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区政府:
2021年以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组决策部署,在服务要素保障方面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较好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规划管控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项目预审。上半年共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24个,预审用地面积1475.9565亩。二是做好规划编制。编制六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桥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山镇红泰园片区、徐集镇紫荆花片区、丁集婚纱小镇片区5个片区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三是开展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全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121.2724平方公里,集中建设区112.4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245.4234平方公里,初步成果已上报市局。四是加强规划管理。报批规划空间布局调整方案1个批次。
(二)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抓好土地供应。已完成土地供应66宗、面积4080.3亩,其中:工业用地 34宗、面积1110.55亩;划拨用地31宗、面积2965.63亩;公共管理和公共设施用地1宗,面积4.12亩。二是理清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经梳理,截至2020年,我区批而未供土地总面积为5220.41亩,其中:工业用地2460.34亩,商服用地817.57亩,居住用地366.76亩,公共管理和公共设施用地1575.74亩;闲置土地总面积227.82亩,主要为城投融资地块,其中:华山新村157.69亩,四望山小区70.13亩。三是规划办理临时用地审批。办理临时用地6宗、面积189.06 亩,集体建设用地9宗、面积22.47亩。
(三)耕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动态巡查制度等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责任目标纳入乡镇政府年度绩效考评范围。二是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以现有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我局成立专班,制定《裕安区国土空间规划暨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方案》,同时根据自然资源部6月9日会议精神,按时上报可以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稳定利用耕地数据库、方案及举证材料。三是做好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根据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技术方案要求,完成5个生物多样性、61个土壤条件补充调查土壤采集及样本寄送工作,并及时完成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框架搭建及上报工作。四是做好设施农用地报备及上图入库工作。按照“省级指导、市县主导、乡镇主责”的要求,扎实推进设施农用地管理工作。强化审批力度,由乡镇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对设施农业用地项目进行审核、备案,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做好业务指导,目前,所有已备案项目上图工作已接近尾声。五是做好用地保障服务。目前,已完成20个批次8178.39亩增减挂钩组卷上报工作。全力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充分利用好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利好政策,做好六安至安庆至景德镇铁路、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对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13个批次1191亩项目,已完成审批程序。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市本级成片开发项目组卷上报、高新区(平桥园区)成片开发项目征前相关程序,下一步将安排专人跟踪,确保项目尽快得到审批。
(四)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深入。一是做好废弃矿山治理。确保年度14个、面积83.7823公顷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全部达到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标准,并顺利通过市局验收。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开展了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月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督导检查等活动。配合区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区非煤矿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共组织负责隐患排查、检查10余次。
(五)林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一是开展营造林工作。上半年,全区完成春季植树造林7280亩 ,超额完成省下达的7000亩任务。其中:长防林工程造林3000亩,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造林4000亩,国家油茶造林200亩,其他造林20亩,零星造林60亩。此外,封山育林7000亩,退化林修复1.35万亩(其中油茶低改5500亩),森林抚育14万亩(其中:中央财政森林抚育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00.5万株。开展三项创建工作,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4个。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和九公寨风景区树木挂牌工作。开展退耕还林工作,通过现场核实,批复21个退耕还林坡耕地更新造林及异地置换,总面积759.1亩;按时完成2021年造林绿化计划任务上图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林长制。持续强化各级林长履职,将全区划分为十一个生态功能区,同时明确了24个区直单位为区级林长制成员单位,切实用好林长制智慧平台。逐步完善 “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信息,每月通过林长制公众号、林长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林长制工作信息。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木竹加工等新兴产业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形成区域化产业集群。打造相对集中连片油茶、香榧高效示范基地、新华红桃等高效高产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创新协作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区林长制办公室和区检察院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动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 深入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三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松材线虫病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全区涉木企业223家开展排查和宣传,排查建设工地30多家,排查农户1400户,清剿吨数约0.5吨。深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报。设立标准地和临时样地进行监测;结合病虫害生活史和发生发展规律,及时发布病虫情预报;依托乡镇林业技干及聘请虫情监测员及时掌握虫情动态;根据业务技术要求,加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力度,及时发布预测预报。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做到松材线虫病清除率达到100(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完成率达到100%,处置率达到100%。(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四是加强森林防火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护林防火管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逐级签订责任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主体责任制、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共发放防火宣传袋、宣传册、宣传画1万余份,出动宣传车100多台次,发布防火信息1000多条,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实现连续3年无森林火灾。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共救助野生动物24起(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7起,省级保护动物12起。其它保护动物5起)。五是完成林业规划工作。完成林业“十四五”规划初稿编制。配合完成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上报。完成龙井沟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勘界立标工作。六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使用林地审批。截至目前,已完成永久使用林地报批手续22宗,面积58.4119公顷;临时使用林地审批18宗,面积21.3766公顷。七是扎实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完成丁固路灾后绿化提升工作,配合裕安区征管办完成南华苗木移植工作,参与区级各类绿化项目的验收和我局绿化工程的监管工作,参与部分乡镇的美好乡村绿化的指导和设计。
(六)执法监管工作进一步严格。一是抓好动态巡查。上半年,共开展动态巡查518次,发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9宗,其中:督促拆除复原3宗,依法责令立即停工,有效制止违法用地6宗。二是依法办理违法用地案件。上半年,共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55起,其中土地案件14起,矿产案件13起,林业案件28起。三是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2021年第一季度,全区无违法用地图斑。第二季度,4-5月份下发的图斑已报市级审核,暂未反馈,6月份下发的图斑,目前正在组织核查。四是推进“四地一房”问题整改工作。2019年度自然资源部下发我区卫片执法图斑,已整改到位83个、面积633.65亩(耕地379.64亩); 2020年度自然资源部下发我区卫片执法图斑,已整改到位25个、面积260.76亩(耕地163.9亩);“双基”项目违法用地10个、13.91亩(耕地7.52亩),正逐步整改;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遗留的未整改到位问题,将逐步完成整改。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我区纳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1702个、面积819.47亩(耕地695.39亩),未发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五是加强砂石整治综合执法工作。上半年开展巡查24次,发现盗采砂石资源违法线索33起,立案查处13宗。
(七)地籍测绘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扫尾工作。目前,我区国土“三调”工作正在做最后的数据口径统一、数据分析、资料归档和工作总结,迎接省级最后的检查验收。二是做好2019、202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已纳入国土“三调”一并开展,目前,正配合做好数据调查举证、数据建库、成果分析、统计等工作。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自2020年11月初至今年3月,陆续开展外业调查举证。目前,按照国家第一轮反馈整改意见正在开展现场举证、整改,数据成果近期将按时上报国家。三是做好测量标志点修缮管理工作。目前,我区境内国家等级一、二、三、四等三角点53个,水准点73个,GPS-A/B/C级全球卫星定位点12个外业,内页资料和数据库完整。通过公开招标,目前测量标志点修缮和保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使用和保密工作。向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15宗。五是做好我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已完成2021年度测绘统计数据网络季报,2021年度上半年直报工作正在开展。六是开展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工作。正在准备数据库建立、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
(八)不动产管理进一步科学。一是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上半年,办结不动产权证书11894本,办结抵押权预告登记证明及现房抵押登记证明4961本。全区提升行动8个方面31个工作目标共77项任务,已完成76项任务,完成率98.7%。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将业务系统全面升级为“一窗受理云平台”,企业只需要在政务网实名认证注册用户名就可以网上申请办理业务,网上扫码即可交费,大大节省办证时限,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办证群众深层次感受到“不见面审批”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捷。三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区已完成165055户宅基地登记,登记率达96.50%,发证49本(丁集镇),已完成区级和市级验收。四是夯实“难办证”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后续补缺。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共37个项目、9760套,并全部完成项目补缺,完成率100%,其中安置房5666套,发证率100%,开发企业项目4094套,发证3458套,发证率84.46%。
(九)民生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一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织精干力量,选派11人分别到4个乡镇5个行政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的管理,完成全区1360名生态护林员半年劳务费发放打卡工作,完成率100%。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汛前调查,配合市局、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制定区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善2021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汛期巡查制度,及时处理险情。举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撤离演练,切实提高了地质灾害发生地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和科学处置能力。三是及时完善处置处理群众信访举报违法线索。通过“12336”土地违法举报投诉电话平台以及“12336”微信举报平台,共受理和办结“12336”微信平台举报案件5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四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来访21批43人次;收到各级信访件12件,已办结11件。五是开展疫情防控和协助复工复产工作。组织10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西市街道草市社区华邦新华城禄华园小区和小华山街道六梅路社区滨河小区、香樟公寓2期、3期等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十)党的建设进一步从严。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突出政治建设,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员理论教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邀请市委党校王永娥副教授作题为《从百年历程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辅导,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组织党员干部瞻仰红色革命遗址,缅怀先烈,总结历史经验,笃定信仰信心,传承红色基因,蓄积干事创业力量。二是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等制度,牢牢扎紧“制度牢笼”;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廉政思想防线。三是加强文明创建和效能建设。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严格执行机关管理各项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和部门形象。
裕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