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回顾,突出2010年工作亮点
一是化解稳控到位,涉诉工作取得新进展。立案庭在抓好服务窗口的同时,紧紧抓住“涉诉访积案化解年”的良好契机,认真排查,摸清底数,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确定化解的49件积案,结案45件,红兴隆农垦法院被分局评为国庆六十年稳控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打击犯罪到位,刑事审判工作有了新突破。刑事审判庭坚持严打方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创建平安分局作为重点工作。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处力度,调解率达87.7%,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65万元,其调解经验在全省法院调解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特别是在分局党委的领导下,协助农垦中院圆满完成了“1.09”专案的审理工作。省法院在我院进行的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受到省法院会议表扬。
三是健全制度到位,审判监督职能发挥新作用。审判监督庭制定了裁判文书评查、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庭审规范等制度,注重裁判文书的规范化、标准化,全年对670件裁判文书进行了评查,并及时进行通报。采取自查、互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案件质量进行监督,特别是加大了对案件的事前监督力度。
四是保障庭审到位,警务安保工作满足新需要。法警大队把工作重点放在为案件开庭审理提供警务保障上,确保了庭审正常进行。全年完成值庭270件次,押解、看管被告人229人次,参与执行224件次。尤其是配合中院完成了1.09专案开庭审理的警务保障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1.09重大涉黑案件庭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五是警示教育到位,干警的廉政意识有了新提高。纪检组建立健全了干警廉政谈话、诫免谈话、警示谈话和廉政承诺等廉政教育工作机制,制定了发回重审改判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及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法官廉政建设工程及“五个严禁’的规定,推行阳光政务、群众知情窗口,聘任了司法廉政监督员,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全年无违纪违法事件发生。
六是服务发展到位,民事审判为分局发展作出新贡献。民庭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立足服务大局,重点审理好四类案件:一是积极审理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案件,维护了分局小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二是积极审理好涉及“肉牛养殖”案件,依法为农场挽回经济损失900多万元;三是积极审理好企业破产还债案件,依法处置了破产企业的2.1亿元债务;四是审慎审理好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七是促进和谐到位,行政审判工作采取新举措。行政审判通过在树立为大局服务、全院一盘棋、行政案件无小事的思想,使行政审判在增强超前服务意识、工作任务指标和案件质量上有新的突破。在“抓城”中为分局当好参谋,用好用足用准法律、法规,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为分局小城镇建设提供法律保障。行政庭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优化司法环境的经验,在省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
八是重视兑现到位,执行工作取得新成效。执行局立足于执行工作实际,穷尽执行措施,提高了执行标的到位率。通过清理执行积案、创建执行联动机制、公开执行案件信息、开展专项执行会战等措施,确保执行权利的兑现。2010年执行案件结案率达98.58%,与上年同比上升3.58 % ,执行结案标的额964.64万元。为农场收回土地租金达700多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20余万元。
九是创新理念到位,调研信息工作探索新思路。研究室以加强调研工作,促进审判工作质效;以加强法院信息工作,全面反映法院工作动态;以创新工作思路,打造调研信息网络平台新载体等工作思路,全面调动干警调研积极性。2010年共有90篇(条)文章、信息等被国家、省、总局、分局采用,并在中国法院网和新浪网创建了一个以研究室为主要管理者,全院干警共同参与的“红法研”学习交流园地,通过网络宣传了法院。2010年我院被农垦中院授予为垦区调研工作先进集体。
十是开展活动到位,队伍建设有了新起色。政工处通过抓队伍、强意识、提素质、增能力等举措,提高了干警的政治素质,改进了队伍的审判作风;把开展活动与提高队伍能力建设相结合,提高了干警的综合素质,树立了全面争一流,处处当排头的发展理念。组织开展了“服务年”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三个会战”活动 ,各项活动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
二、全面谋划,确立2010年目标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新年工作目标作了规划:
一是立案庭在加强涉诉工作的同时,要加强立案窗口建设,研究利民便民新措施,大力开展立案审判监督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二是刑事审判庭努力提高案件质量的同时,要加强为创建平安垦区服务建设,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抓好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的总结验收;
三是审判监督庭在履行审判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同时,要加强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立体化的审判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完成从静态检查案卷转向动态全程监督;
四是法警队在保障刑事庭审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法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安全保障,开展岗位练兵,提高现代化战斗水平,创建现代化司法警察队伍;
五是纪检部门坚持“教育为主、防范在先”原则的同时,要加强对重点案件和热点岗位的监督,以查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为重点,坚定不移地落实“五个严禁”,实现干警零违纪;
六是在继续为垦区经济大发展提供服务和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的同时,要加强民事案件调解力度,提升审判能力,以提高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质量为重点,坚决降低高判决率、高上诉率、高发改率,实现民商事案件调解率、结案率的全面上升。
七是行政审判在创新服务理念的同时,要加强服务型审判庭建设,重点是处理好依法服务和依法支持的关系,加大“协调”力度,解决“官民”矛盾;
八是在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执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执行员的综合办案能力,建立落实执行案件联动机制,努力提高执行标的到位率,年终执行工作在中院达到争一保二的目标;
九是研究室在落实调研重点,细化调研目标的同时,要加强对调研质量的指导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既能办案、又能深入研究的骨干,将重点课题调研作为服务审判、提升水平的重要举措,继续以研究室的学习交流园地为依托,实现调研工作质的跨越;
2008年上半年,我院研究室在市院研究室的正确指导下,在我院党组的正确指挥下,紧紧抓住省院目标管理方案,为方案中的工作内容为工作重点,辅助以其他临时性工作。在研究室全体干警的努力下,推动了目标管理方案中各项工作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检察委员会工作
年初至今,我院共召开检察委员会1次,研究案件1件1人。今年,研究室在认真做好检察委员会服务工作的同时,注重从案件的实体审查入手,充分发挥研究室的职能,对已经上会的案件进行了实体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
二、参加省院案例研讨情况
截止目前,省院组织的二次案例研讨,我院全部参加,而且在第一次案例研讨中,我院的案例研讨意见受到了省院的表彰,得到了我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是研究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年初在研究全年工作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将这项工作作为研究室工作的(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提供)重点,放在首要位置。在工作中,我们充分调动其他科室的积极性,将市院下发的调研题目分发到各科室,号召各部门干警认真研究,结合本部门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认真撰写,到现在共撰写调研文章10余篇,均已经上报到市院研究室,并确立了市级的重点课题,省级课题正在进一步的运做之中。
同时,我们积极的和x日报(xx版)取得了联系,并争得他们的同意,将为我们出专版,确保目标管理基准数,目前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争取在六月末全部完成。
四、执法档案工作
2008年按照执法档案的工作要求,xx县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加大了对执法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院党组书记、检察长x同志亲自召集业务部门的建档干警和执法档案的具体负责部门开会研究,着重说明了执法档案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研究室根据市院的要求对如何规范填写及案件质量评价标准等向建档干警作了详细的说明。在今年的工作中坚决实行“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问责制,确保执法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到目前为止,我院共进行执法档案检查2次,建档案件数55件,评价37件,均为良好以上等级。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摘要]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在研课题进展情况,通过发现医院在研课题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医院院级科研课题管理发展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2013全年度三年的在研院级课题以提交答辩课件的方式进行情况汇总,将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结果 2011~2013全年度医院在研课题40.3%(54/134)的课题顺利在研,59.7%(80/134)的课题均存在各种研究进展问题,导致课题延期甚至终止。 结论 现在三级医院在研院级课题存在科研经费不足、实验平台设备不完善,科研时间不够、院内外协作不畅等问题。建议医院搭建大型综合性科研平台,进行分类式经费投入并鼓励筹资,优化科研管理过程,强化年度检查等措施,提高医院院级课题管理质量。
[关键词] 医院;院级课题;课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b)-0162-03
Survey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s of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in tertiaryhospital
LI Qi SHEN Yiwei LIU Fuquan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projects progr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explore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prove a reference for hospital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article summary the courseware of 2011-2013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in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ubmitted and the problems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40.3% (54/134) of subjects were successfully in research, 59.7% (80/134) of subjects were delayed or even terminated because of a variety of research progress problems. Conclusion Hospital research projects have problems like research funding deficiencies, lack of research time, poor coordination. It is right to recommend the hospital building large-scale integrated research platform, classification and encourage financial funding, optimization annual inspec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management.
[Key words] Hospital;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院级科研课题是医院在“科教兴院”的原则下,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的面向全院科技人员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前景广阔或处于科学前沿的研究技术进行立项资助,并努力发展年轻一代医学科技人才,挖掘中青年医师的潜力,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申请国家、省级与市级课题基金做好充分准备的科研活动[1]。做好院级科研课题的在研管理工作,无论是从长远的科技发展需求,或是近期的人才培养,都是正确和必要的,对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北京市大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设立院级科研课题,鼓励并资助较好的有前景的科研项目进行前期或更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改革与优化,我院形成了自己一套管理体系,在实际的在研管理过程中,强调过程管理,建立中期检查制度,目的是督促课题负责人按计划完成课题任务,及时发现课题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2]。我院科研处就医院2011~2013全年的院级科研项目进行了在研情况汇总与分析,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与思考,在此总结望为医院院级课题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1 在研院级课题现状调查资料与方法
我院于2013年7月召开院级课题情况调查工作布置,要求全院所有在研院级课题(2011~2013全年3个年度院级科研课题),按照院级答辩课件规范模式进行答辩课件提交,课件要求项目负责人就任务书计划要求、课题研究进展、课题档案资料、成果发表情况、后续任务计划、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及需要解决的科研进展问题进行情况汇报。
据统计近三年共计在研院级课题134项,其中离院、调动科室等原因项目终止8项;孕产、借调、挂职等原因中止并办理延期13项,最终共计收到汇报课件113项。针对收集到的113项课件中“需要解决的科研进展问题”栏目进行分类汇总,按问题情况分为正常在研、科研经费不足、实验平台不完善、研究时间不足、需协调科室间协作、需协调院外合作及希望获得相关专家辅导等类目,每一项课题取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并按类别归纳,得出最终统计结果。
2 在研院级课题现状调查结果
经过对134项院级课题调查数据统计,得出结果,40.30%的院级科研课题顺利在研,并已发表相关成果,有一定的产出;5.97%的课题由于负责人的离院、借调等原因课题未开展即终止;16.42%的课题出现了经费不足,经费比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11.19%的课题由于医院提供实验设备不足或者实验设备维修的问题,进展困难;9.70%的课题由于孕产、借调、挂职等原因中止课题并办理延期;6.72%的课题表示科研时间不足需要延期;8.2%的课题表示相关协调科室及院外合作不顺利导致课题进展停滞;部分科研负责人表示希望获得专家辅导及希望提高科研鼓励。见表1。
表1 院级课题现状情况(n=134)
课题如期完成是院级课题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3],通过调查汇总发现,近三年我院只有不到一半的课题可以正常在研,顺利结题并发表相关成果。绝大多数课题均存在科研经费不足、实验进展缓慢等问题,有22.39%的课题甚至出现了项目终止及延期的情况。经过总体概况了解及研究,就在研院级课题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优化管理在研院级课题的思考对策。
3 在研院级课题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科研经费不足且使用不合理
一直以来院级课题的资助强度都停留在表面阶段,虽然资助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可平均资助强度都在1万~3万元阶段上,随着实验材料费及检测费等费用的上涨,该费用只能满足做一些基本实验,无法深入研究[1],负责人不得不大量缩减研究内容,减少收集病例数量,以达到保证科研质量的目的。并且由于财务管理受审计规范的影响,许多科研阶段实际发生的费用如回访患者的交通费、志愿者的相应酬劳礼物、加班录入的餐费等均不在报销范围中,只能寻求其他途径或者项目负责人自己承担,间接影响了课题负责人的研究积极性及课题研究进度。
3.2 科室实验设备不足且公共实验平台不完善
实验室是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条件。没有良好的实验环境,是难以产生创造性成果的[4]。然而我院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均衡,各科室实验设备不尽完善,在临床取材后拿到科室实验室出现保存困难,处理设备不足等情况。医院也没有建设可以进行实验资源共享的公共实验平台,不同科室实验室之间存在严重的设备重复购置、甚至是设备闲置的现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开放性都不高[4]。将实验室资源进行集中,优化组合,建设完善的公共实验平台,为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和保障,是医院科研发展的一大问题。
3.3 普遍科研时间不足
科研负责人绝大多数为临床医生,均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造成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时间上的矛盾,在从事课题研究时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验或深入实践进行调研。许多在研的科研课题,由于负责人时间不足,开展缓慢,标本收集不足,外送检测不及时等,不能按照任务书计划进行,需要不断的延期,达不到预想的实验进度。加之许多实验用的实验室受到开放限制,只在工作日或限定的时间对外开放,而临床医务科研人员多借用休息时间或者周末进行科学研究,也不能有充分的条件支持研究进展。在实验地点不确定,实验时间不保证的情况下,导致科研工作一延再延。
3.4 院内外科研协作不畅,相互沟通不够
院内外科研协作包括院内科室间协作以及院外同一研究方向的院间合作。在日常科研工作中,由于标本借用、病例采集及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要求不同,科室间相互协调,共用资源设备等情况经常发生,科室间甚至医院间协作在所难免,但由于医院没有统一的科研协作流程,亦无法提供相关依据,院外院间的科研协作在没有规范的流程与模板参考下,往往只是简单的一纸协议,很容易发生纠纷及产权问题,造成较坏的科研影响。而院内的科研工作,科研人员只能靠关系交往,打报告请示、科主任之间沟通等多种形式进行科室间科研协作,既不能保障协作的安全性、严谨性,也容易在过程中影响研究效能,妨碍科研有效进展。
4 优化管理在研院级课题的思考
4.1 搭建医院大型综合性科研平台
随着科研内容的增多和实验复杂程度增加,各临床科室功能单一的科研实验平台已不能适应许多科研工作的发展与需要[5],建设医院大型综合科研实验平台成为医院科学研究的管理趋势。整合医院现有的科研实验设备资源,优化设备组织结构,整理科研平台设备使用规范,将各科室的实验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建设完善的公共实验平台,方便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的科研实验活动,既能方便科研人员及时完成科研进度,又能合理分配实验室设备资源,一举多得,促进医院科研发展。具体到医院科研平台建设即将各科室实验室设备进行统计整合,提供所能进行的实验内容列目,优化管理,统一资源,并对全院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室开放,分配好工作日及节假日开放时间,以达到完善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目的。
4.2 分类式经费投入,鼓励筹资研究
从经费支持角度上,建议医院适时适量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资助数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科室覆盖面[6],进行分类细化管理方式,对研究基础、研究团队、应用价值要求较高的课题,资助强度适度加大,而对预探索类,创新性较高,研究基础一般的课题,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资助强度仍中等较小。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医院科技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需求,医院应鼓励和允许项目负责人与外单位合作共同筹集资金进行研究,解决所需经费的难题[1]。
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对经费管理实施有效监督,根据各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需要,适当调整经费支出栏目,对于经费在科研工作中的使用,要求项目负责人及时提出需要,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并监督科研项目的进度[7],做到经费支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因财务报销问题,影响科研进展。
4.3优化科研过程管理,强化年度检查制度
优化科研过程管理,规范院级科研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科室间协作流程及科研设备平台使用制度,为科研负责人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以及科研问题反馈渠道,做到及时有效的科研管理沟通。强化年度检查制度,通过年度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度及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年检制度一定要做实,且切忌流于形式[8]。应以课题负责人制作的答辩课件等形式,针对项目进展、经费使用、实验记录、科研困难等问题进行汇报,组织专家评审,特别针对实验记录情况等常见的科研问题,应在年度检查中予以强调及规范,避免后续科研工作不严谨问题的发生。对于技术类课题还可进行实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好的改善建议。
4.4 定期专家学术辅导,提高科研水平
定期聘请相关科研设计、统计学、方法学及SCI文章撰写方面的专家以讲座、研讨等形式为科研人员进行辅导。在每次的课题申报、课题进度检查过程前后,聘请相关科研专家针对性的就课题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病例采集等内容进行研讨,并指导规范的实验记录方法。不仅可以在科研人员遇到研究瓶颈期时,打开思路、解决问题,同时可以促进相关科研人员的合作与沟通,获得更多科研资源,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水平,培养科研人才。
综上所述,在研院级课题在支持科研工作和培养人才两方面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科研管理部门只有掌握课题进展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才能在管理中因势利导、有的放矢[9-12]。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多年的院级科研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定期的进展检查及考核,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督促科学研究进步,优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医院院级科研课题管理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医院进一步取得院外课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胡桂周,鲁鸿,钱毅,等.关于医院院级课题管理常见的几个问题[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592-2593.
[2] 钟梅.研究型医院创建过程中院所科研课题管理策略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4):232-234.
[3] 胡桂周,吴志华,钱毅,等.医院院级课题的评审与立项管理 [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5):317-318.
[4] 张淑林,陈伟,燕京晶,等.集中资源,优化组合建设研究生公共教学科研实验平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1-5.
[5] 毕大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使用的几点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78-180.
[6] 钱毅,暨宜彰,郭煜,等.医院院级课题体系的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4,11(1):90-91.
[7] 严颖波,马晓鹂,黄娟.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32-233.
[8] 王秀清.对提高高职院校院级科研课题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201-203.
[9] 张明敏,沈康,张燕,等.我院科研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3,13(1):102-104.
[10] 廖唐洪,李青莉,胡坚方,等.综合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26-1129.
[11] 吴志华,田书墨,邹俐爱,等.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绩效评估研究进展[J].现代医院,2013,13(7):118-120.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室;开放性;教学和管理
一、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
随着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和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虽然学校正在逐步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但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培养模式,注重共性培养,忽视个体发展的需求,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表现为一味的整班教学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缺乏自主。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选择就是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我院在分析化学实验开放性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项目上,经过教师们的努力研究,我们将以下的实验项目开设为开放性实验项目:1.HCl-NH4Cl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福尔马林中甲醛各含量的测定加成法―酸碱滴定;氧化法―酸碱滴定(反滴定法);3.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EDTA络合滴定法;高锰酸钾法);4.PbO和PbO2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5.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6.胃舒平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7.水果、蔬菜、药片中抗坏血酸(Vc)含量的测定;8.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要求是比较高的,可以锻炼学生的基础分析化学能力,以及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不仅将实验室为学生实验教学,而且对科学研究提供有目的地性开放。为了加强其的管理,我院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范。
(一)全院各分析化学实验室,除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应在计划外安排时间向学生开放。教学实验室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开放实验,逐步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
(二)实验室开放的含义
实验室开放是指各教学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的一种手段。
(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
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分为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自选研究课题型等。
1、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
指由于学生选课冲突、生病请假等原因,无法在计划安排的实验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实验教学项目,需要在其它时间安排进行实验。
2、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
实验室根据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各类竞赛活动等的需要开放研究题目,也可根据实验室特点自拟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实验。
3、自选研究课题型
结合学生社团、兴趣爱好者协会的活动内容,或结合学生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自选实验研究课题,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试验装置安装与调试,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报和审核
1、项目申报
各实验室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条件,报出拟开放的实验项目,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表》,由学院上报教务处组织人员对申报的开放项目进行评审。
2、收费标准的审核
由教务处将通过审核的开放实验项目的收费标准报学校收费领导小组审查,由收费领导小组报市物价部门审批,获得批准的项目方可对学生开放。
(五)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施
1、每学期开学2周内,学院将本院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学期开放计划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向全校学生公布。
2、每学期开学4周内,学生根据教务处公布的开放实验项目,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实验项目申请,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学生开放实验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和实验项目开放单位签字同意后,由实验项目开放单位拟订实验项目开放课表,并通知学生。
3、各分析化学开放实验项目开出单位认真组织学生完成相应实验项目。
(六)实验室开放管理
1、学院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分管实践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实践中心协调组织实施。学院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实验室进行多种形式的开放活动,各实验室应积极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
2、各实验室根据本管理办法和实验室特点制订相应的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并报学院备案。
3、申请参加非教学开放实验项目的学生原则上应是成绩优良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各院(系)应予以严格审查。
4、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应按确定的实验时间、地点参加实验。因特殊原因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参加实验,应按实验室规定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另约时间补做;对无故缺席实验的,取消其参加开放实验资格。
5、各开放实验室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内容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6、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阅读与实验内容有关的资料,准备好实验实施方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暂停其本次实验。对于部分实验,可视具体情况,在实验前增加专门的实验安全教育,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7、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的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8、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要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
9、学生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论文或实物等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态度等内容及时进行考核,确定成绩,在学期结束前报各教学单位教学科研办公室。
10、每学期结束前,实验室应及时做好开放实验的总结工作,将开放实验的进行情况按规定格式写出书面总结,交各实践中心存档,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11、学院将定期对实验室开放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实验室考核和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作为工科专业实验室的一种重要形式,既具有实验的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又有开放性本身所特有的条件不完备性、结论不确定性、内涵可发展性、思维不约束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肯定,尤其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我们化工学院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对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成强.关于高校实施开放性实验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广义的医院感染指病人、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等在医院(或卫生保健机构)获得的感染,狭义的医院感染指病人(主要是住院病人)在医院(或卫生保健机构)获得的感染;一般而言,人们所指的医院感染是狭义的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建立而出现,随着医学的发展而日益严峻。医院感染除可导致住院病人死亡和预后不良,还可增加病人、医院和公共卫生的负担,医院感染事件爆发甚至还可影响社会的稳定。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院管理学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外医院感染率一般在5~l5 %之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55所医院的医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住院病人医院内感染发病率平均为8.7%,其中最高的是东地中海和东南亚地区国家,分别为11.8%和10.0%;在美国,1993年医源性感染已经成为第四位死因,导致每年88000病人死亡。2003年我国医院内感染监控网现患率调查,医院内感染例次现患率平均为4.95%,其中现患率为6.00%以上的医院为31所,最高现患率为11.55%[2]。我国与其他国家医院感染率的差异可能同以下因素相关:(1)监测资料的收集方法、时间可直接影响监测结果;(2)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可影响调查结果;(3)各种主客观的漏报(如临床医师参与不够、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水平欠缺);(4)各级各类不同规模医院的内在因素也造成感染率的差异[3]。
现对医院感染的研究,按照医院感染发生的三个主要环节分感染源、感染传播机制、易感宿主三方面进行,研究危险因素也可以是从这三个环节入手。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介人性诊疗方法的开展,放疗、化疗以及滥用抗菌药物等使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复杂化,与医院感染影响突出的因素有致死性的原发疾病、全身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伤口引流、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机械通气、免疫缺陷、留置导尿、长期住院和高龄等,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的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病原体的特性,如耐药性,目前半数以上的医院感染由耐药菌引起;(2)病人的易感性,如婴幼儿、老人、患有免疫力低下疾病和慢性病的病人、营养不良者、皮肤黏膜受损者等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接受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插管或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等;(4)手术;(5)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别是联合用药和静脉途径用药;(6)使用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药物;(7)住院总日数;(8)卫生设施等环境因素;(9)是否做好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10)入住ICU[1]。
有描述性研究文献,多是利用己有的资料或对特殊调查的材料如检验结果按不同的科室、感染部位、感染人群等分组得出感染的分布情况,可以为建立病因假设探出病因线索。回顾性研究则主要是通过回顾性查阅某一时段所有出院病例得出感染率,这种方法资料易得齐全,省时,不存在漏报问题,是日前研究中较多采用的方法。前瞻性研究是选定人群,对之进行追踪观察,获得不同结局。该方法获得资料可靠,并可直接获得感染发生率,但因研究设计要求更严谨,且需要一定时间,费时费力,故目前开展较少。研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一般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已感染病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调查其各自对某些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以判断危险因子与医院感染的关联情况。在危险因素的选择中,必须考虑到其他因子的影响,这个因子可能是混杂因子。也就是说研究中必须注意混杂偏倚的存在。单因素分析不能控制混杂因子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故常采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既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因素,而且得出的结论较可靠。如国内学者黄辉萍等[4]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发现年龄、性别、病区等是院内感染的关联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介入性诊疗、性别和病区是主要危险因素;韩佳音等[5]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年龄、住院天数等26种单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舒明蓉等[6]研究发现肝硬化、血液病、气管插管等21个因素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的来说,目前医学界普遍同意Freeman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为宿主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的分类方法[7],但是不同的研究对危险因素的归类总是没有统一的结论。欧美国家研究发现尿道感染常排在医院感染的首位,其次为手术部位和皮肤粘膜、下呼吸道感染,这与我国的下呼吸道感染排首位大相径庭。国外学者Kampf[8]等利用现况调查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发现与尿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外科手术位置和败血症有关的危险因素。Ritesh[9]等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ICU病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无法进行分类,仅可作为较大研究的参考。Floret[10]等利用已发表文献,根据病人类型,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排序。在不同基础疾病的人群、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医院和国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也有所区别。其中关于病人的年龄、性别是否为危险因素总是存在较大争议。可见国内外已对医院感染已经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感染的现状的研究提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人群及病原体的变迁等,对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揭示影响病人及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对于指导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都将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总的来说,描述性研究较多,定量的分析性研究做的较少,研究内容深度不够。医院感染的研究方法多使用一般的回顾性方法,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研究尚停留在初期。提示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这些方面。
从医院感染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用传统的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理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医院感染显然还不够,因此,必须对医院感染所涉及的微生物、感染源、传播途径和形式、易感人群、各种医疗操作,特别是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医疗机构的建筑设计和卫生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才能控制医院感染[2]。因此认为,今后的医院感染防治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感染管理机构,建立有效的三级监控网络。成立由院领导、相关专业专家和专门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感染的监督和检察机构,建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染管理科)和兼职医务人员(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的三级监控网络,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感染的监控。医院感染科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和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将感染监控室的重点科室管理纳入到护理部正常管理之中,通过经常的互通信息,团结合作,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不安全因素 。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对重点科室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感染科每月对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及无菌物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物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明确规定检查的重点。科室按规定进行自检,感染科随时抽查和定期检查,将检查工作形成制度化。(2)加强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确保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及时准确。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是感染监测、监控、管理、获得第一手可靠的资料的前提,是指导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临床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随访观察,密切注意病人的各项指标,在感染发生后及时填写感染病例记录表,做好各项登记。这也是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是获得准确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和采取集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步骤。(3)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将其纳入质量保证体系。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医院质量控制中,必须把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质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感染监测不只是追求监测科室资料的数量,而要重视监测资料的质量翰,重点放在环节质量上,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加强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感染科的管理,提高整体预防措施,达到预防工作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以确保病人、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安全[11]。(4)开展医院感染在职教育,加大对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力度。在加强对护士进行“三基”理论知识的培训时,护理管理者要把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纳入到护理理论的培训考核中,使护理人员能自觉的学习感染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增加护理人员主动预防的观念。护理部应与感控科一起举办院内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在制定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的同时,与感控科一起制定护理质量感染控制标准、病区消毒隔离制度等,并督促制度措施的落实,以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感控意识。通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医院感染管理在职教育,普及医院感染的基本理论知识、监测标准,提高全员参与感染管理的意识,使各项制度得以认真执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2]。
总之,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医院感染也在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特点,不仅给病人预后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也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所以控制医院感染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医疗安全、不断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清,吴娴波,云雪霞等.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进展[J].新医学,2006,37(7):430-433
[2] 杜保国.医院感染研究现状及预防控制[J].中国保健,2008,16(卷)21:997-998
[3] 周彦娇,张 鹏,吴尚为等.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及耐药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1317-1320
[4] 黄辉萍,许能锋,连羡玉,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6):11-13
[5] 韩佳音,卢次勇,林立丰,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4):369-372
[6] 舒明蓉,陈敏,刘承飞,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49-152
[7] 夏祥碧, 刘力克, 刘亮. 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 13 (4) : 315 - 317
[8] G.Kampf,P, Gastmeier,N.Wischnewski,et 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results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prevalence survey in Germany[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1997)37:103-112
[9] Ritesh Agarwal, Dheeraj Gupta, Pallab Ray, et al.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a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in North India[J]. Journal of Infection(2006)53,98-105
[10] N. Floret, P. Bailly, X. Bertrand, et al. Results from a four-year study on 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France-Comte:attempt to rank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6)63,393-398
近两年来,我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学习型检察院为载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围绕检察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努力实践“两个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执法实践服务,检察调研工作步入金华检察系统的先进行列。 一、突出加强应用理论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 为改变以往调研工作可有可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状况,院党组把调研工作纳入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总体盘子,摆上议程,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强调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司法实务问题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提高检察机关决策水平和执法水平。 (一)重视服务决策,加强专题研究。 按照省院2002年提出的,在全省检察机关范围内开展课题制研究的要求,我们围绕服务检察工作决策的需要,采取课题制的方式开展调研,并在课题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有效推动理论研究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2002年确定“立案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四个专题,2003年确定“严打中法律适用问题”等五个专题,组织干警有重点地开展专题研究,出了一批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两年中,全院干警共撰写各类理论文章、研究报告150余篇,在《人民检察》、《检察业务指导》、《刑事司法指南》、《浙江检察》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和调研报告有30余篇。部分成果受到表彰奖励,反映了干警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调研报告《关于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并作为唯一一家全国基层检察院代表,在全国检察机关研究室主任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另有《人大个案监督的误区与重构》、《WTO条件下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被控方人权保障的思考》、《围绕检察职能,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等6篇研究文章获省人大、省检察院、团省委和其他省级单位表彰奖励。 (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翁跃强检察长多次在全体干警大会上强调:检察干警不能只局限于掌握刑事法规知识,要立足大局、关注热点,提升自身素质,出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2002年,翁检察长亲自选题研究,针对近年来永康农村以老年协会的名义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的事件不断,撰写了《我市农村老年协会问题的探究与对策》一文。该文经浙江省出版社《与时俱进》一书公开发表,引起了永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对老年协会问题的顺利解决起到了良好作用,当年所撰写的《WTO条件下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被控方人权保障的思考》也得到了省检察院的肯定,参加了全省“WTO与检察工作”研讨会。2003年又撰写了《构建我市反腐倡廉防范体系的现实意义》一文,对永康市构建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做了深入思考,引起广泛关注。其他党组成员每年也均撰写、发表一定数量的调研论文。领导带头示范,活跃了全院研究气氛,有效推进了调研工作。 三、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执法办案服务。 院党组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司法实践中产生的适用法律问题,坚持为执法办案服务的思想,突出把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围绕检察重点工作开展应用研究,指导司法实践。 针对检察机关查处渎职犯罪线索少,预防职务犯罪信息有限的问题,我院提出了建立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办案情况信息库的意见,并开展了《关于规范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思考》专题调研,发表于浙江省出版社《为了大厦不倒》一书中。根据省院开展此项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我院调研成果,我们自行开发设计了“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备案信息库”,与13家行政执法机关达成了案件信息移送意向并成功运作。信息库运行近一年来,在我院及时掌握案件线索,提高初查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二00三年,我院反贪局查办了包括两名局长在内的11件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其中91%属大案、要案,渎检科初查渎职犯罪16件,立案查处2件。反贪局和渎检科当年双双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 另外,针对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公安机关抵触情绪较大的现象,我院提出了围绕建立资料库、信息网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意见,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深入推进立案监督,我院专门组织力量对立案监督情况进行研究总结,从理论上予以充分论证,提出了在检察工作中加强立案监督的具体措施和完善立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略论立案监督机制建立的报告》和《我院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做法》,得到了高检院和省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文章在高检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办的《检察业务指导》上发表,两次在省院《检察工作交流》刊物上予以推广,调研工作也推动了我院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此项工作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均获得省级先进荣誉。 (二)围绕科技强检开展应用研究,服务执法办案。 围绕高检院提出的,要建立以规范执法办案活动为重点内容,以工作流程管理和绩效量化考核为基本方式,以信息化管理为重要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检察业务、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检察工作长效机制。院党组专门到全国先进检察院——上海虹口区检察院和江西吉安市检察院考察学习,对两家检察院的工作经验结合本院实际反复论证调研,形成了《构建我院办案流程机制的几点思考》,并迅速贯彻实施。斥资6万元,购入了上海超蓝办案流程管理软件,实现了网上办案流程管理,初步建立了符合我院实际的办案工作流程,极大提高了我院办案工作效率,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 四、畅通信息,营造气氛,培养、造就调研人才。 突出加强法律政策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信息综合工作,通过办好调研刊物,畅通研究信息,为干警提供研究载体,促进工作开展。 (一)办好《永康检察研究》刊物。 《永康检察研究》是内部月刊刊物,由院研究室负责编辑。两年来共编发26期95篇。2002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永康检察研究》编辑质量,我们调整办刊思路,扩大版面,改进版面设计,调整栏目设置,丰富栏目内容,严格稿件选用,提高编校质量,并实现院局域网与书面刊物同时更新。《永康检察研究》以崭新的面貌和办刊风格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不少干警从《永康检察研究》起步,成为调研能手。 (二)开展创学习型检察院活动。 为使检察队伍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永葆活力和朝气,我院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六学”(学理论、学业务、学社会、学经济、学科技、学典型)系统制定了《创学习型检察院实施方案》,建立了“每周一学习、每月一讲座、每季一考试、半年一理论研讨”制度。从抓班子、抓骨干入手,每月安排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做一次讲座,半年进行一次集中理论研讨,不仅促进了干部自身的学习和对工作中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促进了智力共享,还给我们中层以上骨干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促进了骨干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季度组织全院干警对新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行一次考试,促进了干警的学习,实现了干警法律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特别是在侦查监督工作中,干警在考试中对新法律知识的及时把握在刑事案件的定性把关上发挥的较大作用。以上制度的推出在全院上下培育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省委十六大精神督查组和省、市两级院的充分肯定。并作为“三个代表”学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转发推广。 (三)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建立合作研究关系。 为借助高校理论优势,突破办案一线人员搞调研的理论瓶颈,培养检察调研人才。2003年,我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草签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主要内容是:1、双方利用优势互补原则合作开展课题调研工作;2、中心为永康检察院检察官进行专项培训和人才培养;永康检察院选派优秀检察官到中国政法大学听课进修以及培养研究生等高学位人才;3、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 五、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两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调研课题制执行办法》、《个人实绩档案制度》、《调研奖励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促进工作有序开展。2002年初,我们制定对干警发表在各级各类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的法学研究成果(含调查报告)给与逐级奖励的方法,有效激励干警调研积极性。 (二)重视办事机构建设。 研究室是调研工作的办事机构,研究室职能作用的发挥决定了研究工作的质量。我们十分重视办事机构建设,为研究室配备了精明强干的工作人员。目前,研究室6名工作人员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法学硕士1人,在读研究生1人。为提高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室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先后购置了5台台式电脑、1个笔记本电脑和1台激光打印机,电脑宽带上网,还购置了传真机、微型数码录音笔、数码照相机等设备,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同时,我院还专门拨款20余万元建立了院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购置了大量业务图书资料,订阅了一批法律类核心期刊,购置了中国人民大学1998-2002年所有法律类复印资料光盘。 (三)密切与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 我院加强了与业务主管部门省院和金华市院的联系与沟通,编印的调研刊物及时报送,重大事项及时汇报,重大活动积极邀请上级院派员参加。 两年来,在上级院和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院创学习型检察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司法业务工作和检察调研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的一年,院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了“人才强检”,突出特色争创品牌的发展战略。把树立调研品牌作为创品牌工作的重要一环。将通过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结合上级检察改革精神,合作研究检察改革工作,将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来指导检察改革实践,力争把我院检察调研工作推上新台阶。
1重点实验室建设
1.1基础建设。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为基础平台进行实验室建设,该舱体造价1000万元,相应配套实验设备360万元,成为本区特殊环境医学研究的主要支撑平台。实验室使用总面积共2793平米,万元设备总数217台(件),设备总金额3927.15万元。结合特殊环境医学的特色研究方向,本实验室建成6个研究室:野战外科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实验动物研究室、病理生理学研究室、药理学研究室、卫生勤务研究室,并与3所基层医院联合,分别建成代表高原、沙漠、高寒环境的3个现场实验基地。除了自治区科技厅的拨款支持外,医院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并每年拨款30万元成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根据实验室规定的特殊环境医学的研究方向,选择8~10项具有一定创新和实用性的项目给予资助,开放基金课题的研究期限为1~2年,每项经费支持额度不超过3万元,为本院和相关单位具备一定科研思路而暂无立项课题的人员提供科研启动基金,为下一步申请军队、自治区及国家科研基金打下研究基础。1.2人才队伍。本实验室以新疆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临床医学研究所、输血科、药剂科、病理科、检验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等20个科室及相对固定研究人员62人组成,并聘请客座专家10名。实验室组成人员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博士后8人、博士36人、硕士15人、本科19人。其中,8人在全国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中任职,5人在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中任职,16人在全军56个专业学术委员会中任职,8人在新疆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中任职,8人在原各专业委员会中任职。客座专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际著名专家1名,国内著名专家3名,疆内知名专家4名。组成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室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国内野战外科领域著名院士担任。定期邀请客座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对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国内外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在提高重点实验室研究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3制度建设。为使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达到运行正常化、管理规范化,本实验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因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在新疆自治区尚属首例,为规范其操作和管理,制定《西北地区特殊环境模拟舱检测规范》(DB65/T3441-2012)和《西北地区特殊自然模拟舱操作管理规范》(DB65/T3663-2014)两个自治区地方标准并颁布实施,为重点实验室制定《总则》《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对外开放管理条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为了规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利用与管理,加强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制定《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细则》。各种规范的制定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规范和保证[1-2]。
2重点实验室管理
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联合单位,其日常管理主要由动物实验中心负责,为了保证有效运行,成立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兼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由科技厅任命,并设秘书1名,负责与科技厅和各个组成单位研究人员的联系。为了克服实验中心固定人员少,研究室多的局面,在管理上采取“六化”管理措施。2.1科室管理精细化。为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根据科室点多面广的特点,并结合工作人员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充分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管理意识,本实验室建立“交叉网络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每个人负责一个研究室的相关管理工作,每个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每周一科务会上各室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由科室主任进行讲评,提出要求并协调各个管理小组之间的工作。此模式一方面锻炼个人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保证管理上不留死角,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推诿,使科室运行高效[3]。2.2科学研究团队化。从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始,本实验室以建立研究型团队为主要目标,将科室工作人员从单纯实验保障型向实验保障和研究复合型过渡。利用科室承担的全军及军区课题,将科室人员分成多个科研攻关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人均由博士或硕士担任,如一名博士带领一名实验员负责脑和神经内分泌方面的研究,另一名博士带领另一名实验员进行肠道黏膜通道性方面的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在读研究生和科室实验员也组成研究小组。将大课题分解成小课题,由各小组负责实施。在动物实验及取材时通力合作,取材后各小组进行各自所取脏器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这样一方面节约科研团队时间和经费,另一个方面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收到很好效果。本团队2015年获批原科研创新团队。2.3人才培养自主化。针对动物实验中心人员科研实力相对薄弱问题,为了加快研究步伐,不能靠等高学历研究人才的引进,本实验室注重现有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坚持于每周五上午进行科研课题讨论,并针对每个科研小组的研究方向,要求课题负责人进行相关国际前沿的读书汇报。针对科室招聘人员学历低的状况,为了适应研究型科室的发展战略,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专业硕士。在此模式下,一名主管技师在参与课题研究同时,于2015年7月顺利从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另一名实验员也于2015年考取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正参与本课题研究,另外两名实验员于2016年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本科2名博士分别获批自治区的科研项目,并获批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名博士后顺利出站;重点实验室获批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博士培养点,科室人员在共同的课题攻关中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4]。2.4联合攻关多学科化。重点实验室的客座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委员有军内著名的野战外科院士,也有高原医学、航空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家教授。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带动下,实验室既在军内进行研究合作,同时也在疆内与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院内与放疗科、烧伤科、输血科、急诊科、ICU、临床医学研究所、检验科、营养科、心内科等科室建立跨学科的科研团队,以加快特殊环境军事医学研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团结协作,联合攻关。2.5研究方向特色化。因为本实验室具备“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这一特色平台,在科研方向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沙漠干热环境腹部火器伤创伤机制及救治研究为“十一五”全军临床高新技术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建立沙漠干热环境腹部火器伤模型,前期研究经科技成果鉴定认为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救治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成功建立沙漠干热环境中暑模型,在美国急救医学杂志,并在国内外首次将姜黄素应用于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大鼠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提示姜黄素有明显的脏器保护作用,以此推测姜黄素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的有效药物,其机制7个科研攻关小组正在积极研究中,有多篇文章陆续发表。本实验室已经在沙漠干热环境研究中形成特色优势,但在高原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学科优势。近期拟与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研究所联合,以新疆民族医药为突破口,结合特殊环境医学的研究方向,以期在高原和沙漠干热环境损伤保护的药物研究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和优势。2.6安全管理常态化。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组织全科人员认真贯彻条令条例,遵章守纪,从军区部队发生的事故问题中汲取教训,逐步加强全科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本科在实验过程除了强调生物安全外,还存在毒麻药品管理的安全、消防安全、消毒锅的压力容器安全、人工实验舱的操作安全等,加上新疆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科实际情况,科室安全工作实行四级负责制(包括各实验室、各组、总值班员、主任)。为了加强安全,启动24小时在岗在位的安全值班,并制定值班制度,明确值班的责任,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5]。
本实验室已经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但仍存在基础薄弱、管理经验不足、科研实力不强,没有形成较强的学科特色优势等问题。随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多学科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高原和沙漠干热环境医学的研究特色,促进本院特殊环境军事医学的研究发展。
作者:刘江伟 是文辉 杨帆 雷权 许永华 张云宏 单位:1.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 2.新疆军区总医院医务部
【参考文献】
[1]房世杰,任红松,李进,等.对新疆农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35-38.
[2]田伟,陈吉.疗养院健康管理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17,24(1):22-24.
[3]张洪清,台红祥,郑楠.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42-43.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 科研实验室 培养大专生做科研
课 题:本文系2011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编号PXM2011_014306_11356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1年院内科技类重点课题(编号:YZK2011015)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编号:2014041)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如何发展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属于大学范畴,所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个大学的功能中,科研是重要一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很多是中专院校改制升级的,科研底子薄,氛围差,教师水平低,科研经费有限;再加上教师普遍上课任务量较大,教师在课余无暇静下心来,踏实地搞科研。所以,尽管大家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如从事应用型研究、结合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教学的研究也属于高职院校科研的范畴等观点上达成共识,但实际上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知网平台(CNKI)对我国200所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在2010―2014年科研成果的量化分析,100分制下只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所达到及格线60分(得分85.53分),第二梯队是两个50多分的学校,后面是从40分左右开始往下排列。这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状况非常不理想。本文通过调研,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四类方式,并描述相应的科研实验室建设的情况。同时作者结合自身建设高职院校科研实验室的经验,分享了如何培养高职大专生从事科研的经历,希望本文能对致力于发展高职院校科研的教育工作者们有所裨益。
一、四类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方式
1.利用有利资源开展科研工作
作者调研了一些科研开展成功的案例。以科研实力最强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地处一线城市,GDP总量很高。而深圳本地的大学只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不言而喻,深职院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学校经费不成问题,这也包括科研经费,所以就能购买到很好的仪器。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很高,许多是博士,而博士与其所毕业的学校的联系就是很好的资源,并且整个学院仅正教授就300多人,这都构成了易出成果的因素。当然能集中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也是有缘由的,初级职称的教师入校月工资都在万元以上,这是其他职业院校难以企及的。并且很多老师还有其他院校代培的研究生在手下工作。综合上面所有因素,申请高级别课题不成问题。财力、人力又保证了课题的完成,下一步能申请更好、更高级的课题。如此形成正向循环,学校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与大家对高职科研定位相同,深职院的科研课题也是以实用性为主。与深职院相仿,作者所在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某学院也有类似的发展路径。学院有科研专用的实验室,内置高级实验仪器。它与本科院校科研实验室区别不大。主要的区别是本科实验室的精密仪器较多,主要从事理论研究;该学院的实验室中试设备较多,主要用于应用研究。许多缺乏此类设备的外单位的研究人员也来该校做实验。因此,与本科实验室又一个不同就是实验室会有经济收入。而这正好可以用来维护设备的日常运行。该学院在人才方面也很有实力,多名博士在此工作。不难看出,此类的科研开展方式形成了正向循环,科研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顺。但是也不难看出,该类科研开展方式并不一定符合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情形。对于普通高职院校,财力、人力等因素限制了科研以这种方式发展。
2.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
与企业紧密合作,从生产一线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与企业研发人员一起解决生产上的问题,这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由于企业的问题有即时性,而教师有教学任务牵扯时间和精力,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教师往返于学校和工厂之间也有不便。有一种形式可以进行参考,那就是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下属的材料成型实验室实施的校企合作建设“工程型实验室”。学校提供场地,配备设备;公司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负责销售,协助学校进行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并承担相应比例的水电费。这样不出校园,教师就可以参与企业的新品研发、试制加工,学生也可以在课余到实验室实践锻炼,实验室一下从封闭的变为开放的。设备利用率显著提高,避免了资源浪费。实验室的平常运行成本每年10万元,通过企业参与,经费投入降低了80%。此类实验室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在管理方面,如何做好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的平衡,创收与实现教育目的的平衡。毕竟这牵连到另外一个独立的机构――需要营利的公司,所以运作起来复杂一些。
3.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科研开发
以笔者学校自动化工程学院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合作建立的单片机实验室为例,虽然平时主要用于教学,例如通过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测量温湿度,进行信号捕捉和电机控制,但在算法和数学建模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也可以出高水平的论文。这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与普通教学实验室没有差别,主要是教师主动地充分挖掘现有仪器的高级功能。
4.创立专用的科研实验室,做纯粹的科学研究
由于科研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这点符合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情况),就购买一些国产的或级别中等的设备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应用型的或基础型的。本文第一作者杨富民老师就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了一间21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室用于基础性研究。郭彦省等指出:“如果一个人只做技术的转化和应用,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时间推移,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其科技进步,必将没有可转化或应用的成果,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他提出:“尽管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应以应用与技术转化为主,但必须鼓励教师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保持其科研水平,保证学院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王苏琪也指出:“毕竟没有基础理论支撑的应用型研究是难以实现巨大突破的,而且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型研究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并不是泾渭分明。”她还说:“缺乏基础研究支撑的应用研究,实际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难以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技术,也无法提出具有领先的应用指导理论。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应用型研究比较成熟的学科领域,适度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同样很有必要。”
在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笔者的原则是先选择可以满足基本科研需求的设备,等以后资金充裕了可以再进行设备升级。虽然国内的厂商有时在仪器表现和界面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但在价格、服务和后期维护方面有优势。设备的限制其实也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有些测试结果(在高级仪器上能获得的)是拿不到的。这要求教师在选题和设计实验方面更加聪明,构建简单的模型,以得出同样重要的结论,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如前面所述杨老师的“微型电子器件研发实验室”主要进行微型器件加工,有10.5平方米的千级超净间,内有四寸光刻机、匀胶机、恒温加热台和化学通风橱,外面的10.5平方米摆放了真空镀膜仪。实验室计划利用所有设备和外单位设备,在教学方面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半导体芯片,使其了解制作流程;在科研方面把实验室建设成为一个小“英特尔”,小“中芯国际”(国内知名半导体芯片加工商)。
二、如何培养大专生开展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一个人是很难开展的,一方面事情多而杂,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有限,必须借用更多的智力资源开展科研活动。在组织教师同事开展科研方面,笔者的经验很有限。但是笔者曾经带过两名五年制大专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分享给大家。笔者招收的这两名学生是通过上课认识的,经过沟通、作业,在一起讨论问题,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就接收了他们进笔者的科研实验室。其他学生也包括其他老师的推荐,甚至通过笔者学院微信群或QQ群刊登广告进行招募。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如果入校不久就进实验室,能工作的时间不短。三年制大专生因为通过高考,成熟一些,上手可能快些,但考虑到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顶岗实习,在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时间没有那么长。
笔者招收的学生虽然只有两名,但很有代表性。第一位学生有点科研天赋,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经常有创造性的思维,但做事情有时不按章法、不守规矩;第二位学生很听老师的话,态度认真负责,德行很好,但是创造性思维差一些,做事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要培养像这两位同学类型的学生,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对于类似第一位同学的学生,要利用其优势,在实验到达一个瓶颈时或遇到问题时,在一起多进行讨论;但同时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对他要严格要求,给他解释擅自行动、不守规矩的危害;特别要强调实验室安全,使用规范等基础知识,防止发生意外。对于类似第二位同学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在讨论中多动脑筋,做好笔记,多积累,读一些文献,学习别人做科研的一些经验(这点对于第一类学生也很重要);平时鼓励他们做事可以放松一些,把关注点从自己身上移开,关注实验的进度,争取有所突破。
为了培养实验室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融洽的气氛,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如郊游、野炊、学术会议、讲座等。这些学术类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总之,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大专学生,除了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完成日常的实验,更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总结;他们有进步,老师就多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处理压力等很实用的经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科研对于高职院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建望说:“只有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体验,鲜活的实验经历和丰富的专业前沿话题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深刻性。”科研还能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和实力。并且只有科研水平上去了,高职院校才能在与地方经济的合作中拥有与地方经济体平等的地位,并达到促进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这样才能彰显出占中国大学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对社会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搞好科研工作离不开建设运行良好的科研实验室,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固然重要,软实力(人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培养好优秀的大专生从事科研不仅对科研实验有利,对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人才”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松林.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与定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2]肖兆飞.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5).
[3]孟学英,黎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4]宋嵘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探析[J].职教论坛,2009(21).
[5]谢萍.国内高职科研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6]刘建望.论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4(12).
[7]张登宏.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8]王苏琪.我国图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9]石伟平,唐林伟.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5-9-14,http:///jyx/jyx_zdtj/201507/t20150709_207 1694.shtml.
[10]林潇丽.校企合作:工程型实验室的天然选择――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材料成型实验室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
【关键词】自制制剂;成本核算;内部转移价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先进医疗成果不断转化为新处方投入医院制剂室生产,故药品制剂在医疗成本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医院自制的各种药品、材料等物资,要将生产自制物资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间接费用计入自制物资成本,因此在加强全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制剂药品的成本核算工作。此外,为各临床医疗科室提供的各类制剂公药可以看作是医院内部转移的产品,在对制剂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可以对其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从而增强医护人员的成本意识,杜绝浪费。
1我院制剂室基本情况
制剂室是医疗单位配制制剂的部门,目前很多二、三级医院都设立有制剂室,主要是生产本医院研制的各种制剂药品并应用于临床,以取得效益,就我院而言,制剂室主要承担全院自制制剂的生产与供应以及全院各部门的各类公药的发放,制剂室属于药剂科核心部门之一,制剂生产量大,每月各临床科室领用的制剂公药数量也巨大,对医院整体效益的影响不容忽视。
2自制制剂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我院制剂室自制制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制剂为由制剂室生产后直接用于临床患者以获取制剂药品收入,另一类制剂为由制剂室生产后由临床科室作为科室公药进行领用。
2.1自制制剂成本核算现状
就我院实际来看,两类制剂的定价原则均按照沪价商(2002)20号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制剂计价方法》的通知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计算,主要原则就是以原材料每料的实际进价×相关毛利率+包装材料的实际单价进行定价计算,由于文件下发时距今时间已久,大部分原料的成本价都已上升,而且对于一类制剂统一按照一种毛利率进行计算存在严重不合理性,此外对于我院公药制剂按照零售价对科室进行核算也无法准确衡量其向临床科室转移过程中价值,应计算其合理的成本价作为内部结算价格进行核算,因此若继续采用过去的方法进行定价会造成制剂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对制剂室工作成果的价值也无法正确衡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资源流失,因此,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制剂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以及药品制剂在医疗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制剂进行成本核算刻不容缓。
2.2自制制剂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对有关自制制剂的成本核算可以参照全成本核算的原则,确定各类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如材料消耗、人员支出、设备维修折旧、水电费等,分清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合理的分摊方法计算间接成本,计算出各制剂的总成本。即某种制剂生产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分摊成本。
2.2.1直接成本主要为生产某种制剂所需的原料、辅料以及包装物材料等,对于直接成本可以按照所需原材料耗用量、单位进价直接计算生产成本。
2.2.2间接费用是指需分摊给各制剂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支出、水电费、设备折旧维修费等各项间接费用。①生产某种制剂耗用的单位人员支出=(每人月平均工资奖金数×工作人数×生产某种制剂的月工作时间比率)/月生产某种制剂的总数量;②生产某种制剂耗用的单位水支出=(月平均消耗水总额×某种制剂的月产量比率)/月生产某种制剂的总数量;③生产某种制剂耗用的单位电支出=(设备功率×生产某种制剂每月使用时间×单价)/月生产某种制剂的总数量;④生产某种制剂耗用的单位设备折旧支出=(月平均折旧费×某种制剂的月产量比率)/月生产某种制剂的总数量;⑤生产某种制剂耗用的单位设备维修费支出=(月平均设备维修费×某种制剂的月产量比率)/月生产某种制剂的总数量。
2.3自制制剂成本核算的意义
通过以上方法对我院的自制制剂进行核算后得出的成本价格,部分制剂实际成本已远远超出原先按照相关文件计算的零售价格,因此原始定价方法一方面造成我院制剂室人员的工作成果价值无法准确衡量,成本控制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影响医院总的收入毛利,部分制剂药品实际上已收不抵支,因此通过上述核算后我院已提交部分制剂药品的实际成本价值至相关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定价参考,重新核定其零售价以合理体现医院制剂室的工作价值以及保证医院的合理收入。
3制定制剂公药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单位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结算和责任结转时所采用的价格标准,从医院的日常运作来看,像制剂室等医疗辅助类科室,作为医院的成本责任中心,他们的贡献不容忽视,其为各临床科室提供的制剂公药可以看作是医院内部转移的产品,因此合理确定其内部转移价格对衡量制剂室工作效益及完善医院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工作意义重大。
3.1制剂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
3.1.1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客观、公正的考评制剂室制剂公药的产出业绩
制剂室为各临床医疗科室提供的制剂公药可以看作是医院内部转移产品,但对于这类产品的价值过去却难以准确衡量,导致制剂室产出效益难以量化,制定合理内部转移价格,能恰当衡量制剂室工作业绩,进而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1.2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为医院科室开展成本核算提供支持
近年来,医院对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辅助类科室为临床科室提供医疗服务支持,其成本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入各临床科室,而分摊标准选用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为制剂室制剂公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后,可以作为将制剂室成本分摊到各临床科室的分配依据,因此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为医院完善科室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支持。
3.1.3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为制剂室外接项目提供计价收费标准
今后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制剂室还有可能会承包一些外部医院的制剂制作工作,这就需要为制剂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为其进行费用结算提供标准,在充分运用资源基础上使医院制剂室产出效益最大化。
3.2制剂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
3.2.1与医院整体目标一致原则
在制剂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并入科室核算后会直接影响各临床科室的利益,其制定的合理性就至关重要,因此制定的前提是要把握与医院整体目标的一致的原则,要在医院高效低耗的总体目标下制定合理内部转移价格。
3.2.2可行性强、易于操作原则
制剂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要充分结合医院现有数据资源,做到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如在几种制定方法中的市场价格法在医院制剂室可行性就不强,而成本法对于医院来说就较为适用,可行性强,在医院全面实行成本核算的前提下也容易计算操作。
3.2.3易于接受原则
对制剂公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要遵循易于被临床科室接受的原则,这样制定出的内部转移价格才有利于调动这些部门进一步降低科室成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准确考核临床科室的工作业绩。
3.3制剂公药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的研究
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市场价格法
它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依据,操作方便,但其要求转移的中间产品或劳务存在完全竞争市场,但完全竞争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并且制剂室生产的制剂公药只在医院内部流通使用,没有外部市场的存在,也就不具备运用市场价格法的基础,因此此方法在制剂室不太适用。
3.3.2协商价格法
是指各责任中心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通过定期共同协商所确定的为双方所接受的价格,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把标准成本作为下限,具体价格由各相关责任中心在这一范围内协商决定,协商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利益,但对于医院来讲,若采用此方法制剂室必须定期与每一个临床科室进行价格协商,不仅增加了工作成本,同时也会造成每个临床科室计价不同的情况,若一个临床科室的主管较为强势,其可能协商的价格就较低,这样就无法体现公平制定内部价格的原则。
3.3.3双重价格法
是指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价格进行记录,生产部门计算收入的价格不等于购买部门购买的价格,差额在企业管理层作为一种管理费用由企业整体承担,此方法也以市场价格作为基础。对于制剂室而言,首先制剂公药缺乏外部市场,定价的基础无法确定,同时此方法价格设计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也不太常用。
3.3.4成本定价法
成本定价就是指以生产部门生产产品的成本为基础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通常较为常用的有实际成本与成本加成两种方式,前者将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直接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后者以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来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当内部转移物品不存在外部市场时,通常会采用成本定价法,由此可见,此方法较适用于制剂室。因此,在对几种制定方法分析比较后,笔者认为医院可以选用成本定价法作为制剂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成本定价法的基础首先要计算转移物品的实际成本,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会直接关系到内部定价的合理性,在确定了各制剂公药成本后就应选择是以实际成本定价还是实际成本加成定价,笔者认为应使用实际成本加成定价的方法,虽然用实际成本法定价较为简单,可以直观地反映内部转移产品的实际成本,但此方法会削弱制剂室及临床科室控制成本的积极性,而使用实际成本加成法可以使制剂室得到一定的利润,医院可以将此作为考核标准纳入科室绩效核算中,从而制剂室工作价值得以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对于临床科室而言,制剂公药的使用成本有所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自觉的控制使用成本,节约资源,对于加成率的确定可以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
4总结
对医院自制制剂进行成本核算并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能合理量化制剂产出,衡量制剂室人员工作价值,加强制剂室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也进一步推进医院向高效低耗的运作模式发展,使医院成本管理更趋专业化和精细化。
参考文献:
[1]陈挂章.浅议医院制剂成本的管理与核算[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414-2415.
[2]黄明亚,卞晓岚.浅析医院制剂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成本构成的影响[J].中国药房,2005,16(15):1130-11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蓝瑞青,马森宝,司马小芹,等.在医院进行内部服务定价方案的尝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0.
一、管理范围
本办法的管理范围是申请参加受医院管理的各类学历培训和专业进修培训的医院员工。未履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参加国家统招统分学习的硕、博士研究生不属于本办法的管理范围。
二、责任科室
员工学历学历培训的主责科室为人事处,专业进修学习的主责科室为医院科教处,从责科室为医务处、护理部和其它相关职能科室。责任科室的主要工作任务:受理和审核员工的学习或培训申请,汇总资料提交院领导讨论,拟定学习的培训协议书并由院长签署批准后执行,负责管理和考核学习培训期间员工以及员工学习和培训的争议处理。
二、员工参加学历培训和进修学习的基本条件
1.我院在职在编的员工,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可申请脱产参加硕士及以上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进修学习。
2.非在编聘用制员工,在我院正式聘用连续工作满 年的,可申请不脱产学习培训,不受工作时间限制参加专业进修学习。
3.申报医院计划内研究生全脱产学习,必须采取统招定向或委培的形式。
三、审批办理程序
1.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发布
医院人事处根据医院人才实施规划及现有人才状况,结合医务处、护理部及科教处意见,制定医院的人才培养规划,每年底发布次年医院的员工培训计划。
2.提交申请
申请参加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脱产学习的人员应于每年 月 日前,以书面形式经科主任同意后报人事处受理。
申请专业进修人员应于每年 月 日前,员工以书面形式向科室年提出有具体方向的书面进修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后,报科教处受理。
3.审批办理
责任科室受理、审核和汇总员工的学习申请后,报分管院领导,由分管院领导提交院长例会审批。
批准后的脱产学历培训及专业进修员工到人事处签署《学历培训协议》或《进修学习协议》,《学历培训协议》由院长签署批准,《进修学习协议》由院长授权分管副院长签署,协议签署后由人事处将员工学习培训事项函告用人职能处室(医务处、护理部等)和工资福利管理处室。
4.学习管理
学历培训员工由人事处负责全程管理,专业进修员工由科教处负责全程管理。医务处、护理部负责学习培训人员离院后的原科室人员调配及进修人员返院后专业考评。
四、费用支付
1、经医院批准参加脱产统招定向或委托培训的硕、博士研究生和参加专业进修培训员工,按约定期限完成学习培训计划的,其学历培训和专业进修费用由医院全额支付。
如在约定期限内不能完成相应专业学习,或学习期间考核不合格人员,其学习培训费用由医院及培训者各负担50%。
(费用支付程序:经批准个人在医院财务处借支─学习培训结束后在人事处验证登记─医院报销冲帐。)
2、在职不脱产参加医、护、技、管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学费由个人支付,毕业后医院根据学习的毕业情况(结业、毕业学位等)给予奖励。
3、经医院研究同意参加研修班学习的员工,学费由个人支付,结业后由医院按学费20%的比例给予奖励。
4、员工参加大学本科以下(含本科)不脱产自考、函授、电大、职大、夜大等学习,毕业后医院不给奖励,只给考试时间。职工要求参加本科及以下学习脱产培训的,医院不予允许。
五、学习期间待遇
1.工资福利待遇
参加脱产学历培训和专业进修的员工,国家现行规定的档案工资全额发放(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浮动工资及护士10%工资、护龄津贴),同时享受医院及工会发放的各项单项奖及福利性补贴。
2.生活补贴
参加学历培训的员工按三医人发(2005)23号文享受相应的生活补贴。
参加专业进修的员工享受进修生活补贴。
3.休假及交通待遇
学习进修期间享受法定假日,学历培训员工另享受寒暑假,不再享受探亲假及工休假。学历培训员工每年由医院报销往返差旅费用各一次,专业进修员工共报销往返差旅费用各一次。
六、争议处理
由医院委托培养的学历培训及专业进修人员学习结束后,应按照《学历培训协议》或《进修学习协议》返院工作,未满协议规定工作年限要求调离或辞职者,应在医院批准的前提下,付清学习期间医院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福利、各项补贴、培训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及按协议付给医院相应的赔偿费用。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