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写好干部挂职锻炼体会(2篇)


1000字写好干部挂职锻炼体会(2篇)


干部挂职锻炼体会(2篇)



1


怀赤子之心 践青衿之志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林毅)

作为青年援疆干部,我于2024年1月17日凌晨踏上乌鲁木齐这片美丽的土地,挂职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挂职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每一刻都感觉到生命在拔节生长。


知识是翅膀,行动是脚步


赴疆前一周,我通读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图志》,对新疆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有了初步了解。到岗后的第一个月,我先后走访了乌鲁木齐的12个县,并随院士团队赴准东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北京易控智驾、湖北宜化等企业进行调研。在与当地乡镇干部座谈中,在与老乡交流中,在矿山无人驾驶项目现场,党中央科技创新战略和乌鲁木齐基础条件在我脑海中融为一体,崭新的科技援疆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逐步成型。亲身经历再次证实,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跨越“知”与“行”鸿沟的必由之路。


把文件读“薄”,将工作做“厚”


大学毕业后读研,再到美国读博,我自认在学习方面可谓“达人”。然而到了乌鲁木齐我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庞杂的基层工作实践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于是,就有了下班后办公室里的挑灯夜读,有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大部头”书籍中用记号笔勾勒出的重点线。在研读乌鲁木齐发展战略和科技厅年度工作要点时,我延续上学时的习惯,先用思维导图将文件读“薄”,再细化任务将工作做“厚”,认真制定自身岗位职责清单,以半年为节点挂图作战。熟悉处里的情况后,我发挥个人优势,协助处领导优化了管理模式,推进了智慧处室改革,提升了工作的含“科”量。我立足新疆的特殊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新媒体整合信息资源、提升群众关注度、推广特色产业项目的工作思路和系列措施。


惟奋斗者不凡,惟奉献者最美


在乌鲁木齐科技厅工作的100多天中,最触动我的是,从厅主要领导到乡镇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以“朝乾夕惕,力耕不欺”自勉自励,用奋斗和实干书写着不平凡的史诗。2月,按照处里的工作安排,我和自治区气象联合检查组的同志们一起,对伊犁州和博尔塔拉州的46个气象站点开展数据安全排查。这些气象站点大多建在高山上,带队的厅级领导年近六旬却仍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他严以律己、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我深受感动。各气象站点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基本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坚守,特别是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们工作的身影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挂职的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但它必将是我生命里最难忘、最高光的时刻之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边疆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光发亮。



2


我与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情缘

(团中央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办公室主任 刘恺)


2023年,我作为第十一批中央单位援疆干部中的一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负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承担万余名在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服务工作。来疆虽不满一年,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份事业,爱上了这些可爱的志愿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应有的样子。


奉献


初冬,帕米尔高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提村。这是一个距离祖国边境线只有几十公里的小村子。这里的村民很多都是护边员,祖祖辈辈协助解放军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境线。他们有个响亮的口号:“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这个村子有一所小学,学校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志愿者。这里,叫不了外卖,就连快递都需要通过中国邮政转运才能够送达。志愿者的工作也非常忙碌,备课、上课、教研、家访,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但志愿者和孩子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笑容在蓝天和雪山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灿烂。


上课时,书声琅琅,孩子们的国通语都很标准。下课后,操场上,二十几位“大孩子”带着几百个小孩子开展课外活动,欢声笑语响彻天际。虽然没有手握钢枪在边防哨所站岗放哨,但他们将青春奉献给边境乡村的三尺讲台,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完成卫国戍边的光荣使命。


激情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面向部分西部计划志愿者骨干举办了“青马工程”示范班。在我授课结束后,许多同学来找我攀谈。有一位志愿者在基层畜牧部门直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学会了剪羊毛和给牛羊看病,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研究生支教团的一位队员在授课之余打算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请我帮助邀请讲师。有几位志愿者和我一起商议如何面向乡村小学开展科普宣讲。大家激情澎湃、斗志昂扬,都想要为新疆做点什么。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志愿者们做到了。


扎根


初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我见到了留疆志愿者李飞。他是2005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在了伊犁友谊医院。李飞与170多名在伊犁的留疆志愿者成立了留疆西部计划志愿者伊犁州服务队,建立了西部计划展厅。展厅内,有历届在伊犁服务志愿者们的旗帜、照片、服饰,还有志愿者们的深情寄语。李飞告诉我:“我们最终选择把家安在了新疆,很多人都有了孩子,我们要让这些‘志二代’知道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来新疆,为什么留在新疆,也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志愿精神的教育,长大后更好地服务新疆、建设新疆!”


诗和远方、大美新疆,家国情怀、百炼成钢!进疆工作以来,我已走过了10个地州的43个县市,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我和他们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也和他们同向而行、共同成长。志愿者们对我的称呼从略带拘谨的“刘主任”变成了“刘老师”“恺哥”。我们将志愿者的情况和项目运行的情况多次上报自治区党委,得到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接下来,西部计划项目将大幅扩容,需要我们提质增效开展很多工作,但我充满信心。像志愿者们一样,援疆三年,我也要将西部计划工作干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让援疆成为我人生中最骄傲的过往、最闪亮的时光!



上一篇: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存在问题及不足之处 >1000字写好干部挂职锻炼体会(2篇)< 下一篇: 2024年预备党员考察培养意见参考范文(介绍人意见、支部审查报告、党员讨论意见) >

最新动态推荐内容