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2021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初二作文半期总结范文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期初在产品数量,则按比例负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或半成品)与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三个步骤分别为50%、60%、80%。某月的产量记录和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

表1单位:件

项目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100150120

本月投产400200300

本月完工350300350

月末在产品1505070

2.费用资料

表2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第一步骤月初在产品650074910158264

本月费用26400119851513053515

第二步骤月初在产品210903600648031170

本月费用140581762231680

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322005950238040530

本月费用255782233047908

根据上述资料,按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如下:

表3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半成品19××年×月完工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

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金额

直接材料650026400329006500400①66.0016500230009900

直接人工7491198512734749425②28.209870106192115

制造费用10151513016145101542535.6012460134752670

合计826453515617798264388304709414685

①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只有本月投产的产品才耗用,故期初在产品不负担;

②425=350150×50%

表4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产品名称:A半成品19××年×月单位:元

月份

项目数量

(件)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余额1006677.505248.004255.0016180.50

本月增加35023000.0010619.0013475.0047094.00

合计45029677.5015867.0017730.0063274.50

单位成本65.9535.2639.40140.61

生产领用20013190.007052.007880.0028122.00

月末余额25016487.508815.009850.0035152.50

表5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半成品19××年×月完工产量:3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

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金额

半成品21090281224921221090200140.6121091.5042181.507030.50

直接人工36001405817658360033042.6012780.0016380.001278.00

制造费用64801762224102648033053.4016020.0022500.001602.00

合计3117059802909723117049891.5081061.509910.50

表6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19××年×月完工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

费用

生产费用

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金额

半成品3220081061.50113261.5032200300270.20562147.1594347.1518914.35

直接人工595025578.0031528.00595040663.0022050.0028000.003528.00

制造费用238022330.0024710.00238040655.0019250.0021630.003080.00

合计40530128969.50169499.5040530103447.15143977.1525522.35

表六中完工产品成本的“半成品”项目为94347.15元,是综合费用,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其还原程序如下:

1.确定还原对象。本例还原对象为94347.15元,其中月初半成品成本部分为32200元、本月耗用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为62147.15元。

2.按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分别进行成本还原。(1)月初在产品成本部分还原。根据企业成本计算规程规定,以第二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推算出第二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借以进行成本还原;对按第二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成本还原后仍存在的“半成品”部分,再按“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期初单位成本结构还原(因为期初单位成本与第二步骤上期领用的半成品单位成本相同)。本例成本还原如下:

表7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第一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金额140.60①40.00②72.00252.60

比例%55.661115.835328.5036100

第一次成本还原17922.875098.979178.1632200.00

第一步骤A半成品库月初单位成本金额66.775③52.4842.55161.805

比例%41.268832.434126.2971100

第二次成本还原7396.555813.124713.2017922.87

①140.60=21090÷150

②40.00=3600÷(150×60%)

③66.775=6677.50÷100

(2)本月直接耗用半成品成本部分还原。首先按第二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然后对第一次还原后的综合成本,再按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还原。本例还原结果如下:表8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第一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金额42181.5016380.0022500.0081061.50①

比例%52.036420.206927.7567100

第一次成本还原32339.15②12558.0017250.0062147.15

第二次成本还原A半成品月初单位成本金额41.268832.434126.2971100

比例%6672.755244.274251.9816169.00

A半成品月初发出成本金额46.902825.076528.0207100

比例%7584.254054.904531.0016170.15

合计14257.009299.178782.9832339.15

①从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取得;

②本部分的综合成本是由第二步骤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领用半成品成本两者共同结转构成,故应分解成两部分,分别按A半成品库月初成本和本月发出成本结构还原。其中,期初半成品转移成本16169元[32339.15÷(2109021091.50)×21090],本期领用半成品转移成本16170.15元[32339.15÷(2109021091.50)×21091.50]

(3)汇总成本还资料,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真料成本结构。本例成本还原的最终结果为:

表9成本还原汇总表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还原前成本28000.0021630.0049630.00

月初半成品成本部分还原第一次还原5098.979178.1614277.13

第二次还原7396.555813.124713.2017922.87

本期耗用半成品成本还原第一次还原12558.0017250.0029808.00

第二次还原14257.009299.178782.9832339.15

合计21653.5560769.2661554.34143977.15

为了检验上述成本还原结果是否正确,现仍以上例资料,按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第一步骤成本计算与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相同,第二、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如下:表10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半成品19××年×月完工产量:300件

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月末在产品①本月完工半成品②

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合计

直接材料8703.591319021893.593297.5018596.0918596.09

直接人工6840.35360070521405813892.35176581763.00127812129.351638028509.35

制造费用5546.06648078801762213426.06241021970.00160211456.062250033956.06

合计21090③10080281223168049212.00417607030.50288042181.503888081061.50

①根据企业成本计算规定,月初在产品成本应由完工产品负担,因此,月末在产品只负担本月发生的费用,其中“上步转入”应按100%完工程度负担,“本步发生”按60%完工程度负担;②为了简化计算,直接用“生产费用合计-月末在产品”进行计算;③按A半成品库月初单位成本还原。

表11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19××年×月完工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月初

在产品本月

费用生产费用

合计月末

在产品本月完工

半成品

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

发生上步

转入本步

发生上步

转入本步发生上步

转入本步

发生合计

直接材料7396.5518596.0925992.644339.0921653.5521653.55

直接人工10912.09595028509.352557839421.44315286652.18352832769.262800060769.26

制造费用13891.36238033956.062233047847.42247107923.08308039924.342163061554.34

合计32200.00①833081061.5047908113261.505623818914.35660894347.1549630143977.15

①按第二步骤上月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和A半成品库上月发出成本结构还原。

关键词:平行结转分步法 费用分配率 约当产量法

要正确理解并应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关键是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公式,公式是成本计算方法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成本计算中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将各生产步骤应计入相同产品成本的费用看作是产品成本的“份额”,所有的“份额”平行汇总后,得到完工产品的总成本。该方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较,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和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只平行计算各生产步骤中各成本项目在最终完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简化了成本的核算工作。虽然平行结转法的计算步骤和公式较少,但是体现“份额”理念的计算公式却相对较难理解。这个公式就是各步骤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它直接关系到最后完工产品总成本是否正确。平行结转分步法中本步骤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法。本文就约当产量法在平行结转法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平行结转分步法公式和计算步骤简介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产品成本计算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计算各生产车间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其中首先计算某步骤月末的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公式为:

也就是说,某步骤完工半成品总产量等于最后步骤产成品耗用该步骤半成品数量加上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再加上该步骤已完工仍留在半成品库和转入以后各步骤但尚未最后完工的在产品(半成品)数量。

其次是计算某步骤完工半成品的生产总量,计算公式为: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就可确定某步骤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为:

费用分配率=

所以:

平行结转法的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生产产品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求得最后完工产成品总成本,再除以产成品数量,就得到产成品单位成本。

从以上计算公式和步骤可看出,公式(1)、(2)的目的是为得到公式(3)分母的值,公式(3)是公式(4)的基础。因此正确计算费用分配率是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础和核心。

二、对平行结转分步法费用分配率的直观理解

在第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公式和步骤。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较,可看出平行结转分步法具有类似的计算过程,即将各步骤月初在产品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合计数在期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求得某成本项目的费用分配率,也就是单位产品成本,再用完工产品的数量乘以费用分配率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但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在计算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的公式中,分母中在产品约当产量是广义的约当产量,不仅包括该步骤的期末在产品,也包括交给以后步骤尚未最后完工的半成品。也就是说,平行结转分步法是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定义在产品的,只要没有最后完工的产品,都叫做在产品,而逐步结转分步法是站在某个步骤的角度定义在产品,只要完成本步骤的生产,就是完工产品。

平行结转分步法费用分配率公式中的分子是某步骤月初在产品该成本项目和本月发生的该成本项目生产费用的合计数。于是,分配率公式表达的含义是某步骤某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合计数从整体企业的角度在广义在产品和最终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是这样分配直观上却与“谁受益,谁承担”的成本核算基本原则相左。既然某步骤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是为本步骤在产品和完成本步骤生产的半成品服务,就只能由该步骤的在产品和半成品承担。

那么会不会存在期末本步骤的在产品和后续步骤的在产品以及最后完工的产成品都得到了本步骤生产服务的情况,如果有,分配率公式就遵循了“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请看以下数量等式:

从以上等式可看出只有“∑后续各生产步骤期初在产品数”等于零这一种极端情况,分配率表达式才符合上述成本核算原则。除此之外,本步骤某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分配率的计算都会涉及到后续各生产步骤期初在产品,显然,它们并没有获得本步骤的生产服务。

三、约当产量法下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要解决平行结转分步法费用分配率公式理解上存在的矛盾,先来看看约当产量法下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在约当产量法下,

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公式(单位成本)=

其中:该成本项目费用合计数=该成本项目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该成本项目发生的费用

该公式可从资源消耗分配的角度进行说明。

产品耗用的资源是A单位,价值为B元,则该资源每单位是 元,假设本期没有期初在产品,期末在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M单位,期末完工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N单位,显然M+N=A,每单位完工产品耗用L单位该项资源,是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是期末完工产品数量,该资源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

在下期,期初在产品就是本期期末在产品,假设下期发生的资源耗费是 单位,价值为元,下期末在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单位,完工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单位,显然,将该期初在产品当做在该期生产,就与前述没有期初在产品的情况下求解思路相同,该期期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就是+M,所以,。当然,该项资源费用合计数是元,该资源本期每单位价值为

。如果该期每单位完工产品耗用

单位该项资源, 是该期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是期末完工产品数量,该期该资源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稳定、有序的生产企业中,一般来讲,

代入该期资源费用分配率,化简为L,与前述没有期初在产品的情况下分配率(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相同。

四、平行结转法费用分配率的再理解

有了第二部分的准备,重新理解平行结转法下的费用分配率公式。发明广义在产品概念实际就是将整个企业当做一个大的车间,在这个车间,除最后完工产品,其余当然是未完工的在产品。但与逐步结转分步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个大车间里,各步骤的生产费用是在广义在产品和最后完工产品中独立分配的,互不干扰互不关联,各步骤平行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最后再相加。对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费用分配率公式的讨论,仍沿用本文第三部分的思路。

假设企业刚投入生产,各个步骤都没有期初在产品。其中任意一个步骤,该步骤本期投入的某项资源仍为A单位,价值仍为B元,则该资源每单位是 元,留在本步骤的期末在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M单位,期末最后完工产品耗用的本步骤该项资源N单位,该步骤已完工转入后续步骤但未最后完工的在产品或半成品共耗用的本步骤该项资源为Q,显然M+N+Q=A,每单位完工产品耗用L单位本步骤该项资源, 是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是期末完工产品数量, 是已完成本步骤生产但未最后完工的在产品或半成品数量,该资源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到第二期,某个步骤的期初在产品就是该步骤上期末在产品,假设第二期某步骤发生的资源耗费仍是 单位,价值仍为 元,第二期末本步骤在产品耗用的该项资源仍为单位,最后完工产品耗用的本步骤该项资源仍为 单位,该步骤已完工转入后续步骤但未最后完工的在产品或半成品共耗用本步骤该项资源为 单位,因为资源的消耗数量等于资源来源数量,所以, 当然,该步骤该项资源费用合计数是元,该步骤第二

期每单位该资源价值为(。如果该期每单位完工产品耗用该步骤单位该项资源,是第二期末留存在本步骤的在产品约当产量, 是第二期末已经完成该步骤转入后续步骤但未最终完成的在产品(半成品)数量,是第二期末最终完工产品数量,该期本步骤该资源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由于,代入该期资源费用分配率,化简为 ,同理对于有序稳定生产的企业,,由此 。与前述没有期初在产品的情况下分配率(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相同。

五、结论

从第四部分数学算式很容易看出,要正确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费用分配率公式(单位成本),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分子中月初在产品在某步骤某成本项目的成本,它不仅仅是本步骤月初在产品在该成本项目的费用,还包括了后续所有生产步骤月初在产品含有的本步骤该成本项目的费用。也就是说费用分配率中月初在产品某步骤某成本项目费用 ,而非只是 ,否则无法得到 (或L )。由于一些专业书籍对生产步骤中月初在产品成本包括的内容没有特别说明,而逐步结转分步法月初在产品成本就是本步骤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因此容易陷入误区,以为平行结转分步法月初在产品成本仅指本步骤的月初在产品成本,从而不能正确计算成本,也不能正确理解“谁收益,谁承担”的成本核算原则。

参考资料:

[1]鲁亮升.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27-134.149-154.

[2]李炳先,吴希慧.成本会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8-144.

关键词: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适切发展;半工半读

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实践为对象,着眼于当时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现实问题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亦即“适切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其精髓是半工半读,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同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基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并存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1949-1957)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制定新的文化教育方针,对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开始了大胆的探索。

(一)调整职业教育结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解放之初,中央就重视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要“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①同年12月又召开了第——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中学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技术学校数量偏少的状况。根据当时统计,东北地区中等教育中普通中学占全部中等教育的81.3%,师范学校占11.5%,技术学校只占7.2%;华北地区普通中学占73%,师范 21.2%,技术学校5.6%。②因此,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为了培养大批中级建设干部,中等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应着重向中等技术学校发展。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切合国家建设需要

建国初期,我国就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课程等进行了改革。1950年,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政务院的报告中提出中等教育的重点是:“整顿和积极发展中等技术学校,大量培养中级技术干部;协同业务部门整顿和充实现有的五百余所中等技术学校,并有计划地创办各种中等技术学校或技术训练班;尽量设法使全国高小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除升人一般初中及高中或职业就业者外,能进入各类艺徒学校、技术学校或训练班,培养他们成为初级、中级技术人员,为国家建设服务。”③1951年10月1日,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对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了指示:“各类各级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应包括普通课、技术课及实验实习,纠正与防止单纯学习技术而忽视政治、文化学习的偏向。普通课的科目以及普通课与技术课所占的比重,应根据学校的性质、学生程度和修业年限分别规定。学校必须与有关的工厂、矿山、农场等建立密切联系,重视校内和校外的实验与实习。实验实习的时间应与技术课的讲授时数大体相等。各地现有的中等技术学校,均应按照上述原则,适当进行科别的调整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使之切合国家建设的需要。”④

(三)改造职业教育办学形式,适合平民子弟学习的需要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职业教育有效的办学形式,又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1952年6月14日,毛泽东在致周恩来的一封信中说:“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学校合一。”⑤这不仅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而且强调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可称为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毛泽东指出:“一切农业学校除了在自己的农场里进行生产,还可以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参加生产的合同,并且派老师住到那里的合作社里去,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农业学校应当由合作社保送一部分合乎条件的人人学。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业、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⑥

概言之,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适切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等专业学校由1949年的 1171所发展到1952年的1710所,在校学生数由1949年的228845人增加到1952年的635609人。⑦与此同时,举办技术培训班,培养技术工人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业务部门也新办了技工学校,至1952年,全国已有技工学校22所,在校学生 15000人。经过这一阶段调整和发展,到1956年中等专业学校达到1353所,其中技术学校755校;师范学校598校;普通中学6715校,中等专业学校约占中等教育的1/6;业余中等专业学校至1957年共209校,学生29600人。⑧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 (1958-1966)

到1958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阶段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为中心。

(一)毛泽东“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建国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关于“勤工俭学”、“两条腿走路”的讲话和批示,形成了毛泽东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1958年1月31日毛泽东在《工作方法 (草案)》中提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一切高等工业学校可以进行生产的实验室和附属工厂,除了保证科研和教学研究的需要以外,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生产”。⑨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指出:“高等教育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以后学校要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学生要勤工俭学,教师也要搞”,“一搞勤工俭学,半工半读,这样有了学问,也就是劳动者了”。⑩1958年9月毛泽东签署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关于办学的形式问题提出:“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全国将有三类主要的学校:第一类是全日制的学校;第二类是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学校;第三类是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学校。”⑾

(二)刘少奇“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1957年至1965年间,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设想、言论及践行形成了他的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1957年,刘少奇看了11月8日《参考消息》刊载的《美国大学生有三分之二半工半读》一文后提出:“中国是否可以个别试办。”⑿1958年5月,刘少奇到天津市视察工作时指示:要试办半工半读学校,试行新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⒀5月 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同时并行;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一种是8小时的劳动制度,一种是4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两种制度相辅而行。”⒁6月21日,刘少奇在给时任劳动部部长马文瑞同志的信中又谈到:“学校教育同工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是会有许多的,但是我想,其中会有一种最高的方式,这就是学校同工厂合二为一的方式”,“比如新建的纺织厂以及其他操作技术不很复杂的工厂,这些新建工厂要招收大量的新工人,可以一律招收初中毕业生,经过半年训练,进工厂做工,实行四小时工作、四小时上课,分为六班轮换工作和学校的制度,发一半工资。”⒂1964年8月22日,刘少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干部会议的讲话曾以《实行固定工和合同工并存的劳动制度》为题,提出:“我所说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学校制度,是结合的。还有一种是工业劳动制度与农业劳动制度的结合。两种劳动制度相互结合,两种劳动制度又与两种学校制度相互结合”,“这种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学校,既是一种劳动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同时又是一种学校制度,都是正规的。”⒃196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城市半工半读教育的问题,刘少奇在讲话时说:“我们的国民教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全日制;一种是业余教育;一种是半工半读、半农半读。”⒄

(三)周恩来“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周恩来总理在实践中对职业教育的一些讲话、看法及批示形成了其职业教育思想。1963年10月18日,周恩来总理对国家计委、教育部、劳动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时提出:“大中城市要逐年发展一批职业学校,将来小城镇也要办一些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不可能过多地依靠初中改办,要发动工交财贸系统的厂矿、企业单位和大农场、林场办,国家也要直接办一些,还可以要求军队办一点。现有中学也可以增设一些职业班。职业学校绝大多数要面向农村。有些工厂企业可以一面生产机器支援农村,一面办职业学校培养一批技工随机器下乡”,还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规格、多种生源同时并举的办法去发展职业教育。”⒅

概言之,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的倡导下,半工半读的教育事业蓬勃兴起。1958年5月 27日,全国第一所厂办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市国棉一厂半工半读学校开学,51名四级工以上、条件较好的老工人实行“六二制”半工半读(每日6小时生产,2小时学习)。7月,天津市又办起33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四制”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每日 4小时生产,4小时学习),共招生4000多人。9月,在一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了厂校合一,实行半工半读。与此前后,河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全国大多数省市区都试办了半工半读学校。截至1965年底,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共有7294所,在校生达126.6万人。其中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中等学校学生,比1964年增长了87%左右。

三、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特殊阶段 (1966~1978)

1966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文革”的特殊发展历程。总的来说,这一特殊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职业教育思想的迷茫时期(1966~1970)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在一封信中写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⒆之后,毛泽东又号召:“彻底批判教育界和其他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还提出:“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⒇中央错误地认为刘少奇等领导已经变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学校被错误地作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受到批判。196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题目是《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文章错误地批判半工半读是资产阶级职业学校、两种教育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双轨制教育的翻版。这篇文章为批判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定了基调,促使了这些学校停办。(21)

正是由于错误的批判职业教育、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造成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混乱和职业学校大破坏。半工半读学校和职业中学全部停办,职业技术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元气大伤。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的中等技术学校, 1965年为871所,1969年为685所,减少186所,占该类学校总数的21%。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调整时期(1970-1976)

在“文革”初期,虽然半工半读学校和职业学校几乎全部停办,但是“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22)的思想仍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和广大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反对左倾错误,整顿了教育工作。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代表强烈要求恢复和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周恩来总理1971年 7月6日,接见会议领导小组时指出:“中专可以委托厂矿来办,或联合办,或地方办,多种多样。”(23)从而肯定了要恢复职业学校。从此,中专、技工学校开始恢复,结束了大量被撤销、改办工厂、等待观望的局面。1971—1976年,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有了恢复,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很快恢复并超过了“文革”前的水平。

(三)职业教育思想的复苏时期(1976-1978)

第三阶段是从粉碎“四人帮”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战略方针。坚决扫除长期存留于“文革”期间的那种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重新恢复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当大的发展。首先是恢复和发展专科学校,并在各地创办了一批二、三年制的职业大学。其次,1976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恢复建设一批半工半读职业学校,开办技工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和职业教育师资问题。

概言之,这一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相当曲折的道路,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干扰和传统小生产的落后意识,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受到毁灭性破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脱离建设需要,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败坏,教育教学质量严重降低。但历史证明,职业教育是随着大工业近代生产兴起的,经济发展也必然带来职业教育繁荣。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及时调整思路,挽救并恢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注 释]

①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83.

②③⑾纪秩尚,郭齐家,余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务全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21,21,23.

④周恩来文选[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6-67.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A].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37.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2-63.

⑦⑧⑨(13、18、20、21、22、23)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41,241,296,296,296,331,331,336,341

⑩人民日报[N].1958-08-16.

⑿刘少奇.关于试办半工半读的批语(1957年11月)[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11.

⒁刘少奇.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14-216.

⒂刘少奇.关于半工半读问题致马瑞文信[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27-228.

⒃刘少奇.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56.

一、初二语文的特点

在初二孩子们的语文开始呈现天上地下的差距。这主要体现为初二语文的难度增加,很多同学感到学习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得心应手,再加上新学科物理的出现,孩子的学习精力被分割去很大一部分。于是,一部分同学就得过且过,靠着小学的底子支撑,慢慢地就与其他同学拉开了差距,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受到打击,成为了“地下”的一批学生。

初二语文在北京语文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进行了分析,单拿现代文阅读一块来说,抒情散文和议论文都是初二下学期要接触的重要文体,也是中考必考的三大文体之二,20xx年-20xx年北京中考中,除了20xx年考查的是小说之外,其余年份考查的均是抒情散文,议论文更是年年必考,而考查题型已渐趋向固定化。所占分值达到23分。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两类文体的学生来说,如果不针对题型进行专门的训练,语文阅读绝对会成为拉分的关键。

二、寒假是优秀学生的黄金时段

很多优秀学生知道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都会选择在寒假继续进行学习,从而在春季学习和即将到来的初三中取得绝对的优势。

(1)寒假的复习

初二的上半学期即将结束,通过期中考试可以看到学员在阅读和写作中欠缺较多,即使是基础知识部分,也成为拉分的重要原因,寒假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把上半学期中的漏洞进行很好的弥补。要知道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在中考被考察到,所以在初二把基础知识打牢,也就意味着你在初三阶段可以在语文方面稍微喘口气,能够抽出更多时间来兼顾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2)寒假的预习

初二下学期语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课程的内容(抒情散文和议论文)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下半学期知识的提前学习比对以往知识的复习显得更为重要。提前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这已成为北京初中优秀学生的必修课,如果还按部就班的跟随学校进度学习的同学在初二下学期就相对落后了,更不论初三。

如果上半学期整体学习得还不错,那么应该把重点放在抒情散文和议论文阅读上,特别是抒情散文的赏析题和议论文的论证过程题,最好做到每天练习一道题目,针对类型题进行方法归纳。因为这两类题在中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中考阅读分值最高的两道题都以抒情散文的赏析题和议论文的论证过程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如:20xx年北京中考现代文阅读《忆冼星海》的最后一题(原题如下),就考察同学赏析题的解题方法。这个题目让很多同学有话可说,但很难答满分,原因就是赏析题难度很大。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思路,是很难在中考阅读中答成满分的。

15.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字)(6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要想领先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总复习,今年的寒假必须做好规划,认真学习。

三、22小时的语文学习规划

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是很不好的。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寒假期间,合理安排语文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尤为重要。孩子们要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自己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版块的学习状况。再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上文中已经提到,寒假重点应该放在提前学习春季的知识上。而春季的课程中与考试紧密挂钩的,最重要的知识有三块:抒情散文、议论文、文言文。

有关初二寒假学习计划2

一、初二数学的特点

初二数学是拉开学生差距的核心原因。这主要体现为初二数学的难度骤然增加--随着全等三角形和函数这两块知识的引入和不断深化,很多同学感到学习数学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得心应手。于是,一部分同学能够在初二继续保持领先,最后成为中考中的胜利者;而另一部分同学却慢慢的被拉开差距,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受到双重打击,对于理科学习感到越来越恐惧。

学而思初中学科对于西城某重点中学的两个初三班级同学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如下表,初一的时候大家的成绩比较集中,分数达到优秀(90分)的占80%以上,成绩最差的也在80分上下;而初二时的优秀率只有50%,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只能拿到60多分;初三时还能保持优秀的同学不足30%,较差的同学在考试中已经在及格线之下。

二、领先初二下期,寒假是优秀学员的必争之地

根据很多优秀学员的学习经验,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众多优秀的学员都会选择在寒假继续进行学习,从而在春季取得一定的优势。

(1)寒假的复习

寒假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把上半学期中的漏洞进行很好的弥补。如果上班学期整体学习得还不错,那么应该把重点放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上,特别是构造全等的题目,随时都不应该放松警惕,最好做到每天练习一道题目,每周做一次方法归纳。因为三角形全等在中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中考压轴题都以三角形全等和三大几何变换综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如:2010年北京中考的最后一题(原题如下),就考察到同学利用轴对称的思想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这个题目让很多同学在中考时都放弃作答,原因就是全等构造类题目难度可以出得很大。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是很难在中考中完成这类题目的。

(2)寒假的预习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下半学期知识的提前学习比对以往知识的复习要更加重要。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初二下期大多数学校的进度会加快,要求同学也能提前进行预习;

(2)初二下期的知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寒假学习完初二下学期的重点内容,在学校讲课的时候就可以顺利听懂,在课外就可以进行专题训练,提前攻克期中、期末甚至于中考中的核心难点。

(3)提前学习已经成为北京初中优秀学生心中共同的秘密,而按部就班的跟随学校进度学习的同学就相对落后了。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便能轻易得出一个结论:要想领先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总复习,今年的寒假必须做好规划,认真学习。

在当前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的情况下,市局决定召开这次全市质监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质监工作任 务, 再次动员全市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奋力夺取今年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

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关心和重视,光华秘书长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一个重要讲话,代表市政府充分肯定了全市质监系统上半年的工作,肯定了同志们的积 极贡献,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对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绵阳质监的关怀、重视和支持表示 衷心的感谢!

上星期,我参加了省局召开的全省质监系统半年工作总结视频会议,很受鼓舞。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总结我局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全省质监系统半年工作会议精神省局召开了全省质监系统半年工作视频会议,通报表彰了XX年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总结回顾了上半年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刘云夏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云夏局长的讲话中。

会议回顾了上半年工作。上半年,全省质监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主题,牢牢把握“止滑提 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基调,严格按照年初省局党组确定的“12583” 工作任务扎实工作,忠诚履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会议指出,下半年,是质监系统应对重大挑战,面临重大考验的又一关键时期,全省质监系统一定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念,把握主动,乘势而进,突出抓好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突出抓好质量兴市、县,突出抓好系统灾后重建,严把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狠抓技术能力的提高,为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组 织保障、人才保障和作风保障。

云夏局长特别要求,面对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考验,全省质监系统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目标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和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和清正廉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局半年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二、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全市系统上半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上半年, 全市质监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紧紧围绕年初工作目标,全力服务灾后重建,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xx年已经过去,迎来了xx年新的开始。现在回想我由包装库调到原料库,这一年的工作,心中有许多感慨,由于我个人的原因出现过两次大的失误,心中对公司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第一次由于我个人一些事情,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中,那段时间长期处于矛盾选择的思想状态甚至好几天失眠,才出现了工人推错料而自己不知道的情况,错把辛硫磷当成高录加入罐中,倒置生产出的成品失去了它原有的药效,给公司造成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大家好!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自2006年我们相聚在这里,六个春秋已悄然而过,我如一只穿越风雨的海燕,尽管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坚实的脚步已在我心灵深处定格。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六年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世纪,在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在人才济济的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我承蒙大家的厚爱和支持,得以在教务处副主任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述职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

下面把我任职以来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初三1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时任教务处副主任职务。

半年来,在教务处我主要配合张主任负责初中部的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督导等工作。初入六中我用九个字形容: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在工作中,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半年来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角色。现就本学期的工作述职如下,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导。

一、一丝不苟抓常规,常规不失落

常规工作约定俗成,是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的“必修课程,”在过去的半年里,教务处自始至终保持着常规工作的“本色”,在做好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让常规不失落,永葆常规工作的经常性、规范化。一是抓好常规教学,由于敦促到位,检查及时,教师们均能按要求备够课,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常规工作。二是组织好初中部每周校级公开课,几乎初中部所有教师都能拿出一节或几节课供全校教师观摩,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迎接了教研室对我校初中部教学工作的听课调研。在领导的总体协调下,对当天的工作做了具体、详尽的安排和布置,所听的8节课绝大部分质量较高,受到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四是配合电教中心做好教师每次考试教学成绩的积分计算并作为六横九纵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督促教师做好试题分析,学生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五是在全体初中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配合初中各年级组组织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使的考试有条不紊,繁而不乱。考试结束后,对每次考试情况作了较详尽的质量分析。六是与教科处成立联合督导组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研组活动情况等业务常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督促。

二、持之以恒抓教研,教研不虚浮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本学期初中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工作,一是初中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每周教研活动,在各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配合张主任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比赛,经过认真的筛选,初中部推举出高玉芳老师和侯秀芬老师代表本我校初中部参加市教育局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三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研读、分析、总结初三语文教材,做好教材分析中考考等点总结工作,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四是协调教科处组织召开了赴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汇报会,并组织赴杜郎口教师上了一节汇报课,效果较好。五是鼓励初中部教师积极发表论文或参加论文比赛,半年来多位教师论文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六是组织初中教师赴骈山中学,邯郸十中,高北中学等学校,参加学科研讨会,观摩会等。

三、理直气壮抓质量,质量步步高

学校的生命系于质量,质量的优劣在于课堂,本学期,依据开学初教学计划提出的教学工作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思路,初中部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依照教学工作计划,如期每周进行公开课活动,并带动,号召初中部教师都参与到听课活动当中,每周评出的最佳课堂质量都较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初中部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真正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始终树立质量意识,利用周公开课活动,结合教研活动,深入教师课堂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或刚进入初中的教师及时的进行交流和反馈,力争使每节课都达到听课有效,上者有提高的目的。四是协调和指导初三毕业班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抓活动,活动促发展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校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本学期,我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配合初中语文教研组组组织初中部学生参加《语文周报》全国作文比赛,共有263人参加,截止目前共有124人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暑期还将角逐一等奖。二是配合初三年级组组织初三全体师生召开初三一模质量分析会,初三优生座谈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初二年级组,组织召开了初二教师期中质量分析会,配合初一年级组召开了初一教师调度会等。

此外,还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做好了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说明。

存在的问题

一是本学期由于计划外活动的增加,使得本学期的活动显得较多,致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的时间受到的冲击,虽然一直秉持着,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但实际走得不是很近,使得抓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计划做的不是很好。

二是对过程性的管理与指导检查做得不好,有忽冷忽热之感,很希望有计划性但没有做到计划性,使得有些环节放松。

三是对有些工作按部就班,没有很好的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也没有勤动脑思考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办法。使得有些教研活动氛围不浓厚,教师对待工作热情不高。

四是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开创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意识和魄力。

五是本学期对初中部教师的高效课堂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

环节二:全体师生宣誓

附誓词:粒粒不易,不倒不弃;

敬畏粮食,尊重劳动;

励行节约,反对铺张;

合理膳食,拒绝浪费;

绿色生活,文明就餐。

环节三:各班齐喊活动口号

初一(1)班 一粥一饭,当思来不易。

初一(2)班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初一(3)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初一(4)班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初一(5)班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初二(1)班 爱粮惜粮,争做文明“祥一”人

初二(2)班 吃掉盘中餐,我们都心安。

初二(3)班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初二(4)班 节约粮食,大家有责,节约粮食,大家有利。

初二(5)班 倒下的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初三(1)班 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初三(2)班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初三(3)班 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初三(4)班 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初三(5)班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环节四:师生签名

节约粮食  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做横幅3条)

环节五:小结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动目的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活动主题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四、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活动主持

xx xx

六、活动议程

1. 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活动总结为了更好的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低碳消费的好习惯。我校号召全校师生节约粮食,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因此,学校政教处向全校学生发出“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倡议,召开动员大会,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以“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系列活动。

一、利用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等加强对节约粮食的宣传。主要就我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等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树立节约意识。

二、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开展“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征文活动。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行动中来,用实际行动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少年,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责任,强化分工。

学校成立了教育粮食反对浪费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制定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教育活动方案。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及时进行督查。出国留学网

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引起他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让他们了解粮食安全的意义和粮食浪费的危害,初步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节约是一种责任。相信全校师生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行为在我们第四小学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节约行动中来,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第四小学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宣誓大会简报近日,张杰中学开学典礼上,学校组织“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宣誓活动。在车丽君老师的领誓下,学生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粒粒不易,不倒不弃,敬畏粮食,尊重劳动,点菜点少,人走桌清,合理膳食,拒绝暴食,公筷公勺,健康用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宣誓仪式上,学生们承诺:节约粮食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自觉,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开学典礼上,学校表彰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陈桂华代表全体教师发言,承诺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紧握手中一支粉笔,站好面前的三尺讲台,陪伴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学生代表方越 、陈艺涵分别代表七年级、九年级作了主题为“新学期新开始新征程”的发言,表达了对新学期的期望与愿意为梦想拼搏奋斗的决心。

校长夏水根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热爱祖国。从热爱父母亲人做起,从热爱老师、同学做起,从热爱家乡做起。不断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长大报效祖国。二要勇担责任。做到好学多问,勤于钻研;明理守法,诚实守信;孝亲尊师,友善待人;强身健体,自尊自律;珍爱生命,低碳生活。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三要拥有梦想。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强大祖国,需要做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让你的涵养配得上你的芳华,让你的担当撑得起你的天下。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宣誓大会活动总结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气氛”的重要指示,9月6日,高一年级四部进行了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每个班的同学精心准备了“节约粮食”主题的黑板报。生动形象的图画以及文字向同学们展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浪费可耻”“今天你光盘了吗”等各式各样的标语和口号也时刻提醒着各位同学珍惜粮食。

同时,高一四部的同学们还设计了“节约粮食”的展牌放在学生餐厅,时刻提醒全校师生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转眼间,又一半年将离我们而去,应做好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5篇,我们共同阅读吧,但愿对你有帮助!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时间转瞬即逝,转眼我在公司工作了也近一年,在公司担任前台文员一职,在职期间学到并收获很多,也认识到很多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台是公司对外形象的窗口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接待公司来访的客人要以礼相迎,接听电话时要态度和蔼,对待日常工作事务要认真仔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受益匪浅。

二、在职期间还担任公司考勤抽查及统计的工作

在统计考勤时要严格按照考勤制度执行,做到不徇私舞弊。严格维护公司所制定的规章制度。

三、认真细致的做好办公用品的入库出库工作

根据办公用品的种类进行归类摆放,消除了仓库凌乱不堪的状况。在改善办公用品存放环境的同时也为后续库存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保持干净整齐的库容库貌成为仓库管理的一个长期基础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

1.由于刚接手工作不到一年,很多地方了解不够深入细致,需要继续努力;

2.处理紧急事务时,不够沉着冷静;

3.待人接物时,态度不够热情。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有很多问题发生,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去解决,来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这也要求我不断的去学习,去提升。争取在下一年度完善自身的不足,把工作做的更好,更专业!

五、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学习,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了解,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继续增加待人接物的学识,把过去遇到紧急事务时不够沉着冷静加以改正。

3.严格监督员工外出登记,做好每月考勤报表的统计工作。

4.做好物品入库出库的管理流程,避免经费流失。

5.承办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事项。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二)20_上半年度是技术(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开发部快速、稳步、持续发展的半年。在某总的带领及公司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开发部成员的通力协作下,以新产品开发作为技术部的工作重心,同时为其他部门带给技术支持、质量改善,并加强技术部门的内部管理,在这些工作中既取得了成绩,也看到了不足,现就20_上半年技术工作向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作以下汇报。

一、新产品开发

某某公司技术开发部在20_上半年共进行新产品开发37项,其中41%实现了批量生产,16%客户考证中,22%待考证,21%在研制开发。这些新项目中,国际客户占78%,国内客户占16%。

国际客户包括……等,项目主要包括锥环、支撑环、槽绝缘、出线板、匝间绝缘、加工件用层压板、缠绕管等转子和定子部件。国内客户主要是某某,项目包括门型绝缘、核电槽绝缘等。

新产品的开发不是几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是由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分工和合作来完成的。例如锥环和支撑环的开发,需要缠绕车间协助我们缠绕试样、试验缠绕材料和工艺;新型层压板和单层匝间绝缘的开发,需要二车间协助我们反复上胶、压制;绝缘盒的制造、加工,需要压制、手糊和加工车间多次协助。对于这些新产品的开发,一是创新,二是国外客户,所以从制造、加工、试样制作到测试,要求比较严格,技术难度比较高,时间比较紧迫,所以我们也个性严谨,测试结果有任何不理想的地方,工作就需要重新做,这样经常打乱车间的生产计划,但各车间一向给予很大的支持和谅解,在此,深表感谢!但是,我们还期望得到你们更大的支持!

企业透过新产品研发,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更高的利润,拥有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这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规模经济时代的“大鱼吃小鱼”转变为现代的、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鱼吃慢鱼”,快速推出新产品的潜力已经成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对每个企业都是必然的。期望各位同事对新产品研发这个过程不只局限于给予配合,更就应抓住这些机会提升自己、(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挑战自己。

二、技术支持、质量改善、可靠性提升

技术开发部在做好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好生产部生产、质保部检验、销售服务的技术支持工作,不断改善车间制造工艺,完善和丰富技术支持的资料和资料,编制修订原材料采购验收规范、测试规程、管理规定、工艺文件等68份,翻译转化Alstom英文版。

材料、测试规程30份,以及岗位员工的技术培训和交底都做了必须的工作。

对原材料进行进厂检验、半成品和成品测试、新产品研制测试,共出具1112份报告,并对测试结果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反馈、处理、改善。

协助生产、质保部分析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34#百万锥环励端加工时开裂,Alstom内支撑环加工后产生裂纹等等。

三、存在的一些不足

1、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多为应急开发,造成不能按照流程执行。

《产品设计开发程序》执行不严谨,没有严格按照体系要求条款来规范工作,包括立项、评审、预算经费等。

2、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虽在加强,但还欠缺沟通。

比如刷漆事宜,技术部没有主导好刷漆这道工序,于是机加工工艺文件上也没有明确刷什么漆,导致这道工序处于无人管控、混乱的状态。上层没有做到位,基层如何做好?这只是个点的问题,类似于这种状况的问题还很多。20_下半年技术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保证工作能够做连串、到位。

3、研发新产品的同时,严把老产品的品质关,稳定现有产品的市场,不要一味追求新产品而失去了老产品的市场优势。

四、20_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行市场调研,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

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沟通,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产品的了解,开发使用性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加速公司发展。

2、根据公司的战略和目标,尽快实现Alstom转、定子打包和打入国际市场。

3、缠绕树脂体系的更改,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材料性能。

4、整顿老工艺,尤其是被忽略的岗位,比如手糊、刷漆等等。

5、(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完善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工作,规范《产品设计开发程序》的执行。

6、精细化管理技术开发部部门工作,努力实现标准规范作业。

20_下半年公司又有了更伟大的目标,为了适应公司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事需要不断的挑战自己,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新的半年里,技术部必须不辜负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们的厚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期望能够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为_公司的发展壮大尽职尽责,与全体员工一道为公司的未来、为我们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三)光阴如梭,2021年已过了半年,在这将近半年里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公司提供给我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才能。回首过去的半年当中,公司陪伴我走过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使我懂得了很多。在此我向公司尊敬的领导以及亲爱的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也因有你们的帮助,才能令我在公司的发展上一个台阶。下面我将这半来的具体工作情况汇总如下:

一、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遵从仓库岗位职责,坚持做好出货工作,保证发货的准确无误,尽量完善工作以保证零投诉;二是做好入库接受,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确保库存数据达到实实在在的百分百;三是完成二位领班临时安排的工作与积极参与整理工作,深化工作安全意识,提出各项合理化意见。及时与业务和生产部沟通联系,保证物流系统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严于律已,自觉遵守各项制度

严格遵守仓库的各项制度。谨记领导的指示和批评并付诸于实际,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做事要谨慎认真,向领导汇报的仔细检查,日常工作要记录并及时上报;待人处事要有礼貌,对待同事要坦诚宽容;严肃办公室纪律,工作不懈怠,不玩游戏、不闲聊、不做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事情。

三、存在的不足

一些事还无法循规蹈矩的做好,需要增强自己的毅力不够。

二是工作中不够大胆,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完善。

四、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1.一路既往抓发货。

要理清发货流程,更细化的,更明朗的。要不断总结提高,完善

2,要不断提高修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与工作目标。

3,对仓库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积极及合理化意见。

例如仓库仓储饱和问题发货流程问题都是下半年应该好好深思探讨并付诸实际行动的。

上半年成品庫的工作还算美满,我对下半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仓库在未来的半年能有一个更崭新的面貌!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四)转眼间2021年已经已经过去半年有余,这半年既紧张又充实。半年以来,在项目、公司领导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关心支持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个人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同时也意识到很多不足,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做以下简述。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20__上半年主要工作内容为__尾留追加变更及__前期变更、开工报告工作。

项目方面

2021年_月份正式接手__项目工程变更工作以来,由于接手较晚,无交接手续,所以__年下半进展比较慢。__年初回到项目部以后,__的0#变更及开工报告即将展开,__后期变更工作必须尽快完成已经迫在眉睫。马上对__年上半年的变更处理情况进行细致地梳理,还有哪些变更未上报,已经上报的还有哪些未批复,未批复的在哪个部门,因为什么原因未批复,确定了以上这些便确定了工作重点,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后,便是资料的上报及上报审核情况跟踪,通过半年的努力及项目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截至目前,__路变更处理已经接近尾声,总计_份变更已经批复_份,设计变更已经全部批复,a、b类变更除个别因单价存在争议外,其他已经全部批复。

年初首先进行总体施工计划及进度计划报表的编制,在一周内通过驻地办的审核并报到总监处通过初审。然后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各分项工程已经陆续开工,随即开始做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由于驻地办监理审核程序复杂且要求严格,常常一份报告要修改数次,为保证报告能够一次性通过,查阅各种施工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目前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全部批复,保证了各分项工程的及时开工。

3月份开始进行__核实工作,业主限定5月初为最后上报期限,时间及其紧迫,由于设计图纸工程量计算错误及遗漏情况极多,且设计方一直未给予答疑,给核实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能够如期完成0#核实工作,与科室同事分量复核,加班2个月,最后终于按期完成上报工作。

现场全面施工以后,各施工段落因设计原因陆续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情况,做为变更负责人,积极联系业主、设计代表、总监处及驻地办各方共同到现场踏勘,目前已完成现场会签单__份,相应设计变更建议书也已完成上报工作。

二、思想建设方面

半年来积极阅读各类党内报刊杂志,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虽然还未加入党组织,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三、2021下半年工作计划

__方面,首先短期内尽快完成__变更清理工作,然后确定计量红线并进行结算工作。

__方面,目前现场已经大面积施工作业,各作业面陆续出现变更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做调查研究,发现有需要变更的部位及时和驻地办、总监处,设计代表,业主沟通,合理利用现场条件,提出有利于优化施工条件并有利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变更方案。同时对已上报的变更文件进行追踪签认,尽快完成审核批复,保证变更工程计量工作顺利进行。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五)回想时间真是无情的恋人,不给对方一点挽回的机会,头也不再为其转一下,一条街走到底的分手了。很快2021已过一半,按照一贯的制度,个人半年总结也该开始,由于各种安排,一向推到此刻。下头就根据目前的情景,进行半年总结。

一、回顾这半年的情景

在思想上,自我感觉下滑很大。自制力下降,严重放松自我,个人的好多坏毛病,又重新拾起来了,看着失去了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人,一天拖拖拉拉拉,做什么磨磨唧唧,没有一点时间观念和效率。最明显的是一个最简单的内务,都搞不好,看着乱乱糟糟的,看着心里都烦。再一个就是可怕的拖延病,从根本上说,就是思想放松了;还有就是时间观念也渐渐的放松了,上课呀,开会呀,都有迟到的情景。

在学习上,不明白从何下手,一段时间还好好学了一点,慢慢地就放弃了。就像好兄弟说的,学习不能被动的去学习,不然感觉,一向在学,但总觉得没有什么明显的收获,主动是学习转换态度的关键。本来计划多读几本书,大半年过来了,就读了一本也就不到400多页,感觉好不容易。

在工作中,就是做事的标准降低了,工作的热情不高,有什么事只是有所参与,可是深入的不够,做的不足,可是幸亏每次的队友都很友好,每次都是让我白白的躺鸡,让我跟着完成了工作或者作业,在这此,要感激一下他们的付出,感激他们的帮忙。

在生活中,一天的生活制度坚持的不够,有可能也是工作的缘故,导致时间安排完全乱了,内务就隔几天搞一下,桌子,柜子,乱的不忍直视。再就是之前养成的习惯也渐渐丢了,

还有就是社交也少了,也不知这么了,变得不想交流了,真的对不住,各位亲戚兄弟朋友们的关心,本来想温厚的,但迈不开那一步,期望大家能够理解,祝大家一切顺利。

二、半年来的收获

1、健康最重要。

任何事,任何时候,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在有一个健康的躯体的前提下,做一切才是有意义的。就像许三多说的,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2、做任何事必须要有安全意识,这是一个铁律。

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我负责。

3、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预测不到情景,就要做好第二方案的准备,以防万一。

4、做一件事,要有一个明确的逻辑步骤。

我们做什么,需要怎样做,会遇到什么样的情景,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出现的情景,之后我们该怎样吸取教训,该怎样让这个事做的近乎完美。

三、下半年的计划

1、加强自身约束,要反省的意识,做好自我的事。

2、提高学习的热情,多学习,主动接触没有学的领域,增大知识面。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积极资产组合管理

Abstract:Based on 19 open-end funds and 23 closed-end funds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rough improved PCM model and indicator S which applied to non-effective market or weak efficient marke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china’s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during the study interval from January 1,2005 to June 30,2007.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the open-end funds and the closed-end funds wa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Study found that both the open-end funds and the closed-end funds have high active portfolio capabilities, but the closed-end funds appeared to have higher active portfolio capabilities than open-end funds, especially in higher prices and shocks. In the same time, market fluctuations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fund’s 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but not absolute.

Key Words:Open-end funds,Closed-end funds, 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7-0062-06

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和其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提高其资产组合管理能力已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基金资产组合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积极资产组合管理(以下简称积极组合管理)和消极资产组合管理。由于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投资管理人往往可以利用失效的市场通过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获得超额收益。因此研究和探讨积极组合管理理论是极其必要的,特别是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较低、基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和评价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回报基金持有人,而且也将为基金持有人更科学地选择基金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文献综述

Flood和Ramachandran(2000)的研究发现,市场偶尔的失效或者某些市场的失效可以给积极型投资管理者提供生存的空间和扣除成本后的收益。也就是说,在一个非完全有效的市场中,积极的组合管理是可以获得战胜市场的超额收益的。国内许多研究(何容和彭涛,2003;陈志国和周稳海,2005;余俊瀚,2007等)表明,中国的证券市场属于非有效或弱有效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基金管理人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高低就关系到基金是否可以战胜指数,获得超额收益。

积极组合管理是指通过设计和调节组合内各类资产的权重与基准组合权重的偏离(而不是被动跟随或者复制基准组合),达到使组合的收益率超过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目的的组合构建与管理方式。也就是说积极组合管理是通过组合内资产的动态配置实现的。根据李学峰、茅勇峰(2007)的研究,资产的动态配置是通过资产调整和证券选择两种方式进行的。其中,资产调整是指基金经理根据对市场组合收益和无风险收益两者大小关系的预测,通过调整投资组合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来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即所谓的市场时机选择。而证券选择是指通过更换风险资产组合中的股票来调整投资组合单位风险资产的风险,进而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

Treynor和Mazuy(1966)通过建立T-M模型首次分解了基金时机把握和证券调整能力。Merton(1981)发展了评价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非参数理论模型。Chang和Lewellen(1984)通过对Henrikksson和Merton(1981)提出的H-M模型进行改进,得到C-L模型,并发现美国开放式基金在整体上不具有显著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随后,Grinblatt和Titman(1993)提出了投资组合变动评估模型(PCM)。该模型依据事件分析法,分析投资组合持股比例变化的个股能否带来显著的超常收益。

最新的研究进展是运用上述模型对各国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如Gupta(2001)用T-M模型和H-M模型对印度共同基金进行了实证分析;肖奎喜,杨义群(2005)运用参数检验方法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具有较强的证券选择能力,但不具备市场时机把握能力;Romacho和Cortez(2006)运用H-M模型对葡萄牙共同基金进行了研究。

以上的文献为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特别是Grinblatt和Titman提出的PCM模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启示。但以上的模型和研究也有不足的地方:第一,PCM模型虽然避免了T-M和H-M模型中选择基准市场组合时存在的问题①,但是它选用的是基金以前周期的证券组合权重作为基准来衡量基金的投资业绩。而根据积极组合管理的定义可知,积极组合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高于市场基准收益率的超额收益率,因此其比较基准应该为市场基准收益率。第二,已有研究是通过对择时能力和择股能力的研究而间接考察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但并没有对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本身给予直接的建模和分析。第三,国内已有文献仅单独研究开放式基金或者封闭式基金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或证券选择能力,缺少对这两类机构投资者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比较研究。本文即针对以上不足,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根据上述的有关文献和定义说明,本文对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评价模型设计步骤如下:

首先,定义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衡量在研究期间内整个股票市场的表现。我们以沪、深A股两个市场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作为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即:

=[(深证A股指数涨跌幅×深市A股平均总市值+上证A股指数涨跌幅×沪市A股平均总市值)/(深市平均A股总市值+沪市平均A股总市值) (1)

其中,深市平均A股总市值=(期初深市A股总市值+期末深市A股总市值)/2;沪市平均A股总市值=(期初沪市A股总市值+期末沪市A股总市值)/2。

其次,计算基金风险资产组合中所有单个股票在研究区间内的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期末股票复权价格-期初股票价格)/期初股票价格(2)

将(1)和(2)结合,设计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可用来衡量基金组合中各股票在研究区间内的表现。如果 ,则表明该股票表现良好,基金经理应将其加入组合中或增加持有;如果 ,则表明该股票表现不好,基金经理应将其从组合中剔出或减少持有。

再次,通过基金对风险资产的配置情况,判断每一只股票在研究区间内的持有状态,即超配或者欠配。本文将超配定义为,某一期间基金持有某只股票的市值占该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大于这只股票的流通市值占全部股票的总流通市值。同样地,将欠配定义为,某一期间基金持有某只股票的市值占该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小于这只股票的流通市值占全部股票的总流通市值②。设计指标:

公式中, 是期间内基金持有某支股票的市值占该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的平均值; 是期间内个股的流通市值占沪、深两市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例的平均值。

其中,=(期初该股票的市值占该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期末该股票的市值占该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2;=(期初该股票流通市值占沪、深两市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例+期末该股票的流通市值占沪、深两市A股总流通市值)/2。

如果,则表明基金经理在研究区间内对这只股票进行了超配操作;相反地,如果,则表明基金经理在研究区间内对这只股票进行了欠配操作。

在上述步骤基础上,可设计指标:

该指标的含义为:当 且 ,或者

且,则值为正值,即基金经理对该只股票的积极管理有效;如果 但 , 或者 但 ,则 值为负值,即基金经理对这只股票的积极管理无效。如果基金经理对某只股票采取消极管理策略,则其 ,因此其指标

最后,设计指标来综合考察某一时期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

根据公式(6)可知,市场基准组合的指标

在一个非有效市场中,如果基金采取积极组合管理策略,则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 ,表明从整体上看,基金积极组合管理有效,即基金经理对个股积极管理操作有效的股票数量大于积极管理失败的股票数量,并且越大,其积极组合管理的能力越高;第二, ,表明基金整体上积极组合管理无效,即基金经理对个股积极管理操作有效的股票数量小于积极管理失败的股票数量,说明积极的管理组合败给了市场基准组合,并且越小,其积极组合管理的能力就越低,即基金经理没有抓住市场非有效所提供的机会去战胜市场;第三,,表明积极管理组合的表现与市场基准组合的表现一样,我们将其界定为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一般――虽然没有败给市场,但是也没有利用好市场的机会去战胜市场③。

三、实证研究

根据上文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的实证研究过程如下: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数据选自Wind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上证A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上证A股、深证A股总流通市值,上证A股和深证A股后复权收盘价格,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基本情况及其在2005年1月1 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的半年持仓明细④。

本文以基金持有的前二十大重仓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前二十大重仓股在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组合中占很大比重,足以代表其持仓状况,从而以这些股票为考察对象,可以衡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不过,在研究前二十大重仓股的同时,考虑到投资者持仓情况的动态变化,本文的考察对象多于二十只个股,因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明细也要纳入考察视野。

本文在选择基金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同时选取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作为考察对象;第二,为保证研究对象在进入本文的考察期时,已经完成建仓并且投资过程连续,被选取的基金均成立于2004年9月30日以前;第三,在挑选封闭式基金时,为保证样本的可比较性,剔除了2008年底之前到期的基金;第四,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因此仅选取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不包括采用消极组合管理的混合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这样,我们共挑选了19支开放式基金和23支封闭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基金样本见以下的各相关表格。

(二)实证分析与结果

首先统计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沪、深两市A股指数的半年涨跌幅和沪、深两市A股平均半年总流通市值。根据公式(1)和以上的统计结果,计算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由表1、表2和表3可知,从2005年初至2007年6月底,中国的证券市场先后经历了下跌(2005年上半年)、震荡(2005年下半年)和上涨(2006全年和2007年上半年)三个阶段。

其次,根据公式(2)计算沪、深两市A股在五个子研究区间的半年收益率,并在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沪、深两市A股的超额收益率;根据公式(4)计算指标;按照公式(5)计算基金半年报、年报中披露的所持有前二十大股票的值。经过这些计算后,即得到各指标的相应结果⑤。

最后,根据公式(6),分别计算五个子研究时期内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 值,计算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四、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已经初步得到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个体的S指标。为了从整体上和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下面将对实证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计算在整个研究区间内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S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第一,以较长的时间作为研究区间,可以从整体上揭示两类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第二,可以排除不同的市场行情对基金积极组合管理能力造成的影响,即通过计算整个研究区间内的IS值的算术平均值,可以忽略掉市场对IS值的影响;第三,由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运行模式特征不同,他们的投资行为和资产管理方式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分别考查两类基金的S指标,可以对这两类机构投资者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的结果显示:第一,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无论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其S值的算术平均值都为正值,并且都通过了T检验,表明两者均具有较高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这个结果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或者是弱有效性,因为基金采取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可以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第二,封闭式基金的S值平均值大于开放式基金的S值平均值,也就是说,在2005年初至2007年6月底的这两年半的时间中,封闭式基金对其投资组合的积极管理更加有效,表现出了更强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

其次,在整体衡量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S值的基础之上,加入时间因素,即分别计算两类基金在每个子研究区间内S值的算术平均值,这样不仅可以考察不同的市场环境对这两类机构投资者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影响,而且可以进一步分析封闭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高于开放式基金的深层次原因。

表7为计算结果,并辅之以T检验和F检验。其中,T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每一个子研究区间内结果的显著性,其零假设为所有基金的S值的算术平均值为零,即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无效,积极组合管理的结果没有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F检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不同时期内,基金S值的算术平均值是否显著不同。其零假设为在五个子研究时期内,所有基金的S值的算术平均值相同,即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没有时间趋势上的变化。

图1⑥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S值与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趋势的比较。通过图1可以发现,市场行情的波动对两类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平均来看,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在上涨行情中相对较高,在下跌和震荡行情中相对较低。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这一结论,分别计算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两类基金的S值的算术平均值⑦,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2005年我国的证券市场处于下跌和震荡行情中,而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中,市场处于上涨行情,特别是在2007年的上半年,中国的证券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相对应的,表8的计算结果显示,2005年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S值小于2007年的S值。也就是说,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行情对基金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如表7所示,在2006年的下半年,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S值均出现了负值,而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证券市场处于上涨行情之中。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基金对市场时机的选择失败,也就是对市场行情的后期走势的判断不够准确。他们没有预料到随后出现的大牛市行情,因此其资产组合的配置较为保守,从而导致没有获得比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最后,进一步分析封闭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高于开放式基金的原因。由表7可知,在2005年下半年的市场震荡行情和2006年、2007年的上涨行情中,封闭式基金的S值都明显高于开放式基金,但是在2005年上半年的下跌行情中,封闭式基金的S值并没有显著高于开放式基金,甚至其算术平均值略低于开放式基金。这说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在面临较差的市场环境时,均趋于采取较为保守的资产组合管理,因此他们的S值也就相对较小。但是在震荡和上涨行情中,可能因为封闭式基金不需要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因此其投资风格比开放式基金更为激进,从而导致其S值较大。

五、结论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Grinblatt和Titman(1993)提出的PCM模型进行了修正:一是根据积极资产管理的定义将比较基准由基金以前周期的证券组合权重修正为市场基准收益率。二是我们考虑了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流通市值,而不是总市值。通过这些改进,我们设计了适用于我国这个非有效或弱有效证券市场的指标S。以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两年半的时间作为研究时期,以19支开放式基金和23支封闭式基金为研究样本,考查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无论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均显示出较强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从整体上来看,封闭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要高于开放式基金。

进一步加入时间因素研究后发现,市场走势的波动会对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在2005年上半年的下跌行情中,封闭式基金并没有表现出显著较高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这可能是由于面对下跌行情时,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一样,均选择建立较为保守的投资组合。不过,在震荡和上涨行情中,封闭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要高于开放式基金,这可能是由于封闭式基金的运作特征与开放式基金不同,不需要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因此其投资风格较为激进。

本文的研究及其结果启示我们:首先,虽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总体上看其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较强,但还不稳定,因此其管理能力还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空间。其次,由于运行制度的差异,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在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方面是有差别的,这说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是各有优劣、满足不同投资者需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的政策取向不能偏颇,而要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特别是通过对开放式基金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如申购赎回制度、管理费激励制度等,来提升基金的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此外,从基金持有人的角度来看,在选择投资基金的时候,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这一直接影响基金收益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注:

①T-M和H-M的回归模型都是建立在CAPM理论基础上的,因此理论上讲它们都不适用于像我国这样的非有效或弱有效市场。

②从理论上看,如果基金采取消极资产组合管理,则其风险资产组合中某只股票的持股比例应该与该股票的流通市值占市场总流通市值的比例保持一致。然而,除指数型基金外,大多数的基金均采取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即根据市场的时机选择和个股的证券分析,在特定时期内超配或者欠配特定股票,以达到风险资产组合的回报率高于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的目的。

③当然,从理论上看,此时基金的最优选择是不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对资产组合进行积极管理,而应该转为消极的资产组合管理策略。

④基金半年的持仓明细数据为基金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的其持有的全部股票明细,以及这些股票占基金股票总投资市值的比例。

⑤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将全体样本基金所持有的前20大重仓股的R指标、H指标及IS指标计算结果略去,有需要的读者可与作者联系索取。

⑥图1旨在说明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的波动与基金S值变化的相关性。由S值的计算公式可知,基金S值并不代表基金期间内所获得的收益率,因此S值不能与市场组合基准收益率做绝对比较。

⑦由于本文的考察期仅到2007年上半年,因此这里以2007年上半年S值的算术平均值近似代替2007年全年的S值算术平均值。

参考文献:

[1]Jr. Flood,Narayan Ramachandran.Integrating Active and Passiv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000,(27).

[2]何容,彭涛.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3).

[3]陈志国,周稳海.我国证券市场“末班车现象”与市场有效性的经验分析[J].商业研究,2005,(24).

[4]余俊瀚.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时代金融,2007,(5).

[5]李学锋,茅勇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力研究――基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视角[J].证券市场导报,2007,(3).

[6]Treynor J.and Mazuy K. Can Mutual Funds Outguess the Market?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6,(44).

[7]Merton.On market timing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 I. 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value for market forecast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1(54) .

[8]Chang E C,Lewellen W.C. Market timing and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1984,(57).

[9]R.D. Henriksson and R.C. Merton. On Market Timing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 II. Statistical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forecasting skills [J]. Journal of Business,1981,(54).

[10]Grinblatt,Titma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without Benchmarks:an examination of mutual fund returns[J].Journal of Business,1993,(66).

[11]O.P.Gupta. An Empirical Testing of Market Timing Abilities of Indian Mutual Fund Managers[R]. A Gupta-Presented for 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PFA.2001.

导语:初三的同学就快要毕业了,需要自我鉴定是个人的自我总结,总结自己收获了什么,走好明天的路。那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优秀团员自我鉴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优秀团员自我鉴定范文一初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也为自己的学习付出了努力。

作为一个团员,过去的半年,学习中我注意总结、思考,认认真真看书,及时的预习,及时的总结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爱护公物,积极打扫卫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校举办的活动。

过去的半年,我继续着为国做贡献的思想。努力学习,积极锻炼身体,为我即将开始的新学年打好知识基础,身体基础。可我需要更好的鞭策自己,参加了光荣的中国共青团以后,使我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跟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二.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课时有不懂和不明白的问题敢于举手提问;在家做作业中遇到做错和不会做的,让家长给讲一讲;经常把以前做错的题拿出来复习,直到弄懂弄会。

三.课外学习不放松。每天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便会主动看会儿课外书,读几篇作文或者做几道数学题。

在这些过程中,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阅读了许多名人传记,从伟人的经历中获取养分,更进一步地充实自己。我又学习了为人处世伦理哲学,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所有这些,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人生追求的意义。在人生旅途中我开始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学会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

初三优秀团员自我鉴定范文二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

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初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初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初三优秀团员自我鉴定范文三初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也为自己的学习付出了努力。

作为一个团员,过去的半年,学习中我注意总结、思考,认认真真看书,及时的预习,及时的总结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爱护公物,积极打扫卫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校举办的活动。

过去的半年,我继续着为国做贡献的思想。努力学习,积极锻炼身体,为我即将开始的新学年打好知识基础,身体基础。可我需要更好的鞭策自己,参加了光荣的中国共青团以后,使我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跟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二.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课时有不懂和不明白的问题敢于举手提问;在家做作业中遇到做错和不会做的,让家长给讲一讲;经常把以前做错的题拿出来复习,直到弄懂弄会。

三.课外学习不放松。每天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便会主动看会儿课外书,读几篇作文或者做几道数学题。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