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党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怎么写]中共岑巩县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巡视工作部署,201854日至530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对岑巩县委进行了巡视。20181016日,省委巡视组向岑巩县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整改自觉。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县委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坚持把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岑巩情况反馈会精神,切实增强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县委班子主动担负起巡视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对巡视反馈问题照单全收、深入分析,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县委常委同志对巡视反馈问题对号入座、主动认领,带头领任务、担责任、抓落实。巡视反馈问题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和巡视整改要求,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二)统筹安排部署,切实做到立行立改。2018530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向我县县委主要领导反馈《十二届省委第七巡视组关于巡视岑巩县发现需整改问题的交换意见》后,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书记专题会、县委常委会进行研究部署,切实抓好相关问题核实整改,确保做到边巡边改、立行立改。20181016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向我县反馈《省委第七巡视组关于巡视岑巩县的反馈意见》《省委第七巡视组关于向杨伟同志的反馈意见》及关于巡视岑巩县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关于巡视岑巩县选人用人情况报告、关于巡视岑巩县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后,县委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议,对巡视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调度推进。同时,制定下发了《中共岑巩县委关于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岑巩县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成立由杨伟同志担任组长的县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工作专班,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实整改责任到单位到人,确保整改落实有力有序推进。

(三)加强督查督办,切实提高整改实效。县委常委同志带头对自己认领的整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定期调度、督办落实。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专门督查督办组,抽派专人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定期梳理整改进展情况,动态分析整改成效。对能够马上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整改,对需要长期坚持整改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坚决防止反弹。对高举轻放、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以及未按照时限落实整改工作的,严肃进行追责问责,确保见真章、动真格、求实效。

强化建章立制,切实以整改促发展在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坚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标本兼治,既注重全面整改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指出的具体问题,也主动查找解决其他方面和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出台和修订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制度21个,有针对性地堵住了漏洞、完善了制度,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根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巡视整改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切实在整改中学习提高、在整改中转变作风、在整改中履职尽责,增加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了“两个维护”,全面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整改落实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不够到位,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不够全面

1.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不够到位。

1学习宣传工作抓而不紧。县委对学习宣传活动贯彻缺乏深入研究,以文件传达文件,以读稿件代替学习,没有认真开展专题研讨;一些基层党委(党组)处于应付状态,主动研究抓落实积极性不高,缺乏对村级党组织有力监督和动员,全县整体学习宣传氛围不够浓厚。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已于20186月对《岑巩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完善,把政治理论学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研讨发言突出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重点谈认识体会、找存在问题、想解决办法等,并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审定中心组学习计划,带头定期组织学习研讨,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二是思州大讲堂为载体,通过开展宣讲会、邀请专家辅导等形式,深入学习研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学用成果转化。三是加强对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建立督查通报、年终述学考核等制度,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及时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重要文件精神,确保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全年不得少于4次,2018县委中心组按照计划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6次。四是已于2019227组织召开全县宣传思想、组织工作会议,对抓学习宣传进行安排部署,同时,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强化学习宣传,切实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2学用结合做得不够。县委中心学习组和一些单位党委(党组)组织学习还存在仅仅满足于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的倾向,未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如何结合自身实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思之不深、研之不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用脱节现象。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化打造思州大讲堂理论宣讲品牌,加强讲习所”“道德讲堂等理论阵地建设,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借助外脑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18年来,依托思州大讲堂平台邀请各类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4次,参学干部1500余人次。二是不断建强县讲师团、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选拔47名同志为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县级讲习员,构建多层次宣讲网络体系,引导推动广大党员群众学深学透、学用结合。2018年,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活动及各类培训活动2200余场次,参学党员干部群众约20万人次。三是优化中心组学习研讨方式,在集中学习上突出理论学习和实地观摩相结合,在研讨发言上突出研讨主题与分管工作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找差距、想办法、促整改。201896日,县委中心组围绕抓好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贵州反馈问题和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岑巩初步反馈意见进行了学习研讨,中心组成员围绕反馈问题主动认领、剖析根源,研究整改措施,有力推动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2.“四个意识不强,落实两个维护不力,未能聚焦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1重项目建设,轻脱贫攻坚,方向和精力偏离脱贫攻坚主战场如,县委县政府将2017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成立五大项目指挥部,由县四家班子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指挥长,从乡镇和县直部门抽调200余人到指挥部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打造四张名片”(即思州国际温泉城、古思州府、马家寨景区、黔东南大峡谷)。巡视组进驻后,县委召开第三十次常委会才明确提出2018630日起要集中全县力量脱贫攻坚,各重大项目的落地、项目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要在2018630日前完成。又如,查阅资料反映,省委省政府20167月下发了《关于支持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意见》,县委县政府201711月才印发贯彻落实的相关方案;县政府2016年以来共开了53次常务会,只有8次会议的相关议题涉及脱贫攻坚及相关具体工作。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并于2018714日召开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整县摘帽发起总攻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决定》,统筹一切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一切要素向脱贫攻坚聚焦、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尽锐出战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坚决夺取全面胜利,确保2019年实现整县摘帽二是强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对中央、省、州重要文件、重大部署,县委县政府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安排部署工作;县委县政府坚持每月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2次。同时,坚持把精干力量向脱贫攻坚主战场集中,脱贫攻坚期内县委、县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原则上保持稳定。三是对项目建设指挥部进行了优化和撤销,为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保留优化了交通建设指挥部、城北新区建设指挥部、重大水利建设指挥部,撤销了城市核心区建设指挥部及下设的新兴城区建设分指挥部、思州古城建设分指挥部,撤销了龙鳌河·马家寨景区建设指挥部、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指挥部,全力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2018年共从县直机关抽派干部700人次(共3轮)到乡村轮战脱贫攻坚。四是优化减贫摘帽指挥作战体系,成立了县级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担任执行指挥长,下设指挥部办公室、20个脱贫攻坚专班、11个战区指挥部和128个一线作战队,由2名县级领导常驻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建立完善了定期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定期调度和定期通报工作相关制度,强化统筹调度。

2)部分领导班子履行一岗双责聚焦脱贫攻坚开展工作意识不强。查阅县委11名领导班子2016年度述德述职述廉报告,其中有7位领导班子成员没有涉及脱贫攻坚工作内容。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实行县委常委县政府党员副县长履行乡镇脱贫攻坚第一书记职责、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履行行政村第一书记职责、村两委干部分片包组的脱贫攻坚包保责任体系。下发了《乡镇战区实行集团化作战的指导意见》,建立乡镇集团化作战指挥体系,以村为主划定了脱贫攻坚网格,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对县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帮扶联系点、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脱贫攻坚下抓两级联系点和县直各部门脱贫攻坚帮扶联系点进行充实调整,调整完善了“987”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了脱贫攻坚督促检查工作专班,抽派专人按月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认真履职、主动担责。三是各级领导干部在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上,围绕脱贫攻坚进行对照检查,查摆自己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是否找准位置,为脱贫攻坚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有没有担当、有没有作为?并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述职评议、实绩公示和测评工作重要内容,由主要领导亲自对班子成员述德述职述廉报告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3.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数据造假和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突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和支出,违规大额借款、挪用社保资金平衡财政预算、向干部职工借款等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对存在虚增财政收入和支出,违规大额借款、挪用社保资金平衡财政预算问题,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对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示警约谈。二是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大财政收入和支出管理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税源纳税档案和监控机制,同时,强化统计执法和统计数据审核把关,坚决杜绝虚增财政收入和支出类似问题发生。国有平台公司的违规借款201811月底全部收回,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杜绝违规向县管国有平台公司借款四是加大资金筹集力度,按月及时归还用于平衡财政预算的社保专项资金。同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制度,按照《会计法》《预算法》等相关规定,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杜绝挪用专项资金情况再次发生。县财政已于20161月归还向在编在职国家工作人员融资借款5937.5万元,举一反三,深刻反思,于2018725日组织召开县委第3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七严禁”要求,规范融资举债行为。并完善了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制度,将债务化解和债务风险防控、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等情况纳入政绩考核

4.党的领导弱化,国有企业和少数单位党的领导存在虚化、边缘化问题。

1对国企领域党的领导严重缺失。2016年以来,县委常委会议未专题研究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国企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职,由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县政府下文任免。各国有公司均未将党的工作写入公司章程。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的全县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26条重点工作任务及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县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二是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覆盖,根据国有企业党员人数,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共组建国有企业党支部4个(其中单独组建1个,联合组建3个),选优配强了4名党组织书记,并按照国有企业行业性质从相关部门选派了4名党建指导员,国有企业党组织已实现全覆盖。三是规范国有企业领导岗位人事任免,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岗位人事的任职均由县委常委会研究后,提交县人民政府进行任免,2018912日已对不是中共党员的董事长进行了调整,目前,5家国有企业董事长均由中共党员担任。四是已于2018830日前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并建立党组织议事决策、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使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2少数县直部门党组作用发挥处于空转状态。如,一些县直部门配备的党组成员不足3人。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对县供销社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对2名非中共党员副主任进行调整,同时调整配备党组书记1名,党组成员、副主任2名,确保党组作用发挥。二是201810月对党委(党组)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梳理排查的基础上,结合对县直单位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情况,对作用发挥不够好的班子,结合县级机构改革进行了调整,进一步配齐配强。三是组织3162名党务干部(其中党组织书记89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学习培训,促进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

3个别乡镇党的领导弱化,执行三重一大议事制度不够好,长期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党委会,会议记录、纪要均以党政联席会的名义记录和印发。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对水尾镇长期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党委会的问题,已于20181111日对水尾镇党委书记进行提醒约谈,并要求立行立改。二是举一反三,对全县各级党委(党组)执行“三重一大”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执行“三重一大”议事制度不到位、不规范等问题,杜绝消除类似情况。三是实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向上级党委(党组)报告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既报告决策议事结果,也报告决策议事过程。同时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德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

(二)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扎实。

1学习教育开展普遍不规范、不严肃。大多数党支部未制定年度学习生活计划,不同程度的存在未开展或开展次数不够主题党日无主题,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督促全县351个党支部完善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县委组织部每月向各党支部下发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并通过铸魂平台适时进行抽查,推进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切实提升组织力。按照八个规范建设标准要求,建立党支部建设年工作台账334个,重点对支部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职能职责等具体事项按月更新台账,进行跟踪管理,实时掌握各党支部工作推进情况督促全县各党委(党组)建立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执行情况联系督导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督导的党支部,每年到督导联系党支部开展督导2次以上。

2干部党员教育培训普遍学时不足,不注重质量和效果。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按照《2018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部署,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2018,共培训党员干部950余人次;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培训平台开展培训114期、12000余人次二是制定了《岑巩县2018年秋季干部培训方案》,5个培训班次开展了培训,做到了培训学时足够、内容丰富。三是采取县级干部上讲堂、村级党组织书记模拟授课以及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培训实效

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内容不全面,对中央、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文件精神传达学习、安排部署不及时。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201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没有组织学习传达的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全面补学。二是坚持每月至少召开2次以上县委常委会会议,坚持把学习传达中央、省、州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中央、省、州领导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作为每次常委会的首要任务,确保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三是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对标对表第一时间抓好学习贯彻,并采取随机抽查、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习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2)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安排不及时。如,《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黔党办发〔20161号)文件,县委20178月才印发了《岑巩县<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分工方案》。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省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二是提升行政效能,对中央、省、州重要文件、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并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抓落实,确保做到与中央、省、州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3)落实责任汇报制度不够好。2016年以来县委对本地区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仅研判过2次,未按照意识形态责任制文件要求,向上级党委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只是将相关内容包含在党建工作中汇报。一些乡镇将意识形态工作简单等同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分工。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到位的3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提醒约谈,要求其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二是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认真履行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县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同时要求全县各级党委(党组)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每半年向上级党委专题汇报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情况。20187181228,县委向州委报告了我县2018年度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2018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各级党委(党组)及时向县委报告了2018年度上半年和全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三是20185月,按照边巡边改的要求,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在县委党校举办的党建业务培训班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党委(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同时,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分工,并作为民主生活会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4)意识形态领域专项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下发《关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于20187月至8月对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计入年度目标考核。二是结合县级巡察工作开展,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县委巡察重要内容,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起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2018年来共对17家单位开展专项巡察,对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其立行立改、全面整改。三是提高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和考核考评重要内容,并建立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宣传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和会议协商制度,切实把考核结果运用于干部使用、工作评价、责任追究各项工作中。

5)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不到位。如:少数村的农家书屋不能正常开放。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属地新闻属性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监管,严禁未取得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自行采编发布新闻。二是加强县域媒体和从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新闻三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管好用好县域各新闻平台。新成立了县融媒体中心,下步工作中将借助电子科技大学帮扶资源着力打造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融媒体中心。三是建立健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属各协会管理制度,确保有序、有效开展协会工作。县文联下属的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等十个文艺协会已2018620全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四是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内容审查,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等文化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均要严格按照审批制度向县委宣传部报备审查,确保各类文化活动政治导向正确、积极健康向上。五是下发《关于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设施利用的通知》,对全县基层意识形态阵地设施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利用率不高的责令主管单位限期整改。截止201811月底,不能正常开放的农家书屋经整改已正常开放。

6)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管控有待加强。如:一些县直部门的微博、微信长期不更新处于“僵尸、睡眠”状态。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互联网信息、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管理工作专项治理,下发了《关于加强对网站、微博、微信长期未更新信息的整改通知》《岑巩县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部门及时更新平台信息,并由县委宣传部做好业务指导。二是全面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由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牵头对全县网络宣传阵地、政务新媒体等进行了检查,对检查出的僵尸、睡眠状态的网络、媒体,进行通报并已责令整改完毕。

(三)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抓基层党建工作不够严实,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不够规范,政治功能发挥不够好。

1组织生活开展不够严肃。查阅县委领导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资料发现,会上班子成员相互批评辣味不够,以提希望和建议代替批评,个别班子成员全程未对其他同志提出批评意见。基层党支部普遍存在组织生活会,记录过于简单重要事项略记或不记等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2017年度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相互批评“辣味”不够、个别班子成员全程未对其他同志提出批评意见的问题,该同志已在县委常委班子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上作对照检查二是县委班子带头立行立改,201897日,县委组织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常委同志主动认领巡视整改任务,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参会的9名常委对其他同志共提出152条批评意见建议,达到红耳扯袖”“醒脑提神的效果。同时,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州委要求,于2019124日召开了县委常委班子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三是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业务和专项督查,以督查指导促整改,以整改落实促规范,2018全县共开展党建工作业务和专项督查8次,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和省、州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对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认识。五是将《基层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的基本步骤》作为201811月份全县各党支部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为开好2018年度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做足准备,目前,全县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正在陆续召开

2部分基层党委(党组)书记对党建工作思想上不够重视,履职不到位。如,一些党委书记20162017年度党建述职材料基本雷同。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已责成2016年和2017党建工作述职材料基本雷同的2个单位党委书记作出了深刻检查,并进行提醒约谈,要求深刻分析原因,立行立改。二是2019219日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党(工)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议17个党(工)委、党组书记向县委作了述职。会前,县委组织部对各党(工)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和述职发言材料进行分组审核严格把关,有效避免类似问题发生。三是20181123日专题听取各党(工)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调度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存在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3党员发展工作不规范。抽查部分党员档案发现,均不同程度存在发展程序、工作记录不规范和党员档案质量不高等情况。如,学校、农村党员档案中普遍存在用铅笔预填日期各培养阶段时间达不到要求,部分党员档案记录或签字笔迹出现不一致等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下发了《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对20145月以来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对排查发现的党员入党程序存在的问题,已分类建立台账、进行逐个分析、逐个研判、逐个调查、逐个认定,切实抓好整改。同时,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规程,对发展党员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二是加强基层党务干部党建知识培训,采取县委党校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重点针对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重点内容,开展培训8期,订购并发放《基层党务工作实用手册》《党费工作手册》《贵州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等培训资料400余册。三是对发展党员工作实行月调度,对发展进度进行实时通报。2018年全县发展党员153名。四是建立连续2年以上和连续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台账,实行定期调度、跟踪管理,确保全面销号

2.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和原则有偏差。

1存在带病任用的问题。2016年乡镇换届期间县委常委会议仍研究讨论个别被纪委立案调查的干部任职事项。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20181127州委组织部派出调查组对干部带病上岗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随后,责令县委组织部向州委组织部作出了深刻检讨,同时,责令县委组织部时任部长和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作出了深刻书面检讨二是坚持立行立改,认真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在动议酝酿、推荐考察、提请研究、公示等环节严格把关,严防类似问题再发生。三是严格执行凡提四必,严把干部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干部任用事项在提交党委研究作出决定前,及时就党风廉政情况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对有问题反映应当核查但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提交讨论决定,对有反映但不构成违纪的从严掌握,严防干部带病使用带病提拔2018提拔、调整使用的96名干部,均就党风廉洁情况征求了县纪委县监委意见。

2存在领导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问题。仍有个别在职领导干部和未经批准的退休干部在县属国有平台公司担任领导职务。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20189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县管干部在社会团体和企业兼职(任职)工作的通知》,重申干部到社会团体、企业兼职(任职)的政策规定、审批流程及纪律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干部在社会团体和企业兼职(任职)清理规范工作,共清理规范干部在社团兼职(任职)9人,在企业兼职(任职)2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贵州省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管理办法》,切实规范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因工作需要交流到企业任职的,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任免职手续。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民政县月市场监管局等对干部在社会团体和企业兼职(任职)情况经常性开展排查,切实避免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发生。

3执行干部调配纪律不严格,整治三超两乱问题不彻底。如,为消化县直部门超编问题,2017314日,县委组织部印发相关文件,从县直党政群机关选调47名工作人员到乡镇工作,但这47名同志至今未到乡镇开展工作;11个乡镇中仍有8个还配备有挂职乡镇长助理。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针对巡视反馈8个乡镇配备挂职乡(镇)长助理问题,已于2018517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免去8名干部挂任的乡(镇)长助理职务。二是对全县编制、职数设置及配备情况开展了全面排查,没有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对因县直单位核定的行政编制偏少导致部分县直单位存在超编情况,结合县级机构改革已全部消化完毕,选调到乡镇工作的干部已到岗到位开展工作,同时,为增强乡镇脱贫攻坚力量,2018127日,抽派119名(第3轮)机关干部到乡镇驻村开展脱贫攻坚轮战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对于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的干部,逐人分析研究,根据干部的专业、经历、特点以及岗位空缺,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调到县直部门工作。同时积极施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充分利用乡镇非领导职数,解决基层干部待遇,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截止2018年底,乡镇已配备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31名。

4)破格提拔干部没有严格履行程序。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对破格提拔未报批12位同志已于2016年进行了全部整改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示警约谈根据12位同志的一贯表现、群众口碑以及推荐考察情况,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进行了重新提拔任用。二是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提高知晓率,做到领导干部掌握、组工干部精通、一般干部了解。三是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标准、资格、程序、纪律办事,做到坚持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执行纪律不放松,并实行全程纪实,严防违规选人用人问题发生。

5)干部选拔任用文书档案不规范。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二是按照《文书档案立卷规范》,对2013年以来的254卷提拔干部文书档案进行了全面核查,进一步查缺补漏,对发现问题立即进行了整改。三是加强干部考察员队伍建设,每次开展考察均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对考察组形成的材料严格审核把关,切实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

(四)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四风问题禁而不止。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县直某单位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公款吃喝依然禁而不止,公务接待报销单据中仍存在大量消费高档酒水和香烟的票据2013年公务接待费高达219.18万元。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县委及时启动了问责程序,对原县国土局时任分管财务的副局长进行了诫勉谈话时任纪检组长进行了示警约谈。二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岑巩县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禁同城接待、超标准接待,同时所有公务接待必须有公函,报账必须清晰记录接待对象、人员、事宜等,并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查签字。三是严格执行全面禁酒令,未发现禁酒令出台后顶风违纪的行为。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违规公款购买消费白酒情况清查,“禁酒令”出台后各单位留存的白酒进行收缴封存统一管理,全县共收存21家单位上交公务接待用酒527瓶;全县所有在职的党员领导干部签订了《岑巩县公务活动禁酒承诺书》。四是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廉政教育,2018929日召开了全县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和党员干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2四风问题问责不力。2016年以来,全县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828人,其中有14人行为发生在2016年后,没有进行曝光通报处理,没有体现越往后越严的要求。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全面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开展作风建设常态化督查,用铁的纪律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2018年来,全县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67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20人,查处因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到位等问题1824人,党纪处分12人,诫勉谈话12人。二是紧紧盯住重要节假日和四风问题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四风突出问题、扶贫领域四风问题、违规借用公款、违规操办酒席、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兼职取酬、违规购买使用公务接待用酒、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专项整治,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三是紧抓关键少数,对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手、不收敛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律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四是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建立了以县纪委网站、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常态化通报曝光机制。凡是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违纪行为发生在2016年以后的四风问题,原则上都要通报曝光。对未能及时通报的,将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一案一整改或警示教育会议等形式予以曝光。对19名违反四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方面的典型案件,不仅在2018的全县警示教育大会上进行了通报,并发文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曝光,还要求各单位各乡镇把曝光的案例通报到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3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执行力落实力有待提升。有的乡镇主要领导对本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围绕巡视反馈的具体问题开展了作风整肃,对干部作风不严不实、脱贫攻坚底数不清不明的相关责任人,分别由县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二是全面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充分运用领导班子运行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研判结果,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严肃问责处理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共深挖细查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线索10条涉及干部13人,其中被免职并调离原岗位干部4名,诫勉谈话3人,党内警告3人,提醒谈话3人。三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四是大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重点查处贯彻脱贫攻坚政策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督职责不落实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

2.不讲政治规矩,三公’’经费超支,违规发放津补贴。

12016年至2017年部分县直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超预算支出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按照《岑巩县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通知》《岑巩县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各预算单位当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不超当年预算数。二是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确保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2018年取消了专项业务经费中列入三公经费预算模式,各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按照定员定额标准进行编报。同时,严格预算执行,杜绝专项业务经费转列三公经费预算支出。三是下发了《岑巩县关于印发支出经济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行经济分类改革,严格按照政府预算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编报部门预算,杜绝部门将项目支出转列基本支出的不规范行为。四是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公开制度,按规定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总额和部门三公经费情况,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由分管县领导对三公经费、会议费超预算支出的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了示警约谈。

2201251日以来,有的单位存在违规发放园区补贴的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已于201861日停止发放园区补贴。二是严格执行津补贴政策规定,全面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整治,共清退违规发放各类津补贴34.22万元

(五)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够到位

1县委履行主体责任不够到位存在党委挂帅、纪委包办的问题。县委年初未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年终以县纪委纪检监察考核代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针对2016年以来县委书记没有对党委班子以及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对班子成员没有管党治党、落实主体责任约谈记录的问题。县委书记杨伟同志于201810月下旬分别对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开展了预防提醒谈话,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也相继开展了对班子成员的预防提醒谈话工作。二是研究出台了《岑巩县党委(党组)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实施办法》,进一步压实责任、优化措施、强化落实。同时,县委带头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年初分解任务,平时强化督查,年终严格考核,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党委(党组)履行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三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森林管护区创建活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党委(党组)书记主动担当作为,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违纪迹象或轻违纪行为扭住不放,通过第一种形态的落细落实,防止小毛病大问题转化。

2对纪检监察干部三转不够重视。部分乡镇党委、部门党组仍然在给纪检监察干部安排纪检监察业务外的工作。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下发了《关于开展三转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三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纪委书记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以外的业务和参与业务外的议事协调机构的6个乡镇,已责令其限期整改全面实现三转,并将整改情况报县纪委备案。县直部门的纪检组长通过监察体制改革已全面实现三转二是对问题较为突出的部分乡镇和县直部门党组进行了通报批评。

3对巡察反馈的问题线索督促检查力度不够,整改不力。如,20178月州、县联动巡察对县国土局、县水库和扶贫生态移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巡察,共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6个,至今仍有包括国土局违反财经纪律等8个问题未处理。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执行省委巡视办、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巡视发现问题线索分类移交处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有关规定,按照五账(报账、交账、转账、查账、销账)管理要求,对巡察问题线索移交进行统一分类、规范处理。二是建立问题线索办理情况通报制度,问题线索办理部门定期向巡察机构通报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并由县委巡察办汇总呈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加大案件线索查办力度,截止目前,已对州、县联动巡察移交县纪委县监委的11个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立案55人,诫勉谈话1人,示警约谈7人。

2.纪委监督责任缺失,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1对县属国有企业监督缺失。县纪委对县属国有企业至今未进行任何专项检查,导致县属国有企业在项目招投标、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缺乏监管机制,存在重大廉政风险点。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印发了《岑巩县纪委县监委关于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联系指导乡镇民生监督工作和县属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将全县县属8家国有企业纳入派驻纪检监察组监察范围。重新修订了县委巡察规划,将原未纳入巡察范围的县润达公司、县润康公司纳入巡察范围,目前已开展对县润峰公司巡察。出台了《岑巩县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规则(试行)》,强化对全县各级党组织政治生态研判及分类处置县纪委县监委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对派驻部门、县属国有企业、单位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监督监察。开展问题线索核查。对巡察组发现的问题移交县纪委县监委调查核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2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2016年以来全县共查办违纪违法案件214217人,不少案件以政纪处分代替党纪处分,同一部门、同一人因同样问题连续被党政纪轻处理,没有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持续保持整治腐败的高压态势。2018年来全县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136件,处置问题线索250条;常态化约谈干部2905人次;全县共立案12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人。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实行一案一整改,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和完善制度预防腐败和堵塞漏洞,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今年来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9起。开展案件剖析和责任倒查,着力解决两个责任履行不到位的问题2018年共剖析案例17件。

3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岑巩县2016年以来查处涉及民生、扶贫领域等群众身边腐败案件共112件,占查办案件总数的53.3%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震慑。将查处涉及民生、扶贫领域等群众身边腐败案件每季度进行通报。同时,将其纳入2019年度民生监督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二是认真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坚持县乡村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走访,检查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指导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截止目前共走访了11个乡镇129个行政村1464户农户,发现问题224个,立案审查44人,党纪处分44人。三是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专项督查巡察。2018,由县纪委县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组成督查巡察组,对羊桥乡龙统村、大有镇中洞村等开展督查巡察,发现问题8个,并责成相关单位及其干部进行整改。

(六)上一轮巡视整改不到位

岑巩县针对十一届省委第五巡视组巡视反馈的四个方面11个问题作了责任分解,并进行整改,但对其中2个问题的整改还不够到位,超职数、超编制配备干部和三公经费超预算问题依然存在。

整改落实情况:关于超职数、超编制配备干部问题,责成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编委办对编制、职数核定情况以及干部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乡镇配备挂职乡镇长助理问题于20185月进行了整改对部分县直单位超编问题已结合县级机构改革全部消化完毕关于三公经费超预算问题,一是严格执行新《预算法》,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将部门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编制管理范围,将经常性支出纳入年初专项经费,充分保障预算单位公用经费实际支出需要。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合理节约使用公用经费预算,增强预算执行严肃性。三是建立财政资金及财政运行全过程监督机制,对超预算列支公用经费的预算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的预算单位进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合规、有效。四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严格审核预算单位上报用款计划,严格财政授权支付限额要求,严防预算单位将专项资金转列一般性支出,尤其是三公经费支出。五是加强部门决算编制管理,严格按照实际经济业务编制部门决算,杜绝各预算单位随意调整功能分类科目,增强部门决算真实性、完整性和严肃性,确保预算单位决算数与财务报表相符。

(七)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脱贫攻坚基础工作不扎实。2017年动态管理工作未做实,导致国办扶贫系统开放时没有及时更新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信息,拖了脱贫攻坚整体工作的后腿截至到2018523日大排查统计数据反映漏评率为2.04%,错评率为4.93%,错退率4.56%,以上指标均高于国家规定的不超过2%的标准。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入开展贫困人口错评、漏评和错退专项治理工作,精准锁定全县整户漏评16105516人,清退和销户15315977,户增人2249人,户减人1419人。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5464677人。201887—813,在省交叉检查验收组检查验收工作中,共抽查农户21595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2490人,脱贫户78364人;检查发现错评1人、漏评0人、错退2人,错评率0.2%、漏评率0、错退率0.5%,均低于国家规定的2%的标准二是建立两错一漏督导机制,由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对全县各乡镇两错一漏进行全面督导,要求各乡镇再次全面自查核实,确保做到客观真实精准三是扎实开展好2018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高质量完成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户返贫、贫困人口新增识别、贫困人口自然变更、贫困村出列、贫困村贫困户信息采集等工作2018年脱贫标注445517248人,新识别纳入1030人,返贫00人,家庭成员自然增加316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414人。四是按照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档案资料的通知》和黔东南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档案资料及四卡合一公示牌的通知》文件要求,20188月下派轮战驻村干部全面完成了“爱心袋”材料收集装袋,201811月完成了四卡合一公示张贴工作,坚决整治档案不规范、信息不一致等问题。

2.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农村安全饮水没全覆盖。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针对季节性缺水依然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应急供水方案,每个季节性缺水乡镇配备1台送水车,在缺水区域设置集中应急供水点,同时,进一步加大工程处理措施,将将于20193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性建设,于20196月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督促各乡镇加大饮水安全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选出专人强化建成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和使用,确保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加快小康讯建设,大力实施广电云工程,全面补齐短板,力争20199月底前实现全部行政村网络电视信号覆盖率、通讯网络覆盖率、宽带接入率、通邮率均达100%

3.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慢。县扶贫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项目多由贫困户自行实施。如,2017年有28个种植和养殖项目由贫困户自行实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全县目前没有相应的冷链物流、深加工厂等配套设施。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围绕我县六大支柱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产业引进扶持力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83家,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大户110户。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2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实施方案,配套建设完善机耕、灌溉、冷链仓库等设施,将通过实施2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三是充分依托建德市对口帮扶我县资源优势,积极谋划产业,建立项目库,通过 “6411”合作模式,共建西红花、种桑养蚕等扶贫特色产业基地。四是制定出台《岑巩县2018-2020年发展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积极引进建德市、杭州市农业企业来岑考察投资2018来招引杭州市、建德市客商赴岑考察10批次,引进西红花、芳樟、食用菌等一批项目落地。

4.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缓慢,报账率低。2016年至2017年共下达岑巩县扶贫资金1.36亿元,截止2018430日报账资金1.05亿元,资金报账率为76.5%。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项目前期调研不足,各乡镇频繁调整项目,2017年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共调整17个,涉及全县各个乡镇、各类项目。有的乡镇申报的项目甚至调整两次。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按照规范项目库建设要求,对已入库项目再次进行评审认定,对与脱贫攻坚无关的项目、论证不足难以落地的项目,坚决剔除项目库,已于20181110日完成项目库审定。二是针对项目前期论证不足,预算不精准造成2016年及以前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转结余资金,已按照财政部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三是强化预算管理和执行,对预算不清楚、不清晰的项目一律不批复实施。四是加大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进度和资金报账进度的问责力度,建立职责明晰、环环紧扣、相互制约、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各资金主管部门加强力度,督促实施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进度。五是全面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六是加大乡镇扶贫工作业务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指导和审核工作,严格乡镇项目调整的审核把关。

5.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落地慢。截至20181月岑巩县通过银行评审项目11个,银行审批基金金额6.9亿元,实际仅投放项目1个,投放基金8200万元,但实际使用基金仅为388.34万元。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针对已批未投项目落地缓慢问题进行整改,及时与各申报企业、金融机构对接,从政策、市场、潜在风险等因素对已批未投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判,并报上级同意,除已投的8200万元落地项目外,其余已批未投项目已清理出库。二是通过经常性督导、专人跟踪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了受资企业资金使用进度,目前已实际投放的扶贫产业子基金8200万元,已使用资金5278.53万元。

6.易地扶贫搬迁问题较为突出

1)存在县相关部门的干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由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及时开展了针对存在问题的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结果,给予县移民局原主要负责人党内警告处分,并免去其职务,对县移民局分管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示警约谈。二是加大移民政策宣传培训力度,编制印发了《一表读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确定工作提示单等宣传资料,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落地执行力。三是加强易地移民搬迁工作督查调度,建立了对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确定率、抽签完成率、搬迁入住率、复垦复绿率四率的每周督查调度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2)老旧危房拆除慢。岑巩县2016年搬迁828户,除去无房户、共房户、传统村落保护户,2016年应拆除473户,截至到2018526日共拆除193户,还有280户未拆除。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旧房拆除力度,围绕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分解,形成县、乡、村三级循环联动,全力推进旧房拆除。二是建立了旧房拆除每周调度工作机制,强化工作督查调度和工作推进抽查检查,及时通报工作动态,督促各乡镇抓实抓牢旧房拆除工作。经州审查确认2016年我县搬迁对象8273834人,旧房拆除中可暂缓拆除的共房户335户、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户12户(即是传统村落又是共房户2户)、无房户16户,应拆除户467。目前,已拆除467户,拆旧率为100%

3)搬迁房面积不合理。2016年搬迁房源是通过回购保障性住房进行安置,户型主要为5080两种户型,由于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抽签分房,导致有的搬迁户人均面积不到20平方米,有的搬迁户人均面积又远远超出20平方米。

整改落实情况:我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房源是通过回购保障性住房进行安置,房源面积固定,造成人房对接不精准,出现了多面积或少面积情况。一是制定下发《岑巩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人房对接整改实施方案》,由各乡镇组织发动少面积户及时进行面积补差或更换房源,确保满足搬迁户住房需求。针对少面积搬迁户,根据搬迁户意愿更换房源或签订放弃更换房屋面积协议书超面积的搬迁户,住房面积超标部分以适当的价格出租给搬迁户,待群众稳定脱贫后按审计成本价格购买。20172018年度房屋分配时严格按照城镇安置20平方米每人的标准执行,严格人房对接,确保移民搬迁既符合政策要求,又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

7.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突出,基层违规违纪问题频发。有的村干部在确定扶贫、低保、危房改造对象时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违规分配扶贫、低保、危改资金。在岑巩县纪委2017年度扶贫领域立案查处的41件案件中,仅村干部因为低保、扶贫、危房改造等违规违纪被查处的就达20件(不包括村干强制收费、截留、挪用其他资金等)。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出台了《岑巩县2018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专项督查巡察方案》,对全县8个深度贫困村和2018年拟出列的30个贫困村开展了3轮常态化督查巡察,发现人员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帮扶不到位、情况不熟悉等方面问题68个,对5个乡镇、7个村、1个部门26干部开展了示警约谈。严肃追责问责。对扶贫领域作风不严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进行责任倒查。2018年来全县共处置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线索180件,对102人进行了问责。通报曝光。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目前已通报660人,并将在县纪委网站、廉洁岑巩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进行曝光。

8.干部执行力落实力存在差距

1)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如:水尾镇提供的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情况汇报材料中存在明显的数据逻辑错误。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水尾镇易地扶贫搬迁底数不清问题,系业务人员工作不细致、分管领导审核把关不严所致,对此,水尾镇党委书记提醒约谈了相关责任人。二是加强易地移民搬迁业务指导,及时完善旧房拆除基础信息资料,强化工作痕迹管理。三是加快水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目前已完成水尾安置点1-4栋移民房建设,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

2)发动群众积极性不够。干部政策宣传不够全面、深入,导致部分贫困户对扶贫惠农政策知晓率不高,帮扶工作针对性不强,扶智与扶志的办法不多,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脱贫的愿望不强。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下发《岑巩县开展帮扶部门下派干部轮战驻村工作方案》和《岑巩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每周五为“帮扶日”,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深入细致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工作。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及四卡合一公示牌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的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住房保障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政策公示牌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下发了《岑巩县脱贫攻坚扶智扶志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双扶”工程,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全县发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知晓脱贫攻坚、支持脱贫攻坚良好氛围。围绕“整县摘帽”目标,充分利用《今日岑巩》、岑巩县电视台等县域新闻平台,重点宣传报道我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火热情景和取得的成效,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要求,县委扎实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有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有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巡视整改为新的起点,以严实的要求、强烈的担当、务实的举措,持续在对照查找问题上精准发力,坚决做到深挖短板痛点不松劲,持续在整改落实问题上精准发力,坚决做到全面整改问题不反弹,持续在建立长效机制上精准发力,坚决做到堵住制度漏洞不撒手,持续在用好巡视成果上精准发力,坚决做到以整改促提高不止步,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善于担当的昂扬斗志,全力营造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抓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的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向上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8553574968;邮政地址:贵州省岑巩县中共岑巩县委办公室;邮政编码:557801;电子邮箱:cgxwbgs@sina.com


代写文章:13258028938(同微信)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