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剖析材料原因分析]法治意识不强的原因剖析

【关键词】剖宫产;指征;临床分析

妇产科剖宫产术是处理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解决难产和围生儿宫内窒息重要手段,在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但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却未进一步下降,故分析孕产妇临床特点,掌握剖宫产适应征,是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0例,均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患者共3300例,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1000例,占303%。其中初产妇752例,经产妇248例。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例及预后。

12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21 非社会因素特点分析本次研究非社会因素剖宫产共760例,占76%。其中经产妇210例,占276%;初产妇550例,占724%。经产妇产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单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与初产妇均有差异(P

22剖宫产原因中单一因素较少,多为2个及以上原因,其中经产妇248例中,依次为瘢痕子宫58例,占234%;胎儿宫内窘迫41例,占165%;臀位39例,占157%;社会因素38例,占153%;先兆子痫21例,占85%;骨盆因素14例,占56%。初产妇752例中,依次为社会因素202例,占269%;胎儿宫内窘迫145例,占193%;骨盆因素140例,占186%;臀位79例,占105%;产程延长40例,占53%;巨大儿38例,占51%。

3讨论

31调查显示,初产妇产检次数高于经产妇,经产妇保健知识缺乏,未重视围生期保健,对孕期潜在异常情况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就诊延误,导致孕期合并症增加,且经产妇自身因第一胎的分娩经验而忽略了对再次分娩的重视,造成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升高。故加强围生期管理,做好健康宣教,建立妊娠及分娩档案,加强随访,是降低经产妇剖宫产率,避免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的关键[2]。

32就剖宫产指征展开分析,经产妇中,瘢痕子宫为首位因素,本组占234%,追其原因相当一部分患者多因第一胎剖宫产指征把握不严,为第二次剖宫产埋下了隐患。患者方面主要是对其剖宫产危险性及远期并发症认识不足,认为剖宫产相对痛苦较小、有一定安全性而要求剖宫产。另一方面,从医生方面来说,受医患关系渐趋紧张的影响,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为避免医疗纠纷,过分强调疤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的危险而不能作出正确评估放宽手术指证、医患双方都不愿意承担阴道试产的风险,也是再次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已有专家提出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可依据指征加以把握[3]。

33初产妇以社会因素为剖宫产首位因素,本组占269%,表现在产妇及家属惧怕疼痛、胎儿创伤、胎儿过大、担心难产、阴道松弛或损伤影响性生活、选择吉日和时辰,缺乏阴道分娩的信心。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需加强分娩前健康教育,与产妇进行个体化沟通,正确宣传有关分娩知识,实施全程导乐分娩,采取适当方式行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因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率增高[4]。

34胎儿宫内窘迫也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调查显示在经产妇剖宫产病例中占165%,初产妇剖宫产病例中占193%,其为造成胎儿智力低下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采取手术处理是避免预后不良的主要方法。但是临床需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水平,应结合孕周、胎动、、胎盘功能测定、羊水性状、胎心监护、超声、脐血流、胎儿头皮血pH值、产程进展等多项指标动态观察,综合分析,以减少过度诊断,降低剖宫产率,尽量做到既不盲目增加手术产机会,又不延误治疗。同时,为改善母婴预后,需提高助产技术,降低因助产技术认识不足而引起的剖宫产率增高[5]。

综上所述,医务工作者及社会需向育龄期妇女加强健康宣教,使孕妇和家属树立自然分娩的新心,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围产期保健,使其正确认识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懂得剖宫产并非绝对安全分娩方式。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水平,开展无痛分娩,做好正确的舆论指导,对剖宫产指征严格掌握,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以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戴英提高阴道分娩安全性 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83.

[2]魏涛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临床探讨.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1719.

[3]张玉梅,许大秋,赵晋秋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探讨.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77578.

【内容摘要】

一、自我剖析,(一)理论学习不够,(二)原则意识不强,(三)工作作风有待改善,二、分析构成的原因,(一)工作职责弱化,(二)创新意识淡化,(三)理论学习不够,三、改善措施,(一)坚定信念,增强宗旨意识,(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三)开拓创新,永葆工作活力,我明白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

在这次党员自评和民主评议活动中,我认真地学习了《党章》、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及时查找了自己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剖析,找出原因,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自我剖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

理论学习不系统、不广泛,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对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汇贯通,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指导工作。

(二)原则意识不强。

在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方面存在差距,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较少,自我批评的标准不高,讲现象多,挖根源少,讲客观原因多,剖析主观原因少,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三)工作作风有待改善。

工作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在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

二、分析构成的原因

(一)工作职责弱化。

有时过高地估计自己,过大地估计成绩,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上产生了自满情绪和歇气情绪。

(二)创新意识淡化。

工作有时不够深入,创新意识淡化,进取精神不强,缺乏钻研精神,忽视了工作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理论学习不够。

受“理论无用论”的思想影响较大,学习自觉性不强,平时学习缺乏系统性,不够深入,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学习。

三、改善措施

(一)坚定信念,增强宗旨意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注重党性锻炼。做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开拓创新,永葆工作活力。

自述性。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自己以往思想和工作的回顾和思考。通过回顾,反思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达到正确认识自我的目的。这就要求党性分析材料使用第一人称,采用自述的方式,向党组织报告自己的真实情况。

分析性。党性分析要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的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党员的党性状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剖析,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党性分析材料要求对个人在党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危害、后果,以及克服、纠正存在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说明。

党性分析材料的格式与结构

党性分析材料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但是,作为一个文种,它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党性分析材料的标题,常见的写法有两种:一是文种式标题,只写《党性分析材料》即可;二是复合式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合而成,如《深刻解剖思想根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xxx的党性分析材料》。

二、正文

党性分析材料的正文,由开头、主体两部分组成。

(一)开头

开头部分一般先交代本人入党时间、工作及任职情况,再写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即学习动员阶段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这部分要求简明扼要。

(二)主体

主体部分是党性分析材料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查摆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内容。这部分由于内容多、涉及面广,写作时间可分条项。“条”与“项”之间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的合理有序。

1.查摆问题与不足。

这部分按照“比着尺子量不足,照着镜子正衣冠”方法,根据中央和党组织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对照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以对”,特别是同志最近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提出的“六个坚持”等要求,总结自己近年来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党和国家形象、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正常开展的突出问题,从党性的高度全面总结自己近年来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群众观点、学习情况、清正廉洁等方面的情况,并从世界观的高度认真剖析思想根源。写作的思路可以归纳为“五查五看”:即查思想,看理想信念强不强,党员意识强不强,执政意识强不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不强,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强不强:查宗旨,看群众观念牢不牢,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意识强不强;查廉政,看自身形象正不正;查作风,看干群关系亲不亲;查纪律,看遵纪守法的模范作用好不好。

2.剖析思想根源。

这部分要根据找出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进行深度剖析。以剖析自己不怕严、吸纳意见不怕刺、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的精神,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果、危害逐一进行分析,并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性原则的高度上来看待和审视,从而做到就事说理,使对问题的剖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3.提出整改措施与思路。

这部分也应对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和措施。要在坚持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履行民主决策、群众路线、勤政廉政诸方面有新的、具体的打算,把整改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落款

落款部分写上分析人所在单位、姓名和写作日期。署名可放在标题之下,也可以置于文尾。

党性分析材料的写作要求

1、查摆问题要准确。

党性分析是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找准问题是写好党性分析材料的前提。写作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联系群众评议的情况,找准自己的问题。把重点放在查找党性方面的突出问题上。查找问题时不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免“假、大、空”,敷衍应付。

2、解剖思想要深刻。

搞好自我剖析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严格解剖思想根源便成为写好党性分析材料的重要环节。剖析时,要从思想上去剖析自己,这就需要紧紧抓住在坚持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民主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做到切口小、挖掘深。不仅要摆出问题。更要上升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找原因、挖根源,真正实现增强党性修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写党性剖析材料,要对照的要求,对照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的部署,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党员的党性状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剖析,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党性剖析材料要求对个人在党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危害、后果,以及克服、纠正问题的措施,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

党性剖析材料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但是,作为一个文种,它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党性剖析材料的标题,常见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文种式标题,只写《党性剖析材料》即可;另一种是复合式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合而成,如《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查摆不足深刻解剖思想根源——***的党性剖析材料》。

二、正文

党性剖析材料的正文,由开头、主体两部分组成。

(一)开头部分

一般先交代本人工作及任职情况,再写参加***专题教育或者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即学习动员阶段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这部分要求简明扼要。

(二)主体部分

是党性分析材料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查摆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等。这部分由于内容多、涉及面广,写作时可分条项。“条”与“项”之间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的合理有序。

1.查摆问题与不足

这部分一般按照“照镜子、正衣冠”要求,根据***专题教育的具体要求,对照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党中央关于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最新要求,从党性的高度全面总结自己近年来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问题,可以逐一从理想信念、政治意识、工作成果、作风表现、清正廉洁等方面查摆突出问题。查摆问题时,要力求准确,切忌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免“假、大、空”。要严肃认真,不可敷衍应付。

如果是党员中的领导干部,要重点从下列几方面进行党性剖析:(1)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2)在修身、律己方面的差距和问题;在用权、做人方面的差距和问题;(3)在谋事、创业方面的差距和问题;(4)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5)在前期专题教育后续整改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外,对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比如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厅局长等,进行党性剖析时,还要对下列问题作出专门说明:(1)个人住房;(2)办公车辆使用情况;(3)办公用房;(4)配备秘书以及本人出国(境)情况;(5)家属子女从业;(6)本人及配偶的收入和劳务所得情况。

2.剖析思想根源

写这部分,党员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高度,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写作时,要贯彻深挖思想根源的要求,以剖析自己不怕严、吸纳意见不怕刺、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的精神,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果及危害,逐一进行分析。这部分要从党性原则的高度来分析,解剖思想要深刻,既要抓住要害,又要有一定深度。

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写作,紧紧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原因分析:(1)理论学习抓得不紧;(2)宗旨意识有所减弱;(3)党性修养有所放松;(4)抓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不强;(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模糊;(6)监督检查结果运用不充分;(7)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3.提出整改措施

这部分应对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和措施。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勤政廉政诸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和打算。这部分的写作要务实管用,整改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有的县委书记在撰写“三严三实”对照材料时,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提出整改措施:(1)切实加强学习;(2)切实解放思想;(3)切实推动发展;(4)切实转变作风;(5)切实抓好党建;(6)切实建好队伍。

关键词: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护理干预;预防手段

临床中多通过剖宫产解决难产等一系列问题,但是随着剖宫产指征的开放,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生[1-2]。产后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产妇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7.4±4.7)岁;孕周为37~41w,平均为(39.6±1.3)w,其中有初产妇37例、经产妇49例;单胎妊娠80例、双胎妊娠6例。

1.2方法 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 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护理人员充分准备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3]。做好术前宣教,向产妇介绍相关的剖宫产保健知识,使其学会自我检测的技能,提高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前精神紧张可能对产程等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当密切与产妇交谈,了解产妇的心理情绪,一旦出现不良情绪应当进行情绪疏导。

1.2.2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同样加强对出血量、呼吸频率、血压等体征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做好手术过程中的保暖工作,防止手术过程中受凉[4]。

1.2.3术后护理 术后对产妇进行常规镇痛。麻醉清醒期加强体征监测,做好专业护理,预防产后褥疮的发生。密切观察产妇状态,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心慌等表现应引起注意。针对术后出血的产妇,如果失血较多,而未出现休克症状,及时补充血容量;对失血多,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子宫收缩的情况及 恶露量、色、气味。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发生产后出血后大多数产妇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一过程中要求细心耐心地与患者交流,减少由于情绪因素造成的出血不止。告知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要求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此外,剖宫产产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出血的可能性,护理人员应当随时保持警惕,加强巡视,出现异常情况之后立刻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通过加强母婴护理建立产妇和婴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激素水平的恢复,控制出血[5]。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χ2值检验。以P

2 结果

86例产妇中,59例出血量在500~1500ml,27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患有有54例(62.79%)、胎盘因素造成出血的患者有17例(19.77%)、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有13例(15.12%)、其他原因2例(2.33%)。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比不同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在术后出血中约占80%[7]。其发生与产妇胎盘情况、胎儿大小或者产次等因素相关。手术后产妇胎盘排除,子宫松弛大量的血液聚集在宫腔;②胎盘因素,临床中常见的因素有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以及胎盘嵌顿等,主要在于胎盘剥离过程中对肌壁血管造成损伤,引发出血活跃;③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在孕前以及妊娠期已经表现出易出血倾向,产前血小板会得到补充则容易造成胎盘剥离引发出血。此外,剖宫产手术操作不当,例如在胎头娩出过程中用力不当会造成切口撕裂进而引发出血;手术之前产妇合并有阴道炎、胎膜破裂或宫颈炎等感染因素等会增加切口开裂的几率,进而引发出血;子宫切口缝合不良,缝合过紧、过密都可能引发出血。

针对上述原因,临床中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措施有:首先,加强产前筛查,对于不适合妊娠的产妇应当及时终止妊娠。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产妇的临床情况,及时识别出高危因素、做好万全的准备避免产后出血;针对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在生产之前应当采取补充血小板等手段纠正,做好相关的执行措施;在第一产程中护理人员可知道产妇多饮水,积极补充营养[8]。第二产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手术时机,胎肩娩出之后通过肌注方式给予产妇适量的催产素,随后通过静滴方式给药,减少出血。第三产程阶段,护理人员密切记录产妇的出血量、对于查找产妇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及时输血控制病情。此外,产褥感染与子宫口开裂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临床中造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原因。在手术之前应当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并予以积极控制。而术后出血发生之后应当加强对产妇的护理,通过输血、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等方式控制出血的进程,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萍,王洁,刘雪茵,等.舌下含服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1):83-84.

[2]张秋萍,刘新红,段秀菊,等.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8):1158-1159.

[3]吴仕元,康昭海,袁劲进,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115-119.

[4]任云珠,陈丽文.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553-1554.

[5]陈少敏,冯伟玲,卢健玲,等.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943-945.

[6]韩庆,崔华英,周栩茹,等.择期剖宫产术前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预防出血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6):80-81.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