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上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六乱”整治、县乡换届、“三治三零”、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坚持将产业培育发展作为群众增收的根本之策。
北寨乡在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路带经济、产业板块、宜居轴线、生态景观、旅游文化”的发展思路,在全乡谋划了“一带两区七大板块”的布局结构,以产业振兴促进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一带指路河并行的产业带和宜居线构成的生态经济廊带。北寨乡路河并行,郭榆公路穿乡而过,全长36公里,是全乡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乡村聚集的居住线。该线串连了全乡的17个行政村和全乡特色旅游景色。泉水河由北向南纵贯全乡,是榆社的水源保护地,水质优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北寨乡依托路河并行的条件,规划形成了有机旱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大棚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产品物流集散地,构建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的生态经济廊带。两区是指为于北寨村以南区域的包含设施蔬菜种植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南部现代高效综合农业区和适宜发展传统有机旱作农业、干果经济林、健康养殖等产业的北部生态农业涵养片区。七大板块指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板块、优质杂粮生产板块、健康规模养殖板块、生态经济林板块、中药材生产板块、休闲观光农旅板块、农产品物流电商板块。
(二)“吃下”农业生产托管的“第一只螃蟹”,全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北寨乡党政领导赴山西农业大学和平遥县实地调研农业生产托管事宜。之后,结合本乡实际,糅合先进经验,创新托管模式,并在全乡进行宣讲、推广。截至目前,群众踊跃参与托管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全乡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意向书909户约10500亩。
北寨乡摸索(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出“五个结合”,助推托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1、将托管工作与党建引领相结合。托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对农户宣传和组织等相关工作过程中,村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村主干通过在村召开村民会议、喇叭宣传、发放传单等形式,增强党组织号召力,让农户了解托管、接受托管。
2、将托管工作和有机旱作相结合。托管工作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农业生产关系;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通过集成农业生产技术达到抗旱增产效果。二者为粮食生产插上“双翼”,实现增产增收。
3、将托管工作与护林防火相结合。(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托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服务环节是秸秆还田,通过秋收秋旋,大大破解秸秆焚烧和护林防火的矛盾,减轻防火压力。
4、将托管工作与大数据相结合。托管工作推进过程中,收集起农户的土地位置和面积,整合了全县农资、农机服务商,全部纳入第三方服务平台进行对接,给群众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服务价格,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5、将托管工作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依托村级经济合作社,将耕地统一托管至村级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增强议价能力;同时村级合作社可以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打响“四大攻坚战”,精准发力,更好提升脱贫成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响“组织堡垒战”,凸显党建引领,构建奋进北寨。牢固树立“抓党建促脱贫”的理念,聚焦“三基建设”,着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聚焦村级党支部建设,构建农村一线“指挥部”,着力提升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基础工作”,通过“三亮三提三促”,全面推行农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重要作用。聚焦“基本能力”,重点加强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扶贫工作队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不断提升脱贫攻坚“主力军”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号召干部群众向全乡涌现出的“晋中理科状元”、“全国劳动模范”、“全市最美乡贤”等一批先进人物学习,激发干部群众敢为人先、决战决胜的信心。
打响“产业阵地战”,做实富民产业,构建实力北寨。在县委“四种四养”产业扶持政策的牵引下,全乡立足于生态优势和水土资源优势,坚定不移推进“泉水河两岸设施农业绿色廊带建设,目前已呈现出设施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共同发力的产业格局。在下城南、上城南、辉沟、曲里、堡下、东沟、温泉等8个村打造了有机旱作农业宽窄行玉米核心示范区1700亩,为区域有机旱作廊带产业上档升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全国劳模韩效兵为核心的2000亩设施蔬菜大棚撑起了一廊带的产业链,2元一个的彩椒抢占了华北的市场。干亩中药材、千亩羊肥小米、千亩马铃薯示范园、千亩酿酒订单高粱扎扎实实的促进了富民增收。
打响“生态保卫战”,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构建宜居北寨。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做好山水文章,打好生态品牌”这一思路,倡导封山禁牧,支持舍饲圈养,努力在全乡上下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坚持以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为措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新一轮退耕还林6232亩,退耕面积位居全县第三,并且坚持以后续产业收入为着力点,品种以连翘、核桃、苹果、玉露香梨为主,同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打响“兜底保卫战”,实现应保尽保,构建民生北寨。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积极落实兑现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入户讲解政策,帮助农户办理各种手续,有效地保证了贫困群众享受到各项政策。认真爱心权分仪式 落实学前教育资助、“两免一补”、贫困高中职中学费全免及助学金补助、“雨露计划”等政策,全乡享受“雨露计划”246人次,资助二本B类以上普通本科生52人,有效防止了贫困学生因学致贫返贫;落实“双签约”、“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共签约1537户3499人,贫困户签约和参合率达到100%;全乡享受低保512户810人,五保158人,占到建档立卡人口的27.66%,实现应保尽保;为176户贫困户发放金融小额贷款880万元,完成119户危房改造,“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静态清零,动态保障。
二、乡村干部众志成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乡上下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乡党委、政府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层层压实责任,通过村级大喇叭广播、村民微信群、悬挂条幅、张贴公告等方式大力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对摸排出的重点区域返乡人员逐一登记备案,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监测体温等信息。截止目前,全乡共计安排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330剂次。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充分显现,干群关系进一步融合,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格局基本形成。
三、坚持落实四项举措,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局高位推动。乡党委召开4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成立了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出台《北寨乡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制定《乡党委政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件实事承诺》,谋划了以历次党代会、党的精神谱系、党的重大事件三条主线为内容的党史学习教育文化宣传氛围,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对全乡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指导措施,确保党史学习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二)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村村响”大喇叭让《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响彻大街小巷,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分三个时段准时播放,每次播报半个小时,把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传到每家每户,已累计播报65篇195次近600小时。通过电子屏、标语、24张党史发展历程地贴营造党史学习氛围。
(三)是多措开展学习,多学联动到底。充分利用全县红色资源,组织全乡党员分18批次到榆社县烈士陵园、北寨乡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纪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的历史。组织全乡党员分36批次观看《刘胡兰》《焦裕禄》《榆社破击》等7部红色影片。利用学习强国、“三晋先锋”学习平台广泛学习。通过各村党员微信群,推送党史学习资料、可视化视频,发放《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4本指定书籍2162册,推送党史教育可视化视频23期92个。
(四)是树牢党的宗旨,践行为民办事。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标准,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方式,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北寨乡“一台账三清单”,内容涵盖企业转型发展、设施蔬菜提档升级、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两不愁三保障”入户摸排、村内危险隐患排查等诸多民生问题。乡党委承诺为民办实事12件、需化解矛盾纠纷2件;17个党支部承诺为民办实事117件、需化解矛盾纠纷13件;全体党员共承诺为民办实事581件。
四、开展农村人居“六乱”整治百日攻坚活动,努力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
把“六乱”整治有效融入今年全县、全乡重点工作之中。结合全乡今年创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乡镇、党史学习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起步等重点工作一并安排部署融为一体。积极主动与全县打造特优农业、旅游路建设、旅游路两侧绿化、泉水河治理等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规划主动对接谋划,结合自身实际,平稳有序推进。以乡政府机关的环境卫生整治和美化亮化便民,给各村两委、各村做示范。乡机关本着节约、实用、便民的原则,进行了办公楼、宿舍楼加装洗盥室,院内硬化绿化,更换破损门窗,规划停车位,整治楼内、餐厅、院内犄角旮旯垃圾,规整清理电线,统一规划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版面等一整套措施,让前来办事的干部群众既体验到干净整洁方便的办公环境和办事环境,又主动对标,
突出重点。一是突出秸秆整治,开展了秸秆整治专项行动。北寨是典型农业乡镇,去年以来沿路沿河秸秆乱堆乱扔严重影响干净整洁,通过集中治理现在全乡沿路沿河两侧大量秸秆基本清除。二是突出村内线路线网整治,开展了网线规整专项行动。村内电线“蜘蛛网”现象严重影响美观整洁,专门以乡政府文件给县联通公司打报告,初步沟通将于近期开始联通公司派人对重点村内网线进行规划布局规整。三是突出山体保护,开展了打击私挖滥采专项行动。今年泉水河治理需用大量石头,为严格杜绝私自开山采石,在重点区域设置警示牌6处,对私自开采行为及时依法查处,坚决杜绝省、市、县严禁破坏环境的7种行为发生。近一个月以来,共清理积存建筑垃圾、生活垃圾450吨,治理废弃广告牌等视觉污染设施55处,整治隔离带、绿化带48处,整治村庄街巷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占、乱贴乱画172处。同时,涌现出了郜村、堡下等几个环境整治立竿见影呈现明显的村庄。
五、抓好“三治三零”创建,大力推进“平安北寨”建设。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治三零”创建工作,及时组织召开乡党政班子会议进行传达部署,迅速成立相关工作领导组,理清工作思路,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为引擎,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为目标,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好包点包村干部、村干部、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党员、群众六支队伍力量,在全乡开展“党建+”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十项清零”行动,聚焦民生领域,通过入户走访,及时发现短板弱项和矛盾隐患,有效处置完善,切实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结合“爱国卫生季”活动,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广大群众热心参与,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共建美好家园,极大地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结合“孝善养老爱心积分”发放,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保障老年人群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充分发挥了德治的润化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此基础上,乡党委结合实际,向群众承诺惠及全乡群众的十件实事:
一是太行旅游公路建设。完成和顺县界——牛槽沟段、牛槽沟——榆社县全长26公里的太行旅游公路建设,改善通行条件,助力北寨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郭榆线道路绿化。对郭榆线32公里公路两侧进行绿化,补植各类落叶乔木木和观赏花草,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景观大道。
三是泉水河保护治理。实施全长28公里的泉水河河道治理工程,让“母亲河”水更清、岸更绿、河更畅,有效保障两岸村庄和农田安全。
四是休闲公园建设。在北寨村村口利用废弃场地,建设1座5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进一步提升全乡生态环境水平,为往来车辆提供休闲服务站,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五是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挖掘整理北寨红色革命文化,推动堡下村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旧址申报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工作,以堡下村为核心,打造包括郜村、北寨村、赵王村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六是实施3000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项目。重点推广机械深松——精选优种——宽窄行(膜侧种植)播种——施用有机肥——植保防控——可降解薄膜——秸秆还田等技术路线,实现亩产突破1000公斤,成为“吨粮田”,每亩增收350元以上。
七是实施万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合各类农资、农机、农艺等要素,实现耕种防收一条龙服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每亩节约成本100元左右。
八是实施“三个百亩”设施农业示范。在青峪村建设100亩特优设施蔬菜基地,在仰天村打造100亩省级彩椒标准基地,在赵王村发展100亩设施水果和旱垣温室大棚,引领全乡设施农业在品种、技术、设备以及群众思想上实现新提升。
九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四个重点区域,集中力量整治脏乱差,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十是实施机关办公环境提升改造。实施机关办公楼、宿舍楼内外墙粉刷,院内硬化绿化,宿舍楼加装2个盥洗室,改善机关生活条件,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办公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
下半年,乡党委、政府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党建为龙头,以发展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坚决克服疫情影响,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贡献北寨力量,全面谱写“山水田园、五彩北寨”新篇章。
中共榆社县北寨乡委员会
榆社县北寨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