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1年上半年,临淄区工信局以“十二大攻坚”和富民强区“八大行动”为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活动,聚力产业赋能,扎实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着力完善机制、创新路径、优化生态,以建设工业十强区县为目标,加快推进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1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千方百计抓好工业经济运行。今年以来,受化工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及新项目投产达效等有利因素影响,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从全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三个层面加强工业运行监测,突出抓好60户重点企业和100种左右重点产品价格监测,不断优化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全区工业经济总体态势平稳。1-5月份,全区3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62.88亿元,同比增长45.84%;实现营业收入825.74亿元,同比增长46.71%;实现利润73.9亿元,同比增长1900.5%。
(二)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围绕疫情防控和工业增长“两不误”、“两促进”既定目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运行,确保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扩散不懈怠。成立了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突出抓好春节、节后复工复产、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防控,又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制度落实。根据《临淄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指导镇办开展属地工业企业疫苗接种,引导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做到“应接尽接”。定期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督导企业50余家,对区专班反馈的涉及工信6个问题,第一时间现场核验,逐条逐项抓好整改。
(三)加力推动“五个优化”落地落实。成立“五个优化”行动工作专班,制定《临淄区2021年度“五个优化”落实突破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全区经济工作落实突破暨推进“五个优化”大会、全区智能化改造工作推进会,聘请专家团队,聚焦聚力、扎实推进“五个优化”在我区示范先行。一是推动“五个优化”示范展示馆落地,探索“企业医院”服务模式,目前示范展示馆工程设计及内部基础装修正在加紧施工中,全力筹备即将召开的全市“五个优化”临淄现场观摩会。二是建立智能化诊断数据库,编制企业转型升级解决方案251个。梳理年度智能化改造项目152个,计划总投资89.93亿元,年度投资32.76亿元。
(四)大力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2021年策划了54个市重点技改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74亿元,目前已有44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1.5%。1-5月份全区制造业技改投资完成29.97亿元,同比增长62.5%。组织召开了全区“技改专项贷”工作推进会,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目前已征集两批“技改专项贷”融资需求项目16个,融资需求2.42亿元,已累计向3家企业发放贷款2500万元,5家企业近期可放贷款4500万元,其余项目正在陆续审核报批中。第三批共21个项目也已提交申请。
(五)高质量落实“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大力支持“四强”领军企业参与全市“链长制”建设,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临淄区“四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十项区级配套政策,全力做大、做优、做强“四强”产业链。1至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四强”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409.38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47.44%,同比增长62.0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359.71亿元,智能装备产业7.07亿元,新医药产业41.28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3.33亿元。
(六)纵深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制定印发《2021年“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区308家规上企业和257家规下企业纳入评价工作,并完成数据采集,形成企业体检表,预计综合评价7月初完成。通过推动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水电气价格、融资成本等各类资源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领域集聚,倒逼低效落后产能改造提升和市场出清,提高全区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七)多措并举加快优质企业梯队培育。全力构建“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金字塔式成长梯队和“潜力企业—领航企业—龙头企业”递进式培育梯队。23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确定一诺威新材料等10家企业为省市瞪羚申报重点,爱特云翔、鹏达环保2家企业作为准独角兽企业申报重点,动态调整2021年全区单项冠军培育库,初步确定44家为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推荐英科环保等6家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确定了鑫泰石化等50家企业为潜力企业和领航企业。实施企业跨越发展计划,初步确定齐鲁公司等8家企业为年内主营收入过50亿企业名单。通过购买服务、聘请专业机构等方式引入积第三方咨询公司,积极帮助解决企业申报短板。
(八)聚力抓好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全年2家智慧工厂、20个智能车间、2家贯标企业、10项应用场景和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总体量化目标。上半年已完成美陵集团、欧木特纸2家智慧工厂培育,推动英科医疗、凯威尔新材料、永浩新材料3家企业启动贯标。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落地,每年设置1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企业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组织了28家企业参加“走进华为”专题培训,美陵和冠宏化工2家企业与华为云制定了工业互联网合作建设方案。上半年我区37个项目入选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名单,占全市31%,同期增长37%,全部项目研发经费投入合计2.27亿元,占全市25%。推荐朗晖石化等8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企业质量标杆;一诺威新材料和民基新材料2家企业入选“2021年淄博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推荐一诺威新材料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了我区技术创新走在全省前列。
(九)扶持培育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一是对全区服务型制造企业按照工业设计系统化服务等领域调研,建立了以英科环保等7家企业为主体的重点培育清单,推荐6家企业加入淄博市服务型制造联盟,推荐英科环保申报第三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二是积极组织参加“齐鲁杯”工业设计大赛。截至目前,共计45件作品完成了申报,审核通过26件。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工业设计培训。组织英科环保、三维石化等11家重点工业设计企业参加首届山东省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淄博市第三届“齐鲁杯”工业设计大赛启动仪式,组织英科环保、双涵石化等5家企业参加了淄博市工业设计专题培训班。
(十)攻坚克难完成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推进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两区”企业关停搬迁,印发《关于加快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两区”企业清理搬迁工作集中攻坚的实施方案》,成立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两区”企业清理搬迁工作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区委常委和副区长任副组长,顶住压力阻力,采取“整合搬迁一批、改造搬迁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多种方式,全力推进“两区”企业清理搬迁工作。
(十一)认真落实VOCs环保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印发《2021年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方案》,按照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所列涉及VOCs行业的淘汰类落后工艺装备重点对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行业开展全面摸底调查,经摸排,未发现以上行业涉VOCs淘汰落后工艺装备。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十二)扎实筑牢驻点监管安全生产防线。制定印发《临淄区民爆经营企业和非危化品化工生产企业驻点监管工作方案》、《驻点监督工作制度》、《驻点监督工作计划》,并抽调工信3人、化工园区1人、镇办干部21人、企业65人开展非危化品企业(95家)驻点监管工作;抽调工信1人、安全专家1人开展民爆经营企业驻点监管工作。截至目前,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非危化品企业检查81家次,督导检查覆盖率89%,督促企业完善规章制度39条,开展安全培训60次,开展警示教育56次,开展应急演练(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31次,查找问题隐患772条,已整改759条;民爆经营企业查出问题5项,已全部整改完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及时做好企业经济运行调度研判,全面推动项目达产达效。
(二)做深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组织企业到国内知名高校、先进企业现场教学,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区开展培训。二是做好2021年度“企业家节”大会的准备工作。
(三)加快推进“五个优化”示范展示馆及“企业医院”建设。筹备好全市“五个优化”临淄现场会,大力推介“五个优化”临淄样板。助力临淄区“五个优化”产业基金落地。
(四)利用好财政资金、产业转型升级基金、“技改专项贷”、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多渠道金融手段,发挥政府平台担保功能,尽快出台我区“技改专项贷”贴息政策,提振企业智能化改造积极性,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