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2020年]南平市工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工信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工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方位推进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做出更大贡献。全市规上工业产值2001.58亿元,现价增长5.9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居全省第4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3%,居全省第五位(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居全省第五位)。
一、统筹工业经济发展和安全
(一)强化工业运行分析调度。持续加强与统计、供电、税务、金融等部门(单位)协作,逐月精准分析研判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科学有序调度。由局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精干力量组成5个专班,分别挂点联系10个县(市、区)和三大产业组团,督促指导工业运行、工业项目建设、工业招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积极帮助工业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物流、用工等方面困难和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二)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立足工信部门作为市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防疫物资储备工作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后勤保障协同工作体系。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印发《南平市应急物资储备、调运、管理流程图》《南平市核酸采样点每个采样台(按日采1000人份)物资配备清单》和《南平市核酸采样点每个采样台(按日采1000人份)物资配送流程图》,指导各地按规范标准、流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后勤保障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南平市后勤保障防疫物资管理制度》等文件要求,依法依规采购、发放防疫物资,市本级全年共储备各类口罩、医用防护服、隔离面罩、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等19种防疫物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共发放口罩145.18万个、防护服4704套、头套7183个、手套19660副、鞋套5880万双、隔离面罩6189个以及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有效保障我市防疫物资需求。
(三)持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严肃督促企业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持续强化民爆物品行业、货车非法改装、工业企业燃气自备站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印发《关于组织开展非法改装“黑窝点”集中排查整治的通知》《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民爆物品行业安全人员培训工作,扎实做好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工信领域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印发《全市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民用爆炸物品、盐业、信息化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共检查106家次企业,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79项,已全部完成整改。向建瓯、光泽、松溪、政和等4个县(市)下达工业企业救灾资金1100万元。
(四)扎实做好信访化解工作。把信访工作作为树立政府机关良好形象、转变机关作风、联系沟通群众的有效抓手,积极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依法依规做好各类问题来信、来访工作,对来信来访做到“零暂存”。2022年书面回复信件、诉求件10件,及时回复率达100%、满意率100%。继续推进化解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帮助解决橡胶厂征迁安置房办证、柴发分厂办证、电机厂破产重整等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有效化解局代管破产关闭国有企业职工的信访问题。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访职工约20人次。其中,天元化纤限价房及橡胶厂征迁安置房办证两个信访项目,被市信访局列为为民办实事案例项目。
二、全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
(一)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和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全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一把手”抓工业增资扩产专项行动,滚动实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220项,项目总投资526.8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66.6亿元,占年度计划104%。其中,闽铝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基地与配套服务及军民融合项目(三期工程)等125项在建项目总投资311.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1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9%。双龙戏珠白酒扩建项目等123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17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49.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13%。46项总投资130亿元的“一把手”挂点增资扩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4.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07.5%。三爱富(邵武)氟化学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圣象竹木系地板生产线技改、浦城县圣农新扩建年产9000万羽肉鸡工程及配套等69个项目开工建设;福建熊宝户外重竹地板生产、光泽圣农肉鸡加工六厂、武夷山水公司二期项目(智能化矿泉水生产线及配套智能化仓库)等76个项目建成投产(含部分投产)。
(二)强化工业精准招商。围绕“3+4+5”重点产业集群和“五个一”等生态优势产业,编制印发《南平市绿色工业招商指南(第二版)》,精准对接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要,持续开展“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积极参加数字中国峰会、“9·8”投洽会、第七届闽商大会,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大型国企、重点民企、外企对接,全力招引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环境污染少的大项目、好项目,2022年全市在谈工业项目87项、总投资296.95亿元,签约工业项目66项、总投资335.68亿元。推荐参加第七届闽商大会暨第十二届民企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69.2亿元;推荐参加第二十二届投洽会签约项目1个,总投资11亿元。编制《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环境敏感型绿色工业发展规划》,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划分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绿色发展区”“延伸拓展区”四部分,提出环境敏感型绿色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制订发展环境敏感型绿色工业图谱。编制印发《南平市工业招商要素汇编》,汇集南平全市15个工业(产业)园招商引资政策,汇总各园区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可供招商熟地面积、已(拟)建标准厂房面积、工业供电供气能力等内容,为客商快速了解区域情况提供便捷高效的“口袋书”。
(三)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南平市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产业平台,全力推动福建顺昌金山新材料产业园、福建浦城工业园区化工集中区、建阳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等化工园区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南平工业园区、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两个省级试点园区建设,在今年全省16个试点园区考核中,南平工业园区位列全省第五名,获奖励资金500万元。加快推动延平新城产业园区PPP项目、建阳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工业废水收集处理厂项目等60项园区基础设施在建项目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专业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危废固废处置、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以及职工公寓、文体娱乐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印发实施《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性投资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的通知》,督促指导服务重点园区所在地深入开展标准化园区建设行动,以市政府督查室名义组织督查小组对10个县(市、区)、市本级三大组团标准厂房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全市累计建成工业标准厂房112.3万平方米,总投资23.53亿元;在建79.9万平方米,总投资29.88亿元;2023年拟建144万平方米,总投资39.54亿元,切实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
三、支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定《南平市加快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思路》,重点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和典型应用案例,帝盛科技、华闽南配2家企业获评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华孚电器ERP+产品流转质量追溯系统、三元循环智能制造生产线等10个项目入选2022年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福建建阳龙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LCG-2530大规格胶囊反包轮胎成型机”、福建省元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重载高性能刹车片(YZ01、YZ02、YZ03、YZ04、YZ05、YZ06及YC-K718系列)、YZ01、)”等2个产品被认定为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我市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污染监测与管控、设备运行优化、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设计”入选国家级典型场景;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仓库”入选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武夷山水智能化矿泉水生产线及配套智能化仓库项目、福人森工绿色高性能薄型竹刨花板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入选2022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现我市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零突破”。杜氏木业竹木智造过程精准管控全景APP应用解决方案入选2022年省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太阳电缆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管理、味家智能化制造、杜氏数字化管理等3个项目入选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应用案例(第二批)。滚动推进28项总投资10.5亿元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5.4亿元,占年度计划101%。持续推进竹木、机电制造、化工和生物医药、轻纺等4个行业、58家企业智能制造咨询诊断服务工作进度。组织太阳电缆等5家重点企业赴泉州考察学习“5G+智慧工厂”项目,学习先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做法。
(二)加快建设工业创新平台。加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由圣农、太阳电缆、南孚等重点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建立新型创新载体。启动福建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南平分院组建工作,已与中国联通南平分公司就合作设立福建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南平分院具体事项达成共识。支持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全年新增龙竹科技、闽铝轻量化、锐信合成革、建阳金石氟业、顺昌升升木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圣维生物、亮晶晶新材料、帝盛科技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永晶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三批省产业领军团队。继续加强产业人才库建设,组织各县(市、区)及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工信主管部门认真做好产业人才库建设。累计入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3880名。
(三)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调查研究,指导服务各县(市、区)和三大产业组团差异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聚发展,15个项目列入2022年省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63.4亿元。全年我市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居全省第6位,比2022年目标位次前进3位。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筛选16家基础条件较好、在细分行业有一定地位的优质企业,建立省级“专精特新”重点后备企业库。开展“专精特新八闽行·南平站”活动,为每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重点培育后备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一企一策,精准培育。10家企业通过2022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8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南平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对标上海5G信号质量,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基站建设,全年累计建设完成5G基站1141个,占年度建设计划114%,实现了县城以上核心区域的连续覆盖和重点乡镇、工业园区、重点企业5G网络的覆盖。推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251公里交通环线周边5G基站建设,已优化和建设基站254个。以5G场景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杜氏木业竹木工业智能化精装产品线、永晶科技自动化升级改造、华闽南配发动机零部件智能生产与数字化项目等28个项目,打造一批智能车间、数字工厂、智慧物流等新一代数字化转型发展典型示范案例,形成“一行业一标杆”“一园区一示范”“一县市一典型”。
(五)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编制完善《全市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南平市能耗评估工作制度(试行)》《南平市能耗监测预警工作制度(试行)》《南平市用能指标分配制度(试行)》( 简称“一方案三制度”),已通过专家评审。实施15项节能改造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及11项绿色制造体系创建项目;组织申报2022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目录企业4家。持续跟踪落实2022年度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全面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7家重点用能企业端系统建设年度任务。加快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印发实施《南平市2022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重点推进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兑现11家企业12项工业节能技改奖励944.9万元,兑现2021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第四批)奖励资金共计114万元。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
四、大力培育重点产业集群
(一)加快培育工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行动,积极支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实施并购重组、扩张先进产能、加快改造升级、提升品牌质量,做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全力推动有望成为福建省工业龙头的13家企业加快发展,及时推荐我市优势企业列入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名单。其中,帝盛科技、邵武海豚医药、顺昌和兴实业、松溪闽瑞新合纤、浦城正大生化等5家企业已新增入选2022年福建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华闽南配、福建亮晶晶、建阳汽车锻压件厂、顺昌虹润等4家企业(产品)通过第六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认定。今年邵武市的福建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二)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推进9大重点制造业产业发展,加大竹、肉鸡加工、氟新材料、医卫材料、茶、酒、水等特色产业培育力度,着力构建具有南平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竹产业方面,围绕“做优竹一产、做强竹二产、做活竹三产”,加快编制《南平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积极会同中国机械总院、福建省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及重点县(市、区)大力推动竹采运机械化破题,加快创建省级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全力推进竹产业发展。氟新材料产业方面,加快编制《南平市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进31项总投资229.64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等园区提档升级,引进科润年产500吨用于氢燃料电池膜全氟磺酸树脂、永瑞锂电池材料等项目。永晶科技直接氟化法制成的高纯度锂电池电解液FEC项目入选省级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认定名单,其牵头创建的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奖补资金1000万元,已下达首批创建扶持资金500万元。南平市人民政府与厦门市嘉庚创新实验室签署《共建“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框架协议书》,在科学研究、产业集聚、运行管理、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医卫材料产业方面,大力推动医卫材料产业发展,闽瑞新合纤(南平)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0.8D微细旦低熔点皮芯复合聚酯纤维属于国内首创,打造长期以来高端ES纤维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致力于把“一根丝”培育成大产业,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了5家企业入驻建阳区医卫材料产业园,形成从丝到无纺布、ES纤维、纸尿裤、卫生巾、服装的全产业链集群,着力打造百亿医卫材料产业园区。全力推进医卫材料产业园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省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为发展重点,以邵武金塘、浦城浦潭、光泽金岭为主要集聚区,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由低度开发向深度加工、传统生产向现代经营转变。此外,积极配合水产业专班、酒产业专班、茶产业专班做好水、酒产业发展和茶叶加工、茶机械制造业发展工作。
(三)全面推进区域协作发展。进一步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发展,积极参加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第二十三次市长联席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成功举办2022年度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工信系统协作会议,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产业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加强南平、福州两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域对接,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数字信息产业、工艺美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今年我市1名工艺美术匠人成功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实现了南平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零”的突破。指导南平市企业家联合会做好第六届省工艺美术大师申报工作,经评审认定,我市30名工艺美术匠人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修订完善《泉南山海协作资金管理办法》,2022年共安排协作资金4批次共28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县(市、区)开展区域协作、山海协作、招商引资工作和乡(镇)发展文旅、工业等特色产业。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扎实开展“助企纾困”活动。根据市委开展“千人入千企”活动部署,市、县两级工信部门联动开展“助企纾困”专题调研服务活动,共组成28个调研组,现场走访779家工业企业,共帮助协调落实融资贷款、企业用地等方面问题58个。帮助28家工业企业列入省级以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建立问题协调解决台账,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印发《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扎实做好挂点指导督促服务基层工信工作的通知》,由局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精干力量组成5个专班,分别挂点联系10个县(市、区)和三大产业组团,深入调研、指导、督促工业运行、工业项目建设、工业招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实体经济服务月”、回头看、“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化推进“双百”服务活动,印发2022年“双百”活动实施方案,完善考评办法,精准匹配109名局长挂点帮扶109家企业,91名行长挂点帮扶172家企业,全年共收集企业提出的融资需求、转贷等问题135个,已解决79个,各机构为172家企业授信总额37.89亿元,贷款余额29.79亿元。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模式,举办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分享,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着力优化金融环境。建立每季度“政银企”对接会工作机制,积极帮助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获得98笔共计4.01亿元的优惠利率贷款,预计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600万元。发布三批110家“金融助企纾困”白名单企业,累计授信103.76亿元。全年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272.07亿元,增量43.6亿元,同比增长21.22%。深入开展银行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行动,加大对7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及重点培育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全年共获授信45.09亿元,贷款余额26.35亿元,进一步推动应收账款融资工作。持续推进省重点技改项目贴息政策(贷款贴息),截至2022年12月,我市省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共签约项目12项,签约融资金额11.32亿元,已放款项目数12项,放款金额7.1.3亿元。
(三)强化惠企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省上出台的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工业企业纾困恢复加快稳定增长11条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3条措施等政策,配套出台加强制造业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加大困难企业用电扶持力度、工业企业用工保障等政策措施,制定规上工业企业电e贷贴息、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投资补助等多项政策资金申报指南,梳理印发《惠企政策汇编》4000册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汇编》7000册,通过工信官网、南平工信微信公众号、闽北日报、南平电视台等媒介及时宣传、解读,举办三场政策解读现场会,面对面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制定《南平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着力提升“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质效,加快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共262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上线,数量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并开设“免申即享”税务专区,为15121家次企业拨付“免申即享”奖补资金26086.97万元,实现项目资金“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
六、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采访实录相结合,全年党组中心组共安排学习21次,开展研讨交流发言61人次。制定印发《中共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规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续推动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双提升,做到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在局官网开辟“聚焦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每月及时更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专栏内容,借助闽北日报、南平电视台等渠道,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我市工信工作特色、亮点及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全力推动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二)持续夯实党建基础。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并贯穿到全局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谈心交心等基本制度,修订完善《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议事规则》,认真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深化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落实党组成员兼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深化市直机关党支部“六有”工作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党支部思想引领力、组织执行力、凝聚向心力。印发《2022年局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将党建带群建工作列入要点,确保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发挥好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深化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坚持党风党纪一起抓、风腐一体纠治,认真落实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坚决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制定印发《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干部职工平时量化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局干部职工实行德、能、勤、绩、廉平时量化考核,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治“吃喝风”顽疾、严管“躺平式”干部、严查“宽松软”执法、严防“老好人”思想,着力改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境界不高、责任心不强、知识匮乏、水平不够、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的状况。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变种,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四)全力推进机关廉政建设。严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利用本土廉洁文化资源,结合闽北红色文化、朱子文化,增强廉政教育感染力,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局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纪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及《福建省纪委监委通报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和市纪委工作提示精神,及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大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廉政教育宣传片,切实提升局机关干部职工廉政意识,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分析局机关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廉洁风险点,编制《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廉政风险、履职风险防控手册》,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监督政策制定、行政审批、资金分配等环节,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廉政风险的监督力度,推动全局领导干部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落实好廉政谈话制度,通过监督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
(五)扎实推进巡察整改工作。局党组制定《关于落实市委巡察三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副处级及以上干部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巡察反馈的3个方面44个具体问题逐一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建立巡察反馈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全力推进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建立定期召开巡察整改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工作进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逐一对账销号,确保市委巡察三组巡察反馈意见全部按时整改到位。针对反馈的44个问题,局党组制定整改措施114条,3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9个问题基本完成整改,1个问题未完成整改,正在持续推进中。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代写文章微信:13258028938
上一篇: [巡察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2020年]最新巡察办工作总结(实用17篇) >[巡察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2020年]南平市工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 [巡察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2020年]公司纪检监察工作总结范文 >
最新动态推荐内容
-
[党的纪律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怎么写的啊]自检自查报告_2
- 自检自查报告(精选8篇)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医保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保政策。根据号文件要求,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 [阅读全文]
-
[党的纪律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怎么写的啊]个人廉洁自律剖析材...
- 第个人廉洁自律剖析材料范文(通用8篇)个人廉洁自律剖析材料1今年开展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学习活动以来,我深深地认识新形势下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重要...
- [阅读全文]
-
[党的纪律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怎么写的啊]外科医生年度个人述...
- 外科医生年度个人述职报告(精选20篇)参加工作至今的实践工作,我对自己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在这里我就近年来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医疗技术等四个...
- [阅读全文]
-
[党的纪律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怎么写的啊]【党纪学习教育】纪...
-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保护线。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16条、修改76条,给党员干部标明了“触雷区”,划出了“责任地”,也吹...
- [阅读全文]
-
[党的纪律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怎么写的啊]意识形态领域剖析材...
- 关键词:安塞姆?基弗文化渊源精神性象征意涵一、引言随着不同时代背景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形成不同的流派及绘画风格,因此绘画中的图像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意...
- [阅读全文]
-
[党的纪律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怎么写的啊]最新检视剖析个人发...
-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