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2021上半年年工作总结]越西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1年深化改革上半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越西新征程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改革精神,根据省、州、县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努力实现“文化强县、旅游强县”战略,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工作,现将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开展

以局长为组长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为切实提高我局各股室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改革工作,并按照职责将任务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人,拿出具体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措施,夯实改革工作任务

一是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应急广播体系。更换、维修广播电视户户通卫星接收设备315次,维修地面数字电视机站15次,更换有线电视网络光纤线路5次,维修机房设备6次。目前我县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已实现和省应急广播指挥中心联网,能正常及时收到和转发省应急广播指挥中心发布的应急广播下发的应急消息。顺利完成“两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活动的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有效确保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和网络信息安全。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成立联合执法检查组,全覆盖对全县1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2处,县级9处。)进行安全检查,有力保障文物安全。完成诸葛亮题写“今日山头”雕刻工作,完成以展示越西县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成果、越西县新十景风光、越西文昌文化、彝族文化为主的公路沿线269副文化元素彩绘打造以及展示越西县脱贫前后对比为主的城北感恩社区脱贫攻坚浮雕墙项目生动展示越西深厚文化底蕴。

三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利用机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认定传承人,积极申报州级、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完成彝族马步音乐传承人吉木五加的申报文本和纪录片拍摄,填报省级传承人达足石布、海来比比嫫、拉衣五沙木、曲木阿依、越西县普雄镇彩遗坊彝绣专业合作社的相关资料,完成整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目前已通过了州、县两级的自评。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彩遗坊,完善展览、研究、收藏等功能。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及非遗宣传活动,在城北感恩社区主办开展非遗活动学党史·传非遗——越西非遗人献礼建党100周年作品创作展示活动,完成非遗摄影作品入选《“凉山非遗·守正创新”摄影作品征集》;组织非遗节目“月琴表演”参加越西县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汇演。发展特色文化村,呷古彝族刺绣村、银饰瓦曲村、彝族漆器且拖村;同时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越西县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和越西县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成果展在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成都)举行。成都举办越西美丽乡村手艺先行——彝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主题展。

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免费开放,举办美术、摄影成人培训班、读书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举办“2021年第一期免费摄影讲座”、“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月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文昌文化—洞经音乐展演活动”,免费开设2021年第一期免费钢琴培训班。举办“大美凉山——喜迎建党百年”第二届拉玛酒业杯手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展出摄影作品90幅。

五是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观音河景区建设项目、大瑞镇郑家湾村红军园建设项目、南箐镇南新村文化景区项目、小相岭村文旅产业扶贫项目等文旅项目建设,指导大瑞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3A级景区完善相关后续工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做好景区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工作,确保文化旅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六是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治理。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在线培训、直播培训、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素质。深入开展“创安2021”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禁毒防艾”等工作,上半年,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执法检查182家次,检查人次296次,发现安全隐患10起,整改10起;开展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禁毒防艾”、“森林防火”培训和“安全生产月”宣讲暨汛期“安全生产”培训共3期;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1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3次;开展扫黑除恶行业乱点和行业乱象专项整治1次;开展噪声污染整治2次。

(二)主要采取的措施

1.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组织技术人员掌握新技术,对设备进行熟练操作,通过已经与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联网的乡镇应急广播平台和县城应急广播终端,将省应急广播指挥中心发布的应急消息传递出去。二是组织技术力量对县局机房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接收设备、播出设备、供电设备进行排查,对工作不稳定或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更换。三是对地面数字电视和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发射基站设备进行检修。四是与县融媒体中心加强联系,整改在排查中发现的风险点,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播出安全。五是在重保期内实行领导带班、双人双岗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执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重要保障期零报告制度,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工作,确保我县广播电视节目在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和重要活动安全播出工作万无一失。

2.建设一批特色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功申报越西县普雄镇呷拖村州级非遗保护项目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和越西县乐青地(现合并为越西县贡莫镇)州级非遗保护项目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两项为国家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之一的“两个工坊”,新建约5000平方米的非遗扶贫工坊基地,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积极开展群文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赋能功能。通过举办越西县举办“大美凉山——喜迎建党百年”第二届拉玛酒业杯手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活动,文昌文化—洞经音乐展演活动,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月系列阅读推广等活动(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进一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全方位展示我县发展变化,生动展示全县各族儿女艰苦奋斗、感恩奋进精神风貌。

(三)特色、创新性、经验性做法

1.构建乡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从2016年开展广播电视攻坚扶贫以来,我县已发放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近3万套。面对群众进城维修广播电视设备困难,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择(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9个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有一定维修能力的乡镇,建设乡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并与168个行政村广播员签订协议,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人员,形成县、乡镇、行政村三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基本上做到小故障不出村,大问题有人管。

2、探索非遗扶贫路径。依托我县丰富的非遗项目,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机遇,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非遗+扶贫”,已成为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3.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以文旅融合提升乡村旅游,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通过修复生态、优化环境,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了农户菜园子到苹果小镇的蝶变。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通过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实现旅游+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田园艺术景观、旅游风景道、自行车公园、主题研学等旅游新业态新载体,成为游客和村民乐享生活的新体验。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项目资金方面,我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完成县级平台和乡镇平台的建设,县级平台和乡镇平台已能正常联网,实现了中央、省县、乡镇四级联动。但是168个行政村村级应急广播平台尚未与县、乡镇联网,县城应急广播终端数量少未能有效覆盖,还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县、乡镇、村联网和县城应急广播终端建设。

二是正在申报推进保安尔苏藏寨3A级景区创建工作中,由于平原村目前的旅游公路的建设、旅游基础施的建设和创建要求差距较大。

三是人员配备方面,当前我局干部职工老龄化现象严重,旅游、广播电视、文化等方面缺少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请上级部门根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专业实用的青年人才,凝聚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加快乡村振兴进程,为乡村振兴工作和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增活力、添后劲。

三、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继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美术馆免费开放。积极举办免费美术培训班、免费书法培训班、美术成人培训班、读书班活动、组织实施好广场舞培训、乡镇文化活动举办等文化惠民各项工作,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办好第六届文昌文化节,高质量完成凉山州脱贫攻坚文艺汇演工作人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继续做好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挖掘、收集、整理资料等各项工作。启动开展2020年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继续开展越西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支持非遗项目的各个点做好非遗保护、发展等工作,多创造新非遗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做准备。同时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推进禹王宫等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三是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加快A级景区创建工作,继续指导大瑞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3A级景区完善相关后续工作、继续申报推进保安尔苏藏寨3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中所水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深化打造文旅品牌。

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要时段、重点时段保障期的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