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2021上半年年工作总结]寻乌县人民政府

    寻乌县主攻新型城镇化工作以建设“山水客家韵、灵秀寻乌城”精致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2021年主攻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提品质、强管理、树形象,把我县打造成为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风貌美,在赣粤闽边际城市群中有影响的节点城市。现就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概况
寻乌县主攻新型城镇化2021年列入市调度实施项目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2.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2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8个,续建项目2个。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0个,开工率100%;年度完成投资10.88亿元,投资完成率71.2%,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
    二、工作成效
  (一)高位推动,系统谋划部署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调度主攻新型城镇化工作,召开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作调度会,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山水客家韵、灵秀寻乌城”精致宜居城市建设。
   1.坚持一个理念。立足“四精”理念,精谋划、强调度、上项目、补短板、创特色、重品质,将主攻新型城镇化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落具体。
   2.落实两个方案。科学定制了《寻乌县2021年主攻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同时结合实际,认真梳理2021年度建设重点项目,制定《重点项目推进方案》,明确时间要求,强化工作调度,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保障工作推进有序有力。
   3.执行三个制度。执行民主评议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组织开展现场民主评议,高效推动工作开展。执行项目一线调度制度,县分管领导常态化践行“一线工作法”,现场解决工作推进中的节点、难点问题。执行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各炒一盘菜、同办一桌席”原则,分工负责、协同联动,聚焦聚力工作任务如期交账。
  (二)规划引领,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大
    1.城市规划科学编制。坚持以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推进。紧盯重点区域规划,城西片区(中山西路至向阳大道)修建性详细设计已完成第一轮成果。
    2.城市分区合理布局。规划构建“一带五区,多中心多节点”的总体功能结构。“一带”为贯穿南北的马蹄河城市生态滨水风光带,“五区”为各具特色的城(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北综合片区、城南生活片区、城东商贸片区、黄坳产业片区和石排产业片区,“多中心、多节点”为各层级的公共服务配套中心。
    3.城区规模不断壮大。依托瑞梅铁路规划趋向,加快城西片区建设发展,畅通与周边区域的连接,推进火车站及民营创业园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2平方公里,人口城镇化率达50.43%。
  (三)因地制宜,城市功能与品质持续提升
围绕“三年进一流”工作目标,在获评2020年度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提质进位专项考核先进县城”的基础上继续奋勇争先,全力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八大行动32项工作。
    1.全域网格“美加净”。建立健全县、部门、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发动全县机关单位开展环境卫生网格化治理,组建党员、群众志愿队伍,动员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社区环境。全域开展防盗窗、线乱拉整治,实现“脏乱差”治理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今年上半年,共清理垃圾死角1094处,清理垃圾1418吨,中心城区机扫率已达到90%以上,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稳步运行运行。2020年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方评估调查寻乌排名全市第三,全省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寻乌排名第一。
    2.多措并治“城市病”。持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和交通体系,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城东小学北侧道路、石屋井街道路、家和路等项目建设,配建红绿灯智能延时系统,实现全县微畅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对马蹄河周边山体进行修复,修复山体305处,种植阔叶林,降低农业污染。呵护寻乌“一江清水”,定期对县内河流、水库、山塘、沟渠等水域垃圾进行全面打捞、清理及清运。严格落实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加快城区公园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增绿补绿。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3.创新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精准化、智慧化管理,推进数字城管平台向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提升,实现城市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区域全覆盖。充电桩新基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塘坪和怡心家园保障房智慧小区试点已完成建设。城市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获全省2020年度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突出单位表彰。
  (四)着眼民生,城市更新进一步加快
坚持“四精理念”,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大力完善城市功能服务、市政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更新,不断提升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环境。
    1.补短板。持续开展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专项行动,推进城区停车场项目建设,水角流双层停车楼、岳家庄立体停车库、政务中心停车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城市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持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城市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有序推进城区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
    2.优功能。持续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在美丽宜居示范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市场、养老等领域公共服务建设,如期完成博物馆、人民医院住院大楼、长宁集贸市场、城市公厕等项目,稳步推进客家小镇商业街、城区公园、石田心地下人防工程暨幼儿园保教楼建设工程、夕阳红康养中心、建材大市场等项目建设,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基本成形。
    3.促提升。持续提升居民宜居指数。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有序完成,328户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已完成一季度发放,292套人才住房建设任务已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涉及480户居民的2021年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5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正在有序施工。2所城区幼儿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室内外装修进度已过(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半。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全面开展,完成《寻乌县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制定,目前第三方体检机构采购公告已经挂网。
   (五)要素聚集,城乡协调发展统筹推进
    1.有序实施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对标上级要求,围绕“一方案两清单”,以圩镇为重点,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功能品质,提高治理水平,共同致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圩镇清爽整洁、镇村治理有效、客家风貌鲜明的宜居宜业小城镇。今年上半年,全县9个乡镇共64个项目已开工,12个项目已完工。
    2.持续开展示范乡镇建设。紧扣“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推进示范乡镇建设。第一批示范镇(南桥镇)建设落地成型,圆满通过考核验收,荣获第一批示范乡镇建设三等奖。第二批示范镇(留车镇)建设未来可期,聚焦“两年见成效”目标,充分考虑留车镇实际,将留车镇打造成为“产业强镇、商贸旺镇、宜居福镇、文明新镇”,2021年计划实施项目17个,年度计划投资8.6771亿元,已完成年度投资4.2611亿元。第三批示范乡镇(澄江镇、菖蒲乡)建设全面推进,澄江镇2021计划实施项目23个,年度计划投资2.135亿元,已完成年度投资0.972亿元;菖蒲乡2021年计划实施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2.6127亿元,已完成年度投资1.0855亿元。
    3.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从细部到重点全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一是持续开展屋顶脏乱差、“线乱拉”、建筑工地扬尘、外飘防盗网、违法建设、垃圾分类治理等专项环境整治;二是紧扣公路沿线环境细部治理,累计拆除公路沿线违法建筑物(构筑物)400余处,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600块,沿线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紧抓农村人居和圩镇重点区域环境整治,以农贸市场周边、城郊接合部、城中村和居民小区为重点,开展“九乱一毁”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乡镇环境改善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融资仍有压力。特别是一些社会投资项目存在有后续建设资金压力。
    四、下一步打算
  (一)落实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加速施工进度。根据主攻新型城镇化行动方案,对照今年工作计划,科学优化项目工期倒排,落实挂图作战机制,确保项目年底如期交账;二是强化攻坚调度。进一步强化县级领导干部和项目牵头单位的攻坚一线调度力度,确保项目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继续落实“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督查、点对点通报”“一季一督办一通报”工作机制,督促各项目责任单位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主攻新型城镇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快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一是加快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城区停车设施建设,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补齐设施短板,解决民众当前关切问题。二是坚持建管并举。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进度同时,不断完善管护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创建美丽宜居环境,倡导形成城市文明生活新风。
   (三)共建共享,扩宽资金渠道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破解资金“瓶颈”。二是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建筑工地围档、小区墙体等载体,做好工作宣传,引导民众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社会关注、群众支持并参与的共建共享氛围。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