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1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分管区领导的亲自带领下,统筹主业主责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坚持顶层设计,擘画“十四五”宝安教育发展蓝图
1.高质量编制宝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邀请知名专家、组织精干力量,广泛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前,规划已完成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征集相关部门、各街道意见,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二、坚持常抓不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2.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动员55万师生留深过年,师生留深过年率近80%;做好师生春季返校健康监测和健康申报,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并开展开学准备情况专项检查,580个办学单位100%满足开学条件;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措施,严格执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师生体温一日三检;积极动员教职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截至6月30日,4.5万名教职工两针接种率达96%。“5.21”疫情以来,有序组织全体师生开展4轮次核酸检测,深入摸排校内重点人员,科学果断处置校内突发状况,实现校内疫情零感染。
3.做好重大考试疫情防控。从严从实从细做好8大类考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考体育考试,中考英语听说考试,中考,初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英语听说考试,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近22万考生的组考和疫情防控工作。针对中考、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的严峻形势,专门成立区“三考”工作领导小组,密集召开调度会议,整合各部门、各街道力量共同做好考试各项工作。中考、高考、学考考点全部配备健康副主考并做到7个100%(考场空调100%覆盖并正常运转、高清视频监控100%全覆盖、考场人脸识别身份100%全覆盖、考点、考场手机等通信设备检测及屏蔽100%全覆盖、考场视频监控100%实现互联互通、洗手间100%全覆盖安装作弊防控设备、极端天气应急预案100%全覆盖),考生及其家庭同住人员全部做到2个100%(100%考前14天健康监测、100%考试7天内核酸检测),考务人员全部做到3个100%(100%考前14天健康监测、100%考试7天内核酸检测、100%接种疫苗),实现了中高考不发生一起疫情、不少一个人参考(非主观原因)、不发生一起负面事故的目标。
4.首次在封控区内设置中考考点。福围社区封控之后,经市教育局、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同意,决定在封控区的下十围小学增设中考隔离考点,安排封控区内107名中考考生、169名学考考生参加考试;决定增设宝安职教集团第一校区隔离考点,安排封控区外居家隔离的34名中考考生、62名学考考生参加考试。2个考点迅速制定“1+2”工作方案(“1”即考点工作方案,“2”即考点考务工作方案和考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考务和防疫工作小组,迅速摸清考生底数、完成设备安装和场地布置、配齐防疫物资;相关部门全力做好考点安全保密、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环境整治、用电保障等工作;相关街道安排专班、专车转运重点考生。考试期间,隔离考点做到了送考温馨有爱、进场规范有序、保障严密有方、组考科学有力。下十围小学隔离考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环球网、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知名媒体广泛报道。
三、坚持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学位攻坚任务
5.创新学位建设工作机制。全市首创工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模式,在3月17日正式挂牌成立宝安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专班驻点办公室,组织5个部门、10个街道办共15名工作人员到区教育局驻点办公,建立宝安区工作专班实体运作制度。通过该运作模式,审批部门靠前服务,项目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链条式推进,精准发现、迅速协调问题,从而缩短学校建设工程的周期,提高效率。目前,专班驻点办公室已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固化周例会工作机制,全速落实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6.压实学位建设责任分工。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宝安区公办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学位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系列文件,明确各单位职责,建立分级协调机制,加快推进学位建设。将学位建设任务分解到全区各街道办、市规划资源宝安局等单位,以签订公办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学位建设任务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并以责任书为抓手,加强跟踪督办,保障基础教育学位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7.创新学校建设模式。经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对于2021年以后新增立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计划采用全过程代建模式推进建设,并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缩短建设周期。建立“一街道、一图、一表”工作台账,对全区在建学校进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推进。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8.提升学位建设工作效能。加快7所学校建设进度,确保今年9月投入使用,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47万个;加快回收接转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0.84万个,全年新增2.31万个。开工建设15所学校(幼儿园),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超年度工作目标2所,其中开工1所高中,完成率100%;开工9所义务教育学校,完成率300%;开工5所幼儿园,完成率250%。集中立项25个义务教育学校项目、4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初步落实15宗规划未建设教育用地,为实现“十四五”学位建设目标提供用地基础及保障
四、坚持普惠优质,让优质学前教育惠及更多市民
9.加快“民转公”幼儿园收尾工作。统筹民政、司法、法律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分街道组建专项工作小组,“一对一”开展民办园注销服务,每日通报注销工作进展。对注销缓慢的幼儿园,“一园一策”重点约谈,加快工作进度。截至目前有112所“民转公”幼儿园已出终止办学批复,有67所“民转公”幼儿园完成注销工作,有22所已向街道请40%补偿款(含奖励)。
10.严格学前教育招生。出台学前教育招生细则,严格制定招生计划,做细招生分流方案,明确适龄优先、免试就近、公平公正、分级管理四大招生原则及“四个不得”招生纪律,建立教育局、学区、幼儿园三级联动招生机制。目前,幼儿园招生正在报名,计划于7月9日前公布录取结果。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11.落实各项普惠措施。向8472名保教人员发放长期从教津贴3800.97万元;向2099名保教人员发放学历提升补贴873万元;向全区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发放成长补贴1.93亿元。梳理无公办幼儿园社区台账,为下一阶段公办园建设提供规划依据。批复设立民办幼儿园1所,新增民办学前学位300个。配合区卫健局,做好幼儿园开设托班试点前期工作。
五、坚持优质均衡,让教育发展红利惠及每个学生
12.稳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加强沟通,走足程序,科学划定7所新学校招生范围。完成招生系统数据迁移,开发手机端报名系统,便利市民申请入学。2021年全区小一计划招生41785人(公办22225,民办19560)、初一计划招生31123人(公办17280,民办13843),小一实际报名45521,初一实际报名32627。待资格审核结束后,预计总体学位供需基本平衡。
13.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完善宝安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职能,成立宝安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着力构建“1(资源中心)+6(学区分中心)+N(随班就读学校)” 随班就读支撑体系。全市首创特教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模式,加快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已达到国家和省市要求。
14.加快推进集团化办(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学。成立集团化办学工作专班,梳理总结集团化办学现状,加强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起草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等“1+N”系列文件。推荐宝安中学(集团)、新安中学(集团)、宝安幼教集团参评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强化集团学校示范引领作用。
15.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出台《宝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课后服务。目前,100%公办学校开设课后服务,95.37%以上的公办学校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88.4%课后服务项目由校内教师承担。
六、坚持突出重点,加快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16.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专项工程。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专项工程为契机,打造职教集团二校区“粤菜师傅”品牌,目前项目培训人数达到248人;宝安职教集团一校区与银宝山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开展产教融合,稳步推进“广东技工”“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
17.加快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二期土地整备工作。设计学院土地整备二期(南侧水塘)工作正稳步推进,水塘地块测绘评估已基本完成,正在编制实施方案、完善规划研究方案,计划近期上区指挥部联席会审议。
七、坚持托底改薄,持续提高民办教育发展质量
18.推进民办学校提质促优。完成对我区63所民办学校(66个校区)“转型升级提质促优30条”综合专项检查,形成专项检查工作报告,将监管结果与民办学校提费申请和招生计划挂钩,倒逼民办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加大民办学校风险排查力度,对存在较大办学风险的学校建立“一校一策” 风险防控台账。优化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方案,提高结对帮扶实效。出台《宝安区优质特色民办学校引进指南》,引进2所民办特色高中,新增高中学位1755个。稳步推进优智实验学校收回举办公办学校系列工作。
八、坚持教研引领,打造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
19. 成功申报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配备专职教研员52人,兼职教研员247人,建成全学段、全学科专兼职教研队伍,建成“三翼一体”网络教研体系,24项教研成果获市级以上推荐。区教科院获得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立项(全省26个,深圳市2个);区教科院教研二部与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联合申报,获得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项目立项(全省30个,深圳市2个)。
九、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加强思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区主要负责同志与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并主持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研究加强思政课建设。做强育人阵地,统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做强德育队伍,制定班主任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和5年实施方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在初三、高三年级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强化家校协同育人,承办2021年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第三分论坛。
21.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参加2021年第12届广东省小梅花赛,宝安区戏曲共获39项金奖、1项银奖,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5所学校获评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践基地。荣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满天星”训练营等4项全国荣誉,获奖总量在全省区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一。4间创客实践室获得市级优秀创客实践室称号。1人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骨干”;1人获评 “广东省优秀团员”;2人获评“广东省最美南粤少年”,1人获评“广东省南粤少年”提名奖;14人获评“深圳市最美鹏城少年”,7人获评“深圳市最美鹏城少年”提名奖;评选出10位宝安区阳光少年,20位阳光少年提名奖。
22.首届新高考实现新突破。普通文化类考生中达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线(相当于往年高分优先投档线)2091人,比去年多129人,特殊类上线率33.06%,比去年提高3.62%;达本科线4795人,比去年多122人,本科率达到75.81%,比去年提高5.70%,整体达线实现稳中有升。优秀学生表现突出:3人进入全省前100名,15人进入省前500名,27人进入省前1000名,621人文化总分600分以上;7人有望冲刺清华北大。
十、坚持外引内培,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3.严选优选教师。赴3地外面向2021届毕业生招聘教师,设岗招聘教师371名,公示进入体检336人;做好秋季校园招聘准备工作。完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前期设岗等准备工作,待市教育局批准后组织实施。区教科院启动选聘3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幼儿园教师69人。6月发布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公告,设岗总数860个,报名人数4000多人,目前正在审核资料。
24.持续做好教师培训。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程。继续开展“雏鹰”“新秀”“薪火”三大计划,对2018-2020届“雏鹰计划”1888名新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对五年以下教龄的2925名新教师开展新教师培养专项督导;完成2020届宝安区中小学“新秀计划”青年教师素养提升项目计36学时的线上学习;同步推进7批次“薪火计划培训项目。评选区级名校(园)长25名,区级教科院专家33名,区级名教师224名,区级名班主任15名,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85名,区级教坛新秀13名。推荐99人分别参评市级名校长、名师、骨干教师及教坛新秀;推荐40人参评市级教育科研专家、教育科研骨干。认定教育系统首批一百名党员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25.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干部队伍常态化调研机制,深入高中学校开展干部专题调研,开展学校中层干部履职叙事,全面掌握学校干部队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为队伍建设和干部任用提供依据。组织开展宝安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训推荐工作,目前已完成材料评审和面谈。分别组织开展公民办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参训人数达101人。
十一、坚持规划先行,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信息化水平
26.教育信息化成果丰硕。编制《宝安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宝安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思路的“1248”模型,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落实的15项行动任务。建成并启用宝安智慧教育中心,实现教育大数据统一汇聚、统一调度、统一治理、统一展现。上半年,宝安区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学校网络安全示范区”,被广东省、教育部评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被中央电教馆评为“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区域”。
27.持续推进教育国际化。印发《宝安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2020-2025)》,提升宝安区教育国际化水平,推进宝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开展小学校长国际化素养提升系列培训,参训校级领导近600人次。举办国际未来商业菁英生涯规划模拟挑战赛,举办模拟联合国全球胜任力特色项目,参与学生超过600人次。利用海外高端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技术平台,开展中德师生系列交流培训活动。筹备开展2021年深圳宝安·新西兰基督城等地青少年暑期交流活动。
十二、坚持以督促进,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重大作用
28.扎实做好各项督导和监测。对36所学校(幼儿园)开展常规督导评估,对90所公办中小学2925名新教师开展“新教师培养”专项督导,把“五项管理”纳入每月经常性督导,启动“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督导复评。圆满完成第九届督学培训,参训督学近300人。高质量完成宝安区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29.深化督导监测结果运用。实时监测全区各区域、各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状况,根据监测数据精准定位创建工作任务,进一步坚定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的信心。完成2019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解读,制定专项整改工作方案,整改情况经区委区府办审定后已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十三、坚持多方协作,全力保障校园安全
30.联合相关部门、街道做好常规安全工作。联合交警大队,开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出动6640人次,全覆盖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出动156人次,开展校车专项检查;开展电动车接送专项摸排整治。联合区公安分局,对校园安防人员开展全面摸排,对不适合从事校园安全工作的人员进妥善处置。联合交通、街道等单位,完善校园周边道路设施。联合卫健、市监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消防安全和危化品专项检查。
31.强化宣传教育。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安全提醒制度,确保周末、节假日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提醒。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反诈骗等专项宣传。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专项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消防、地震、反恐等主题应急疏散演练1068次。
十四、坚持依法治教,提升法治能力
32.提高法治意识,强化依法行政。推动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加强决策全流程合法、合规性把关,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重大敏感事项处置。筹办局班子法治专题讲座,组织干部赴深圳民法公园参加集体学习,教育系统干部学法考试优秀率达100%。创建区级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61所,依法治校“一校一特色”建设入选《法治宝安建设案例集》并在全区推广。
十五、坚持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能力
33.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建立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机构,统筹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开展各类集体学习5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990次,开展主题党日、读书日等887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403次,参加专题学习3.5万人次。成立区委教育工委党校,组建32人党校讲师团,开展专题培训3期,参训学员460人次。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共561个,已完成332个。开展优秀党建音视频和“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征文等主题创作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全区中小学全覆盖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室,4所学校参评市级党史学习教育示范校。组织25名优秀教师组成思政课教师党史专题宣讲团入校宣讲,做到全区中小学党史专题宣讲全覆盖。广泛开展以“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党史学习教育,参与学生达40万人次。
34.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印发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制定“传承、凝聚、奋进”三个篇章12项庆祝活动。创建100个“党建+”特色示范项目,创建100个党员名师工作室,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表彰教育系统100名优秀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个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松岗中学党委获评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党总支获评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春艳同志获评深圳市优秀党员。
35.夯实党建根基提升工作成效。摸排两新组织基本情况,提高“两个覆盖”工作质量。开展党组织书记考核,考核结果全部为称职以上。结合基础学位建设工作安排,在工作专班成立项目攻坚临时党组织,把党建“势能”转化为工作“动能”。评选6所区级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示范校,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定期召开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会议,及时研判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36.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链条。强化纪律意识,将党纪法规作为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强化日常提醒,局班子开展谈心谈话18人次。持续推进三级纪检监督体系建设,开展两轮内部巡回检查,发现问题80余条,提出整改建议58条,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相关经验做法受到区委和区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转发全区推广借鉴。开展内部审计5项,配合外部审计5项,认真做好审计问题整改。
2021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出台《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暑期师生离校健康管理和健康提醒,做好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健康申报和健康监测。根据上级防疫要求落实各项防疫政策,确保校内疫情零感染。
3. 完成年度学位建设任务。确保7所学校9月份投入使用,新改扩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47万个。加快推进福永兴围九年一贯制学校等6所学校的前期工作,争取下半年尽早动工建设。推进8所公办义务教育中小学改扩建工程集中立项工作。开展上半年集中立项的25个中小学及4个幼儿园建设项目的代建工作。梳理2023-2025年学位建设任务,拟通过已落实用地项目、民办学校回收、落实规划未建用地等途径完成任务,向市报送2023-2025年学位建设规划。
4.完成“民转公”幼儿园注销等收尾工作。
5.完成幼儿园和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出台集团化办学“1+N”系列文件,成立区级集团化办学议事机构,成立2-3个新的教育集团。
7.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
8.争取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早日开工。积极与市相关部门沟通,跟进学院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开工。
9.完成宝安区民办中小学2021年度职称评聘工作。
10.完善区域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增强教研实效,强化教研引领作用。
11.加强班主任工作。开展宝安区10所新时代德育工作示范校评选活动。实施《宝安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机制。
1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组织全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发挥区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小组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各集团及学区开展片区心理教师个案督导。
13. 组织开展好2022年应届毕业生秋季招聘、社会公招和教师选聘工作。持续做好各项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校长队伍、中层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为队伍建设和干部任用提供依据。
14.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培训为抓手,将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树立师德师风榜样,完成2021年度区级“年度教师”的评选工作。
15.加快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打造我区大数据环境下教育治理体系的建构。加快宝安云端学校规划设计,制定宝安云端学校建设标准。
16.探索线上国际教育交流形式,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塑造宝安区中德教育合作品牌,促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德语教学、学生交流及教师交流等成果进一步落地。推进全区外国语学校小语种教学普及。
17. 完成2021年度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优质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平台系统的数据初报工作。组织开展2021年省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评工作。对28所学校幼儿园开展综合评估。开展民转公幼儿园专项督导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专项督导。
18.持续做好各项常规安全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安全。
19. 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及迎评工作,继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高标准完成局年度改革工作。
20. 继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各个项目落地见效。制定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高“两个覆盖”工作质量。
21. 加强工作部署,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内部审计,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