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现将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项目推进扎实有序。按照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共实施总投资1198亿元的重大交通项目34个。目前,34个项目全部达到计划进度,已开工14个,开工率41.2%;累计完成投资7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9.4%。开展招商引资27次,共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无偿补助资金4亿元。同时,通过东营交通发展集团这一投融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75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铁路方面(7个)。1.京沪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高铁项目。协调完成河北段资本金出资调整;国铁集团正会同沿线天津、河北、山东3省市办理立项前各项审批手续;国家审批立项前的咨询评估和行业审查评估已先期完成;审批立项所需3项前置件材料中,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山东段、天津段均已批复,河北段正在办理;社会稳评:3省市均已完成。同时,压茬完成全线初步设计,6月28日至7月1日,国铁鉴定中心举行审查会议,力争下半年先期开工公铁两用黄河大桥。2.淄东城际铁路项目。已争取列入了待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城际铁路网规划,先期委托铁四院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协调省铁投集团听取方案汇报,正在深化可研报告。3.东营西站改造项目。已确定外立面设计方案,国铁济南局正在运行内部程序,明确由东营交通发展集团筹措3000万元补助资金,计划7月份开工建设。4(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新建东营东站项目。正在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站房设计方案和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等事项进行前期论证,拟列入淄东城际铁路项目一并规划实施。5.东营东站至德龙烟铁路支线、德龙烟铁路至张东铁路东南联络线(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2个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待批的《2021年计划开工铁路专用线项目清单》,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初稿,下一步,开展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社会稳评等报告编制。6.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项目。已出具选址意见书,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了工程可行报告评估会议,正在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编;并压茬推进环评、用地预审、水土保持、社稳评价、选址报告、海域使用论证等报告编制。公路方面(8个)。1.滨东潍沿海高速公路项目。已列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初稿,正对局部线路方案进行比选。2.东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已列入2021年省重大项目和高速公路重点开工建设项目,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可研报告行业审查意见,交通运输部正对咨询评估单位出具意见进行复核;协调山东高速集团、潍坊市政府于3月26日在我市召开了项目建设动员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完成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组卷资料审查,正在协调尽快上报自然资源部;文物评价报告和社稳评价报告正在审查,即将批复;已完成路线方案、通道和立交等交叉构造物设置方案意见征求、签订取土场意向性协议、沿线化工厂出具拆迁承诺函等工作;压茬编制完成初设初稿,于6月23日至25日组织召开了内审会议,正在修编,尽快上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3.S227河辛线垦利段及广饶段大修工程。完成施工、监理招投标,参建单位已进场,完成项目驻地及拌合场站建设,封闭围挡、交通指示标志设置等工作,正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手续。4.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方填筑完成60%、桥梁施工完成70%,力争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有望比合同工期提前1年。5.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工程。墩柱加固全部完成,引桥盖梁完成60个,预制箱梁完成233片,箱梁架设完成147片;主桥输油管线、桥面钢板、护栏全部拆除;完成斜拉索更换40根,钢梁除锈完成2.5万平方,正在加快推进钢板补强和螺栓更换等工程,计划今年底建成通车,比合同工期提前5个月。6.庐山路南延工程。6月30日全线贯通、正式通车。7.德州路西延暨东津黄河大桥工程。20#、21#和22#桩基完成浇筑21根;19#水上主墩钢平台搭建完成,钢护筒制作及插打完成,50根超长群桩浇筑完成;跨黄河钢便桥搭建264米,完成约90%。8.G220东深线改线工程(南外环)。已列入2021年省重大项目库,确定线路方案,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行业审查,正在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并压茬开展初步设计、用地预审、规划选址、文物勘察、环境影响评价等报告编制。水运方面(10个)。1.东营港区10万吨级液体集装箱码头项目。取得交通运输部深水岸线使用批复和省发改委核准意见批复,取得省交通运输厅初设批复,并同步开展招标前的准备。2.东营港区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勘察测绘、社稳评价、数值模拟等报告初稿编制完成,环评已公示,并压茬推进地勘、海域使用论证、节能评估等报告编制。3.东营港区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工程。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报告;通航安全咨询报告和船舶操纵模拟实验报告通过交通部海事局、山东海事局等审查。4.东营港区北防波堤10万吨级5#-6#油品化工泊位工程。管桩施工完成100%;港池疏浚完成87.7%;桩帽完成72.1%;平台构件完成51.8%;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5.东营港区一突堤10万吨级1#-2#液体散货泊位工程。港池疏浚全部完成;钢管桩施工完成79.2%;一突堤陆域形成完成79.9%;墩台施工完成13%。6.小清河复航工程。S227河辛桥左幅桩基完成施工,正在开展18#、19#桥墩箱梁预制;G18荣乌高速桥24#、25#主墩0号块钢筋绑扎完成,G516沾青桥左幅24#、25#主墩0号块钢筋绑扎完成,引黄济青倒虹吸北岸一期围堰箱涵完成,南岸二期围堰打设完成;王道节制闸闸墩全部完成,排架完成11个;王道船闸完成土方开挖191万立方米,大管桩全部打设完成,闸室主体底板浇筑完成12个节段,船闸混凝土浇筑完成7.1万立方米。王道船闸基坑开挖土方195万方,填筑堤防13万方,地基处理施工PHC管桩5606根,混凝土浇筑完成8.96万方,分别进度是93%、40%、100%、44%,止水帷幕施工完成,王道船闸主体计划年底完成。桥梁改造工程计划改建石村生产桥、郭家生产桥、河辛路桥、荣乌高速桥、东青公路桥5座桥梁,施工进度分别为32%、45%、42%、42%、29%,计划2022年底完成。7.广利港区海河联运泊位、1万吨级航道等4个项目。按照计划开展前期研究论证,力争明年开工建设。民航方面(3个)。1.东营胜利机场提升改造工程。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意见批复,完成设计招标,正在编制初设报告。2.中国商飞东营试飞基地基础配套PPP项目。市政基础设施:路基施工完成85%,灰土施工完成75%,水稳施工完成50%,底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15%;航空科创中心:管桩施工完成20%;航空工业坊:二次结构完成70%;空港邻悦:主体结构完成17%;航空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止水帷幕正在施工。3.航空器再交付中心配套项目。一期项目:餐厅小院升级改造、机场周边环境综合提升、老航站楼升级改造工程已完工;城市会客厅外网工程完成95%。二期项目:主要包括停机坪、通航机库、维修机库等,已办理完成建设用地过户手续及用地规划许可证、节能报告、环评报告,正在加快推进前期;机库、机坪施工图正在进行设计,初设已完成90%,并压茬推进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安全预评价报告等报批工作。项目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节能报告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审批已办理完成;初步设计已完成专家审查,机坪施工图已编制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已编制完成,等待专家审核;安全预评价报告正在编制。管道方面(3个)。1.中海化工集团东营石化-东营港输油管道项目。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投标、管材及防腐招投标、自然保护区段线路迁占;首末站及配套罐区建设完成;管线部分完成施工方案编制、线路清点。2.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液体化工仓储输油管道项目。完成立项、安评、环评、维稳等开工前全部手续;项目首末站建设完成。3.东营港-广饶(南北输油西线)原油管道项目。获得核准意见批复,完成管线勘察测绘,正在进行环评、安评等报告编制。物流园方面(3个)。1.鲁北铁路物流园项目。完成铁路专用线项目的桥涵、路涵、路基填土工程,完成推进综合服务中心、消防站、园区内道路基础设施设计工作,计划三季度开始铺轨施工。2.东营港综合物流园项目。已于5月上旬发布填土工程招标公告,已开始填土工程施工。3.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项目。园区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并开展专家评审,编制完成园区实施方案、概念性规划、一期工程详细性规划等。
(二)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全面加强危化品运输监管。以交通运输重点营运车辆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整合应急、公安等部门监管平台,实行“一张网”监管,构建起了“领导小组+中心+平台”的监管机制。积极学习借鉴疫情防控“健康码”经验,不断创新思路办法,在全省率先研发推行了“东运通行码”,实现人员资质、企业资质、车辆技术、人员准入、装卸监督、车辆清洗的“六大把关”,努力构建危化品运输数字化信用监管新机制。目前,“东运通行码”处于试运行阶段,全市161家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在途运输的11921名驾驶员已全部注册使用通行码,危化品运输车辆违章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态势,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全面抓好港口运营安全。今年上半年,共对市级港口危险化学品装卸企业开展督导检查16次,出动检查人员50人次,聘请安全专家17人次,开展航运企业联合检查22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141项;会同东营海事局、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单位,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黄河口旅游客运企业专项安全监督检查5次,联合东营海事局组织企业开展应对游船突发事故应急演练2次。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治理。实施部门异地互查,成立7个监督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开展异地交叉检查,累计派出检查组124组次,检查交通运输企业329家次,发现问题隐患944项,督促整改917项;督促全市584家交通运输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共自查问题隐患5165项,完成整改4959项;强化属地全面检查,对辖区所有交通运输企业实施全覆盖,共派出检查组1148组次,检查企业单位2728家次,发现问题隐患9781项,督促整改7799项;组织开展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提升行动,由县级干部带队,成立5个执法检查组,检查企业单位89家次,发现隐患209项,已督促整改136项;重点推进交通运输驻点监管工作,目前,全市交通运输驻点监管企业、单位51家,蹲守和流动驻点监管人员91名,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四是全面加大交通执法检查力度。扎实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整治,处罚危化品运输企业违法违规行为52起;持续开展公路治超联合整治,开展联合执法60余次;开展客运行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查处非法营运案件52起;开展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整治,先后对小清河复航工程、庐山路南延工程、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工程等7处在建重点工程开展执法检查51次;联合海事、边防等部门每季度对东营港、广利港区内所有码头、在港船舶实施全覆盖检查,维护了良好经营秩序。
(三)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交通运输运行指标稳中向好。铁路方面,完成旅客收发量30.2万人次,同比增长79.5%;完成货运量248.7万吨,同比增长6.9%。公路方面,完成旅客运输量112.5万人次,同比增长54.8%;完成危险货物运输量1215.9万吨,同比增长2.9%。港口方面,完成货物吞吐量3056.3万吨,同比增长15.9%;完成水路货运量29.2万吨、货运周转量13800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6%、8.14%。民航方面,完成旅客吞吐量38.6万人次,同比增长183.2%;完成货邮吞吐量330吨,同比增长112.34%。二是出租客运市场秩序良好。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巡游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通过巡游出租汽车企业自查,考核组现场检查,结果公示等环节,进一步促进巡游出租汽车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东营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初稿)》,进一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争取下半年印发实施;组织开展“最美驾驶员”选树宣传活动,择优选择市辖公交企业、出租汽车公司中表现突出的驾驶员进行评选上报,不断提升城市交通行业文明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出租汽车客运市场整治行动,上半年,累计开展路面执法检查1392辆次,出动执法人员415人次、纠正违章710辆次,处理投诉举报出租车案件1051件,保障了出租客运市场秩序良好。三是生态环境整治扎实推进。顺利完成第一轮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信访件销号备案工作,我局承担的19件反馈问题和信访件全部完成销号报备;扎实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全力推动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治理,坚决打赢柴油车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全市已淘汰4367辆,完成任务量112%,工作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印发工作方案及评分细则,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为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
(四)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行风热线”、“12328”交通服务热线等方式,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紧扣农村群众出行需求,积极协调县区交通运输、乡镇政府、公交公司等部门,通过调研论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运行班次,帮助垦利董集镇大王社区8个村庄、2000余名群众有效解决了出行不便问题。二是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协调资金1.2万元帮助沂北小区修缮破损道路,解决群众绕路出行问题;投资2万元为明月社区施划公共停车位500个,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为东营区元里村维修改造生产路,帮助群众解决蔬菜运输“进出难”问题。三是扎实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着力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执法队伍。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力所能及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交通工作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四是推广应用95128约车服务电话,建立95128工作推进机制,积极与联通公司沟通对接,补充完善相关手续,优化95128线路使用,提升出租汽车电召服务能力,持续为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外来人员约车出行提供便利。五是积极拓展城市公交支付方式,扎实推进市级公交一卡通(及清分清算)系统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同时,计划年底前开通庐山路沿线2条公交线路,方便群众乘坐公交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