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茶陵县交通运输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201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以打造“湘赣边界交通中心县”为抓手,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交通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务实有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攻难点,抓进度,脱贫攻坚助发展。一是行业扶

贫考核任务全面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省厅下达计划356.554公里,已全面完成,其中已提前实施完成261.657公里(其中:加宽项目16公里),2018年经市局公开招投标交由湖南国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统一建设路面工程项目共98公里,现已全部完成,目前进入验收阶段。安防工程2019年计划里程2.181公里,投资43.6万元,已全部完工。“千公里路”县政府下达脱贫攻坚贫困村路网提质改造工程计划总里程1020.3公里,总投资5.53亿元,已完成路面963.447公里,为全县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S345一期和吕至严塘段,已完成设计批复等工作,未启动国土报批工作;二期严塘至县城段,已交工通车;三期茶陵县城段至虎踞段,全长约19公里,已完成约74%。S320大修项目全长约40公里,总投资约1.3亿。12月16日,抢在剧烈变天之前,顺利完成了路面施工,实现全线通车,保障了公路沿线群众在“两节”来临之前的安全畅通出行。

(二)补短板,强后劲,民生工程惠民生。一是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紧扣“建成湘赣边界交通中心县”的发展定位,按照“外通内联、连线成网”的原则,规划文明示范路16条,128公里,创建了洣江街道、严塘镇、腰潞镇、火田镇、秩堂镇5个管养示范乡镇。7月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二是成功申报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我县申报,省厅于11月14日召开了20个县(市、区)参加的比选会,反馈的信息基本上没问题。三是启动交通路网统计系统开发工作。目前前期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共采集路线数据4700公里,系统软件开发也已确定基本思路,共投入130万余元。预计2020年10月全面投入运行。

(三)核灾情,赶时效,灾后重建保畅通。今年7月份以来,我县遭遇了20年最强降雨,交通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共损失约2.2亿元。一是形成隐患清单。经核查,确定乡村道路水毁630处,预算投资额19219.62万元,列出隐患清单,交办各乡镇(街道)。二是抓好应急抢险。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原则,县交通事务中心抢通国省道G106、S337、S204等线路180多处通行受阻路段;乡村对乡道、村道道路积水、边坡塌方、陡坡落石、危险路段等灾情进行处置,确保恢复通畅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三是迅速启动灾后重建。按照“四个优先”原则,分清轻重缓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第一时间进行修复,对暂未修复的道路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同时发动28家志愿建筑企业,清理路基路边塌方718处,约337500立方米,折算金额1012万元。

(四)保平安,防事故,隐患清零抓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安全“隐患清零”工作部署,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清零”工作,严格细致、不留死角。2019年上半年“隐患清零”工作茶陵县在湖南省101个县(市、区)中排名30名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通报表扬。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顺。一是职能不清。工程许可、质量监督、招投标、海事等工作跟不上信息化管理水平,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二是责任不明。干线公路绿化、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等具体工作由交通事务中心负责,考核任务却在交通运输局;海事、质监职能在市里,责任在县里,权责不统一。 三是考核奖惩激励力度不大。县委发文明确个人绩效考核奖金的20%由单位自行制定内部考核方案,进行再分配到个人。建议进一步提高个人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力度,全面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全面激发工作活力。

(二)项目建设考核难度大。国省干线公路资金来源都是由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直拨。G356、S345、S347、S205等项目共投资12.3亿,国省补助5.1亿,需要融资7.2亿,实际融资只有1.4亿,资金缺口约5.8亿由于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无法融资到位。

(三)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大。一是超限超载屡禁不止。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到了运输安全;二是非法营运现象突出。营转非大客车、商务车、农村面包车、摩的(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等非法营运问题久治不愈,安全隐患大。三是马路市场乱象丛生。以路为市、占道经营问题突出。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转变交通发展理念。破解交通发展瓶颈,切实做到四个转变,即:一是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二是注重公路向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三是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四是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全力争引机场、高铁站、物流园及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努力争取配套较少或不用偿还的优质资金。竭力协调危桥改造、安防工程等重大民生安全工程,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

(二)做好交通规划工作。

一是启动“十四五”交通综合规划工作。为完善我县基础设施,提升茶陵镇村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过分注重公路建设,项目储备库少,基础数据不精准的问题。“十四五”交通综合规划要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遵循,做到四个转变,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启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公路、水运等系列子规划编制研究工作,以路网提质升级为中心,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和计划管(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理,确保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增强交通发展后劲。

二是启动国土空间县域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工作。加快交通建设项目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形成国省干线国土空间规划“1+1+3”专项成果,把交通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使我县交通建设项目与“三区三线”等其它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彻底解决我县交通建设水土不服的问题。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计划进度。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对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奖补为400万元/公里,而实际建设为1200万元/公里,资金缺口为800万元/公里。省厅下达G356项目6公里、S347项目15公里、S204项目33公里、S337一期工程21公里,共75公里,需地方配套约6亿元。为推进项目计划进度,要创新投融资模式:一是利用民营资金参与建设;二是利用沿线土地资源融资;三是利用沿线服务设施融资(如:服务区、加油站、旅游景点等);四是整合其他部门资金。

(四)做好交通示范创建工作。一是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按照“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的工作原则,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创建,解决农村客运面临的“经营公司‘小、散、乱’,安全生产无保障;偏远线路未覆盖,百姓出行有障碍; 票价较高不规范,惠民目的难达成”等三个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方(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便等问题。二是开展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营一体化发展。在省级示范县创建的基础上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不断巩固和提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设成果,继续推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

(五)深入开展安全监管。继续抓好安全“隐患清零”工作,结合交通运输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管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执法,加大打击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治超,利用2个不停车检测系统、界化陇联合治超执法站,建立信息联动系统。加大公路维产维权治超力度,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重点规范矿山、砂场、砖厂、物流园区、重点企业等货运车辆管理,严格落实“一超四罚”。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抖音账号:文章写作知识屋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