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2018年11月1日至12月6日,县委第二巡察组、第三巡察组对伏山镇白马庙村等59个村党支部进行了巡察。2019年3月13日,县委巡察组向伏山镇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关于“党的思想建设滞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认真、不深入”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深入学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学习范围,要求各支部利用“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组织进行认真学习,学懂弄通。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各支部通过宣传画、墙绘等多种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学习情况纳入镇季度考核范围,由宣传室评定打分,加压增效。
1、关于“对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重视、走形式,学习态度敷衍应付,安排部署不到位。一些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答不上来十九大召开时间和主题。参加座谈的村普通党员老党员对十九大召开时间和相关内容描述也不准确”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精神领会。严格按照《伏山镇学习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有关规定,组织支部利用“主题党日”、“学习强国”、微信订阅号、微信群等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留好影像资料。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社区总支作用,在“主题党日”学习时下沉到村,督促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夯实学习效果。镇组织室、纪委对包村干部参会情况进行抽查。三是培训重点领域。对农村支部党员干部就十九大召开时间、主题、内容、意义进行再教育,要求党员干部扎实开展自学,认真掌握十九大相关知识。
2、关于“学习也主要是念文件、读条文,学习流于形式,不扎实,不深入,不能与本村的情况搞好结合,学习效果不明显。个别村党课记录与党的十九大召开时间不匹配。有的村未发现党课、‘主题党日’等记录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相关内容”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精心安排学习内容。统筹重要理论学习、上级统一部署和本村工作实际,每月由社区党务干部帮助各村完善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室严格把关。二是注重丰富学习形式。突出线上与线下、集中与自学、互动与测验,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整合镇党校、陈行平语近人主题教育基地等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学习活动,强化学习效果。三是从严检验工作成果。以社区为单位逐村查阅档案资料,对记录不规范的进行批评教育。注重常态长效,以《中共伏山镇委关于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为依托,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增强规范意识。
二、关于“党的政治建设不力,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不到位”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发挥党委核心作用。落实“131”工作法,在事关全镇的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社会稳定等工作决策部署上亲自部署、亲自谋划,确保各项决策部署顺利实施。二是突出干事工作指向。结合“工作落实年”和“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倡树实干导向,用好对标践诺,以年初“一切工作项目化”工作清单为依据,发挥季度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用好执纪问责手段。开展定期约谈、工作约谈、提醒约谈、诫勉约谈,对工作落实不利的由镇党委进行约谈谈话。对谈话无果、不适应、不称职的干部及时作出相应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1、关于“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专题部署推进。将部署研究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抓手,围绕全镇“两轴三环一核七区”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召开专题分析会议2次、全镇乡村振兴推进大会2次,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推进落实。二是精准分解任务。聚焦“五大振兴”,在《关于争创乡村振兴“五好”基层党支部的通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中共伏山镇委关于明确乡村振兴“五好”基层党支部评选指标的通知》,逐一明确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并组织各支部对标申报。三是注重标杆带动。“七一”前,由评选验收小组逐村评定打分,经镇党委会研究确定乡村振兴“五好”基层党支部进行隆重表彰,浓厚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1)关于“个别村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工作结合不紧密,没有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的发展谋划,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新、措施不多、办法不活、成效不佳”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理清发展思路。由包社区班子成员、发展顾问、包村干部共同帮助村级围绕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乡村振兴“两轴三环一核七区”总体布局,瞄准乡村振兴“五好”基层党支部创建指标,因村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二是突出典型引领。聚焦“五大振兴”发现培树典型,形成由点连线,进而全面打造提升的效果和目的。打造桑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东代乡村组织振兴示范片区。三是助推产业发展。围绕产业振兴,着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发展、农业项目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增加,成立工作专班,创建市级农业产业示范区,打造核心样板区。
(2)关于“有些村在组织和引领村级经济发展上能力不足。村两委班子成员因循守旧,闯劲不足,创新不力,不能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做好特色经济文章,收入主要依靠农电费差价、流转土地服务费及土地、房屋、荒地等对外发包来维持村级支出,其他经济收入微薄,缺乏发展后劲。2017年个别村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选优配强。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及时调整配强村班子。今年以来,从致富能人、新乡才中发现使用支部书记2人。二是强化培训。通过县镇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对标、镇内观摩比学等,拓宽村干部发展视野。今年以来,组织支部书记及村干部参加各类培训观摩共计96人次。三是智力支撑。开展“一村一发展顾问”工作,以各村为主体选聘本村籍在外人才为发展顾问,与包社区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共同帮助村级理清思路,借助“两个绝大多数”工程、“三资”清理寻找发展路子。
(3)关于“多数村集体组织流转的土地规模小,有的村空白,村民自主流转零散小块耕地,无法大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不大,影响了村集体增收、农民创收和土地效益的提升”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开阔眼界,主动发展。先后2次组织社区干部、村干部到镇内外土地流转规模村、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经验,坚定信心。二是主动对接,共赢发展。充分发挥镇内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聚焦蔬菜、畜牧、苗木、制种四大主导产业,鼓励村集体、致富能手主动对接,寻找发展出路。发挥发展顾问桥梁作用,积极引进农业企业、大户驻村发展,搞好生产、生活等各项服务,留住产业。三是多元探索,创新发展。探索承包权互换,在有村民自主流转零散小块耕地的村,引导村集体与承包户将所承包地块与村自留地进行承包权对换,将闲散地块进行集中流转。
2、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不到位”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伏山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分别由三名班子成员牵头,从产业发展、环境容貌、文化挖掘等方面统筹协调美丽乡村工作。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以《伏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2)为基础,督促前洸、西场、耿平、周楼等村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长效机制。定期考核评比,督促盛运公司搞好日常环卫工作,确保垃圾清运及时。四是加大拆违控违工作力度。按照“减少存量、杜绝新增”的治理目标,继续深入排查违法建设,加大对存量违建的排查拆除力度。
(1)关于“有的群众住房缺少规划,不同程度存在住房排列杂乱无章,宅基地高低不平,道路过窄等问题。8个村存在私搭乱建现象,农户房前屋后空闲地存在一些私搭乱建现象”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规划。今年重点打造了前洸、西场、耿平、周楼等美丽乡村,完善了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周楼、耿平、魏庄等村“巷巷通”、绿化、美化等工作已全面铺开。二是开展自查。结合违法图版治理、“大棚房”问题整改等工作,重点针对巡察组反馈问题,对各村违法建设进行再排查,为拆除整治打下基础。三是强化整改。加大拆除力度,按照“减少存量、杜绝新增”的治理目标,加大对存量违建的排查拆除力度。今年累计拆除38处8600平方米。
(2)关于“有的村卫生死角治理不彻底,背街小巷垃圾较多,村内坑塘、村与村交接的地方垃圾清理不及时”的问题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农村“三堆”为重点,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美丽家园。自2月21日开始,盛运公司与各村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以社区为单位,整合保洁员力量进行逐村推进,全镇50个村已完成整治行动,其他村正在加快整治。截止目前,共清运整治出的生活垃圾800余吨;清理建筑垃圾2万余吨。二是严格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实效。不定期由分管领导和执法所工作人员到各社区、村进行检查,对各社区整治清理情况进行评比排名。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综合利用。对整治后的场地,各村依据村情实际,或进行统一绿化,或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利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如施家村、堽城坝、后伏山等村对清理出来的空闲的进行了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