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2021上半年年工作总结]2021年区工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区工信局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描绘“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新蓝图,紧扣重点项目任务,紧盯半年经济指标,为打造产业高地凝聚合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工业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扣重点抓产业,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一是规上工业快速发展。1-6月吴中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83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二是重点产业全面增长。全区重点产业表现良好,1-6月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规上产值和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规模分别实现350亿元和101亿元,均完成双过半目标。三是产业结构持续调优。半年预计实现新兴产业产值345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6%,较上年度提升了1.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201.3亿元,同比增长38.3%

(二)聚焦项目促投入,工业投资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工业投资短期承压。由于上半年建材成本上涨和大项目拉动乏力等原因,1-5月吴中区工业投资仅完成27.2亿元,增速同比下降9.3%,总量排名全市第9,增幅排名全市第8100个区重点制造业项目仍有25个项目尚未开工,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二是力争完成半年目标。面对上半年工业投资较大脱幅,全区多次召开工业投资分析会议科学研判,区领导带队下沉重点板块督导工业投资和重点项目进展,深挖工业投资项目潜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板块摸排情况,半年完成工业投资37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排名上升至第7位。三是招商引资取得成效。今年以来,我局牵头开展了产业创新大会和北京招商会,两次活动共有99个项目(制造业项目45个,投资额390亿元)签约,涵盖了智能设备、生物医药多个领域,为工业经济发展储备了更多动能。

(三)围绕两化抓转型,信息基础能力更加夯实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一是加快智能化改造。全面开展智能车间(工厂)诊断服务工作,33家企业提供市级智能车间(工厂)诊断服务,同时排摸区级智能制造诊断需求企业82家。大力推广智能化改造贷款贴息奖励政策,新推出35款智能制造专项贷款产品,已放贷5笔,贷款总额超(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1.1亿元。积极推进智能车间创建工作,建立目标企业库,储备市级智能车间60家、区级智能车间70家,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58个。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国家级双跨平台航天云网正式落户吴中,1+5+N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创建省星级上云企业36,推荐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5家,完成数字化转型项目63个。三是加快信息能力建设。在区内重点企业开展5G站点调试改造,累计建成5G基站1846个(全市第四)。推动标识解析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的应用,苏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省解析量排名第1,斯莱克二级节点系统实现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微软、东华、达梦等知名工控软件企业落户吴中,苏州信创产业园创建省级信创先导区稳步推进。

(四)聚力创新亮品牌,核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鼓励创新载体建设。开展国家、省级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企业排摸,邀请市工信局处室赴企业现场对接辅导。指导精赖光电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航天工程等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重要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与成果转化,开展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排摸建库工作。二是提升企业品牌能力。吴中区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首批苏州制造品牌登峰企业,53家企业被列入首批苏州制造品牌培育库名单,入库数位居苏州大市前列。3家企业(汇川技术、伟创电气、盖睿科技)获评苏州市头雁企业,2家企业(苏州协同创新、浪潮金融)获评苏州市头雁培育企业,推荐金记食品和电科院申报全国质量标杆。三是聚焦专精特新发展。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级培育库,先后组织科沃斯、瑞可达、飞华申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组织伟创电气、飞华、杰锐思、金记食品、天裕塑胶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可达获得首批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专项资金扶持。

(五)协调发展促提升绿色制造活力不断涌现

一是持续开展资源集约利用。牵头相关部门制定2020年吴中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细则,落实差别化价格政策实施意见。创新工作模式,深入开展数据采集小程序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参评对象基础信息采集。二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化工集中区整治提升升格为化工园区,牵头推动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和省攻坚行动,目前2家已完成整改,剩余1家未完成整改(威力士)已责令停产。开展民爆、船舶修造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持续深化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三发展推进绿色制造。面向区内重点制造企业和服务商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培训宣传,指导完善企业体系和标准建设,推荐金记食品申报第二批省级绿色工厂,推荐追创科技申报国家级绿色产品。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组织对区内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免费节能诊断活动,挖掘企业能效提升和节能降耗潜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尽管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吴中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但未来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实业兴区理念,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和研判,提前谋划和布局,力争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4%、达到1950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集群发展。一是谋划产业新格局。抢抓十四五开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为重点,深入开展产业系统化调研,形成科学性、前瞻性成果供区领导决策,重点在垂直行业细分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以点带面推动构建现代产业集群格局。二是优化产业新布局。积极推动苏州信创园创建省级信创先导区和苏州(太湖)软件园创建省级软件名园。加快建设5个百亿级智能制造集聚区和4大生物医药功能区。以一号任务”“一号工程一号项目为重点,聚焦全区十万亩工业保障线,以工业资源集约应用场景为抓手,编制实施低端低效落后产业淘汰三年行动计划,优化片区规划,推动集聚发展,着力优化先进制造轴和东中西整体产业布局。三是引育产业新高峰。紧紧围绕区内特色优势的产业链,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狠抓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培育,促进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产业链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力争实现超50亿级的企业6家,汇川和维信实现百亿级规模突破,以点带面实现头部效应,汇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二)狠抓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项目实施推进。先行打造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基地,“1+5+N”平台体系为基础,广泛开展智能化改造供需对接活动,积极衔接市贷款贴息政策,切实为智能化改造项目提供最优金融支持在确保完成全年400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刚性目标基础上力争再攀新高。二是加快应用场景推广。全年为区内至少100家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促进区内企业采用智能装备和信息手段进行智能化改造。50个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解决方案商7家、标杆及典型应用10,实现星级上云企业100,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00台。通过树立一批综合效益显著的标杆示范应用场景,引领企业智能化发展。三是加快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依托省级专精特新巡诊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绿的谐波等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龙头示范作用,带动相关行业创新发展,加快形成专精特新示范集聚效应,全年新创建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三)狠抓有效投入提升。一是压实指标任务。在市对区下达的110亿目标基础上,制定130亿元的攀高总目标,跨前一步倒排月度、季度计划,指导各板块对照分目标匹配工业投资项目,确保工业投资金额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上。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压实板块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增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协同各相关部门,理顺职责,提升工作合力,密切关注完成动态,加强信息共享,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建议区领导继续带队定期下沉各板块,点对点督导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入。三是提升项目储备。坚持以大项目、好项目、高技术项目为导向,持续跟踪产业创新大会和北京招商会上新签约的45个制造业项目(签约金额390亿),继续扩大智能化改造的有效增量,真正让好项目成为支撑工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强大动能。

(四)狠抓营商环境优化一是紧盯经济运行。围绕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和预判,紧盯2项主要经济指标和16项工信核心指标,对照时序进度逐月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走势、为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靠前服务企业。常态化落实民营企业大走访,畅通与民营企业家的沟通交流渠道,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继续做精做优增信基金,加大对契合主导产业定位的优质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三是强化政策保障。结合新一轮产业政策发布深入板块和企业一线开展巡回宣贯行动,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精准供给能力。优化吴中区企业服务平台(企业通)政策雷达模块,从企业找政策实现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最大化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为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