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三)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三保”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2020年,县区财政普遍短收,“三保”问题比较突出。省财政制定了做好“三保”工作10条措施,要求县区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足额安排预算,不留财力缺口。省本级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66.3亿元,将财力下沉基层,提前下达县区财力性补助660亿元。建立直达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直达县区基层、直接惠企利民,2020年共计下达县区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664.93亿元,重点向困难县区倾斜,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控,保证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通过各级财政共同努力,我省县区“三保”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将隐性债务化解继续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夯实偿债责任。全省各级多渠道筹措资金,按期完成年度化解任务。对隐性债务风险高的市县,“一地一策”制定化解方案,切实防范债务风险。落实政府举债负面清单,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五)不断强化绩效管理,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贯彻落实新颁布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建立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立了涵盖省市县三级的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全流程嵌入“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2019年省级各部门整体支出和23项重点专项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
(六)继续深化财税改革,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出台了教育、科技、交通等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并积极研究拟订生态环境、公共文化、自然资源、应急救援等领域改革方案。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制度,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依法向省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情况,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三是加快“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全省、环环相扣、规范统一的信息系统,涵盖预算编制、国库支付、会计核算等核心业务,实现了全省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资金支付“无纸化”、资金运行“透明化”、财政管理“数字化”。
2020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减税降费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一些县区“三保”支出与化解隐性债务、偿还中小企业欠款叠加,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一些高风险县区仍需重点关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1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疫情防控成果巩固拓展,经济稳定恢复,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基层“三保”、“十四运”场馆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省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1-6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9.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1%,完成年初预算的60.72%;省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8.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97%,完成年初预算的62.49%,主要是去年上半年收入基数低,同时,今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活跃等因素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78.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6%,完成调整预算的58.59%;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5.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完成调整预算的52.92%。
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57.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0%,完成年初预算的37.59%;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6.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34%,完成年初预算的51.10%,主要是去年疫情期间免除车辆通行费,收入基数较低。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8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1%,完成调整预算的39.21%;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30%,完成调整预算的37.18%,主要是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增加较多。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3.90%,完成年初预算的15.34%;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99%,完成年初预算的88.22%。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3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80%,完成调整预算的27.49%,主要是西安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下降;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4.97%,完成调整预算的70.45%,主要是对企业“三供一业”补助支出增加较多。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223.01亿元,完成预算的50.83%。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02.28亿元,完成预算的47.85%。
上半年,中央下达我省新增政府债券110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16亿元(含外债4.65亿元),专项债券788亿元。截至6月底,共发行新增政府债券93.92亿元,均为一般债券;发行再融资债券672.35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343.7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328.63亿元)。政府债券的发行使用有效缓解了到期偿债压力,弥补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缺口。
上半年预算执行特点和财政主要工作:
(一)财政收入增幅较大,增速逐步放缓。上半年,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活跃,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去年上半年收入基数较低,财政收入增长明显。随着2020年低基数效应逐渐减弱,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收入增速较1-5月下降2.7个百分点。
(二)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省各级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省本级在年初预算中压减政策已到期、任务减少的专项资金42.5亿元,节省的财力安排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同时,各级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收回资金统筹用于急需的领域,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6月,全省教育支出增长8.95%,科技支出增长98.1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6.25%;省本级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07.42%,农林水支出增长328.25%,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1.58%。
(三)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基层正常运转。今年上半年,尽管地方财政收入有所增长,但“三保”、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化解隐性债务等刚性支出需求大,县区“三保”压力依然较大。省财政强化直达资金管理和监督,积极推进直达机制常态化。要求市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优先保证“三保”支出需求。建立了全省基层财政运行监控系统,组织市县逐月上报“三保”执行情况,强化了县区“三保”支出预算的监控。同时,及时下达市县财力性转移支付808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713.31亿元,增长7.9%;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40亿元,增长7.5%,有效弥补了县区“三保”财力缺口。
下半年,随着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但是,中央财政不再安排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同时,疫情常态化防控、民生建设、基层“三保”等重点支出需求较大,再加上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清欠中小企业账款等刚性支出,全省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需要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不断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推动省级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严控新增支出。三是积极谋划项目,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补短板、惠民生、稳投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四是加强对市县“三保”和政府债务的监控预警,坚决兜住“三保”底线,防范基层财政风险。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