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一、这8项费用别忘了计提
1
年终奖主要包括优秀员工奖金、项目奖金、销售部特殊奖励等。
2022年度年终奖一般在2023年发放,我们财务人员应该在12月就做好计提。
年终奖的计提标准是什么?
1. 年终奖与公司员工实际完成的考核指标挂钩。例如:销售人员的业绩奖金。
2. 没有考核标准的,可以参考领导意愿、历史发放标准等计提。
注意:
计提的年终奖需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发放,未发放不得税前扣除。
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奖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丰收税务
财税咨询、财税培训、税务筹划
2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
各类减值/坏账/跌价准备
财务人员需要在年末对各项资产做减值分析,并作相应会计处理。

3
已支付未取得发票的费用
情形一:
企业当年已经支付费用,预计年后取得发票的,应当做好费用计提。直至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再冲掉计提的凭证,根据发票据实入账。
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情形二:
因对方失联、破产、注销等情形无法获得发票。如果对方尚未提供服务等,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且在税前扣除时提供以下资料:
1. 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原因的证明资料;
2. 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
3. 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4. 企业会计核算记录以及其他资料。
4
未支付的日常管理费用
属于本年度的费用,即便当年未支付,也需计提。
常见的有:未付的房租、水电费等。
该类费用应当在汇算清缴前支付并取得的发票,否则不能税前扣除。
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等
5
税费
年末需要计提的税费有: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税附加、印花税等。
最后一个月,财务人员要对以上税费进行测算和综合检查。重点检查所得税,对于不能税前列支的项目,或者有扣除限额的项目(比如福利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进行调整,需要计提的部分进行计提。
会计处理举例:

6
工资社保
属于本月的工资社保费要计入本月成本费用,但工资计算具有一定滞后性,故往往为次月发放。财务人员需在12月份根据历史情况暂估工资社保的金额,并做好计提。
会计处理:

7
利息费用
利息一般是先计提后支付,举个例子,属于12月的利息费用需在12月计提,并在1月支付。
注意:
计提的尚未到期支付的借款利息费用,不得在计提年度税前扣除,汇算清缴时需对计提的利息做纳税调增处理。借款利息支出应在合同约定的付息日在税前扣除。
会计处理: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8
安全生产费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工程安装造价为计提依据,来计提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储备。
标准如下:
1. 矿山工程为2.5%;
2. 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3. 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专项储备
临近年终,不少企业财务人员都十分关注:年终关账时,需要关注的涉税事项有哪些?如何更好地避免相关税务风险?如何做好前期工作以便在汇算清缴时“一步到位”?对企业来说,年终关账前,如果处理好涉税事项,能帮助其有效减轻汇算清缴工作量,降低税务风险。笔者根据往年企业年终关账的实际情况,梳理了5个高风险涉税事项。
准确地确认应税收入,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要准确核算应税收入,首先是要核实销售收入是否已经全部确认,尤其是对于产品已售出,但暂未开出发票的情形,要合规确认应税收入的实现。
此外,企业还要确认核实是否存在因税会差异,而导致账务处理未确认收入,但税法规定应确认收入的事项。举例来说,对于企业将产品用于对外捐赠、制作产品的宣传广告,或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等行为,税法上规定要视同销售,汇算清缴时,应确认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这些虽是基本常识,但容易被疏忽、被遗忘,应引起足够重视。
成本费用方面,根据税前扣除的配比原则,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与收入配比扣除,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也就是说,成本费用要在所属年度扣除,不能提前或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企业在年终关账前,应核查当年度费用是否都已入账,尤其要关注是否有在途单据。
此外,对于一些可能跨年发生的成本、费用,应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做好收尾工作,防止企业已发生的成本费用被遗漏,和跨年度费用一次性全额入账的情况。
不仅如此,年终时,企业应及时梳理自身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的缴纳情况,并对两者的勾稽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要检查其他税种是否已及时缴纳,例如印花税,按照规定,适用万分之五税率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企业要及时、准确进行贴花。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的规定,企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取得不合规发票、不合规其他外部凭证的,若支出真实且已实际发生,应当在当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前,要求对方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补开、换开后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因此,财务人员在关账前,最好能对各会计凭证后附的发票等单据进行审核,不合规的,要及时与相关经手人员联系,取得合法有效的扣除凭证,避免给汇算清缴工作带来麻烦。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做了正列举。其中包括: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因此, 企业在关账前,要关注是否发生了上述支出,并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不过,企业发生的银行罚息,属于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因此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此外,企业所得税法中设定了扣除限额标准的项目费用,及一些特别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要予以关注。
年终关账前,对于本年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纳税人应与供应商或客户核对清楚,尤其是常年往来交易额比较大的账项,应重点关注其科目发生额及余额。对于长期应付款项,要关注本年没有发生额的账户,并核实账户情况,及时进行后续处理。
如果存在应付未付的款项,要关注款项是否不再需要支付,是否需要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如果存在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情况,应及时确认为坏账损失,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准备好合同、协议或说明等证明材料,以便在汇算清缴时,能将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尤其需要关注是否存在股东从企业借款,但在年度终了前尚未归还的情形。如果账面上反映出,个人股东在公司有个人借款和往来余额,且超过一年的,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税务风险。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为加强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应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企业需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财务部门应提前通知各部门:提前发邮件、发文件、开会的方式,提示年底前及时报销当年的费用支出。
2、制定惩罚措施,比如,因个人原因导致票据报销不及时,从而使企业未能在当年汇算时税前扣除,那么个人或者某个业务部门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特殊情况可依费用类型进行预提或暂估:实在来不及报账的,先预提或者暂估,汇算期间补充取得发票,再冲销预提按照发票重新入账。
如:甲公司2023年末结账前,确认了一笔归属2023年度的销售费用,但是因特殊情况,年末关账前无法取得发票。
我们财务人员可以先根据合同、结算,按已经发生的金额预提本笔销售费用,同时要求报销人员书面承诺不晚于2024年5月31日也就是汇算清缴结束前补充发票,如果产生汇算清缴无法税前扣除的后果,报销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会计制度的要求:每年至少核对一次
1、制定对账计划、明确核对要求
2、其次,选取重要客户以供应商的往来款,进行询证,及时登记询证函发出、回收情况,如果不采用询证的,也可实施人工对账或电话对账。
3、对于核对出现的不一致,应当查明原因,如果是无需支付的款项,应当转为营业收入;如果确认是无法收回的款项,应作为坏账损失核销。
【例如】年末,乙公司账上存在逾期3年的其他应收款60万,因对方单位失联,确认无法收回,作为坏账损失核销,如果想要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需满足哪些条件?
●坏账损失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3、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4、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5、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税前扣除资料的准备
企业应当出具经内部管理人员审批的《关于核销坏账损失的说明》,详细说明该笔款项形成的时点、原因,以及确认为坏账的时点、原因等。
4、清理往来后,分析往来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以预防税务风险。
税务检查常见的关注点,提前自查:
1、“应收账款”的贷方对应科目一般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等,如果发现企业“应收账款”的贷方对应科目是 “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则可能怀疑企业采取隐瞒收入的方式逃税。
2、企业借款给股东、高管,挂账其他应收款,年末仍未归还。税务机关可能怀疑企业分红没有通过“应付股利”科目反映,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示:马上年底了,务必提醒老板把借公司的钱还给公司。
3、企业将收到的货款长期挂往来账,或者用主营业务收入直接抵减应付账款,税务机关容易怀疑企业没有及时结转收入、成本,延迟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影响了当年税收入库。
4、“其他应付款”科目的借方对应科目一般为“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有的企业将销售货物的价外费用(运输费、保险费)挂账“其他应付款”,实现偷税目的,税务机关会严格查明“其他应付款”的来源。
1、会计制度的要求: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2、梳理盘点流程
首先,应当成立“资产清查小组”(财务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明确盘点的范围、方式、要求、时间安排等。
其次,可以在盘点前举办培训,使参加盘点的人员明确目标和规则,提高盘点效率和质量。
第三,盘点期间,资产盘点事务执行人需要按照公司要求,对各部门包括办公家具、原材料、库存商品、设备设施等全部资产,进行逐一盘点清查核对,对盘盈、盘亏资产做好记录。
常见的业务如下:
购买办公用品只有发票,没有其他单据;
批量购买办公用品,没有采购入库和各部门领用单。
经审批的请购单、发票、入库单、支出凭单、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
只有差旅费报销单没有行程单等记录。
出差工作计划书(出差行程单)、发票、差旅报销单、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
快递费月结没有与快递/物流公司签署合同;
月结单没有核对记录及内部审批记录。
委托运输协议、运费结算单、发票、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未后附采购合同、原材料采购入库单、收货报告单。
以供应商的送货单为入库单,未有企业自己的入库单。
采购合同、原材料采购入库单、收货报告单、发票、采购付款单等相关资料。
以供应商的送货单为入库单,未有企业自己的入库单。
退料单单据未齐全。
采购入库单、采购收货报告单等相关资料。
只有固定资产发票,没有其他单据;
没有固定资产部门领用单,无法确定具体使用部门和日期。
经审批的请购单、合同、发票、入库单/验收单、资产照片、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采用系统的,未将系统每月固定资产折旧打印出来作为附件。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表等相关资料。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结转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计未弥补的亏损数额。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者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年底结账前一定不要忘记。
来源:中国税务报、猫叔说税、财务第一教室、税务大讲堂、梅松讲税、税台、财务经理人、税务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未注明来源,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文中广告为微信随机插入,请仔细认真慎重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