传销工作。扎实做好元旦春节“两节”期间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及落实中央第二巡查组巡视广西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切实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与疫情防控时期打击传销和阻断传销传播工作,且已于4月30日完成整改销号工作。上半年,我局利用单位电子屏播放打击传销宣传标语25条次,制作宣传板报1块,悬挂宣传横幅40条次、印制并发放《一封公开信》1500份、宣传资料6500份、海报500张、举办现场宣传活动2场次、接受群众咨询29人次;组织摸排及专项行动12次(其中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1次),共出动执法人员755人次,检查社区(村)225个次、农贸市场及周边285个次、城中村及居民小区78个次、酒店、宾馆、旅店、景点170个次,其他相关经营主体273户次,网上检查企业网站、网址、网店等470家次,未发现涉嫌传销线索及传销活动行为。
(二)主要亮点
1、商标品牌建设工作。2021年上半年我局积极推进本地区地标的注册、培育、发展、保护规划工作,推动地标的广泛注册和正确使用。一是切实做好2020年度地理标志使用监管年度报告,对港南区所属的5家“东津细米”地理标志商标授权使用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推进地理标志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组织推荐我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东津细米”参加2020年品牌价值评价评选,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贵港市产业园(江南园)商标品牌服务指导站邀请市局商标业务宣讲员到企业开办了1期以“商标注册与运用,助推品牌强企”为主题的“商标强企大宣讲”活动,对江南园区企业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线上线下同步一对一培训。四是组建港南区市场品牌工作专班,着力统筹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打造港南区本土商标品牌。
2、打击侵权假冒工作。2021年我局结合港南区实际,积极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深入开展,集中力量,积极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26人次,执法车辆76车次,检查相关经营户597户次,网上检查网站、网店276个次,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伪劣案件33件,涉案金额1.64万元,罚没总额10.9万元,有效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3、开展2021年全区成品油市场联合整治工作。2021年3月起,我局联合公安、工信局等部门开展了成品油市场联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计出动执法车辆15辆,出动人员75人,共摸排线索2条,检查成品油运输车辆7辆,检查加油站点7个,取缔非法油站(点)2个,先行登记25.27吨车用柴油,抽检2个样品,扣押18.4吨。
(三)其他工作情况
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教育引导行动。进一步搭建外宣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在中国食安报、广西日报、贵港日报、港南微信公众号等刊登新闻稿件20多篇次,建成港南二中食堂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站1个,取得了较好宣传效果。截至目前,累计粘贴宣传海报15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摆放文明餐牌3000余份,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30余条;开展农兽药残留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加强农兽药使用指导、农作物生产技术培训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不断增强尊法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发放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50份,接受群众咨询23人次;围绕林产品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知识,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
二、存在的问题
半年来,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从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市场主体品牌意识淡薄,不重视商标品牌培育。部分企业、个体户品牌建设观念不强,对申请注册商标的热情度不高,容易忽视创立自主品牌。二是价格收费监管工作涉及专业知识且面广,股室及基层执法人员没有得到专业执法培训,影响工作成效。三是涉镉等重金属的食品源头治理有待加强。(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根据粮食质量抽检和企业收购自检结果反馈,我区稻谷重金属镉超标情况较为突出。四是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抽检经费投入还需加大。今年我区抽检任务不得少于2220批次,预计经费288.6(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万元,区财政经费75.8万元,抽检经费的保障压力大。加上(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生产经营企业不愿配合,导致抽检工作任务重、推进难、进度慢。五是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办理难度大。物证查找难、书证收集难、获取口供难。
三、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工作,严格落实平安建设工作部署,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水平,落实好“为群众办实事”。
1、强化食品整治效能,打造安心放心消费环境。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管重点,开展各类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严把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加强创建食安示范工作,以创建促规范,以规范保安全,全面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整体提升,确保我区食品安全,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2、加大监管力度,着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商标专用权保护、违法广告整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整治、烟草等各类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做好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价格监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等工作,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开展行业乱象整治。加大反传销宣传工作力度,做好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打击传销宣传工作。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食品监管能力。持续强化培训,重点抓好专业检测和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合理配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保障和更新设施装备,实现业务用房及监管执法、通信交通装备标准化,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
港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