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202l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_1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强化攻坚,在深化环境污染整治上下功夫

1.大气污染防治再深入。一是全力推进年度重点任务。印发《寿县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将16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评级提升改造项目、43个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项目、6个非建成区生物质锅炉达标排放改造项目、2个工业园区VOCs综合治理项目、2VOCs行业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项目、9VOCs企业治污设施升级改造项目、18个施工工地扬尘治理项目、3个搅拌站污染专项整治项目纳入年度大气防治攻坚范围,目前正在序时推进。 二是强化“一站一策”落实。加强省控站点周边巡查,全天候盯控监测数据,针对省控站点开展14批次专项巡查检查,下达交办单22个、提示函7个、督办单5个、协调函1个。启动寿县“地空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及管控项目,计划投资400万元,项目正在前期筹备阶段。三是提标道路保洁标准。5月下旬开始对新老城区重要路段、区域实行高强度、高频次的洒水保洁和道路冲洗作业。重要区域道路基本达到了“见本色”“不起尘”的管控要求。四是序时推进禁烧目标完成。印发《中共寿县县委办公室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寿县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的通知》,分时段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指导,2021年午季秸秆禁烧实现良好开局,持续保持“零”火点记录五是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发布《寿县城区部分道路采取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202148日起,正式施行高污染车辆禁行区管控。实行高污染车辆禁行区临时通行证制度,截至6月底共受理临时通行申请60余车次。六是加强大气“五控”牵头。2021年以来,共召开4次全县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定期调度大气重点工作落实,全面抓紧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印发《寿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及乡镇(园区)空气质量月排名奖惩办法》,通过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机,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合力。七是规范砖瓦行业环境管理。我县5家隧道窑(旋转窑)企业除顺发建材长期停产外,安固建材、顺利建材、利源新型建材、高桥新型墙体材料4家隧道窑(旋转窑)全部完成炉窑深度治理和厂区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市生态环境部门环保专项验收。在建的隧道窑企业2家,分别是炎刘镇的龙头新型建材、刘岗镇的奋飞建材,全部实现了规范立项和环境审批。八是加强VOCs治理。完成对2020年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反馈涉及我县67个问题的 “回头看”,整治反弹问题8个。支持绿洲森工创建VOCs综合治理示范企业。建立全县涉VOCs工业源清单,持续推动重点行业VOCs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印发《寿县2021年臭氧污染防控攻坚方案》,序时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2021年截至628日,全县 PM2.5均值45.8微克/立方米,排位全市第3位;PM10均值浓度92.9微克/立方米,排位全市第6位;优良天数比率75.3%,排位全市第3位。

2.水污染防治再加强。一是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工作。加大对21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管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寿县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排查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各类重点突出的环境问题,消除饮用水环境风险隐患。建立水源地问题清单责任,对督查发现问题的饮用水水源地所在乡镇下达整改交办单,对整改工作缓慢的涧沟镇和板桥镇政府发放工作提示单,完成了三觉镇等水源地保护区水毁防护设施的修复。加强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严格专人值守制度,对取水口周边环境进行全方面监控。实施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定期水质监测,针对部分月份水质监测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小甸、大顺等乡镇下达水质预警函并提出相关建议,督促指导乡镇进行整改。组织编制寿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征求有关乡镇和单位意见,完成了沿瓦埠湖9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设施修复和运维。二是全力做好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为巩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成效,今年上半年多次对全县19个入河排污口进行环境状况排查和规范化建设检查。协助安徽建淮管业公司对入河排污口排放口进行了重新建设,对发现水质超标的清源水务公司和管理存在问题的三祥羽毛公司下达了整改交办单,确保入河排污口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和设置规范完善。严格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工作,组织进行了八公山乡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评估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切实防范入河排污口整治问题出现反弹。三是序时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确保今年我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5月份,聘请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专家,完成了正阳关红旗村中心渠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可研初步编制,该可研方案根据我县农村基础环境条件与整治目标,主要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明显的治理办法,积极申报中央生态环境项目治理资金予以支持,以便尽快开展年度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20211-5月份,我县涉及的东淝河白洋淀渡口、五里闸和瓦埠湖国控断面水质均值全部实现达标。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2021年上半年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

3.土壤污染防治稳推进。一是强化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持续做好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等重点工作,完成了7个疑似污染地块初步调查评估并纳入了淮南市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开展我县7个疑似污染地块污染防控全面排查,对赤诚橡塑地块管控不规范等问题交办整改。二是开展土壤污染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围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尤其对绿色东方垃圾发电厂是否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是否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等方面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涉土壤污染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我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三是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出台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梳理出46家医疗机构、38家工业企业、11家机动车保养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制定减存量计划,定期调度督促落实。全面排查整治固废危废环境安全隐患,监督 38 家企业完成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 30吨;开展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整治问题企业8家。开展230家汽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执法检查,开展340家医疗卫生机构环境污染大检查,开展112家固体废物堆场多部门联合执法。四是开展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治理工作。我县农村生活污水PPP项目采用PPP运作方式BOT模式,污水处理工艺为(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AAO,主要新建2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处理管网,设计处理能力日处理量2.21万吨,远期4.42万吨,占地面积近期规模约89.7亩,远期约127.6亩,新建污水管网约136公里。五是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整改运维管理。对全县25个乡镇87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逐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出口水质进行现场取样检测。对存在设备不运转、管网不畅通、废水超标等问题的3个乡镇9个污水站下发整改交办单督促整改。按照“分区招标,集中运维、费用分担、统一监管”的招标模式,将全县84个农村污水处理站打捆两个包(东部片区及西部片区),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两家第三方专业化运维公司进行日常运维管理。六是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回头看。根据环保督察工作要求,对“绿盾行动”201981个问题及20206个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督查发现八公山乡3个养殖场和2个石料堆放场所问题整改反弹现象,下发交办清单督促乡镇整改。同时,对自然保护地内新发现的畜禽养殖、石料加工、豆制品加工等企业会同执法大队一律拆除。

()严管严控,在加强执法监管上下功夫

1.开展环境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印发《淮南市寿县生态环境分局关于开展环境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环境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主要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环境守法情况排查、放射源单位安全专项排查、涉危险废物企业专项排查、医疗废物专项排查、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排查。共梳理重点排污单位25家、放射源单位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其中工业企业41家,机动车维修企业11家)、医疗卫生机构46家、饮用水水源地22处。

2.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项行动。印发了《关于转发〈淮南市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至各乡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021年第一、第二季度各乡镇共排查报送相关环境风险隐患8件,均建立了工作台帐,并明确了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限,力争按照整改期限及相关要求完成整改销号。

3.开展水源地水质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我县乡镇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28 个,按照县环委办《关于开展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组织人员对我县21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及1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水域及陆域进行了一次“地毯式”集中排查,通过专项排查,21个饮用水水源地及1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均已编制饮用水水源地专项应急预案,做到了“一源一案”,未发现相关环境问题。

4.开展米面油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开展了全县米面油企业专项排查,共排查相关企业53家,其中未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6家,未执行环保“三同时”验收29家,未办理排污许可证2家,执法大队按照分别存在的环境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严格督促企业按照整改时限完成整改。

5.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为加强我县医疗废物的管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杜绝医疗废物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疫情防控期间,共对全县4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场交办整改相关环境问题11件,有效遏制医疗废物带来的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6.开展“四考”期间禁噪工作。制定了《淮南市寿县生态环境分局“四考”期间噪声监管工作预案》,明确了责任区、责任人及工作要求,“四考”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抽调执法队员开展夜间巡查,对考生入住宾馆周边等可能产生噪声源的区域进行全面布控,切实履行了职责,给考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20211-6月共办理案件15件,已立案15件,已下达处罚决定书14件,共处罚款365.99万元。

20211-6月共处理相关环境信访307件,其中受理电话投诉119件;“12345”市长热线156件(149件已办结,7件正在办理);“12369”平台32件(31件已办结,1件正在办理)。

()优化服务,提升公众满意度

1. 深化“放管服”改革,尤其是营商环境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工作,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精简材料收集、推进网上办理等,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上半年共审批环评文件26件,环评网上备案189件。

2.规范开展重点管理企业排污许可证初审、简化管理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管理企业排污许可登记指导工作。上半年我县核发排污许可证9家,排污许可登记52家。

3. 按照县委、县政府“四送一服”和“营商环境”活动工作方案及本局工作实际,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常态化。真情服务,“四送一服”和“营商环境”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上门宣讲环保政策100余次,现场解决问题100余个。

(四)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一是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7年以来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交办信访件、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绿盾行动、蓝天保卫战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等各级督察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清单,印发《关于扎实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预通知》,组织全县25个乡镇及有关县直单位全面进行了整改“回头看”。对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上报的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查找问题清单进行复核,并举一反三对瓦埠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农村污水处理站、空气站点周边环境、“散乱污”企业等开展重点督查工作确保整改成效,严防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发生反弹。

二是持续推进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交办我市285件,涉及我县45件,其中个性问题37件,全市共性问题8件。截至6月底,我县已经整改完成34件(30件办结,1件整改完成正在办理办结,3件整改完成待验收)。剩余的11件正在积极推进整改中。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建立完善机制,补齐“五控”工作短板,重点推进燃煤设施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推进生物质锅炉达标改造。

2.巩固国控断面水质提升工作,多方采取措施促进国控断面水质持续提升改善,确保完成2021年度我县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目标。

3.继续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问题排查,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生活污染源治理,稳步提高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4.结合引江济淮工程施工现状,实施和完成白洋淀渡口断面汇水区域内淠淮航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提升流域内水环境质量,进一步保障白洋淀段面水质稳定达标。

5.指导乡镇完成全县8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第三方运维管理,确保农污设施正常运转并达标排放。

6.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着力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7.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对转办问题认真核实、坚决整改,坚决杜绝整改不严不实、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力求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