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丰城市财政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上半年获得荣誉:

国家级  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②我市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        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将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单独安排奖励资金500万元。

    ①2020年度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②2020年度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涉农扶贫资金统筹整合综合评价优秀(获得奖励奖金200万元);

③曾芳同志荣获2020年度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④聂志强同志家庭荣获江西省“书香家庭”荣誉称号。

   ① 2020年度县级财政工作综合考评一等奖;

② 2020年度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③饶慧敏同志荣获宜春市总工会授予的2020年度宜春市最美“娘家人”称号。

④ 纪璇璇同志家庭荣获宜春市“最美家庭”称号。

⑤曾芳、何欣惟两位同志荣获2020年度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① 2020年度丰城市妇联工作先进集体;

          ②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③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全市歌咏比赛二等奖;

④王元喜、王清泉、王凯三位同志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⑤ 孙昌科同志荣获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⑥徐江涛、陈冬凤两位同志荣获2020年度丰城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⑦ 彭宇星同志荣获丰城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先进个人;

⑧ 袁秀芬同志荣获丰城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上半年工作亮点:

1、高质量发展考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指标获得满分,排宜春市前列;地方政府债务重大违约事件没有扣分,得满分1分,排宜春第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预计得4.9分,宜春市排位靠前;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指标目前暂不参与评考计算,得0.62分(相当于满分)。

2、在宜春市财政局一季度预算执行分析会上,我局预算执行分析调度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并作典型发言;

3、非税收入收缴及查询渠道基本实现网络平台全覆盖,通过“江西财政”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各类缴费及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功能;

4、我局统一印制的“丰城市公务人员下乡餐券”为控制“三公”经费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宜春市基层减负工作组的充分肯定。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做好财政“全面统筹”,努力增收节支

加强财税库银协调联动,深入挖掘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税种的增收潜力,并将质量要求贯穿于组织收入全过程。强化“四本预算”之间的统筹衔接,既明确各自范围,又加强有效衔接,实现资金统筹使用,持续加大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力度。严格落实存量资金清收要求,对部门实有资金账户全面清理切实将过“紧日子”当成常态,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节约财力,保障好民生事业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1-6月,我市财政总收入共完成61.72亿元,同比增收14.41亿元,增长3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46亿元,同比增收11.57亿元,增长29.8%;非税收入完成11.26亿元,同比增收2.84亿元,增长3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44亿元,同比增收4.52亿元,增长15.6%。

(二)发挥财政“积极有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推动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全覆盖”,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收费,强化日常督导和检查,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有声”。1-6月,兑现再生资源企业扶持资金7.59亿元,高新园区企业协议奖扶及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发展奖励合计5929.39万元;1-4月,兑现总部经济企业奖扶资金0.92亿元。

持续推进“五贷一保”财政政策工具,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上半年开展“五贷一保”业务累计103911万元。其中:开展“助贷”业务41笔,发放资金48508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41户;开展“财园信贷通”业务46笔,发放资金23969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46户;开展“惠农信贷通”业务93笔,发放资金5721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人93户;开展“科贷通”业务7笔,发放资金2600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7户;开展“小额贷款”业务368笔,发放资金12733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5户,个人353户;开展“财政信用担保”业务3笔,担保金额10380万元,惠及企业3户。审批15家企业申请67笔银税通贷款资金3.75亿元;累计为22户再生资源即征即退企业融资担保贷款109笔5.76亿元。

靶向施策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2021年,全市共收到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322万元,目前已安排衔接资金 2797.45万元,其中产业扶贫项目2578.5万元,基础设施项目78万元,贴息资金等140.95万元。产业扶贫投入占比59.66%。

内外兼修建设生态文明。强化环境保护类专项资金的统筹整合,上半年安排污水处理费1139万元,城乡垃圾清运费用2200余万元,新城区环卫市场化保洁费用900余万元,肖江流域丰城泉港段水污染防治资金380万元,“真金白银”守护好“碧水蓝天”。

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络,继续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上半年落实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4521万元,安排职业技能提升补助资金1174.62万元,下达创业担保补贴资金1362万元。安排新投入使用小学、幼儿园设备采购费1100万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资金需求,安排新冠疫苗接种资金1312.57万元。

(三)树牢财政“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严格执行中长期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风险,截止6月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105.74亿元,未突破政府债务限额警戒线。做好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后半篇”文章,支持加大有效资产注入,在稳步发展中有序消化存量债务。切实履行地方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推动市级融资担保资源重组升级,支持金控集团做强主业、做大体量;科学指导国有平台公司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强化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完善业务管控体系。对承接上级授权管理的各类财政资金,以及市本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全面梳理,从制度上扫除监管“真空”;完善直达资金调拨机制,让财政资金与全链条监督同步落地。建立全方位财政监督长效机制。运用财政扶贫和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公务消费监管等“大数据”监管体系,完善覆盖财政全流程的内控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加强重点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廉洁理财、规范用财。

对标对表做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涉及配合中央巡视省委反馈问题1个,已整改到位;牵头整改省委巡视丰城“回头看”反馈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9条,已整改8条,整改率88.9%;针对宜春市委提级巡察反馈的33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25条,已整改123条,整改率98.4%。健全整改长效机制,精准推进落实,做好成果运用,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财政向好发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优化完善体制机制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规范罚没收入等管理模式,“以需定支”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依托部门预算项目库,探索选择使用范围广、与部门履职和管理相关度高、适合标准化管理的共性项目制定支出标准,提高项目资金申报科学性。强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推进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丰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促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清理妨碍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赋予采购人更多自主权,并积极推行政府采购电子化。优化投资评审服务机制,探索从项目申报、在线评审、专家中介管理及监督考核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大幅提升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全力支持事业单位改革,落实好资产划转、财政保障等涉及工作,理顺经费管理机制,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五)突出财政“恪尽职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强化政治引领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党建“三化”工作,创新党建载体,夯实党建基础,不断提高财政党建工作水平。以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确保广大财政干部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忠诚。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利用周五集中学习多次开展违法违纪案件的警示教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廉政意识。进一步提振全局上下精气神、汇聚正能量,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为财政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财政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一是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大。二是非税收入持续下降,难以完成全年目标。近年来,我市非税收入一直呈持续下降趋势,今年非税收入明显不足,缺口较大,难以完成全年目标。

2、可用财力不足,收支平衡压力大。一是可用财力明显不足。我市的税源主要集中在再生资源和总部经济,剔除企业奖扶资金外可用财力非常有限,而且省和宜春市每年上解压力大,造成我市可用财力缺口进一步加大。二是财政支出需求不断增加。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连年刚性增长;秀美乡村、高标农田改造等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投入加大;到期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压力加重;我市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资金支付风险加大。我市库款保障水平一直处于偏低状态。今年地方财政的减收增支将加大国库资金收支缺口,资金调度困难,支付风险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兑现奖励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促进税收增长。二是规范“一单清”收费项目,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大政府性基金征收力度。三是建议加快土地出让力度,做大土地基金收入规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补齐财力短板,提高财政统筹保障能力。一是持续推进“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应急倒贷”、“科贷通”、“小额贷款”、“财政信用担保”等“五贷一保”财政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化债券投向,强化项目保障;加强PPP项目管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三是全面统筹项目资金、债务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等各项财政资金,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

3、深化改革管理,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一是密切关注对接财税领域改革进展。紧盯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等税制改革进展,做好提前谋划和准备工作,努力在财税改革中争取最大利益。二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全覆盖、全链条的转移支付资金监控机制,实时记录和动态反映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三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编制《丰城市乡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乡镇财政考核从收入总量向实际可用财力转变,助推乡镇财政高质量发展。四是开展政府采购人监督检查,对政府采购违法违规相关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五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财务管理的指导,规范乡镇(街道)财务行为。

4、加大民生保障,突出民生民享兜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财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硬化预算约束,严控追加事项,将更多的资金统筹用于促进发展和保障基本民生。切实保障好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与就业等民生支出,强化财政对民生事业发展的兜底保障功能。一是加快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付,支持秀美乡村建设;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财政涉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二是加大力度保障教育支出。统筹资金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大学城建设,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大力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加快推进健康丰城建设。四是继续提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加大对贫困人员等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

5、强化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财政铁军。一是巩固拓展提级巡察整改成效,聚焦“谋全局、打基础、利长远”,严格执行财务、人事管理等制度,切实做到管在日常、严在经常,真正使整改成为开拓工作思路、转变干部作风、促进财政发展的助推器。二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财政干部敬业精神、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有力促进全市财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