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2021年上半年工作报告]阳江市海陵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2021年上半年以来,根据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部

署,我局积极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服务资源,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海陵区构建覆盖城乡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履行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不断推进外观标识内务规范建设,着力打造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方面符合标准的区、镇、村(居)三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区已建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个,村(居、渔)委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5个(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其中省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4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效日益彰显,群众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明显提高。2021年上半年,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提供服务325件,接访咨询343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83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58人次,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

二(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扎实推进“法律六进”工作。围绕疫情防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及复工复产等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继续健全区委、区管委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等各种制度,群众对行政执法、司法活动的信赖度普遍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抓实全区公职人员在线学法考试工作,坚持加强督促和指导,下发《关于转发<广东省普法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国家工作人员2021年度学法考试的通知>的通知》,组织全区近2千名公职人员参考了学法考试;利用“海陵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普法专栏等多元化媒体和各类主题日、纪念日、活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准推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社会良好法治氛围。

(二)加大工作保障,确保平台工作有序运行。为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序运营,一方面我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大对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经费投入,落实“以案定补”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完善村居法律顾问评估考核机制,率先在全市创新地将村(居)法律顾问聘请为兼职法治副校长,重点将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列入律师工作考核内容,明确要求村(居)法律顾问为驻点村(居)提供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

(三)升级队伍,优化服务精益求精。海陵试验区司法行政部门立足设施便民、业务惠民、服务暖民工作宗旨,在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领域多点发力,加强部门协作,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更加饱满。一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不断加强人民调解“三级”防线建设。扩充人民调解队伍,现全区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兼职人民调解员172名,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相继成立婚姻、旅游等专业性调解组织,在全区打造首间“老陈”个人品牌调解室,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社会影响力和实效。二是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暖民心。为辖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及欠薪农民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区25个村(居、渔)均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三是实现村(居)法律顾问连续6年全覆盖,全力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群,让法律顾问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的“保健医生”。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发挥旅游警察服务中心、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机构联动,打造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机制,为每年上千万进岛游客提供全面、专业、快速的法律服务,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全域旅游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五是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网上平台和实体平台相结合,不断扩展业务领域,着力开展“12348”广东法网平台建设,成立海陵区公法管理专班,配备网上运营平台专职人员,并举办村(居)级12348法网业务培训班,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二)专业人员短缺,公共法律服务布点不均衡

我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主要由2名司法局工作人员、8名村(居)法律顾问、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大多兼职的村(居)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团队开展运营。虽然实体平台和网上平台都有工作人员兼职开展运营,但我们也看到,专职人员配备不足,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不仅影响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更难以在群众心中树立专业、标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形象。

(三)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不到位

公共法律服务具有公益性、社会化服务的特征,本身并不具备盈利性。目前我区构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还主要是在司法行政体制内运行,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确立,预算项目少、标准低,财政保障不够等问题突出。

四、下步工作设想和建议

(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全面打造全媒体、立体化的宣传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展板、手册等平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宣讲团,组织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企”等活动,开展宣传。制作《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手册》,方便群众“看单点菜”。大力宣传12348法网网上平台服务,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知晓率不断提升。

(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完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进一步争取财政保障支持,为我区购买社会服务,解决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工作人员不足现状。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通过12348广东法网终端,实现远程法律服务,切实解决边远地区法律资源不足问题。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三)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络机制,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络员制度,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协同体系,整合各涉法部门法律人才、政策资源,努力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精准化的公共法律服务。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